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竹西 · 主播 | 柠檬
来源 | 十点读书(ID:duhaoshu)
最近追《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对演员大国手讲的一个故事,印象深刻。
硕士毕业后,大国手有5年没上班,穷得只能向朋友借钱。
虽然没什么收入来源,但她租房一定要租个两室,一个当卧室,一个当工作室。
为什么明明没工作,还要工作室?
因为:
没有工作室,就会被认为是混子;
但有工作室,即便没工作,也会被认为是艺术家。
就这样,大国手在冬冷夏热的租房里硬撑了几年,依然没找着正经工作。
她只能继续找亲朋好友接济,欠了一屁股债。
想起近年流行的一个词:“精致穷”。
意思是,有些人明明没什么积蓄,却极力追求所谓的“品质生活”。
他们宁可借钱充面子、刷信用卡摆阔,也要用匮乏的金钱,撑起虚假的体面。
殊不知,在无意义的排场上穷大方,掏空的是现在的钱包,透支的是未来的底气。
老话说得好:
“富抠门,穷阔绰。”
越穷的人,越喜欢在这3件事上大方,结果越来越穷。
在面子上穷大方
作家李月亮分享过一个广告公司老总的故事。
前七八年的时候,这位老总接到过不少项目合作,公司也在业内小有名气。
谁料近两年行情变差,公司一直赔钱,家底都快被掏空了。
老婆看不过去,一直劝他把公司关了,找个正经工作赚钱。
可他说什么也不肯。
理由是,他现在好歹是公司里的“陈总”,有一帮员工对他恭恭敬敬,在亲戚圈也算脸面有光。
要是把公司关了,去给别人打工,不就意味着听人使唤、风光尽失吗?
就这样,他推掉了好几份妻子为他找的工作,宁可负债给员工发工资,也不愿去上班。
老婆劝了他好几年无果,心彻底凉透了,和他提出了离婚。
他骂老婆势利眼,不能与自己共患难。
老婆却回怼他:
“你哪怕出去当个服务员,一个月赚两千块钱,我都不嫌弃你。
可你现在这样算什么?
整天赔钱还打肿脸充胖子,你放不下面子,就跟面子过去吧!”
噎得他无话可说。
是啊,追求体面固然是人的本性,可没底气的体面,终究经不住生活的考验。
用透支自我的方式,维持表面的风光,只会让生活愈发寸步难行。
主持人陈铭提出过一个“拉拉链效应”。
意思是,维系自尊这件事,就像拉拉链似的,你越用劲,越容易卡死。
放下身段,以退为进,前方才会一路畅通,日子也会越过越顺。
前段时间,有媒体曝出58岁的TVB女星黄凤琼,已经转行做了7年的月嫂。
黄凤琼曾经是香港当红演员,参演过《九品芝麻官》《唐伯虎点秋香》等著名影视作品。
可后来行业不景气,她整整3年找不到工作,只能靠积蓄生活。
眼看着生活即将捉襟见肘,她在朋友建议下,考了护理证,成为一名月嫂。
在雇主家,黄凤琼每天起早贪黑,给婴儿换尿布、做辅食,用专业赢得了客户的信任。
虽然放下了昔日的明星光环,但随着收入稳定增长,黄凤琼的生活渐渐有了起色。
人到中年渐渐发现,面子是给别人看的,生活才是过给自己的。
低头赚钱不丢人,赚不到钱还硬撑场面,才是最丢人的。
日子寸步难行的时候,想想孩子的教育费,父母的养老钱,还有家里每月的房贷车贷、水电燃气费……
哪一样,不需要足够的经济条件支撑?
