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书网推荐被严重高估的一本世界名著

推书网推荐被严重高估的一本世界名著

前几天,有一位读者朋友给我留言,他说我整天推荐的那些书,不是已经买不到了,就是特别冷门,有些书名他连听都没听过。

他希望我能多推荐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世界名著,这样他找起来也方便。

其实,世界名著根本不用我来推荐,它们本身的名气已经够大了,随便在网上一搜,书单就能列出好几页。不过,名气大不代表就一定适合每一个人。

有些名著的名声和内容不太匹配,有的还被大家严重高估了。我们读这些名著,不应该只是因为它们有名,就觉得说的都对,而是应该有自己的判断。说到这类被高估的名著,我第一时间想到了以前读过的《少年维特之烦恼》。

目录快览

这本名著的作者是大名鼎鼎的歌德,他是德国文学史上一个了不起的人物。据说这本书在当年一出版,就像一颗炸弹,在整个欧洲的年轻人心里炸开了花。

当时好多年轻人都模仿主角维特的穿着,男生穿蓝色的燕尾服配黄色的背心,女生就穿女主角绿蒂那样的白色连衣裙,可见这本书的影响力,确实是现象级的。

这本书是用书信的形式写的,讲的是一个叫维特的年轻人,他情感丰富、很有艺术才华。他为了清静,也为了一些家里的事,来到了一个风景优美的小镇。

在那里他参加了一场舞会,认识了一个叫绿蒂的姑娘。

绿蒂就像一个天使,善良、纯朴,还很会照顾人,她要照顾好几个弟弟妹妹。维特对她一见钟情,一下子就陷进去了。

可问题是,绿蒂已经订婚了,她的未婚夫叫阿尔贝特。阿尔贝特是一个稳重、可靠的好人,对维特也很友好,这就让维特非常痛苦。

他爱绿蒂,可是这份爱没有结果,于是他尝试离开,去了一个公使馆工作,想在事业上找到出路。可是那个地方充满了虚伪和等级偏见,他一个有才华的普通市民,根本待不下去,受尽了委屈。

最后他只好辞职,又回到了绿蒂身边。这时候他更痛苦了,因为他发现自己根本离不开绿蒂,而绿蒂也已经结婚了。他的感情越来越极端,最后在一个圣诞夜前夕,他跟绿蒂做了一次最后的告别,然后向阿尔贝特借了手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推书网推荐被严重高估的一本世界名著

我第一次读这个故事的时候,心里确实挺难受的,为维特的遭遇感到可惜。可是当我第二次读这本书的时候,就发现里面有一个观点,我怎么也认同不了。这个观点,让我觉得这本书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伟大。

这个观点就是维特对自杀的看法。书里有一段,是维特和绿蒂的丈夫阿尔贝特争论自杀这件事。阿尔贝特认为,自杀是一种软弱的表现,不管有什么理由,都是不对的。

可维特反驳说,把自杀说成是软弱,这是不对的。他打了个比方,说一个民族被暴君压迫得受不了,最后站起来反抗,你能说这个民族软弱吗?他还说,一个人的痛苦达到了极限,就像生了治不好的病一样,最终走向死亡是没办法的事情。

说实话,我看到这里,心里有点不舒服。维特的这个说法听起来好像有道理,可是仔细一想,却在美化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

活在这个世界上,有谁不苦呢?谁没有遇到过迈不过去的坎?如果每个人遇到痛苦,都觉得自己有理由结束生命,那么这个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子?

维特把自杀比作反抗暴君,我认为这个比喻太牵强了。反抗暴君,是为了让更多人得到自由和幸福,是一种伟大的牺牲。而维特的自杀,只是因为他个人的情感问题得不到解决,他只考虑了自己的痛苦,却没有想过他的行为给绿蒂、给他的朋友、给他的家人带来多大的伤害。

他以为自己是在为爱牺牲,实际上这种牺牲只是让他自己解脱,缺给别人留下的无尽的悲伤和麻烦。他把个人的绝望,包装成了一种英雄式的悲壮,这一点我真的很难接受。真正的强大,不是在痛苦面前倒下,而是像阿尔贝特说的那样,顽强地忍受生活的煎熬,努力地活下去。

