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方向标
-
从原型到展板:高校如何高效开展设计服务外包?选对人,管对事!
在智慧校园建设的浪潮中,高校信息化部门的设计工作早已不是简单“做图”,而是连接技术与师生的关键纽带。 从系统界面到活动海报,设计直接影响师生对校园数字化服务的第一印象。 今天就来拆解产品类“UI设计”与宣传类“平面设计”的外包边界、筛选标准与管理逻辑,帮大家理清信息化部门的设计工作版图。 一、为什么高校信息化部门需要设计服务外包? 高校信息化部门的设计需求具有“周期性强、专业度高、场景多样” 的特点,内部团队难以完全覆盖: 一方面,重大项目如智慧校园门户重构、年度信息化成果展等,会集中爆发大量U…
-
产教融合“融”什么
产教融合的核心是打破企业与学校之间的壁垒,实现资源、目标、过程、价值的深度协同,其“融合”的内容可从“企业侧”与“教育侧”双向需求出发,从培养目标、课程与教材、师资与技术、实践与就业、顶层设计与评价标准等五个维度实现教育教学全链条融合。 一是对标企业真实需求,“融”培养目标。 学校的核心是“培养人”,企业的核心是“需要人”,产教融合要解决的是“培养企业需要的人”。 这就要求学校改变过去仅凭专业逻辑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方法,而是从适配企业需求倒推,打破传统专业模块,并且联合企业共同制定和动态调整人才…
-
数智化背景下高职院校图书馆的三维融合— —作为未来学习中心的智慧资源、智慧服务与智慧空间
摘要:在数智技术全域渗透的“十五五”阶段,高职院校图书馆需以智慧资源、智慧服务与智慧空间三维融合为核心,为数智转型提供可复制的制度与技术范式。研究可知,数智化背景下,构建面向未来的类型教育特色学习中心,资源知识图谱化、服务个性化推送与空间智慧交互是其主要技术范式。 关键词:数智化,未来学习中心,实施路径 2025年,正处于科学谋划“十五五”图书馆发展规划之年,也是高校图书馆正面临由传统文献服务向“数智驱动”智慧场景跃迁的历史拐点。当前研究表明,学界对智慧图书馆已有较为明确的定义,即“智慧图书馆是…
-
高校信息化预算编制难?3类26项费用拆解,参考多省市信息化项目预算标准文件!
在高校信息化工作推进中,信息化项目的预算编制常因“费用分类模糊、费率标准不明”导致偏差。 本文基于各省市的45份官方文件,涵盖信息化项目的预算编制、投资编制、经费测评、预算标准、支出标准、测算指南、造价评估、编制标准等,将信息化项目预算拆解为项目建设费、项目建设其他费、运维服务费3大类,细化26项核心费用,助力高校精准编制信息化项目预算。 一、项目建设费:项目建设阶段核心支出 项目建设费是信息化项目落地实施的基础费用,涵盖硬件采购、软件开发、系统整合等核心建设内容,是预算编制的核心组成部分,各省…
-
锚定“人工智能 +”新政:高校智能化改造评估指标体系 —— 为转型提供导航图与度量尺
引言 2025 年 8 月 26 日,国务院重磅发布《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 +”行动的意见》,为各行业深度融合人工智能划定了清晰行动路线。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的核心阵地,既是“人工智能 + 教育”“人工智能 + 科研”的直接实践者,也是为产业输送 AI 适配人才的关键源头。 面对“人工智能 +”的战略要求,高校如何精准把握智能化改造的核心方向?如何建立一套贴合教学、科研、管理实际的科学评估标准?如何避免改造过程中“重技术、轻实效”“重形式、轻落地”的问题?这些成为高校推进数字化、智能化转…
-
赋能科研!长江大学地科学院光释光实验室正式启用
近日,长江大学地科学院工程地质研究中心搭建的光释光(OSL)测年实验室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该实验室的成功启用为地灾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研究平台。 该实验室规划科学,功能完备,划分为主设备间、过渡间和前处理间三大功能区域(图1-3),各区域分工明确、衔接有序,且均经过专业光处理,从硬件层面为实验结果的可靠性提供了坚实保障。实验室的启用,为学院在第四纪地质年代学精准测定领域提供设备支持,更凭借其专业技术优势,为地质灾害机理研究、区域环境演化分析等领域提供了关键数据支撑,是连接基础研究与应用实践的重要平台…
-
AI驱动的高校流程革命:从BPM到AI Agent,师生终于可以告别“审批马拉松”!
AI驱动的高校流程革命:从BPM到AI Agent,师生终于可以告别“审批马拉松”! 在高校里,老师抱着一摞报销单“反复核对”院系、科研项目编号的场景,或是学生为了一份选课确认单跑“折返跑”教务、学院两个部门的画面,想必不少人都不陌生。 这些 “跑断腿、耗时长” 的流程痛点,根源在于高校长期将 “业务流程” 等同于 “审批流”—— 只关注 “谁签字、谁放行”,只关注“管理优先、审批不出错、责任不在我”,却忽略了流程的 “端到端价值”;只依赖人工操作,却让AI沦为 “边缘工具”。 如今,随着智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