文化对话
-
吴建中先生用行动肩负起职业自信与自强的责任
周末这两天,我原本想写一篇文字,回顾我同吴建中先生的交往。表达的一个中心意思是:榜样的力量。 我自身的职业生涯,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吴先生的影响,并切身受益。 我从2004年开始与他保持联系,他一直在鼓励我、帮助我。我能坚持“图谋”,与他的言传身教,密切相关。 圕人堂QQ群“群辅“工作改变了我的计划。2025年3月1日我写了《批评容易建设难——圕人堂QQ群“群辅”笔记》(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1475436.html),3月2日下午思虑再三写《…
-
图书馆成为网红打卡地?陈超:这未尝不是一种阅读方式
2月6日,上海图书馆播客节目《进馆说》上线了一期馆员和陈超馆长的聊天节目,内容主要围绕“大阅读”理念,讲述了上图的定位和发展,以及馆员们对于阅读的思考。以下是节目的主要内容。 提问:您平时都在做什么? 回答:平时做的最多的就是开会。不是在去开会的路上,就是在开会中,但其实我觉得我们作为一个研究型公共图书馆,其实我做的最多的是思考战略——做研究、做规划、定方向的事情。具体活都让你们干,是吧?但是要做好一个馆长,其实他首先是一个战略管理者。所以蛮多的时候在想这个馆要往哪走,然后只是通过开会、讨论、部…
-
时代的植物性与动物性:韩江的写作与全球症候
张箭飞 方旭东 韩尚蓉 邢亚南 蒋林珊 夏彦国 宗婷 近日,借202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韩江的写作为由头,来自中国、美国、韩国、日本研究与求学的跨学科学者与艺术策展人,在一场圆桌会议中共同讨论了时代的植物性、动物性与全球症候。本次圆桌讨论由华东师范大学文明互鉴研究中心、全球学术平台“全球研究论坛”、法与交叉学科国际学会主办,由学术与文化公众号“谓无名”、“二湘空间”合办。本次活动策划是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的陈丹丹教授,她也是“全球研究论坛”的创始人与“法与交叉学科国际学会”的发起人。 参加圆桌讨论…
-
面向未来的图书馆转型:美国博物馆与图书馆服务协会(IMLS)拥抱创新,满足多样化的社区需求
图书馆与信息科学领域持续发展演变,不断迎合不同社区日新月异的需求,尤其是这个高度互联的世界带来的新挑战。这一进程促使图书馆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转型——从实体空间到数字空间的全面革新,并重塑其在社区中的定位与互动关系。对于文博领域之外的人士而言,图书馆所经历的这一全新、深刻的转变,或许令人惊讶,甚至感到不安。众所周知,这种转变并非一蹴而就,也不会顷刻结束。 鉴于此,美国博物馆与图书馆服务协会(IMLS)正运用最佳实践及重点研究成果,以便更深入地了解情况,并为图书馆配备所需的工具,以满足其不同社区的未来…
-
图书馆事业的未来发展——基于“小数据”的思考
寒假期间,笔者花了较多时间观察与思考图书馆事业的未来发展。 我算是“技术出身”的图书馆员,本科阶段学的是管理信息系统专业(在我的母校属于计算机信息工程系下边的工科专业),毕业后赶上了互联网开始普及,图书馆数字化网络化快速发展。 2000-2005年担任所在馆技术部负责人,之后脱产上了三年图书馆学研究生,上学期间受张厚生老师的影响,我对图书馆(学)史亦产生了兴趣,此后较长时间对图书馆(学)史亦投入了不少时间和精力进行学习与思考。 关于图书馆事业的未来发展,是个经久不衰,且似乎为历久弥新的话题。在人…
-
闲话图情期刊论文写作与投稿
2024年国庆期间,将原本参与征文稿件修改,通过在线投稿系统投递至《图书馆**》,历经“初审—复审—外审—主编终审”等审稿环节,最终未能避免被退稿的悲催命运,后辗转投稿至几家图情期刊,皆在终审阶段折戟沉沙。 退稿通知 ***作者: 很遗憾,您的来稿《****》(稿号:***)经有关外审专家及编辑部审阅研究,未能予以采用。请从本刊网站查询审稿情况。本刊网址:*** 谢谢您对本刊的信任和大力支持!欢迎继续向本刊投稿! 祝您工作、学习、生活愉快! 12月中旬将…
-
关于商业模式的学习与思考
国产AI公司深度求索(DeepSeek)的大语言模型DeepSeek爆火,笔者作为高校图书馆工作者亦保持密切关注。2025年1月30日发布博文《国内外通用大模型会取代图书馆吗?》(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1470949.html),国内外通用大模型会取代图书馆吗? 我试着让DeepSeek“深度思考(R1)“解答,结论是:“通用大模型不会取代图书馆,但将推动其向‘智慧知识中枢’转型。图书馆的核心价值——文化遗产保存、权威知识管理…
