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1分,感到格格不入时就读一读这本书《异乡人》

豆瓣9.1分,感到格格不入时就读一读这本书《异乡人》

重要的不是治愈,而是带着病痛活下去。这是加缪说过的一句话。

虽然是诺贝尔文学奖史上最年轻的得主,加缪的一生却充满坎坷。他一岁丧父,蜗居贫民窟。17岁又患肺结核,被迫辍学。

加缪摄于1957年

豆瓣9.1分,感到格格不入时就读一读这本书《异乡人》

但是,他反从苦难中汲取力量,说没有生存的痛苦,就不会热爱生活,至少故乡的大海和阳光分文不取。

不愧为看清生活真相,却依旧热爱生活的英雄。

诺贝尔文学奖给他的授奖词说:他以明察而热切的眼光,照亮了我们这时代人类良心的种种问题。那种直击灵魂的精神力量,让无数人走出伤痛和迷茫。

加缪、杨振宁、李政道获得诺奖后合影

豆瓣9.1分,感到格格不入时就读一读这本书《异乡人》

文艺青年把他作为精神图腾,朴树都表示自己从加缪的文字中获得过力量,波伏娃说加缪的灵魂让人感到温暖,就连一向毒舌的苏珊·桑塔格都说,枕边一定要有一本加缪的书。

26岁,他写下震惊世界的《异乡人》,法国100本20世纪好书,《异乡人》位列第一。从此迷惘的人们懂得了,生活本身就是荒谬的,这从不是一个人的问题。

近3万人评分,仍高达9.1分

豆瓣9.1分,感到格格不入时就读一读这本书《异乡人》

一、多少人穷极一生也写不出来的顶级文笔

有人说,加缪的语言是世间最冷的火。

无数写作者穷尽一生,都难以写出“今天,妈妈死了。也许是昨天,我不知道”这样平静又骇人的句子。

而在整本《异乡人》中,顶级的文笔更像是一种刀锋,将人的孤独、麻木、清醒和反叛,一一剖开给人看。

1967年电影《局外人》截图

豆瓣9.1分,感到格格不入时就读一读这本书《异乡人》

“日日重复着同样的工作,在没有任何心灵依归和希望之下,宛如放逐于世。”在加缪的世界里,人的生存如同流放。莫尔索所面对的,不只是生活的单调与空洞,更是内心无依的荒芜。

“我知道这世界我无处藏身,只是你凭什么审判我的灵魂。”莫尔索不愿意迎合世界的规则,他清楚地意识到自我,在法庭上,他直面所有人的目光,冷静地陈述自己的生活方式和选择,“我表面上看起来也许是两手空空,但我对自己有把握,对一切都有把握,对自己的人生和即将来临的死亡有把握,比他有把握的多。”

1967年电影《局外人》截图

豆瓣9.1分,感到格格不入时就读一读这本书《异乡人》

在这样不动声色的叙述里,生活的荒诞与自我意识的清醒交织而出。

因此,尽管加缪尽量不带愤怒、不诉委屈,却比任何浓烈的情绪都更令人感到真实。

二、“今天,妈妈死了。也许是昨天,我不知道”——莫尔索的“冷漠”与清醒

《异乡人》不是靠跌宕的情节吸引读者,而是用最平淡的叙述、最冷静的笔触,勾勒出一位格格不入的主人公——莫尔索,让我们在日常中直面自身的疏离和困惑。

故事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里,莫尔索不过是个普通的小职员,收入微薄,只得把母亲送进养老院。小说开头极具震撼力:“今天,妈妈死了。也许是昨天,我不知道。”莫尔索收到噩耗,匆匆前往养老院。他在葬礼上没有落泪,没有表演人们期待的悲伤,只是机械地陪伴、守夜,甚至婉拒了与母亲遗体的最后告别。

第二天,他照常游泳、约会、看电影,继续着日常琐碎的生活。这一切,看似冷漠,实则源于莫尔索对自我真实的坚持。他不愿假装感情,也不屑迎合社会对“正常人”的剧本要求。

1967年电影《局外人》截图

豆瓣9.1分,感到格格不入时就读一读这本书《异乡人》

情节推进中,莫尔索卷入邻居的纷争,帮雷蒙写信,目睹暴力,却始终置身事外,波澜不惊。直到一次偶然的沙滩冲突,他在毒辣的阳光下,几乎被太阳的炙烤逼至极限,最终开枪射杀了一个素昧平生的阿拉伯人。这个行为,没有深仇大恨,没有复杂的心理动机,只是“太阳惹的祸”。

小说的第二部分,莫尔索因杀人被捕。奇怪的是,法官和律师关注的,不是案件本身,而是莫尔索在母亲葬礼上的“无动于衷”。他被问及信仰、丧母之痛,而不是杀人真相。最后,莫尔索被判死刑。法庭给出的理由,不是法律,而是道德。因为不哭、不信教、不迎合,他成了全社会的异类,被判“精神上的弑母”。

