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化突围:在人工智能霸权时代重建人类精神主权(下)

结构化突围:在人工智能霸权时代重建人类精神主权(下)

本文主题词:

嵌入式的:无论意识到还是没有意识到,都印刻在大脑里,形成对外部信息的同化和顺应。

个人的:属于个体的,而非规制的、非人工智能的,虽然个人也借助规制的、人工智能的资源。

结构化的:具有内在逻辑的精神体系和认知系统。

这种三位一体的能力是终生自我教育的过程和目标。

“嵌入式的、个人的、结构化的能力”构成了刺激和反应之间的巨大空间,使个人有能力对规制的、人工智能的结构化做出思考和选择,实现自我的成长和自由,而不是萎缩和禁锢。


3.嵌入式的、个人的、结构化的知识、文化、思想要靠个人自己来链接和拼贴,它是读思写的核心内容,也是终生自我教育的核心内容。

3.1 获得“嵌入式的、个人的、结构化的能力”,读思写(读书听音乐看风景思考写作似乎更全)的双重结构化过程,以及精神体系和认知系统建构、解构、重构的结构化过程,在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人工智能的结构化最容易替代各类规制的结构化,比如各类规制的考试型教育和相关文本;但它还不能完全替代个人的、尤其个人原创的结构化。个人的结构化在前现代、现代、后现代社会的规制结构化的缝隙中生存、繁衍下来,但不知它的增量能否在融合贯通了所有社会形态中存量的个人的、规制的结构化的人工智能的结构化中生存下来。这是个人从来没有经历过的奥德赛的历险,从来没有承受过的西西弗斯的劳役。

3.2 终生自我教育不是把不同材质的人塑造成同一个样子,把自己变成他者,把个人变成团体,而是塑造个体的强大丰富整一的人格,使个人拥有敏锐的感觉和直觉、锋利的判断能力和思维能力,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结构化的竞赛中,个人还可以在结构化的裂缝中守护模糊的诗意,培育自由的思考,使自己的结构化充满意外、随机、潜意识的溢出和涌现,这是个人的结构化和规制的、人工智能的结构化的重要差异,难以替代。

人类沿着科学主义、技术主义这条路走得太久,以致忘记了信仰、道德、自由意志构成的人格,忘记了个人感觉、直觉、判断、思维、知识、文化、思想、智慧等构成的个人结构化,只记得功利的欲望和满足、知识、科技、法律、程序,这都是人工智能的擅长。人工智能目前还是人类科技的神话故事,还不是人的精神世界。但我们无限地崇拜工具理性,把人脑等同于知识工具,自然会无限地崇拜人工智能,或形成对它知识能力的巨大焦虑。其实,人们需要担心的并非人工智能,而是利用人工智能的人类本身——它塌陷在工具理性当中,是人工智能背后的资本和欲望。

3.3 终生自我教育的特点就是专注、宁静、结构化,与社会流行的世界观、价值观、方法论保持透明的距离,就像一个玻璃球,看得见外部世界,又有所隔离,不受它直接的、剥夺性的影响。在这种状态下,个人用自由意志使自己成为逆行者或漏网之鱼,使自己逐步具备属于自己的反思和批判的思想力、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方法论,使自己能够为自己做出改变现成轨道的选择。

3.4 终生自我教育使个人拥有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自我工作的能力、协同工作的能力,并与链接和拼贴的能力相辅相成。

人主要靠经历,尤其是曾身处过逆境困境后的经历,然后靠不断的感悟、深入的思考和反省而成就的。判断一个人的层次高低,不要去看他的穿着打扮,也不要去看他在什么职位,而要看他能否通过逻辑、新知—常识—良知的管道,注入经验和实践的活水,做到知行合一,抓住自己所面对的事物本质,其他都可以包装。

3.5 人经常迷失在他者的关系、集体的压力、自我的利益当中。保持思想力和知行合一的能力,可使自己找到真实的自我之路:发现自我、回到自我、保持自我、守住自我、丰富自我、强大自我、成就自我、解放自我、完善自我,获得自由意志,同时尊重他人,不陷群体、不沉私利,发现和维护个人的自由意志,最终达成中庸、无执、贯通的智慧,和自己和解。

