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的“阅读启蒙”
后来,乡里给每家每户安装了黑匣子,我听到了老人们常提到的那些人物,这才明白那叫“评书”,那里讲的比老人们讲的不知要精彩多少倍。刘兰芳、袁阔成、田连元、单田芳,《杨家将》《施公案》《于公案》《三侠五义》《三侠剑》《童林传》《说岳全传》等等,数不胜数。我是一点点、一点点地都跟了下来,可以说是迷三倒四,鬼迷心窍。每天中午的12点半,我就搬个小凳子,端着一个大碗,边听边吃,或只听不吃,那也是一景。
所以说我的这些启蒙是从有声阅读开始的。
慢慢长大了,过了不少时日,村里开始传阅一种小册子,有画有文字的,叫连环画,又叫小人书。我便想着法子借来一看,不识字就看着画去对照所听过的人物,想象他们的英勇与豪爽,感同身受他们的经历。还经常为对照图画认识了字而欣喜,经常为画家配图的栩栩如生而惊叹,也会不时学着描上几笔,更甚的是,给这个英雄配把宝剑,或是歪歪扭扭加一把枪,给不喜欢的人物加上胡子或是绳索。
随着识字越来越多,再加上一分一分积攒下来的零花钱,就盼着这村那庄的集市。到了有集市的日子,便随着父母走亲串友去集市上唯一的书摊上买上一两本中意的书,读完了再给别人去交换。什么《民间故事》、《神话故事》、《寓言故事》、《故事会》、《三毛流浪记》、《渡江侦察记》都能看到,运气好的话,约上几个伙伴分批买来那些系列的、分上中下多册的名著连环画。
那时我最出息的是,竟能把同一事件的评书、画册与故事书相比着看,还能说出各自的优劣所在,这为我后来做学问时的“比较分析学”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至此,我的阅读变得立体起来。
爷爷见我识字越来越多,不知从哪里淘来一本没有封面,也没有尾页的书,里面有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我亦是被大大的吸引。更惊喜的是还有半本能查字的工具书,后来知道那是《新华字典》。因为没有前半部分,我查字典总是根据拼音字母的大概位置来找,本就不识字,又胡乱来找,总是似是而非,读错了不少。再后来学了鲁迅先生的《阿长与<山海经>》,才明白我竟然与先生小时候有同样的爱好,同样地喜欢“三哼经”,着实自豪了好多天。
那是上过小学的某天,我不大记得,但却忘不了一件天大的事儿。去邻村走亲戚,饭余闲暇玩耍时碰到一个怪人,衣衫蓝缕,满面胡须,他竟拉着我要一起玩儿,吃烧烤过的“鸡”,讲些我不大懂的话语。末了,给我一本破损的线装书,依稀记得封面上漂亮的双鱼图旁有一列竖排的大字“周易”,那是我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本完整的书。
这个桥段特别像某个影视作品中的游侠长者或是域外神仙,特意来此寻我。这本“人更三圣,世历三古”的传统经典著作,也给了我深远的影响。那位老先生说:“上古伏羲,留天地之象;中古文王,演《易经》之道;近古孔子,注《易经》而成《易传》。经传合一,终成《周易》”。问我愿学哪个?我冥冥中选择了我也不大懂的文王之道。我也不知学会了多少学,学懂了多少,学透了多少,但我知道至今我们那个村,我们那附近的村家里有了孩子,总打电话来,让我起个好听名字,起个吉祥的名字。
那时小学的学业不似现在这般繁重,除去语文、数学,再无其他,更多的时间就是玩耍和读书。
我有一个邻家老哥哥,他干起了收废品的行当,里面总有一些或新或旧的书,这便成了我小学时代最大的灵魂栖息地,印象中,家乡的小树林里有永远玩不尽的乐趣,水振哥家里有永远读不完的书。我最感兴趣的当属一本纸叶发黄,还有许多泥渍的《对联纵横谈》,翻翻定价:0.13元,就是这0.13元的废弃之书彻底打开了我的文学之路,读了一遍又一遍,分析文章写了一篇又一篇。