那么,为什么这本《少年维特之烦恼》是一本被严重高估的世界名著呢?原因就在维特这个人物。我们以前总是把他当成一个为爱牺牲的悲剧英雄来看待,觉得他深情、有才华,他的死是那个黑暗社会造成的。

可是我们换个角度想一想维特的悲剧,就发现不全是社会的错,他的性格有很大的问题。他从一开始就知道绿蒂已经订婚了,还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一头扎了进去,让自己越陷越深。

推书网推荐被严重高估的一本世界名著

他本来有机会开始新的生活,去公使馆工作,如果他能成熟一点,懂得变通,就有可能闯出一片天地。可是他太敏感,忍受不了一点虚伪和不公,最后只能狼狈地逃回来。

另外,他的爱还非常自私。比如他认为自己比阿尔贝特懂绿蒂,认为绿蒂跟他在一起更幸福,他还幻想过阿尔贝特死掉。这种爱已经不是单纯的美好了,而是一种占有欲。

他把自己的感情看得比天还大,觉得全世界都应该为他的爱情让路。当他发现这条路走不通时,就用极端的方式毁掉了自己,却没有想过这对活着的绿蒂,是多么沉重的打击。

当然,我不是完全否定这本书,毕竟它确实写出了年轻人的心声,反抗了当时的社会束缚。从这个角度看,它当然是一部好作品,加上它文笔优美,对自然的描写充满了诗意,读起来确实是一种享受。

不过我认为,我们今天读这本书,应该用成熟的眼光去看待维特这个人物,可以同情他的遭遇,却没有必要去赞美他那种自我毁灭式的激情。

所以面对这些,我们可以悲伤,可以难过,却不能像维特那样沉浸在自己的情绪里无法自拔,最后选择放弃一切。

 

如果你不知道读什么书好,或者太忙了没时间读书,或者阅读效率低,读完了就忘,或者读了很多书却用不上,就来我的读书社群一起精读好书吧!

推书网推荐被严重高估的一本世界名著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韦海生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推书网推荐被严重高估的一本世界名著》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小编”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推书网推荐被严重高估的一本世界名著》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tuijian/58504.html

(0)
上一篇 2025-09-12 17:25
下一篇 2025-09-22 09:48

相关推荐

  • 好书推荐:《追问》

    基本信息 书名:《追问》 作者:丁捷 出版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4月 开本:16 装帧形式:平装 定价:42.00元 ISBN:978-7-5035-6062-0   内容简介 反腐“零容忍”、“打虎”无禁区、“猎狐”撒天网、扼“四风”咽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高度,顺应人民群众的期待,深入持久开展反腐败斗争,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一批腐败分子相继落马而身陷囹圄。 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有些人在没有…

    2018-10-17
    00664
  • 豆瓣9.3,《横空出世》强烈推荐这本超硬核的不朽经典!

    1938年12月下旬,德国的一个化学实验室成功实现了核裂变,这开辟了探索威力强大的新能源的道路。这个发现很快就被公之于众。当时,世界并没有处于战争状态,况且科学的进步有赖于新的科学发现能自由地传播。1939年1月,核裂变的发现者,物理学家奥托·哈恩和弗里茨·施特拉斯曼将他们的实验结果发表在了德国科学期刊《自然科学》上。一个月后,又一份报告接踵而来。这份由奥地利理论物理学家莉泽·迈特纳和奥托·弗里施发表在英文科学期刊《自然》上的报告对新近发现的核反应做了物理学阐释。正是迈特纳和弗里施给这种新反应起…

    2024-08-10 好书推荐
    00506
  • 好书推荐:《减法护肤》

    护肤与广告 大家可能都注意到过,商场一楼最显眼的位置一定是留给护肤和彩妆品牌的专柜。在一年又一年的商业广告轰炸下,现在是个女性都会备上一两套护肤品和化妆品,仿佛没有的话,就活得不像个女性。无论是护肤品还是彩妆品,近些年更是做到了“对症下药”:针对不同的皮肤症状研发出了不同的产品。无论是长痘、色斑还是出油,他们都有办法解决,导致我们越买越多。无论是精华、水乳,还是面膜,也都是越用越快。其实这些商家是抓住了女人爱美的心理特点,与其说他们贩卖商品,还不如说他们贩卖了“用了我们的产品你就会变美 ”的幻象…

    2019-06-21
    00269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