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与超越:数智时代图书馆现实问题、挑战

转型与超越:数智时代图书馆现实问题、挑战

数智时代是数字化与智能化技术深度融合发展的新阶段,是信息技术发展的高级形态。

数智化通过集成应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技术,推动各领域生产方式和治理模式的深刻变革。

图书馆作为社会知识、智慧与文化的汇聚中心,须积极应对,主动作为,通过数智化转型实现超越发展,为社会文明进步提供有力支撑。

一、数智时代图书馆服务内涵解析

图书馆数智化转型,是指图书馆在数智化理念的指导下,应用数智化技术,对服务内容、服务方式、管理机制、组织结构等进行系统性重塑,构建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线上线下一体化、精准化、智能化的新型服务体系,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便捷、高效的知识服务,从而推动图书馆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过程。

数智化转型是图书馆适应数智化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图书馆实现超越发展的必由之路。

数智化转型的核心是知识服务的数智化,即应用数智化技术,将知识资源进行深度挖掘、精准匹配、智能推送,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知识解决方案。数智化转型的目标是加快促进图书馆服务效能提升,包括服务效率的提高、服务质量的优化、服务范围的扩大等。

实现跨越式发展需要图书馆在服务理念、服务内容、服务方式、管理机制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战略规划,构建起以用户为中心、开放共享、协同创新的智慧图书馆生态体系,进而推动图书馆事业更高质量、更高效率、更加公平和更可持续的发展。通过打破传统服务壁垒,实现图书馆在资源、数据、服务、管理上的全面开放共享,与社会各界建立广泛合作,打造资源共建共享、服务协同创新的良好生态,以创新驱动为发展动力,推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等,不断激发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二、数智时代图书馆转型发展面临的挑战

2.1 技术层面

2.1.1 数智化技术集成应用难度大

数智化技术涉及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多种前沿技术,这些技术各自具有独特的技术原理和应用场景,要实现这些技术的有效集成和深度融合,需要解决诸多技术难题。

例如,大数据处理需要解决数据清洗、数据挖掘、数据安全等技术问题;云计算应用需要解决云资源调度、云服务优化、云安全保障等技术问题;人工智能应用需要解决算法优化、模型训练、智能决策等技术问题;区块链应用需要解决共识机制、智能合约、数据隐私等技术问题,这些技术问题的存在,大大增加了图书馆数智化技术集成应用的难度。

2.1.2 数智化技术更新换代速度快

数智化技术作为信息技术发展的高级形态,其更新换代速度迅速,新技术、新应用层出不穷。

在数智化转型过程中,图书馆需要不断跟踪新技术、新应用的发展趋势,及时更新并升级自身的技术体系和服务模式,以适应数智化时代的发展需求。图书馆作为非营利性机构,其经费来源有限,技术更新速度相对较慢,难以紧跟数智化技术快速发展的步伐,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图书馆数智化转型发展进程。

2.1.3 数智化技术专业人才短缺

数智化技术的应用需要专业的技术人才作为支撑,这些人才需要具备扎实的信息技术基础、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及良好的创新思维。数智化技术专业人才短缺是图书馆界普遍存在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图书馆数智化转型的深入推进。

一方面,图书馆作为传统行业,其薪酬待遇、职业发展空间等方面相对较弱,难以吸引和留住优秀的数智化技术人才;

另一方面,图书馆界对数智化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不足,导致专业人才短缺问题日益突出。

2.2 资源层面

2.2.1 知识资源建设缺乏统一标准

知识资源是图书馆数智化转型的重要基础,然而当前图书馆在知识资源建设方面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导致知识资源的质量参差不齐、格式各异、难以共享,不仅增加了图书馆知识资源建设的难度和成本,也制约了图书馆数智化转型的深入推进。

制定统一的知识资源建设标准和规范,加快实现知识资源标准化、规范化、共享化,成为图书馆数智化转型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2.2.2 知识资源更新速度滞后