在2013年,经中国教育出版网邀请,我讲了16讲的轻松文学系列,它们是:第一讲:缘起;第二讲:对联;第三讲:评书;第四讲:歌词;第五讲:测字;第六讲:占卜;第七讲:轶闻趣事;第八讲:听歌学写作;第九讲:雅致小品;第十讲:民间文学;第十一讲:神话传说;第十二讲:故事新编;第十三讲:寓言故事;第十四讲:字谜灯谜;第十五讲:笑话;第十六讲:随缘。
我的小学结束了,我给同学们的留言簿上写下这样的一首小诗:“人走心不走,永远是朋友。人离心不离,永远好友谊。”若干年后的一次省教师读书会活动上碰到了商丘的一位朋友,无意间聊到这首小诗,他竟大呼:“啊,这原来是你写的呀。”我这才知晓它流传了也近30多年了。
80年代,我考上了中学,认识了更多的乡邑才俊,接触了更多的可读书籍,有了第一个乡土文学社。社里有爱诗的同学给我们讲汪国真;有爱小说的同学给我们交流路遥;我给大家讲尼采,讲叔本华,讲周易。《热爱生命》感染了我,《平凡的世界》带给了我不平凡,而我的《悲剧的诞生》,我的“唯意志论”,我的“大道之源”,他们却并不热爱,最后只好“中庸”一下,达成了共识,那便是读朱自清、读矛盾、读汪国真、读金庸。后来在校报上发表了第一首诗《园丁赞》,书写了第一部连载武侠小说《伽蓝寺记》。
再后来上了高中,阅读面更宽,更广,发表了更多的作品,散见于《全国优秀作文选》《辽宁青年》《杂文选刊》等。学业的加重,更多的时间埋头于学习书籍,傲游于题海之中,竟空白了阅读。直至上了师范大学,里面的图书馆彻底打开了我的视野,方方面面的书我都读过,大学几乎一多半的时间都浸泡在图书馆里,大学毕业第一本诗集《永芳的诗》出版,让我从阅读者变为被阅读者,我对学生生涯除了感恩还是感恩。
二、我的“启蒙阅读”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新注》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白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
对于我们每一个人,读书同样也有这样三个阶段,只有在前面的不断积累、思考、质疑和探索中,才会有我们后来的顿悟。我们都清楚,阅读是一个人终身发展和学习型、研究型成长的最好方式,要做一个真正轻松地、高效的工作者,离不开阅读。教师作为一个教育的引导者,首先就要自己具备引导的资格,就要有一定量的储存。
对于学生来说,我们有的是人生的经历,更要有我们领先的思想。尤其是作为一个语文老师,阅读对于我们来说,应该成为我们生活和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教师的阅读,尤其是语文教师,本身就是和文字打交道,我们每天要接受新的信息,而不单单是重复书本上那些熟烂于心的课文。随着我们阅读的深入,我们即使重新看待课文的时候,也一定有着不同层次的理解和感悟。我们要把更多的东西更准确和有效地传递给学生,我们都清楚一个道理,那就是,你要教给孩子三分,那么就要有七分或者十分的东西。或者说我们要给孩子“一碗水”,我们自己就要有“一桶水”甚至“一江水”。尤其是现在,不少家庭的家长从小就已经意识到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了,他们所接受的知识的层面和深度,有时候是我们这一代所不曾涉猎的,或者直白的说,是我们的盲区。当孩子有了疑问,或者说教学中遇到了困难和学生的询问,我们一无所知,这也会造成一种尴尬。因此我们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应该更加勤奋的去读书。
我们要用我们的阅读去启蒙他们的阅读。
可以读文学、励志书籍,像人物传记等。
可以读历史、哲学,意在培养哲思,像我在读书分享会上分享的《夹缝中的历史》等。
可以读诗歌、教育学,像李、杜、白,像泰戈尔,像杜威等。
可以读美学、禅学、心理学、管理学、文论学、文字学、自然科学等。
