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武则天,不是武媚娘。”

近期热播的电视剧《掌心》里出现了一位久违的女帝形象,没有黑化脸大红唇,也没有刻意模仿男性气质,而是以淡妆演绎。

“她是武则天,不是武媚娘。”

《掌心》以架空武周为背景,将复仇医女叶平安置于女帝统治的棋局之中,剧中“圣人”虽未直呼其名,但礼伍党争、酷吏政治、女性参政等元素,都被看做是武周朝堂的投射。

武则天,她的名字就是一段传奇,一个神话。她是大唐那个沧海般恢宏大气的时代的弄潮儿,也是唐人我命由我不由天的精神的典型代表。她的从政之路曲折艰辛而又血腥残酷,留下各种真真假假的记载和传说,和无字碑一般任由人们涂抹评说的种种形象......

到底是“雷霆手段”的政治家,还是“狐媚惑主”的野心家?

在大女主叙事频频陷入悖论的当下,才女作家萧让——天涯论坛上最具标志性的唐史论坛“沉醉唐风”的版主,偏要隔着一千多年的风烟,拨开重重迷雾,以女性视角,回归人本,写一本与庙堂文学截然不同的女性传记——武则天传

萧让写就的还是一部以信史为依据,可信度极高的传记文学。她参考《旧唐书》《通鉴》及唐人笔记、文集、诗词等大量史料,结合现当代史学大家如陈寅恪、唐长孺、王永平等人研究成果,文学化地讲述武则天的一生。

跟随萧让一起,追寻这位非凡女子的脚步吧。

“她是武则天,不是武媚娘。”

前言

萧让

遥想盛唐,多少繁华。这不仅在于国力的强盛、文化的灿烂,更表现为精神风貌的昂扬自信,以及人物的俊逸与风流。绝代君王如太宗、武皇,名将良相如李靖、李泌,天才诗人如李白、杜甫,高僧大儒如玄奘、韩愈……他们的名字便是一段传奇,一个神话,与那个云蒸霞蔚的时代一起,沉淀为每个中国人灵魂深处永远的珍藏与骄傲。人生意气唐时代。当我们为美轮美奂的大唐盛世赞叹不已的时候,也不禁会沉思这样一个问题:历史由谁创造?兴衰由谁主宰?

古中国的先哲们把这归因于“天道”,冥冥中自有一股神秘的超自然力量,在推动着历史的车轮,见证着尘世间一切生死荣枯。“天命当兴”“气数已尽”,这样沉重宿命的话语,一直回荡在华夏历史数千年的时空之中。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西楚霸王,便曾对着乌江的滔滔逝水,发出过“天亡我也,非战之罪”的慨叹。纵然英雄盖世,无奈形势比人强的苍凉与悲壮,弥漫着一页页的青史黄卷。然而,在中国历史上,也从来都不缺另一种声音,那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激越呼声,那是我命由我不由天的狂放自信。于是,有人匍匐在天命的脚下,为不可揣度的天意而惶惧颤栗;有人更改名字称号以顺应天命,期望能由此带来非分的功名和富贵;但也有这么一些人,他们自己创造预言,编织谶纬,一把扯过天命来为自己服务。不同的性格,构筑起不同的人生,也为历史的发展,平添了无数莫测的变化。

是的,历史人物都有他的局限性,都不能超越他所在的大环境,但的确有这么一些人,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在一定程度上改写了自己的命运,甚至他人的命运。他们不能战胜“命”,却能把握“运”,他们不能超越时代,但他们成功地超越了自我。

武则天就是这样一个人。我们尽可以分析说是唐代社会对于妇女的宽容让她有了出位的条件,或者说是高宗身体不好才给了她机会,或者干脆说是长期受压抑的庶族地主要夺取政权,所以把她推到了前台,但无可否认的是,她的成功至少有七成应归结于她自己非凡的才能和手段。她的从政之路血腥残忍而又充满传奇色彩,留下的评价也是毁誉不一,但不管你是崇拜她还是唾弃她,都无法不正视她的存在。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在她前面,有不少掌握实权的皇后太后,但都没有这样的胆量改换旗号正式称帝,在她身后,也有无数效颦者跃跃欲试,但即使是在妇女地位较高的唐代,也再没有人能问鼎成功。这段历史一直让我很感兴趣,初中时曾经写过一首关于唐朝的打油诗,其中有这么几句:“则天回首紫微暗,独坐金殿称风流。当世多少奇男子,对此莫敢不低头。”

“她是武则天,不是武媚娘。”

有时候真的很好奇,想知道这个在千百年后依然让很多人感觉尴尬的女子,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在当时人的心目中又是怎样的。她的身边,有祖父被她杀害却终生为她尽忠的上官婉儿,心向李唐但还是为武周劳心竭力的狄仁杰,备受疼爱、老公却被她活活饿死的太平公主,这些人是怎样看她,对她又怀有怎样的情感呢?这真是很有趣的事。历史的魅力,就在于它给了你一个简单的框架,同时又留给你无限想象的空间吧!