读思写是人格再造、情感输送、知识服务、内容创造;是思想重建、跨学科发展、跨文化拓展;是生成智慧;但一切历史的空间和时间,离不开实践和生活。这样,“嵌入式的、个人的、结构化的能力”水到渠成。

对我而言,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时代,读思写如果还有意义,一定和双结构化过程、和建构解构重构的结构化过程相关联,和个人最重要的八个方面——强大完整丰富的人格、感觉和直觉、判断和思维、想象力和创造力、思想力和知行合一力、跨学科的知识结构、跨文化的视野、智慧——相关联,最终形成“嵌入式的、个人的、结构化的能力”。优质的规制的、人工智能的结构化,特别是专业人工智能的结构化为形成这样的关联提供了工具和方法上的便利。

4.从当今社会历史发展的速度和历史的时间来看,不要轻易为中时段、短时段的要素去调整庞大的社会系统。(参见我两篇关于历史的空间和时间的文章)。中时段要素越来越呈现出短时段要素的特点,短时段要素越来越呈现出变异和替代长时段、中时段要素的可能性,呈现出终结历史的力量。加上超长时段中人性对制度的驾驭,历史有点像释迦摩尼所说的末法时代了。

庞大的教育系统的升级、转型、更新起码需要一代人的时间,而当今社会历史发展的速度太快,在一代人的时间尚未完成的时候,历史的中时段、短时段要素又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庞大系统的更新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速度似乎成了现实。仅就知识而言,据经合组织教育2030报告,传统教育体系的知识半衰期尽管缩短至2.3年,但AI模型迭代周期仅需3个月,效率远超传统教育。

不要指望各类规制的教育能够系统地提供“嵌入式的、个人的、结构化的能力”。这种能力主要依靠个人的、团队的、共同体的系统提供。最好的教育系统只能提供基础性的、优质的德智体美劳服务,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培养终生自我教育的内驱动力、能力,培养读思写的习惯。不要去改变庞大的、自上而下的系统去适应社会历史的变化。要改变自己、团队、共同体去应对这一变化。

在教育系统存量知识体系中内卷式的生存和发展,现在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不要在教育系统内和人工智能的能力死扛。人工智能的结构化解决了许多人获得知识、思想、文化的痛苦,其实不再需要艰苦的努力,就能获得规制的结构化的知识、思想、文化。但只有少数人的脑子能够在规制的、人工智能的结构化中形成“嵌入式的、个人的、结构化的能力”。他们善于利用个人、规制、人工智能的结构化数据,并形成自己的结构化系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远比知道什么重要。

5.有人说:人工智能的写作和工作缺乏生命和灵魂,其实大部分人的写作和工作也缺乏生命和灵魂,只是前一种成形的速度、质量、成本远优于后一种。但对此完全不要有什么焦虑。人工智能只是把人脑的常态,极端化地凸显出来而已。

大部分人都是主动放弃自我,努力成为在规制的结构化中生存的人,或内卷成功进入上升通道,成为规制中人;或内卷失败进入规制之外的劳动大军。人工智能准确、快速、结构地把许多规制结构化的环节替代了,使得大部分人机械、重复的脑力劳动落空,逐渐变得多余。

做好手工劳动和体力劳动,简单生活,不捣蛋,吃喝玩乐,加上锻炼身体,活着比活的意义更重要,似乎就是大多数碳基生命的唯一选择。如果上一个层次,保住优质的人格 ,以及对周围世界的感觉和直觉、判断和思维、想象力和创造力,就已非常幸运。

新的权力在政治、经济、媒体、互联网之后,或将在人工智能那里集中形成。只有少部分人可以在结构化的人工智能的洪流中,使自我和优质的个人、规制、人工智能的结构化联盟、站边,同时又保持距离,形成和维护个人的逻辑化和结构化的能力,使自我具有反思和批判的思想力。他们保护着人类大脑的种子。这样的人极其稀有,可能是人脑终结者的终结者。也许最终是他们为超级人工智能按下停止键。

6.总结

客观世界:性不常在、有不常在、相不常在。无不是没有,而是无常。人工智能横空出世,暂且把它当着短时段的大事件,能否替代中时段、长时段、超长时段的要素,不得而知。(见我公号中的两篇有关历史空间和时间的文章)