从文学到历史,从历史到哲学,从哲学到美学、到心理学、到教育学的回归,再到社会学、宗教学等等,这是一个纵深发展的链条。更重要的是,在阅读过程中,还要涉及各种学科的知识,比如演讲播音、绘画、音乐、书法、管理学等等,尽管有些学科阅读不够深入,但是,对于我们认识问题和接触到的许多深层次的思考,都是很有帮助的。作家秦牧说:“不广泛地吸收,是谈不到博大精深的。一条大河总得容纳无数的小溪、小涧的流水,一座几千米的高山总得以一个高原作为它的基座。小小的水源,最多只能形成一个湖泊;荡荡平川,也不会有什么戴着冰雪帽子的高峰。”
有些书随便读读,有些书要反复阅读,有些书要摘抄笔记,有些书要批注灵感,有些书要撰写心得,更多的书需要实践运用。
我的好友徐文祥有这样的阅读习惯:一日不可不读书,无时不可不读书,无处不可不读书,读书不可不动笔,读书不可不选择,只要是书便可读,读书无处不可用。
下面我针对自己认为有启蒙价值的做法谈一谈,供大家参考和批评。
第一,课堂的延伸拓展。课本上的许多文章很有价值,比如学习了莫泊桑的文章、朱自清的文章、鲁迅的文章之后,学生很感兴趣,尤其是对作者的文笔和思想,对他们本人的人格力量所感染,那么就要让学生去大量的阅读他的或者关于他们的文章和书籍,这样做到了很好的拓展。这个过程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更是一个对新旧知识的巩固过程。有一段我曾经在班里每天拿一本《文化苦旅》,许多学生开始并不注意,但是当我们每天都拿着这本书走进教室的时候,就会有人注意了,我有意识的把书名让他们看到,背着手晃着书在教室里来回走,学生三两天就会注意到,这本书老师一定很喜欢,而且肯定很吸引人,要不然老师不会爱不释手。有时我还特意借来学生的笔,趴在讲桌上批批划划、圈圈点点,于是一个星期后,班里就多了十几本这本书。老师的引导其实有时候不一定要去告诉他们看什么,首先是老师要用自己的行动去告诉他们,这本书,很好看,我在看。他们的好奇心会很快被引起来,这样其实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方式。
站在天一阁的门口
付童馨
池竹无意弄清哦,名阁有情四海播。纳善搜奇天下卷,人间难泯是文辙。
——题记
1.那天在书上无意看到这首诗,作者是轶名,没有留下名字的一位诗人,却轻挥衣袖,将天一阁的一脉幽香挥到我的面前。
2.我轻轻的把刚泡好的茶放在桌上,面前的电视机正屹立着天一阁肃穆庄严而细腻诗意的轮廓。
3.第一次从电视上看到天一阁,记忆之门就不可阻挡的打开了,涓涓淌出的,是模糊不清却又依稀可辨的丝丝感触,似曾相识的画面,总觉得自己到达过这静谧幽然的江南小城,或许是三十年前,抑或是百年前。画面上的幽深小巷、青砖绿瓦、扇扇古墙,一切都那么熟悉,穿过古巷,向着那束光走去,不几步,伫立在面前的是天一阁,记忆不断的收紧,收紧……
4.我到现在也不知系住我的究竟是天一阁中发生的这么多故事,还是有着这么多故事的天一阁。只觉得神思飘逸起来,直达心灵最深处的,越过了历史的长卷,穿越时空,我站在了天一阁的门口。
5.许多人对于天一阁这一名称的来历颇感费解。天一阁的前身是东明草堂。东明是范钦的字,自从他的好友藏书楼被大火吞噬,范钦终月惴惴不安,心有余悸,便取《易经》中的一句“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于是草堂更名天一阁,意在防火。
6.对于钱绣芸的印象是最深的,她的好奇心,她的一心求书,她的执著,终于驱使她嫁进了范家,嫁给了天一阁,可终究她还是没能看到一本书。提到这个女子不免有些遗憾,其实我是敬她的,一位女子竟可以为了读书牺牲一生的幸福,与其说她嫁给了范家,倒不如说是嫁给了范家的这座藏着书的楼,抑或说是这座楼里藏着的书。怪只能怪那苛刻到不近人情的规定了。可若没有这严格的规定,天一阁的书,又怎能如此长久的保存下来呢?