数智化时代,知识更新速度快,新知识、新技术、新应用不断涌现。图书馆在知识资源更新方面往往滞后于知识发展的速度,导致图书馆的知识资源难以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知识需求。加快知识资源更新速度,提高知识资源的时效性和覆盖面,是图书馆数智化转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2.2.3 知识资源版权保护难度大

数智化时代,知识资源的版权保护问题日益突出。

一方面,图书馆在数智化转型过程中需要采集、整合、利用大量的知识资源,这些资源往往涉及版权问题,需要图书馆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进行使用;

另一方面,随着数智化技术的广泛应用,知识资源的传播和共享变得更加便捷,同时也容易造成版权侵权风险问题的滋生。

如何在保障用户知识需求的同时,有效维护知识资源的版权利益,成为图书馆数智化转型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2.3 服务层面

2.3.1 用户需求呈现多样化、个性化

数智化时代,用户需求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

一方面,用户对知识服务的需求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借阅、咨询等服务,而是更加关注知识发现、知识创新、知识应用等高附加值服务;

另一方面,用户对知识服务的个性化需求日益增强,寄希望图书馆能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研究方向等提供定制化的知识服务。

当前图书馆在知识服务方面仍然以传统服务方式为主,难以深入满足用户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如何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品质,满足用户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是数智化时代图书馆转型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2.3.2 服务效能提升难度加大

数智时代,用户对图书馆服务效能的要求不断提高。然而,当前图书馆还存在如服务流程繁琐、服务响应速度慢、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现实问题,大大制约了图书馆数智化转型的深入推进。

如何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提升服务质量,成为图书馆转型发展迫切需要正视的问题。

2.3.3 服务创新能力不足

服务创新是数智时代图书馆转型的重要推动力。

一方面,图书馆在服务模式、服务内容、服务方式等方面还呈现创新力度不足,难以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知识需求;

另一方面,图书馆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方面的能力还有待提升空间,以便更好支撑图书馆服务创新的深入推进。

三、数智时代图书馆转型发展的应对策略

3.1 加强数智化技术集成应用

3.1.1 重视数智化技术应用的深度融合

加强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智化技术的深度融合,推动数智化技术在图书馆知识服务、资源建设、管理决策等方面的广泛应用。

如应用大数据技术构建知识图谱,实现知识的智能推荐和关联分析;应用云计算技术构建云服务平台,实现资源的按需分配和弹性扩展;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构建智能问答系统,实现用户问题的自动解答和智能回复;应用区块链技术构建知识产权保护平台,实现知识产权的追溯和确权。

3.1.2 加快数智化应用技术更新迭代

图书馆需要密切关注数智化技术的发展趋势,及时跟踪新技术、新应用的发展动态,加快数智化技术的更新迭代速度。

一方面,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技术企业的合作与交流,引进先进的数智化技术和应用成果;

另一方面,加大对数智化技术研发的投入力度,鼓励馆员开展数智化技术研究和应用创新,推动数智化技术的持续升级和优化。

3.1.3 加强数智化技术人才培养

一方面,图书馆可以通过开展内部培训、外部培训、在线学习等方式,提升数智时代馆员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另一方面,通过招聘、引进等方式,吸引具有数智化技术背景和经验的优秀人才加入图书馆事业,为图书馆数智化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3.2 优化知识资源建设与管理

3.2.1 制定统一的知识资源建设标准

积极参与制定国家、行业层面的知识资源建设标准和规范,推动知识资源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图书馆还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和用户需求,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知识资源建设标准和规范,确保知识资源的质量、格式、共享性等方面的统一性和规范性。

3.2.2 加快知识资源更新速度

加强与出版社、学术机构、技术企业等合作,及时获取最新的知识资源,加快知识资源的更新速度。

探索建立知识资源共建共享机制,通过与其他图书馆、学术机构等合作,共同建设知识资源,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

3.2.3 加强知识资源版权保护

重视知识资源版权的保护和管理,建立健全版权保护机制。

一方面,加强对用户的教育和引导,提高用户的版权意识;

