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5遍《道德经》,我悟出6个字

读了5遍《道德经》,我悟出6个字

这两年来,我陆陆续续读了不同解读版的《道德经》,有帛书版的也有传世版的,前后有5个版本,也就是说我读了5遍的《道德经》。

那么,我读了这么多遍,有什么收获呢?除了我平时在公众号写的一些读书心得之外,还有非常实在的六个字:「反着想,顺着做。」

当我按照这六个字去做事,发现很多事情处理起来轻松了不少,还有不少意想不到的收获。既然有收获了,我就想把它分享出来,希望对你也有帮助。

先说什么是「反着想」?反着想,不是让你跟别人对着干,而是让你看到事情的另一面。老子说:「反者道之动」,就是说变化和运动是一切事物的基本规律,它总是朝相反的方向发展的。

你平常看事情,一般都喜欢看眼前的好处,或者喜欢看表面上的风光,而不喜欢相反的东西。可是老子却说,天下所有的事情都是相对的,你知道了美,才有丑的念头,你看到善,也就知道有不善的概念。好坏、难易、长短、高下,这些东西都是相互依赖、相互转化的。

所以,「反着想」就是你要对眼前的「好」保持警惕。老子就说:「祸,福之所倚;福,祸之所伏」。灾祸里藏着福气,福气里埋着灾祸。你以为的「正」,可能很快就转成「奇」,你以为的「善」,也可能转成「妖」。

我在某家前公司做销售时,总是想着拿最高的提成,觉得越拼效果越好。我那时候信奉的是「做加法」,不断积累。当时我虽然拿到了不少提成,但是每天的身体和精神都处于紧绷的状态,非常累。

后来我「反着想」,开始给自己做「减法」。我问自己,我现在得到的这些东西,会不会让我遭受「损」呢?老子说:「物壮而老,是谓之不道,不道早已。」事物到了最强盛的时候就会衰老,不合乎道,就会早早消亡。

那时候我还没有读《道德经》,不知道这个道理,到是我还是朦胧地认识到,最好的状态不是一直拿着高提成,而是要学会做减法,让自己每天都有一个时间段的喘息时间。

于是我开始给自己留白,不把事情做得太满。我在工作上稍微后退一步,不做公司里那个最出风头的人,把精力收回来,专注于自我修养和提升。结果那一年我的身体和精神状态都很好,业绩也没落下。后来我才后知后觉地知道,那是「损之而益」。

读了5遍《道德经》,我悟出6个字

接着,我在说什么是「顺着做」?「顺着做」,就是顺应自然的规律来做事。老子说的「道法自然」,不是说我们要去效法大自然界,而是以自己的状况为依据,是自己如此的状态,我们为人处世,也要做到「自己如此」,不要强求妄为。

比如很多人听到「无为」这两个字,就以为是躺平,什么都不做,这是对老子思想最大的误会。老子说的「无为」,不是袖手旁观,而是顺着自然的趋势去做。你做成了事情,别人也看不出你是刻意努力的。

你做事情,也要顺应这种柔弱和不争。在人际关系里,你如果总是想着争个高下,争个对错,觉得你一定要赢,那么你大概率要关系弄得很紧张。如果你学会了「不争」,像老子说的「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就没有人能跟你争了。

你还可以把这个道理用在跟同事相处上。你以前争论,非要证明自己对,现在,你要学着在彼此有冲突时「退三步」。当别人情绪激动时,你不妨先退让,不争辩,把注意力从「争对错」转到「解决问题」上,你就会发现退一步,反而为双方留出了空间,问题解决很快就得到解决了,人缘也更好了。

因此,「顺着做」是让你回归本心,不要被外在的东西干扰。

我最后在梳理一下。「反着想」是你思维上的自我调整,也是你认识到世间万物的相对性。当你学会看到强盛背后的危险,才会选择「顺着做」。而「顺着做」是行动上的一种自我约束,是遵循柔弱、无为的规律。

这两个方面其实是一体的。只有「反着想」,才能看到强盛背后的危机,才会选择「顺着做」,只有「顺着做」,才能真正做到谦下、不争,让自己的心境回归安静、纯朴。

就像历史上的魏文侯,他拒绝了韩赵两国让他攻打对方的请求。这正是他「反着想」,看到了战争背后的恶果。他选择了「两不相帮」,保持清静。他这「顺着做」的做法,让他成为了三晋的首领。

你看,「反着想,顺着做」,就是让你的心不被外物牵着走,不被自己的私心困住。这六个字,也可以说是我从《道德经》五千言里捞出来的好东西。

当你学会「反着想」,就有了清醒的头脑,当你学会「顺着做」,你的心就安定下来了。所以,不争不抢,不骄不躁,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的事情,你说是吗?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韦海生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读了5遍《道德经》,我悟出6个字》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小编”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读了5遍《道德经》,我悟出6个字》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duhougan/61210.html

(0)
上一篇 1小时前
下一篇 1小时前

相关推荐

  • 读完近100本书,2024我的读书体会分享

    可以说,2024年应该是我读书最多的一年,前期我有意识的给自己定好目标,并完成它,每月写阅读总结,到了下半年,工作多了,就放弃了,可见,坚持一件事,哪怕一年,都并不容易。 今年我33岁,马上就要到人们说的“35岁中年危机”。不得不说,人过了30岁,就会特别害怕时间,说时间白驹过隙,只有到了一定年龄之后,才会有这种真切的感受,比如现在的我,而且人过了30,就像刘亮程说的“我年轻的时候,没有什么事可干,那些重要的事儿,都躲得远远的,到了年老了,倒一起找上门来了。”你会发现,时间完全不属于自己,每个人都似乎在支配你使…

  • 2025年,你敢和我一起精读完12本书吗?

    我对办读书会有一个执念。 因为我很想有一个能够纯粹读书的圈子。 现在有了,我加入了大靖老师的读书会,并很荣幸成为一名领读人。我们的读书会名字是「富足人生读书会」。 这个读书会是我们大家的。每个人拿出点精力来维持运转,它竟然越来越逐渐向好了。 今天是读书会招募文,但我想先写一写我个人关于读书会的三段经历。 1、2023年刚辞职,以读书作为使命,自命不凡,心血来潮建立了一个500人的读书群。 在这个群内,我组织过大概两场读书会:先制定书单,然后邀请嘉宾来分享,平时自己读,群内自由交流。 后来,各种问题层出不穷。 …

    2024-10-24 读后感悟
    00396
  • 《老人与海》:孤独与胜利

    不知道是我经历得不够还是嚼得不深,对于老人的苦难与搏命,我无法做到感同身受。 初看完《老人与海》,五味杂陈,脑子里有许多想法他们争着抢着闹着要开口说话,不能说是一团乱麻,但确实是暂无明确脉络,那就先不管那些有的没的规范的随意的……反正先从 开始 开始,与纸笔,慢慢述说我们的故事。 一、小记 层层叠叠的苦难, 无尽的孤独, 不屈的意志, 自我的勉励……是自欺欺人?还是掩耳盗铃? 管他呢, 不过老人也没办法了, 只有这样, 才能让胸腔燃起希望,助长他不屈的意志。 二、孤独 故事发生的时候老人已经很老了,他已经连续84…

    2025-03-23
    00389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