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献仓储到大学心脏:大学图书馆以创新机制重构学术社区生态

通过主动和被动地获取并回应反馈,高校图书馆专业人员可以在保持精简团队的同时优化服务。

原作者:Leslie Sharp 佐治亚理工学院图书馆馆长,Jason Wright 佐治亚理工学院图书馆传播总监。

图书馆是校园的学术核心(大学的心脏),是大学教师、学生和所有员工能真正感受到归属感的地方。当然,实现这一愿景的关键在于以精简的员工队伍服务庞大的大学社区。

#图书馆 #学术生态 #智慧图书馆

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主要包含三个部分。首先,我们赋予所有图书馆员工提出新想法的权力,无论他们在组织中的职位如何;其次,我们持续收集用户反馈;第三,我们根据收集到的数据采取措施,动用整个图书馆的能力和想法来反映用户及其需求。

让图书馆活动更加民主化

自下而上的模式意味着每位员工都可以提出想法、牵头项目或担任项目专家。参与的民主化确保我们利用集体智慧来产生创新概念、开展试点、尝试新事物并分配资源。

我们通过“项目组合流程”将这一模式落地。在该流程中,图书馆的任何人员都可以提议新服务、服务变更或想开展的项目。他们会组建一个专家团队(图书馆员工担任联络人)来实施,并通过定期会议跟踪进展。这包括向图书馆领导层做汇报,以及使用委员会商定的成功指标撰写报告。项目组合是一个持续的循环过程,新项目会取代已完成的项目。

我们许多最受欢迎的服务(设备借阅、珍本书籍活动、教学服务等)都是通过这一流程诞生的。它们从小处着手,随着我们根据收到的反馈不断调整,逐渐发展壮大。

通过这一过程,我们的员工和用户都能在图书馆的工作中看到自己的身影。他们看到的不只是自习室、技术设备或热门读物,更是一个自己的努力成为日常工作组成部分的地方,一个让他们有归属感的地方。

以持续的用户反馈指导图书馆服务

每个想法都通过调查、焦点小组研究和被动反馈方法来完善,以了解用户需求。例如,我们会评估空间和服务,判断哪些可以扩展、哪些可以取消,或哪些需要调整,以便让更多用户获得更好的体验。为实现这一点,项目团队会对特定用户群体进行调查。比如,对频繁使用课程资源的用户进行抽样调查,以研究如何让所有人员更便捷地使用。我们还会采用被动收集方式,例如在热门区域放置白板,询问“你希望该区域配备哪种类型的家具?”等问题。

如果某个空间使用频率低,就利用收集到的反馈了解用户需求,并调整空间以更好地满足师生。如果藏书无人问津,而自习空间又极为紧张,可考虑将传统静态的藏书区转变为活跃、充满生气的活动空间。

在焦点小组研究会议中,我们了解到学生需要快速了解自习地点、预定座位。我们就安装了座位传感器 (occupancy sensors),并由此获得了丰富的新数据,我们也经常使用这些数据。该服务一经推出,用户就反馈称,感谢工作人员倾听他们的意见。这对我们和用户来说是双赢。

在年终调查中,我们从评论中看到了这些努力的成果:学生提到图书馆是一个倾听他们意见、欢迎他们,并为他们遇到的问题寻找解决方案的地方,一个让他们有归属感的地方。

数据驱动的决策制定

图书馆是一台数据生成机器,数据来源多样,包括纸质和电子资源的借阅情况、刷卡进入自习空间的使用记录、教学统计数据和活动调查等。在评估工作成效时,每个数据源都为我们的决策提供支持。

一位评估馆员(可理解为图书馆数据管理员)全年负责收集和分析数据,但该馆员并非唯一的负责人。项目团队会定期收集使用统计数据(例如进入专业自习区的刷卡记录)来指导决策。

研究结果在线上公开,既会展示在面向公众的数据板上,也会收录在年终影响力报告中,用于向校园展示我们的工作。学生和所有员工期待学校具备这种透明度,因此他们非常希望了解决策过程,并对我们的改变表示认可。而且,这能够让他们感到主人翁意识,并且关心图书馆的发展和成功,进一步增强归属感。

图书馆不止是出版物的存储库

学术图书馆不仅是书籍和期刊的集合,更是“人”的集合:一个以信息为核心的社区,成员们共同致力于以学习者、教育者、研究者和工作者的身份支持大学的学术与研究使命。这一信念催生了有意义且可见的工作,产生了惠及整个学校的成果。

这需要日复一日的努力,成果可能不会立竿见影,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会构建成一个不可否认的成功体系,吸引读者并让他们不断回归。

相关链接:

https://www.timeshighereducation.com/campus/glad-you-asked-how-feedback-turns-library-community-scholarship

版权声明:本公众号所有内容遵循CC BY-NC协议

内容声明:所有文章均为个人学习随笔,仅做学习交流使用,不代表任何立场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从文献仓储到大学心脏:大学图书馆以创新机制重构学术社区生态》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小编”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从文献仓储到大学心脏:大学图书馆以创新机制重构学术社区生态》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duihua/55730.html

(0)
上一篇 2025-07-16 15:39
下一篇 2025-07-16 16:16

相关推荐

  • 唐佳:利益相关者视角下数据出版相关机构的角色和互动机制研究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数据出版相关机构的角色和互动机制研究 Research on the Roles and Interactive Mechanism of Data Publishing RelatedInstitutions from a Stakeholder Perspective   作者简介 唐佳,辽宁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学术出版、科研数据管理。 摘  要:科学数据的出版已经成为科学数据开放交流实践中最重要的传播方式之一。科学数据出版离不开机构的支持,机…

    2024-10-24 文化对话
    00429
  • 咸安区图书馆推荐3个超级有用的读书方法

    关于知识的积累,有一个很形象的形容:就像在长坡上滚雪球。 雪球就是优质内容,而长坡则是指要给知识足够的时间和机会积累。 想要将读过的书真正作用于自己的人生,让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量,往往取决于你如何读书。 有一个经济学概念叫“复利效应”,大意是指通过一系列明智的小选择,获得巨大回报。 这件事中最有趣的地方在于,虽然收益非常巨大,但我们的单次投入其实并不多。 这个效应如果放在知识的获取上,也就意味着——我们可以通过一系列读书时的小习惯、小举动,收获巨大的成效。 读书时多问自己:你怎么想? 人生如行旅…

    2025-09-22 文化对话
    00135
  • 乔阳:在雪山和雪山之间

    聆听思想的声音· 沐浴智慧的阳光 “我觉得对自然的爱和对世界的爱,是人与人之间共同的,更深沉、持久和美好的情感,就像山脉、水流、风,像时间一样连绵不断,它也让我跳脱出现实生活中的不安和误会。” 《在雪山和雪山之间》这本书,挑选记录了作者乔阳近二十年来,在三江并流区域探寻高山植物的经历、故事以及生活的点滴。本周六,主讲人将以本书为起点,讲述对大自然的深情、人与天地的会心和对现代生活的反思。 在雪山和雪山之间 乔 阳 作家 时 间:2023年11月18日上午9:30 地 点:湖北省图书馆长江报告厅 …

    2023-11-17 文化对话
    0040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