-
陈建龙:高校图书馆资源服务一体化发展五大趋势
圕人堂文摘 图谋摘编自:陈建龙,王新才,邵燕,等.高校图书馆资源服务一体化指南针报告[J/OL].大学图书馆学报,1-19[2025-01-14].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2952.G2.20250109.0843.002.html. 《大学图书馆学报》2025年1月9日网络首发陈建龙、王新才、邵燕等《高校图书馆资源服务一体化指南针报告》,报告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全国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图书馆的资源服务一体发展情况开展调研,总结当前全国…
-
李春:县级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本文节选自《基层图书馆建设与服务创新》第三部分 案例:基层图书馆建设与服务创新案例研究。 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是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健全和完善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体现。 北川羌族自治县图书馆(以下简称“北川图书馆”)在灾后重建中,以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为重点,既立足实际,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又不断探索创新,发挥主观能动性,突出办馆特色,注重发展的持续性,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创造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现状分析 1.政府重视程度…
-
李金芳: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发展回顾与探讨(附原文下载)
李金芳 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发展回顾与探讨 Review and Discussion on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in University Libraries of China [ 摘 要 ]我国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大致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20 世纪 80 年代文献检索与利用方法课,明确了高校图书馆教育职能定位和文献检索课的方法课定位;20 世纪 90 年代文献检索与利用科学方法课,呈现出科学方法课的新定位…
-
台湾大学图书资讯学及图书馆服务理论与实践
湖北黄冈师范学院图书馆 (图片选自网络与本文内容无关) 编者提示 为拓展专业研究思路,此处以文摘方式推荐更多平台渠道所发表的一些看法观点,仅供思考与讨论,不作他用。 台湾大学图书资讯学及图书馆服务理论与实践 吴恒梅 台湾学者的科研理念、教育理念以及台湾大学图书馆服务理念都非常值得我们回味并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 以下是在台湾大学图书资讯学系及图书馆访问学习期间,通过专业课程学习,聆听专家讲座、学术报告,学习交流、预约访谈,论坛及实践所见所闻、所学、所思、所感,借此机会分享给各位读者。 1 台湾大学…
-
2025年如何推进图书馆工作:从AI应用看图书馆的业务发展
从AI应用看图书馆的业务发展 by:常笑 时间已经来到2025,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如何推进图书馆工作,本文以AI应用为主线谈谈对图书馆发展的几点看法。 另外,新年新气象,写作形式也进行一点创新,只简述观点,以便阅读和分享。 1. 很多时候我们只看到了事物光鲜的一面,这容易让人产生误解与偏见。当前大多数AI应用尚未有效发挥生产力,很多应用展示的意味更多一些。 2. AI只是解决图书馆问题的众多技术之一,并非所有问题都要通过AI去解决。我们应以平常心看待AI,根据业务性质决定是否用,用什么,怎么用。…
