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图书盘点技术有哪些?

目前图书盘点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选择,每种技术都有其独特的优缺点:

RFID机器人盘点

优点:

  • 抗污染能力强
  • 如图书已经贴有RFID标签,无需进行二次加工。
  • 不依赖光线和环境,可支持夜视。

缺点:

  • 准确率低,实际识别准确率很难达到理想值,相比视觉盘点实际准确率差不少。
  • 盘点速度慢,天线很难做到整列扫描,一般一次只能扫描两层,扫描速度慢。
  • 机器人运行容易卡壳。盘点机器人体积大,运行精度要求高,需要紧贴图书来提高识别率,实际应用环境下工作容易被突出的图书卡住。
  • 容易受到电磁干扰,特别是现代图书馆空间各种灯光和电器产生的电磁环境复杂
  • 如果图书没有现成的RFID芯片,实施成本很高
20241125153735123

图片来源于百度 △

视觉盘点

随着AI技术的发展和成熟,视觉盘点这两年已成为主流的图书盘点技术,解决了传统RFID盘点准确率低、速度慢和稳定性差等问题。视觉盘点,又可分为基于贴码和无贴码两个分支。

基于贴条形码的视觉盘点技术

优点:

  • 识别准确率非常高。特别是基于机器人+解码的方案,识别准确率>99.9%
  • 盘点速度快。使用摄像头阵列,一次可以拍摄一整列书架
  • 设备拍摄时距离图书较远,抗环境干扰能力更强
  • 由于是这两年开发的新技术,基于更先进更小巧更安全的机器人底盘,运行时环境适应性和安全性更强
  • 设备上配补光灯时,可支持夜盘
  • 条码识别算法对服务器性能要求低。一般规模的图书馆,单台12核以上的纯CPU服务器即可满足要求

缺点:

  • 实施成本较高。需要对书脊进行贴码加工
  • 条形码有污损风险,一般可通过覆膜解决
20241125153735695

图书贴码盘点支持多种设备 △

无贴码的视觉识别技术

优点:

  • 基于先进的人工智能视觉算法,无需对图书进行任何加工
  • 识别准确率较高,阿依瓦(北京)技术有限公司(ALVA)的无贴码纯视觉盘点机器人在很多高校和公共馆实施后,实测准确率普遍可以达到98%以上
  • 盘点速度快,使用摄像头阵列,一次可以拍摄一整列书架
  • 设备拍摄时距离图书较远,抗环境干扰能力更强
  • 由于是这两年开发的新技术,基于更先进更小巧更安全的机器人底盘,运行时环境适应性和安全性更强
  • 设备上配补光灯时,可支持夜盘

缺点:

  • 识别准确率优于RFID机器人盘点,但是低于基于条码的视觉盘点
  • 纯视觉算法对服务器端的性能要求较高,特别是书架比较多并且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场景,需要配备带有GPU的服务器,相比普通服务器单台会增加5000-1万的成本
20241125153735428

纯视觉盘点技术 △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目前图书盘点技术有哪些?》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小编”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目前图书盘点技术有哪些?》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duihua/46901.html

(2)
上一篇 2024-11-25 12:30
下一篇 2024-11-25 23:47

相关推荐

  • 迟子建:读经典书才是真正的时髦

    近些年,各种图书排行榜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经典书是书中的“奢侈品”,每一个品牌都是经过岁月淘洗的,是书中的黄金宝石,值得珍藏。如果只读新书,不读老书,只读畅销书,不读经典书,读书的营养肯定缺失,会造成精神上的“缺钙”。 近些年,各种图书排行榜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一些图书榜对引导人们读好书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大多数图书榜要么把目光放在销量上,要么一味地青睐新出版的书籍,为商业所绑架。这样的图书榜,很容易误导读者,尤其是年轻的读者。要知道,图书的畅销和品质有的时候有关系,更多的时候是毫无关系的。如果按…

    2023-05-10
    00595
  • 李书宁:高校图书馆精细化科研评价服务研究

    编自:姚兰,张谦,李书宁.数据和需求双重驱动的高校图书馆精细化科研评价服务研究——以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J].大学图书馆学报,2024,42(01):93-99. 《大学图书馆学报》2024年第1期刊发姚兰、张谦、李书宁(通讯作者)《数据和需求双重驱动的高校图书馆精细化科研评价服务研究——以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文章以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介绍了数据和需求双重驱动的精细化科研评价服务实践和取得的创新与突破,梳理了全生命周期科研成果数据管理方案,总结了基于管理决策需求、学科和学院需求、学…

    文化对话 2024-03-21
    00525
  • 刘永加:天下好书 当与天下人共读之

    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依据《反垄断法》对某知识资源传播共享网络平台涉嫌实施垄断行为进行了查处,并处以巨额罚款。古代没有网络资源这样便捷的手段,仅靠纸质媒介传播,古人是怎样做到知识共享的呢? 借书一瓻,还书一瓻 在古代,书籍是知识的主要载体。古时候除了国家藏书外,私人藏书十分普遍,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子应是我国古代第一位私人藏书家,他广搜文献,“定礼乐,明旧章,删诗为三百篇,约史记而修春秋”。到了东汉,藏书家曹曾专门修建起一座石室,以收藏自己的万余卷藏书,史称 “曹氏书仓”,是中国最早的私人图书馆。 …

    2023-05-11
    0078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