主观世界:无我,即幻有扫相破执。观,则心无所住生慧心。也不要住“幻有扫相破执”,这也是有我。中庸、无执、贯通是无上的中国智慧和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见我公号中两篇完整地谈论一次我的哲学的文章)

做自己“千分之一俱乐部”的老板,拥有“嵌入式的、个人的、结构化的能力”。过去阅读图书的时代,百分之二十的人脑子可以有用;到了网络信息时代,百分之二可以有用,提高了10倍的功效;到了人工智能时代千分之一可以有用,又提高了20倍的功效。

拥有“嵌入式的、个人的、结构化的能力”的人是运交华盖之人:一是易悟儒道佛三法,并加以贯通;二是性格宁静专注,不喜纷争,保存和积聚内在能量;三是多遭磨难,修行布施,终能化解,见到光明。

佘江涛部分原创和翻译作品

结构化突围:在人工智能霸权时代重建人类精神主权(下)

结构化突围:在人工智能霸权时代重建人类精神主权(下)

结构化突围:在人工智能霸权时代重建人类精神主权(下)

结构化突围:在人工智能霸权时代重建人类精神主权(下)

结构化突围:在人工智能霸权时代重建人类精神主权(下)

结构化突围:在人工智能霸权时代重建人类精神主权(下)

结构化突围:在人工智能霸权时代重建人类精神主权(下)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结构化突围:在人工智能霸权时代重建人类精神主权(下)》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小编”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结构化突围:在人工智能霸权时代重建人类精神主权(下)》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duihua/53621.html

(0)
上一篇 2025-03-02 19:34
下一篇 2025-03-02 19:46

相关推荐

  • 佘江涛:图书阅读变得越来越稀少了

    本文所探讨的图书阅读是除课本、考试和测评、学习材料以外的阅读。2024年前三季度图书零售市场依然呈现负增长,码洋同比下降0.68%。从实洋来看,2024年前三季度整体图书零售市场实洋同比下降率是2.66%,大于码洋同比下降率,折扣进一步下滑。好在教育类图书近20%的增长和少儿类图书5%的增长掩盖了其他类图书下滑的窘境。 购书量下滑,购书折扣下滑,零售图书越来越难销售,出书的难度和卖书的方法越来越卷。购书量下滑的直接原因是阅读图书的人越来越少,同时阅读量也越来越少。 1.生活、工作、各种技术迭代的速度越来越快,生活的成本、…

    2024-11-30 文化对话
    00150
  • 韩江获诺贝尔文学奖,她在韩国作家中有何不同?

    在诺贝尔物理学奖、化学奖双双授予AI相关科学家之后,有不少人大胆猜测文学奖是否也要颁给ChatGPT,还好结果揭晓“有惊无险”,用一位网友的话说“文学可能是科技留给人类最后的尊严”。 继前些年热炒“万年陪跑”的村上春树之后,近两年每当颁奖日临近,高居赔率榜的作家残雪都会被推上热搜,讨论热度甚至超过了获奖者本人。一旦悬念揭晓,媒体和围观群众也随即散去,仿佛一个屡玩不倦的游戏。对于国内大众而言,对于诺贝尔文学奖的兴趣可能仅限于此了。 今年的获奖者韩江,又是一个出乎绝大多数人意料的名字,虽然她在国内远非安妮·埃尔诺那…

    2024-10-12
    00312
  • 任靖宇:以“四先”理念推进空间提升改造,将空间服务融入育人环节

    ——语出2024年8月e线图情专访《任靖宇:强根固本向未来》 人物简介 任靖宇,石家庄学院图书馆馆长,教授。本科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中文系,获得学士学位;2002年至2005年,在河北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攻读研究生,获得硕士学位。先后担任石家庄学院党委宣传统战部副部长、二级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副院长、党总支书记。2023年至今担任石家庄学院图书馆馆长。履职期间,取得了河北省思想政治优秀创新案例一等奖、河北省教育系统志愿服务特色品牌、河北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等省市级工作成果6项。主持省部级课题3项,厅局级课题20余项,专…

    2024-09-04
    00353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