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未来的图书馆转型:美国博物馆与图书馆服务协会(IMLS)拥抱创新,满足多样化的社区需求

面向未来的图书馆转型:美国博物馆与图书馆服务协会(IMLS)拥抱创新,满足多样化的社区需求

图书馆与信息科学领域持续发展演变,不断迎合不同社区日新月异的需求,尤其是这个高度互联的世界带来的新挑战。这一进程促使图书馆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转型——从实体空间到数字空间的全面革新,并重塑其在社区中的定位与互动关系。对于文博领域之外的人士而言,图书馆所经历的这一全新、深刻的转变,或许令人惊讶,甚至感到不安。众所周知,这种转变并非一蹴而就,也不会顷刻结束。

鉴于此,美国博物馆与图书馆服务协会(IMLS)正运用最佳实践及重点研究成果,以便更深入地了解情况,并为图书馆配备所需的工具,以满足其不同社区的未来需求。

从“革命”到“进化”

全球疫情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图书馆的应变与适应能力。美国博物馆与图书馆服务协会发布的公共图书馆调查(PLS)数据显示,公共图书馆工作人员创建或采用新政策、服务模式、产品和合作伙伴关系,或重新配置现有政策、服务模型、产品和伙伴关系,以满足当前和未来需求的多样化的方式。

此外,众所周知,在疫情肆虐期间,各类图书馆、档案馆、学院、协会和合作伙伴组织的工作人员,都展现出专业和创造力,支持着各自的社区。通过《新冠病毒援助、救济和经济安全法案》《美国救援计划法案》和定期资助项目,美国博物馆与图书馆服务协会确实能从众多获得资助的项目中找到相关例证。

图书馆与信息领域之外,图书馆的转型能力常被视为非凡且具革命性。然而,值得我们深思的是:早在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信息科学领域专业人员便已在图书馆内开发了首个集成图书馆系统、在线公共访问目录和我们现今熟知的在线搜索功能。该领域作为信息时代起源的先驱,为我们当代的数字和虚拟生活奠定了基础。通过美国博物馆与图书馆服务协会的资助、研究和政策推动,图书馆与信息科学领域不断展现出从数字革命到数字进化的持续贡献,这一点有目共睹。

人工智能(AI)、机器学习、机器人及其带来的影响,与30年前的互联网兴起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让当今社会又喜又忧。正如我们当时积极应对互联网挑战一样,如今我们致力于拓展颠覆性技术的前景,并规避潜在风险。粗略地看一下美国博物馆与图书馆服务协会奖项,就会发现信息科学领域与人工智能的合作至少可以追溯到十年前。我们对人工智能、机器学习以及接下来发生的任何事情的审视和试验,将有助于安全、公平地应用和获取工具与信息,确保每个人都能平等参与公民生活。

公民生活、文化素养与对福祉的追求

图书馆正在采用新技术来满足社区需求,增加公民参与度并提升信息素养,以助力社区成员充分参与公民生活。美国博物馆与图书馆服务协会近期接待了一个由聪明、充满活力的年轻人组成的代表团参加全国4-H会议。这些社区领袖接受了一项挑战,即调查博物馆和图书馆如何更好地帮助年轻人更多地参与社区的公民生活。他们表达了对图书馆的深切感激之情,并对图书馆当前面临的挑战有着敏锐的理解,这证明了他们与当地图书馆的积极、有影响力的互动。他们提出的解决方案反映了他们根深蒂固的数字生活,以及他们成为知情公民和社区成员的愿望。他们坚信图书馆有能力帮助他们做好准备。

该领域一直处于扩大扫盲概念的前沿,将公民生活和福祉所必需的健康、金融和数字素养纳入其中,同时努力使图书馆成为培养素养技能的核心力量。通过信息素养工作组,美国博物馆与图书馆服务协会召集了联邦机构合作伙伴、专家和从业者,制订可在当地实施的战略、资源和实践方法,使个人能够在不断拓展的信息环境中对信息进行批判性的思考。

人们普遍认为,阅读和素养是决定年轻人未来的最重要因素之一。随着载体形式的演变、阅读习惯的改变和新实践的发展,美国博物馆与图书馆服务协会将对其投资进行重新构想。儿童阅读和素养是美国博物馆与图书馆服务协会议程的重点。通过与图书馆与信息相邻领域和学科的研究人员和从业者合作,儿童阅读和素养研究将调查图书馆在这一关键领域的问题和机遇。