然而隔了一千多年的风烟再来检视这个青史中的女子,并不是件容易的事。首先在于太宗高宗时期的史官许敬宗,其修史一向让人评价不高,比如太宗曾经赐《威凤赋》给长孙无忌,他写成给尉迟敬德,因为敬德是他的儿女亲家,长孙无忌却是他的政敌。因此许敬宗刚一去世,便出现了要求删改实录中不实之处的呼声,并且立即得到了唐高宗本人的赞同并付诸实行。(此次改史,也牵涉高宗后期帝后权力之争,容后再述。)因此,如今我们看到的太宗后期及高宗时代的政争,面目已经十分模糊,对于武则天的崛起过程,也就充满了各种猜测。

“她是武则天,不是武媚娘。”

电视剧《掌心》物料

其二,武则天以周代唐、女主天下殊为不易,与儒家伦理传统道理相悖,为宣扬自己的“君权神授”和“王者不死”进行了轰轰烈烈的造神运动,留下了大量真真假假的传说故事,无论是她的名字,还是出生甚至死后立碑,都流传着各种说法,甚至可以说她的一生都笼罩在神话和传说之中。

其三,封建史家对于她的描述很可能是不公平的。比如《资治通鉴》里面就充斥着一些自相矛盾的说法。流传甚广的武则天怕猫的故事,说她残酷迫害王皇后和萧淑妃,萧淑妃临死之前大声诅咒来世必化为猫,武则天为鼠,生生扼其喉。据说武则天被这样狠毒的诅咒吓怕,自此宫中永不养猫。然而同样是《通鉴》,又记载了长寿元年(692年)武则天如何调教猫和鹦鹉和平相处,并在大臣面前显摆,结果猫当场把鹦鹉给吃了,让她十分尴尬。(“太后习猫,使与鹦鹉共处,出示百官。传观未遍,猫饥,搏鹦鹉食之,太后甚惭。”)大量妖魔化的记载,形形色色的传说,究竟哪一个,才是真正的她?

其四,一九四九年之后,对于武则天的评价仍然是变化的。五十年代,史学界对武则天是基本否定的,岑仲勉的《隋唐史》说武则天在位二十一年,“实无丝毫政绩可记”。六十年代,情势为之一变,武则天成为儒法斗争推动历史发展中进步的法家的代表,其历史地位被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一九七六年后,关于武则天的论争又再度升温。再加上当今女权运动的影响,她的身份除了女皇、僭主、法家代表之外,又多了一重妇女解放的色彩。

历史变成传说,传说变成神话。千余年来,武则天的形象便像这无字碑一般任由人们涂抹评说,似乎再没有哪一个帝王惹了如此多的是非。隔着厚厚的油彩,要分辨她的本来面目,基本上已经是件不可能的事。然而,我仍想试一试,尽量从现存的各种真假难分的记载和传说之中,追寻这个非凡的女子……

 

引领女性主义史学潮流

《武则天传:全二册》

萧让 著

图片

内容简介

本书将试图拨开重重迷雾,追寻武则天这个非凡女子的一生,带你领略从李唐到武周时代变幻的风云。对高宗李治、太平公主、上官婉儿、狄仁杰等历史人物,书中亦有全新解读。

作者简介

萧让,本名戴可,四川雅安人,现居加拿大。因醉心于唐朝历史的解读与研究,曾创办著名的“沉醉唐风”历史文化论坛,风靡一时。其文字风格爽朗,简明轻快,以女性视角细腻解读中国唯一女皇帝——武则天的历史故事,不仅深受广大唐史爱好者的喜爱,也获得唐史专家如孟宪实、蒙曼等人的好评。

长江文艺出版社微信矩阵

点击关注

图片

图文编辑 吴蒙蒙

责任编辑 吴蒙蒙

审  核 阳继波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她是武则天,不是武媚娘。”》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网”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她是武则天,不是武媚娘。”》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tuijian/53270.html

(0)
上一篇 2天前
下一篇 2天前

相关推荐

  • 喜欢的读书人,又出新书了!

    读书人有很多,但真正喜欢、坚持、又能以此为生的人,却很少。 魏小河算一个。 去年有一段时间,我把知识付费做的风生水起。有一位粉丝私信我说,你算是读书博主的榜样了。 我知道,他说的是收入。 很惭愧。读书人的榜样,该以书本身为主,而不是钱。 魏小河,当是读书人的榜样。他与很多读书博主的不同之处在于,他的标签就是「书评人」,而非如今网络崇拜的「辞职」「赚钱」。 有点遗憾,我去年才关注到他的公众号「魏小河流域」。 他的文字非常个人化,是如流水一般舒缓的文字。我曾经学着像他一样,每周给读者写一封信,但没坚持下来…

    2024-08-25
    00211
  • 徐靓:有书陪伴,便是光彩万丈的时时刻刻

    为了更好地推进全民阅读,共建书香武汉,江城书房推出“领读者计划”,以读书分享形式,由领读者嘉宾分享好书,与读者朋友们一起共读、交流自己的阅读感悟,从聆听者变为分享者。 本期领读者 徐靓 教师 领读者寄语 我是一名献身教育事业三十余载的普通教师。半生以书为伴,每每拿起书本,似乎在与作者神交,这些书籍为我建立了一个独一无二的平行世界,让我偏隅一处,尽享其中之乐。 时至盛夏,窗外,蝉声不绝,“知了,知了。”层层叠叠、疏疏紧紧,一波未去,一波又来,我望向窗外——树影阴翳,灯火阑珊,正是有了这群蝉盛大的鸣奏才使得闷…

    2023-07-26
    00226
  • 我们台湾这些年2(1977年至今)

      编辑推荐 ◆讲述30年来台湾民主化进程的大事件和小八卦 ◆ 60年来首本,让13亿大陆人真正了解台湾普通民众真实生活的书。 ◆ 一个台湾青年写给13亿大陆同胞的一封家书 ◆ 轰动两岸!百万书! ◆ 千万读者翘首盼望五年的续集《我们台湾这些年2》! 内容简介 我们台湾这些年2,是一个台湾青年写给13亿大陆同胞的一封家书,讲述了30年来台湾现代化进程中的大事件和小八卦。 作者简介 关于廖信忠 1977年,出生于被赶出联合国后“风雨飘摇”的台湾; 1984年,李登辉当选“副总统”,廖信忠上小学; 1989年,蒋经国逝世的第二年秋天,廖信忠升入…

    2025-02-10
    0031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