7.范钦的秘咒终究没能救得了天一阁,先是小偷窃走了几乎一半的珍贵书籍,后来野蛮的战火便几乎不间断的焚烧着脆薄的纸页,无边的愚昧更是在时时吞噬易碎的智慧……到了这里,记忆便愈发模糊了,依稀中似乎看到了范钦无奈地摆着手:“罪过啊罪过!”
8.猛地回过神,发觉,手边的那杯茶水已凉了。
9.天一阁,天一阁。现在的它已褪去了骄傲而神圣的衣裳,日复一日的接待着一个又一个喧嚣尘世里的人们。我苦笑着,心里只觉得少了点什么。
10.我轻轻的把凉了的茶倒入水池中。
11.我知道,记忆中的那座天一阁,已经不复存在了……
来去美景,各有不同
——读《社戏》《小石潭记》《桃花源记》有感
我读到《社戏》《小石潭记》《桃花源记》中的环境描写时,是被其绝妙运用折服了的。然而,读着读着,却又疑惑起来。
《社戏》中那段“夏夜行船”,描绘了一副美丽的江南水乡夜景图,更烘托了“我”去赵庄看戏的急切。而“月夜归航”时面对同样的一段路,描写却是粗略。因没了先前的“急切”,没了戏前的“沉醉”,有了戏后的“疲惫”,这才被先前所忽视的“豆麦的清香”所诱,转而写起“偷豆吃豆”的快乐中。是以,前详后略。《小石潭记》在作者“心乐之”时,看到的是“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在“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后,由乐转忧,道出原本想借景排遣被贬而落寞的内心。是以,前后迥异。
而《桃花源记》却不同,渔人初遇桃林时,诧异于“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美如仙境。在经历了桃源之奇、之雅、之和后离开,这时跟先前之路应该相同,但对那片十里桃花却只字不提,写景可谓有前无后。这是为何?
再看看这个渔人在离开时都做了什么,“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他原来有别的事做,且做的专注,哪还有心赏景。至此,我被陶渊明的用心所惊叹,源内源外,理想与现实,何其迥异。
哪一句描写是随意?哪一处文字不用心?经典无处不妙笔呀!感谢这对比,感谢这发现。愿我手起时,有意;愿我笔落处,有心。
一字之妙,妙在文眼
——读《社戏》《桃花源记》
《小石潭记》《核舟记》有感
作者:李筱菡
1.我常常被文章绝妙的“文眼”所折服,那一字之妙,一词之精,一品再品,余味无穷。
2.在课文《社戏》中,作者带我们感受了一段少年时代伙伴们的真挚情谊。每到回家省亲时,作者便可以从“秩秩斯干幽幽南山”的束缚中挣脱出来,无拘无束,可以和伙伴不加顾虑地打闹。这一切在我们现在的社会看来司空见惯,可是放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封建繁琐的教条,不可逾越的等级地位,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刻像紧绷着的弦,不可轻易松弛。这样看来,文章中所描写的情境好像与社会背景是矛盾的。其实不然,细细品读文章,在第一段中,我们就会发现作者已经提前为我们解开了疑惑:“那地方叫平桥村,是一个离海边不远,极偏僻的,临河的小村庄。”在这句话中,一个“极”字,作为全文的逻辑起点,自然地为下文回忆伙伴们之间真挚情谊的内容做了铺垫。
3.像这样的文眼,在我们的课文中是不胜枚举的。而这些文眼,往往能够提前奠定或暗示文章的情感基调或故事的真实性,精准而内涵丰富。无独有偶。在五柳先生笔下如梦似幻的桃花源,同样也提前做了铺设。在第一段中,渔人发现桃花林时一个“异”字,便已经暗示了全文的虚构性。分析起来,异也有很多层:首先是惊异桃花林的美丽;第二,诧异这片桃林“涉世未深”;第三,这里渲染出神秘的色彩,吸引了读者跟随渔人走进这片桃林。因此,使得我们在读这篇文章的时候,自然而然地融进了这作者笔下的乌托邦。