-
吴建中:以开放研究为引领,推动大学知识基础设施的建设
[ DOI ] 10.19764 / j.cnki.tsgjs.20241538 [ 本文引用格式 ] 吴建中 . 以开放研究为引领 , 推动大学知识基础设施的建设 [J]. 图书馆建设 ,2024(5):4-12. [ 摘 要 ] 以文化的视角研究开放科学的问题,以开放研究作为开放科学的具体实践与行为规范从以下三个部分进行研讨:第一部分讨论了《旧金山研究评估宣言》和《开放研究信息巴塞罗那宣言》等在克服学术评价偏见及封闭型专有商业数据库形成的科学鸿沟等方面的作用,认为阻碍开放研究实现的不只是…
-
田野:图书馆信息学领域“非传统学术”职业演变模式与前景
圕人堂文摘 图谋摘编自:Tian, Y., Chen, KH. Emerging landscapes of “alternative-academic” careers in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Evolutionary patterns and prospects in the Chinese context. Humanit Soc Sci Commun 11, 1331 (2024). https://doi.org/10.1057/s415…
-
图情研论:基于生态理论的图书馆员学术竞争力分析
安徽科技学院图书馆 (图片选自网络与本文内容无关) 编者提示 为拓展专业研究思路,此处以文摘方式推荐更多平台渠道所发表的一些看法观点,仅供思考与讨论,不作他用。 基于生态理论的图书馆员学术竞争力分析 杨 萍 高等学校图书馆承载着文化传承、知识沉淀、信息引领与服务社会的职责,高等学校图书馆是学术性的组织,而不能简单地沦为书籍的仓库。图书馆员是学术性机构的主体,图书馆员的学术能力构成其业务素养的重要内容。 笔者借鉴生态理论对图书馆员学术竞争进行了分析。首先,在分析图书馆员学术竞争力研究现状的基础上,…
-
从系统管理到数据管理 | 智慧图书馆视域下图书馆数据安全风险与防范
智慧图书馆,作为现代社会信息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了图书馆资源和服务的智能化、数字化的新型图书馆。 它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通过资源整合、技术应用和智能化手段,优化图书馆的资源配置、服务流程和管理模式,进而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效率。 智慧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具有多样化和个性化的特点。 利用智能化系统,图书馆可以对用户的阅读历史、偏好等数据进行深入分析,从而为用户提供更为精准的个性化书目推荐、信息定制等服务。 例如,基于大数据分析,图书馆可以为用户定制专属的阅读清单,推…
-
关于查收查引服务的思考
2024年12月25日,圕人堂群有成员提问:“请问查收查引的老师,你们现在给ESCI开收录证明吗?”我参与了解答:“这种情形,实际是因需而变的。有需求、有条件,干就完了。需求是动态变化的。需要指出的是购买了ESCI的高校并不多,包括一些985高校在内,不一定购买了。算不算的问题是另外一个问题。通常是由其他职能部门决定的,应用场景不同,要求或需求亦不同。”有成员说:“ESCI一般是免费赠送给购买用户的。”我进行了进一步了解。属于免费赠送的对象是指购买SCIE、SSCI、…
-
余华、王安忆对谈:我们拥有打败人工智能的武器
最近,“现实与传奇:王安忆、余华对谈”活动在华东师范大学举办。 据说,活动消息一经公布,立即引起全校轰动。 有人跑去行政楼连夜排队,有人为此建了“余华老师追星失败群”,有人发现票价在某网站炒到了一万。 主办方更是紧急更换大场地,并安排线上直播,线上观看共计一百多万人次。 人工智能 无法替代人类本身的乐趣 新媒体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正在对写作者提出新的挑战,各种文学问题一直被社会讨论。 直到ChatGPT4.0面世,很多人更为大胆预判,未来最可能被替代的职业一定少不了文学写作。 本次对谈,两位文坛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