1967年电影《局外人》截图

豆瓣9.1分,感到格格不入时就读一读这本书《异乡人》

加缪笔下的莫尔索,并非真正冷漠无情。他只是拒绝为别人表演人生。他的“无所谓”,其实是一种极度清醒:看见了世间的虚伪,也敢于承认自己的孤独。

也许,这种诚实,比一切合群都要勇敢。在荒诞的世界里,真正的异乡人,是那个选择真实的人。

三、在荒诞世界中寻找自我:加缪的哲学与温柔

小说题为《异乡人》,其实是一种象征。在加缪笔下,所谓“异乡人”,不是一个国度的陌生者,而是整个人类精神困境的缩影。

莫尔索身处尘世,却始终像是流浪在外,没有归宿。他活得真切,却无处安放自己。他的故事不是个人的偏执,而是现代人的普遍经验——在一个意义崩塌、价值混乱的世界里,越来越多的人被放逐于现实的荒野。

加缪因车祸丧生的相关报道

豆瓣9.1分,感到格格不入时就读一读这本书《异乡人》

加缪用《异乡人》告诉我们,人生的意义,并不在于找到归宿,而在于敢于正视荒诞、以自由的姿态活在当下。走向阳光,走向生命,哪怕世界本身没有答案,我们也能在反叛和清醒中,成为自己的庇护所。

 

你看过加缪的这本书吗?

其中的哪个情节、哪句话最打动你?

你觉得在今天加缪能给我们什么启发?

在留言区展开来说说吧

2位优秀留言读者将获赠这本畅销好书

诺贝尔文学奖得奖小说

二十世纪法国文学经典👇🏻

推荐阅读👇🏻

 

 

-End-

观点资料来源:《异乡人》

转载及合作请发邮件:scb01@pup.cn

豆瓣9.1分,感到格格不入时就读一读这本书《异乡人》

重要的不是治愈,而是带着病痛活下去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北京大学出版社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豆瓣9.1分,感到格格不入时就读一读这本书《异乡人》》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小编”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豆瓣9.1分,感到格格不入时就读一读这本书《异乡人》》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tuijian/61477.html

(0)
上一篇 2小时前
下一篇 2025-08-28 10:44

相关推荐

  • 好书推荐:《沉睡的蝴蝶》

    热播电视剧《伪装者》编剧、原著作者张勇全新长篇反特小说 阿来、海飞、蔡骏联袂推荐 出版信息 书名:沉睡的蝴蝶 作者:张勇 出版社:天地出版社 定价:58.00元 书号:9787545582833 上架时间:2024年7月 开本:16开 页码:364页 装帧:平装 上架建议:小说 内容简介 本书是著名作家张勇继“谍战三部曲”之后创作的全新长篇反特小说。新中国成立初期,全民上下都投入新中国的建设中,这时国民党保密局企图通过“留置计划”来破坏新中国的军工建设。国民党特务连城以归国华侨认祖归宗为由,被派往江州W新型材料武器研究所,寻找掌握“留置计划”…

    2024-07-12
    00554
  • 豆瓣9.2,《政治学通识》中国最好的政治学入门书籍,没有之一!

    “通过本书,作者希望能够帮助读者加深对中国政治与世界政治的认知,帮助读者理解政治学领域的重大议题、主要理论与基本方法,帮助读者养成健全与系统的政治思考能力。” 你不去管政治,政治也要来管你。——罗曼·罗兰 不关心政治,那他就不是真正关心自己。 从古至今,每个时代都有人说:“我讨厌政治,我不会卷入政治。”事实上,这样说的人都不了解政治。政治不是宫廷斗争,不是做官技艺,更不是意识形态领域的宣教。 每个人从出生到死亡都离不开政治。无论是否喜欢,政治总在影响着每一个人的生活。 出生的时候,生育当中有政治;工作的时…

    2025-08-18
    00193
  • 《峡河西流去》他在诗歌里冲天一喊,在散文里游荡故乡

    《峡河西流去》,陈年喜 著,推荐指数:★★★★☆ 今天,继续四月份的阅读计划的第三本书——陈年喜的最新散文集《峡河西流去》。读完上一本关于骆一禾的纪念文集之后,原本以为可以放松地读一读其他的散文。 结果发现,其实读散文,尤其是这种回忆性质的散文,往往夹杂着写作者浓郁的情感在里头,或悲凉,或伤感,读完之后反而并不轻松,一股如鲠在喉之感,常常压迫在心底。 当然,这也可以成为判断一本好散文的标准之一,如果读完它,你产生了深深的共鸣,与作者同悲同喜,仿佛经历了一场漫长的关于时光和记忆的泅渡。那么,在我看来,这就是…

    2024-04-20 好书推荐
    00656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