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人私聊让我推荐一本心理学书,最好是那种有很多概念,心理学术语几本上都有的。我仔细想了想,只有理查德·格里格的《心理学与生活》符合她的要求。
其实这本书我只读了一遍,抄写过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可是要说我真正读懂这本书,老实说我没有全部读懂,不能像其他荐书文章一样写三千多字的介绍了。
不过我知道这是一本好书。如果你想读一本大而全的心理学书,建议你也读一读这本书,它不仅让你对心理学有了整体的认识,还可以让你在别人面前冒充一次心理学家了。
这本《心理学与生活》可不是普通的心理学教材,被誉为心理学入门的「圣经」,说是入门,读起来却一点都不轻松。
书中涵盖了心理学的方方面面,从基础理论到实际应用,内容十分全面。格里格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到了心理学研究方法、生物学基础、感知觉、学习、记忆、思维、动机、情绪、人格等知识,每章还配有大量生动有趣的案例和实验。
比如讲到条件反射时,作者举了巴甫洛夫的狗的例子,讲到记忆时,用「话到嘴边现象」来解释为什么我们有时明明知道却想不起来。
其实这本书可不只教你心理学知识,还教你如何把心理学用到生活中。
比如学习时如何提高效率,工作中如何与人相处,生活中如何缓解压力等等。你若读这本书,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都有心理学的影子,处处都能用上心理学的知识。
比如有一个概念就让我茅塞顿开,那就是「自我实现的预言」,它的意思是,我们对一个事物的预期会影响事物的发展。
比如老师对学生的期望会影响学生的表现,父母对孩子的看法会影响孩子的成长。换句话说,我们要对自己和他人保持积极的预期,因为这种预期很可能成为现实。

我还记得「首因效应」这个概念,它说的是人们往往会对第一印象印象深刻,并且用第一印象来评判一个人。
你若了解这一点,在跟别人第一次见面时就注意自己的言行,努力给人留下好印象。这不仅让你在工作中如鱼得水,连相亲都顺利了不少!
读完这本书,你发现自己真的可以冒充心理学家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本书给了你一大堆随时都能用得上的心理学知识。
比如当朋友吐槽工作压力大时,你就能煞有介事地说:你这是典型的倦怠综合征,建议你用正念冥想来缓解压力。朋友一听,哇,你懂得真多!
再比如,看到女同事们新来的帅哥经理各种献殷勤,你就能摇头晃脑地说:这是光环效应在作祟啊,大家别被他的外表迷惑了。同事一听,好像还挺有道理的。
还有在看电视剧时,你都能装模作样地分析剧中人物:你看这个角色,典型的自恋型人格障碍,总是夸大自己的重要性。跟你一起看电视的家人听到了,都觉得你专业。
还有,这本书还让你学会了用「心理学研究表明」这种高大上的说法。比如你劝人戒烟,你可以这样说:心理学研究表明,尼古丁会影响大脑的奖赏系统,让人上瘾……对方听了你的专业分析,是不是戒烟的决心更强了?
不过说真的,虽然你读了这本《心理学与生活》,可以暂时冒充一下心理学家,但是你离真正的心理学家还差得很远。
因为这本书只是让你对心理学有了初步的了解,你要成为真正的专家,还需要多读几本专业书,平时多用上,最好免费做咨询练手。不过这本书还是让你对心理学有了大概的了解。
所以,如果你想在朋友圈里充当心理学家,那就慢慢去啃这本《心理学与生活》吧,即使你不是真的心理学家,也可以给自己打基础,以后读其他心理学书就简单多了。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韦海生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心理学与生活》:读了这本书,你可以冒充心理学家》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小编”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心理学与生活》:读了这本书,你可以冒充心理学家》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tuijian/611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