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冰:深度阅读让我们的世界更为广阔

诸多经典著作一直强调个人主体意识的确立,努力凸显一个具有现代意识的“人”,从而把人从君权、神权、宗法的压迫中解放出来。

当我们进行深度阅读的时候,我们在与这些经典著作的交流、碰撞、融汇中,获取一种重新探究生命、思考生活的新渠道及主体意识的自觉。

应该说,重新发现和张扬人自我的主体性,这是对现代科技给人类带来福利的同时也带来某种伤害的反拨,是对过度沉迷视频的一种脱离。进行深度阅读与思考,会使得我们感到自己还是一个站立的人,这也是中华文明进行现代转型与民族国家实现统一富强的前提之一。因此,我们需要对经典著作进行深度阅读。

深度阅读不仅让我们重获自身的主体意识,还让我们建立起认识世界和理解世界的参照系。一般而言,要认识和理解这个世界,必须有一个参照系。参照系不同,我们所具备的理解力和判断力就会不同,看到的世界由此也会不同。当然,我们得出的关于这个世界的结论,更是有天壤之别。所以要建立较为全面立体的参照系,必须主动进行深度阅读。

我们在读严复的《天演论》的时候,会知道西方所谓文明,或以蚕食者和侵略者、或以文化或者文明的面目,开始登陆中国的时候,中华民族面对世界的仓促和局促,以及学习西方和救亡中国的决心。

在读梁启超的《饮冰室合集》时,我们会反思看待西方世界时预设的那个前提——西方是先进的、文明的,自己的文明是落后的、野蛮的。

在读田间的诗《假使我们不去打仗》的时候,面对“假使我们不去打仗,敌人用刺刀杀死我们,还要用手指着我们的骨头说:‘看,这是奴隶!’”我们知道了,只有中国人的不屈意志和战斗精神,才是拯救中华民族的伟大武器。

在读庞德的《在一个地铁车站》、瓦雷里的《海滨墓园》、卡夫卡的《城堡》、艾略特的《荒原》、金斯堡的《嚎叫》、荷尔德林的“诗意地栖居”、阿多诺的“文化工业”、马尔库塞的《单面人》时,我们会知道,在现代性推动的巨大进步中,同样隐含着巨大的隐忧,甚至是灾难。

对这些经典著作的深度阅读,会擦亮我们的双眼,加强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和认识,有能力更全面、更深入地去感知和观察,认识和理解这个世界,也会让我们看到世界的更多方面。

深度阅读让我们更好地看懂我们的过去和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深刻阐发了“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要完成好这一重要使命,就要了解我们的过去才能建设好我们的未来。深度阅读会成为我们更好地理解我们的过去和未来的引擎和路径。

比如,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一书,以社会学的方法剖析了传统中国农村的社会结构,阐明了其“乡土性”的特点,他说:“乡土社会⋯⋯是个‘无法’的社会,⋯⋯但是‘无法’并不影响这个社会的秩序,因为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可以说,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就会知道:“礼治社会”是传统中国农村社会的基本架构、基本表述,深刻地体现了中国基层社会所特有的文化渊源和秩序。

当读了茅盾、巴金、老舍、赵树理、张天翼、吴组缃、丁玲、沙汀、艾芜等人的作品,我们会从他们对乡村苦难的叙写中,了解到旧中国人的生存和生活状态,先前的社会结构、生活结构。因此,深度阅读会让我们更准确深入地了解过去,懂得如何站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走好将来的发展之路。

深度阅读经典著作,会让我们看到更多元的世界,培养我们的人文情怀,获得更为生动的生命体验和克服困难的理论支撑,使身心裂变的自己重新成为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生命的整体,成为一个兼具现代精神和中国气派的人。(作者系《诗刊》副主编,《中华辞赋》杂志社社长)

本文刊发于《新阅读》2024年12期

王冰:深度阅读让我们的世界更为广阔

国家新闻出版署主管

中宣部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主办

推动全民阅读 建设书香社会

…………………………………………………..

邮箱:xinyuedu2022@163.com

订阅电话:010-52257138

王冰:深度阅读让我们的世界更为广阔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王冰:深度阅读让我们的世界更为广阔》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新阅读杂志”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王冰:深度阅读让我们的世界更为广阔》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duhougan/53260.html

(0)
上一篇 2025-02-18 17:16
下一篇 2025-02-18 17:48

相关推荐

  • 没想到,我竟然成了工作狂!

    你好啊。 我现在在南京的机场写这封信。很不幸,飞机又晚点了,本来八点多的航班,十点多才能飞。 等你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我可能正好在飞机上。 这一周的事件密度很高。周三开始,发布读书营第二季的招募,一个一个拉人入群,有很多事务性的工作。但很开心,看到群一点点壮大,有一种园地慢慢在生长的满足。 一开始还有点担心第一期书目比2023年要难,但大家都很投入,也让我越发觉得值得。虽然一切都还未发生,但我已经可以确定,只要参与了共读,三个月之后,大家在文学阅读的能力上肯定会有质的提升。这一点我信心满满。 这种…

    2024-09-09 读后感悟
    00261
  • “发光馆员”与“再发现图书馆”:从3部图书馆系网红作品谈起

    中国图书馆榜样人物、阅读推广工作委员会主任李东来先生分别于2020年和2023年作了题为“再发现图书馆”“数智时代图书馆再发现:让馆员发光”的演讲,引发图书馆界对此议题的广泛关注与热议。因缘际会,2023年以来3部来自不同国家的图书馆类文学作品不约而同突然涌入我国大众阅读视野并迅速走红。无论是时势使然还是机缘巧合,这3部书作的出圈,终究耦合到圈内再发现图书馆及让馆员发光的呼声。此种非主流、低社会关注度题材的流行现象,令人升腾起一探究竟的好奇心:到底是怎样的图书馆描画而令众生心动神摇? 杨素秋 著…

    2024-12-03
    00350
  •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一 最初被这本书吸引是看了个开头就是小豆豆被退学这块。觉得好有趣,也无法判断社会规则和童言无忌之间如何选择。后来开始听这本书被那种明亮的像男孩子的女声吸引了。感觉像听小号。 信心是照亮前行的动力。书中小林老师对小豆豆的尊重,听她说了四个小时的话,尊重他自己在粪池中找钱包。对高桥君的运动会裸体游泳。都为了给每个孩子树立乐观向上的信心。这世界上最难的不是教育孩子知识而是让他们明白自己有能力成为自己想要做的那种人。 生活的艺术气息。把吃饭做成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好好嚼啊吃饭歌。散步时…

    读后感悟 2023-06-04
    00571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