另一方面,重视与版权方的合作与交流,确保知识资源的合法使用。探索建立版权保护技术平台,通过技术手段实现对知识资源版权的保护和管理。

3.3 创新服务模式与提升服务效能

3.3.1 重视服务模式创新

图书馆需要积极探索新的服务模式,如知识发现服务、知识创新服务、知识应用服务等,以满足用户多样化、个性化需求。

同时,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合作,共同开展知识服务创新,推动知识服务的持续升级和优化。

3.3.2 优化服务流程与提高服务效率

图书馆应优化服务流程,简化服务环节,提高服务效率。

例如,可以通过建立在线服务平台、自助服务终端等方式,实现服务的自助化和智能化;可以通过建立服务评价机制,对服务质量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3.3.3 提升管理服务质量

加强服务质量的管理和监控,建立健全服务质量管理体系。一方面,通过建立用户反馈机制,及时了解用户对服务的满意度和需求;另一方面,建立服务质量评价机制,对服务质量进行客观评价和分析,为服务质量的持续改进提供依据。

 

封面图片:讯飞星火AI大模型设计

纸书堆出品,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标注出处;纸书堆(ID:zhi_shudui)

纸书堆,致力图书情报相关领域知识普及、业务交流、文化传播及信息共享。

转型与超越:数智时代图书馆现实问题、挑战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纸书堆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转型与超越:数智时代图书馆现实问题、挑战》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小编”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转型与超越:数智时代图书馆现实问题、挑战》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duihua/49367.html

(2)
上一篇 2024-12-26 10:25
下一篇 2024-12-26 10:32

相关推荐

  • 图书馆的书是怎么排序的?

    随着全民阅读的普及,到图书馆去借书,读书已是平常的事了,但很好奇每个读者进到茫茫的书海,你会迷路吗?你能快速找到自己心仪的书吗?你能归还时,快速把书送回“家”吗?今天草莓老师就以华山二中的图书馆为例,给大家做一个小小的科普,让我们对图书馆的书有一个更好的理解,同时也有利于大家进入到图书馆不再迷茫,做一个有良好习惯的读者。每个图书馆只是书放的位置不一样,但每一个图书馆都有示意图,会告诉你哪类书放在哪里。如我校图书馆,就从学习中心四楼开始,按照分类A类开始,然后是三楼,二楼,主要的书全在二三四楼。一楼…

    2024-03-20 文化对话
    00472
  • 家谱中的王勃资料辑

    近日,进一步学习《滕王阁序》(《滕王阁序》赏析上.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si4y1g7uv/;《滕王阁序》赏析下.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RK4y1Y7kG/?spm_id_from=333.788.recommend_more_video.-1高中人教版必修五第二单元 邢台二中 李燕 2020.8,时长累计近100分钟 ),我对王勃及其代表作《滕王阁序》有了进一步的感知与认知。 早在2009年10月24日,我曾写过一篇博文《家谱中的王勃》,较为清晰地考证了本人与王勃的亲缘关系。按家谱记载(《湖坪王氏大兴公家谱》2001年8月修),本人与王勃47世同为王子圭(诠),王…

    2024-02-19 文化对话
    0083
  • 余华、王安忆对谈:我们拥有打败人工智能的武器

    最近,“现实与传奇:王安忆、余华对谈”活动在华东师范大学举办。 据说,活动消息一经公布,立即引起全校轰动。 有人跑去行政楼连夜排队,有人为此建了“余华老师追星失败群”,有人发现票价在某网站炒到了一万。 主办方更是紧急更换大场地,并安排线上直播,线上观看共计一百多万人次。 人工智能  无法替代人类本身的乐趣 新媒体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正在对写作者提出新的挑战,各种文学问题一直被社会讨论。 直到ChatGPT4.0面世,很多人更为大胆预判,未来最可能被替代的职业一定少不了文学写作。 本次对谈,两位文坛顶流也不可避免被问到了人…

    2024-12-26 文化对话
    0036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