成年人的自由和底气,都是要用钱来养的。
与其死要面子活受罪,不如把心变糙点,把脸皮变厚点。
放下身段,好好赚钱,当你手头宽裕了,无需硬撑外表的光鲜,也能活得从容且有尊严。
在人情上穷大方
前段时间,重温电视剧《北上》,对夏凤华的遭遇,唏嘘不已。
夏凤华是一个快递站点的小主管,为人慷慨仗义,凡事都把员工放在第一位。
她明明薪水不高,却宁可自己降薪,也要给员工买保险。
甚至常常自掏腰包,给员工报销各种福利和补贴。
站里有个员工叫何天明,因为租不起房,带着妻儿和老母,住进快递站的宿舍里。
夏凤华的合伙人直言快递站养不起闲人,要赶走何天明一家。
可夏凤华却觉得何天明可怜,不惜和合伙人撕破脸,也要保住何天明。
她又是给何天明一家提供住宿,又是借他五千给母亲看病。
没想到何天明却得寸进尺,要求夏凤华给自己涨工资。
夏凤华虽然没答应,但顾念旧情,还是给了何天明副主管的职位。
可她的热心肠,并没有换来何天明的感激。
后来,快递市场低迷,夏凤华急缺人手帮忙。
何天明却在此时跳槽去了待遇更高的公司,留下夏凤华单枪匹马,每天在快递站忙得心力交瘁。
想起纪伯伦说的:
“热情加上‘过度’,就是一个自焚的火焰。”
在人情上穷大方,不一定能让别人感恩戴德,却有可能给自己挖坑。
一旦别人习惯了你的掏心掏肺,就会变得没心没肺,把你过往的所有好,悉数抛诸脑后。
面对越界的请求,性格冷一点,态度硬一些,别人才不会觉得你好拿捏。
心理学家哈丽雅特有个工作习惯,就是会在邮箱的签名栏里,标注出自己职务的负责内容。
同事们找她帮忙时,只要事情不在她的职责范围内,她都会直接拒绝。
刚开始,常有同事埋怨她太过冷淡,不好说话。
可时间久了,来麻烦她做事的人越来越少,剩下那些与她打交道的,都是和业务直接相关的同事和领导。
她也得以在业务上稳步精进,工资也水涨船高。
很多时候,斩断一些人情纠葛,并不是坏事,反而会让你过得越来越好。
毕竟能让一个人持续升值的,从不是无底线的讨好,而是过滤无关的干扰,把精力聚焦在自我提升上。
困于人情,无底线向人妥协,只会不断透支自己;
量力而行,不轻易让渡自身利益,别人才会尊重你的底线。
当你守好自己的边界,敢于对不合理请求说“不”,才能把精力留给重要的事,在自己的领域不断提升。
在时间上穷大方
你有没有过类似的时刻?
明明想读几本书,可一下班,却忍不住瘫在沙发上玩手机;
明明想考专业证书,可总觉得准备时间充分,于是整日打游戏消磨时间;
明明打算一口气完成工作,中途却忍不住和人闲聊,导致任务反复中断,效率极低……
听过一个“时间上的穷人”的概念。
意思是,很多人以为自以为时间充裕,于是大肆挥霍光阴享乐,不仅耽误了工作,也荒废了人生的更多可能性。
殊不知,那些荒废的时光,不会让你变得快乐,只会像水蛭一样,慢慢吸走你的生命能量。
美国记者卡尔·桑德堡说过一句话:
“时间是你人生的钱币,它是你唯一的钱币,只有你能决定将怎么使用它。”
越有远见的人,越会将时间视为自己的重要资产,把每分每秒用到极致。
作家李筱懿有个雷打不动的习惯:
每天凌晨4点45分,准时起床读书、写作。
等到7点,大多数人才刚揉着眼睛起床时,她已经写完了上千字的文章。
上班后,她更是连碎片时间也不放过:
化妆师打理头发期间,她会手捧纸质书翻阅;
工作休息间隙,她也会打开有声书,如饥似渴地汲取新知。
这样日积月累下来,李筱懿每年的阅读量都能达到惊人的100本。
李筱懿曾说:
“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你把它花在哪里,它之后一定会以某种方式呈现:
时间花在读书上,就会拥有更多元的见解;
花在学习技能上,就会在同样的竞争条件下,比别人多一个机会。”
也正是因为对时间极度珍视,李筱懿成为写作圈里极具影响力的作家。
你有多会放大时间的价值,就能有多大程度靠近理想的生活。
如今喧嚣的时代里,每天都有五花八门的信息,切割我们的注意力。
怎样才能保持专注力,拒绝无意义的时间消耗?
推荐一个马斯克都在用的时间管理方法:“时间盒子法”。
在这个方法里,时间会被分割成15分钟一个的“盒子”,每个盒子对应一个明确的小目标。
每个时间盒内,只完成一个目标;如果没有完成,也要继续推进,绝不打乱后续计划。
“时间盒子法”的核心,是学会设置“时间限”,而不是“时间线”。
让每一项行动,都有截止的时点,才能高效推进整体行动,不至于把大把时间耗费在同一件事情上。
想要实现人生的跃迁,就要做时间的朋友,而不是时间的穷人。
学会分秒必争,你才能把生命里的每一份投入,都沉淀为底气,在有限的人生里创造无限的精彩。
经济学家托马斯·索维尔有句名言:
“人的一生都在与本能作战,而财富是对反人性者的奖赏。”
生而为人,我们或许都有这样那样的缺陷,譬如好面子,图安逸,重人情……
但也总有人,能克服多数人克服不了的弱点,达成其他人达成不了的高光。
甩掉面子包袱,赚足生活的底气;
屏蔽垃圾关系,保护内在的心力;
杜绝虚掷时间,活出每分每秒的意义。
要知道,一个人的精力、资源和财富,都是有限的。
戒掉“穷大方”,才能收获“真自在”。
愿我们都能专注于内在的节奏,摆脱穷人思维,走向富足人生。
作者:竹西。来源:十点读书(ID:duhaoshu),超3000万人订阅的国民读书大号。有书经授权发布,转载请联系作者。部分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越穷的人,越喜欢在这3件事上大方,结果越来越穷》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网”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越穷的人,越喜欢在这3件事上大方,结果越来越穷》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wangping/561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