合作、社区参与、纪念

图书馆在预测并满足社区不断变化的需求方面所做出的努力,与技术进步一样,是推动社区转型的重要动力。他们不断探索与新兴伙伴的创新合作模式,旨在填补社会、教育和文化领域的鸿沟。这种伙伴关系促使我们重新审视“参与”的概念,将其视为与社区携手共创、共筑未来的邀请,而非单纯的对社区施以援手的单向行为。诚然,这些合作的成果意义非凡,但更为关键的是,那些未知、尚未被充分认可的历史和叙事,往往蕴含着指引未来的宝藏信息。

美国博物馆与图书馆服务协会致力于通过资助、研究和政策制订来支持、推进和赋权图书馆。反过来,我们也受到了启发,与PBS Books合作推出了“美国的愿景:所有人,所有故事,所有地方”项目,这是一个以数字内容为主的系列视频及线上对话活动。该系列呈现各地的本土故事,放大了多元化的声音,并将那些常被视为隐藏瑰宝的文化机构推向台前。此外,该系列还为教育工作者、图书馆和博物馆专业人员提供了一个课程,让他们能围绕这些故事及其深远影响进行程式化讨论。他们还资助了相关项目并建立了伙伴关系,使图书馆工作人员和图书馆成为值得信赖的召集人、公民参与的推动者和民主的守护者。活动促使人们思考社区、机构和学术界可以如何支持讲述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激发对话。

 

-END-

 

来源:杭州图书馆聂凌睿编译自《图书馆杂志》(Library Journal)

编辑:郭桐

初审:白玉静

复审:白玫

终审:何光宇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面向未来的图书馆转型:美国博物馆与图书馆服务协会(IMLS)拥抱创新,满足多样化的社区需求》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网”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面向未来的图书馆转型:美国博物馆与图书馆服务协会(IMLS)拥抱创新,满足多样化的社区需求》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duihua/52779.html

(0)
上一篇 2025-02-13 10:02
下一篇 2025-02-13 10:10

相关推荐

  • 为什么我做不了学霸笔记?

    已经有两位书友后台留言建议我做笔记,精确掌握古文字义,以求加深理解,增加积累。感谢二位的建议。但我只能量力而行。说一下为什么我做不了学霸笔记。 ​(图片来自后台书友,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首先,因为我不是学霸,而是学弱。我只有初中时代算学霸,那时候不是靠题海战术,完全是听课效率高,就用脑子可以跟着老师的讲课思路游走,还能把学到的公式原理在做题中举一反三。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我就逐渐沦为学弱,没有学霸体验了。 其次,字丑,发挥不稳定,字面还不整洁。看到自己的字总是自悔不该批注。能抄点东西一半当作练字…

  • 圕人堂话题:数字资源统计标准与规范

      图谋按:2024年9月7日,圕人堂部分成员就数字资源统计标准与规范展开交流与探讨。这个话题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问题本身涉及许多变量,且有可能利益攸关,比如:与各种类型评估(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高校办学条件及办学水平评估、图书馆工作质量评估)等密切相关;与数据库购买价格及使用绩效评估等密切相关。因此,交流与探讨的结果不大可能直接解决实际问题,但或多或少有助于增广见闻,促进提升相关工作的效率与水平。 Sunny:王老师,请教您:你们的数据库访问量、下载量等数据也是跟数据商要的…

    2024-09-09
    00535
  • 陈传夫:图书馆核心业务变迁与人才培养合作发展策略研究

      纸书堆摘编:陈传夫,赵庆香,朱传宇.图书馆核心业务变迁与人才培养合作发展策略研究[J/OL].图书馆建设,1-15[2024-11-15].http://kns.cnki.net/kcms/detail/23.1331.G2.20241104.1554.002.html.   2024年11月5日,《图书馆建设》网络首发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陈传夫教授等人撰写《图书馆核心业务变迁与人才培养合作发展策略研究》文章。作者认为从传统的书籍借阅、文献收藏,到数字化资源的整合、信息服…

    2024-11-18
    00431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