4.《小石潭记》与《核舟记》同是如此。一个“清”字不仅在前半部分表现出水的“清冽”,烘托了作者的喜悦,在后半部分,更与作者的心境和遭遇相结合,一个环境的“凄清”更强调了作者贬谪的悲凉。“明有奇巧人……”第一句便直接总领了全篇,介绍了奇巧人,引出了奇巧舟,写成了奇巧文。
5.领略过这些字的妙处之后,再后来读课文的过程中,我会试着找一找文眼或自己用一个字概括一下内容和主旨。记得在课堂上讲《安塞腰鼓》时,老师也让同学们用一个字来概括安塞腰鼓的特点——最合适的便是“野”这个字。的确,把这个特点概括出来后,再看文章,从安塞腰鼓所表达的情感、击打的方式、反映出的精神以及对影响力来分析,便很容易能够找到文章的结构。
6.回想起自己的文章,很少出现这能够统领全篇的字或词。“不妨试一试!”我开始有意识的在列出作文大纲时的开头或结尾细细斟酌出想要表达的情感,并试着用一个字概括出来。比如在写父亲时,可以抓住“深”这个字,从父爱的含蓄、深沉作为切入点,把“深”细化,通过写某个细节体现“其实父爱一直在身边,只是隐藏在父亲的言语行动中”这个主旨。
7.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一杯醇和甘润的老酒是值得上“呷”这个字的。美酒如此,美文亦如。老孙常说,好文章没有一处是闲笔,每一篇经典文章都是非常耐读的。这次我从点来分析,真正“呷尝”到经典文章“段段入心,句句箴言,字字珠矶”的了。
阅读要有两个阶段:吸纳与倾吐。我们多数人完成的是第一阶段,而缺少第二阶段。为什么不能完成第二阶段?一个原因可能是不善于动笔,但是更重要的是这中间有一个链条没有把二者串联起来——思考。哲人说:读一本好书就如同与一位大师穿越时空进行对话。我觉得很好。
凡是能够流传下来的经典著作,我们要仔细的读,要用心的读,因为凡是能够流传下来的东西,都是具有顽强生命力的东西。这种读书往往对我们的影响是深远的。
我们要读哪些书:阅读名著专著——古今中外被千百年来认可的。阅读名家解读、品读的书——启迪人生智慧的。阅读名人阅读的书——寻找大家的足迹,成就了他们的。阅读名人都推荐的书——缩短寻找的过程。阅读自己喜欢的书——寻找阅读的乐趣。阅读自己需要的书——给自己增加储备。
读书首先要读厚书,读经典,读经过沉淀的书。因为书太多了,我们不可能读完,我们可以看那些名人读什么,我们就读什么。人生有限,知识无限,我们只能挑最好的读。
其次,什么书都要读。鲁迅说:“爱看书的青年,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书,即课外的书——比如学理科的,偏看看文学书;学文学的,偏看看科学书,看看别人在那里研究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样子,对于别人,别事,可以有更深的了解。”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孙永芳:阅读启蒙 启蒙阅读》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网”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孙永芳:阅读启蒙 启蒙阅读》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duihua/46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