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日子没垮,可心里总觉得累。
想改变,却像被什么拽住,动不了;想倾诉,又不知道该跟谁说。
荣格派著名心理学家、心理分析师詹姆斯·霍利斯的这三本“中年之书”,正好说清了这种困境从哪来,以及该怎么开始松动它。
很多人到了中年,外人看着生活都挺稳定:有工作、有家庭、有社交,表面没什么问题。
可自己心里清楚,情绪越来越难控制,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偶尔还会冒出“这样下去还有什么意思”的念头。
想改变,却不知道从哪下手。
身边就有不少这样状态的70-80后,肩上背负着上有老下有小的重担,事业停滞不前,身体状况每况愈下,还有年少时的梦想……
都显得那么力不从心,留给自己的空间也越来越小。
其实这种状态是普遍现象,荣格派著名心理学家、心理分析师詹姆斯·霍利斯的「中年之路」三部曲——《中年之路》《中年之路2》《男性困境》,就是专门在讲这种状态背后的根源。
作者:[美] 詹姆斯·霍利斯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蓝狮子
中年之路:人格的二次成型
在《中年之路》里,作者说,中年危机不只是年龄的问题,更像是一场心理事件。
我们为了迎合别人,戴着一个“临时人格”生活太久,总有一天它会和内心真正的需求冲突。
那一刻,是否会开始问自己:“除了这些身份和经历,我到底是谁?”
这个过程其实是人格的第二次成型,目的是让我们卸下那些长期扮演的角色标签,活得更真实。
但听上去说是解放,做起来一点也不轻松。
解开前半生的束缚
在《中年之路2》里,作者解释了——为什么“做自己”这么难?
很多时候,是童年时期形成的心理防御在作怪。
小时候的我们还太弱小,只能用一些方法保护自己,比如回避、讨好、攻击。当时这些反应救了我们,但长大后,它们就像电脑里的自动程序,一旦触发,就会让我们陷回孩童的反应模式。
于是,我们想改变,却总是被拉回原地,在抑郁、焦虑、孤独、愤怒里打转。
作者给出的建议是,别只忍着,试着要去理解这些情绪:它想告诉我什么?和哪些经历有关?
只有这样,才有机会摆脱半生的钳制。
男性的心理阴影
《男性困境》则是把话题放在了男性身上。
很多人觉得男人没什么心理问题,其实是因为他们被教育成“不能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隐忍”,心里有苦说不出,“男儿有泪不轻弹”……
社会对男性的期待是:要坚强,要竞争,要符合“男人就该这样”的标准。
这些压力长期压抑了男性的情感需求,让他们的脆弱和创伤被忽视。
时间久了,情绪只能往肚子里咽,关系变得疏远,内心却越来越沉重。
中年的难,不只是生活的压力。
很多人选择忍,或者用忙碌来掩盖,总有一天这些堆积的情绪压力会喷涌而出。
其实把这三本书放在一起看,讲的是一件事:我们有多少是在按自己的真实需求生活,又有多少是被过去的创伤、社会的期待和固有的角色牵着走?
读完或许不会让生活立刻变轻松,但至少,看清那些一直在背后驱动自己的东西,会更明白为什么会是现在的样子,以及从哪里可以开始改变。
这三部曲让中年的你先看清自己真正的状态,然后才有可能去改变——哪怕只是一点点的松动,也比原地打转好得多。
如果你正经历情绪反复、关系紧张、对生活提不起劲儿,不妨可以读一读。
添加我为好友
一起成长进步
如果您觉得分享的内容对你有一些帮助
祝大家阅读愉快!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中年人的困境:活得累、改不动,还说不出口》为推书网注册网友“一本书一视界”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中年人的困境:活得累、改不动,还说不出口》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tuijian/56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