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看三遍懂三分,图啥

今天把小绿皮《史記》正文加三家注看完了,还差一点三家的序文以及点校说明一类文字就算是三刷《史记》了。差的这一点一两天可以完成。

假如你从来没有看过一遍,问我这书写的啥?我能大概讲讲,也能记得里面一些篇目和细节。你问我深度的问题和每一句字句解释。诚恳地说,我并没有懂很多。

第一遍读《史记》是高中到大学。可能因为小苏《上枢密韩太尉书》,加上太史公文笔印证了小苏的赞美:其文疏荡,颇有奇气。那时候我哪里知道什么版本,只是知道书有没有错误。

那时候的笨办法就是把自己背诵过的段落和书店里的纸质书逐字核对一两篇。现在回想,这个办法并不足够科学,但对于一个对版本一无所知的高中生,算是比较好的办法了。第一本《史记》是杂牌出版社的,那时候书店除了现当代文学作品可能有人民文学出版社,四大名著可能有中华书局,基本上也只有杂牌。

这本书跟我很多年,大约是2-4年,有一天我终于把《史记》读完了。那时候连“今上本纪”“日者列传”的标题都极困惑。加上版本、排印本身都有错误,就当是错误。读完给一二好友发个短信感慨一下,好像也没有收到回应。

二刷《史记》就是去年。是因为很多年对竖排繁体古籍都望而却步或浅尝辄止,因为偶然发愿读完了《杜詩詳注》,接着一鼓作气在看《李太白全集》的时候读到一段王琦注,引了《史记》写周亚夫的文字。眼前一亮。有时候文字和文字的气象差别是很大的。

韩愈说:“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能够达到这种状态的作家作品不是很多。经常穿梭在课本类文字里,偶然见了这种文字,惊为天人。悔恨自己N多年全然发昏,竟然没有读第二遍。于是利用中午时间读,短的每天一卷,长的两天一卷读。开始读的时候是附带读,过半甚至快读完的时候才以此为主。

《史记》看三遍懂三分,图啥

​我自己也不知道自己记住了什么,只是整体上很喜欢太史公文笔。读白文的时候我甚至不确定其中后人补的(褚少孙明说的除外)部分。今年看注本基本有印象了,但看的当时并没有记很清楚。读时感觉最明显的是《日者列傳》,看的过程就觉得这文笔断然不是出自太史公。

看到《龜策列傳》前有索隱和正義文字证实了我的怀疑。

《史记》看三遍懂三分,图啥

​等到龜策列傳(我的手机打不出书上那个龜)看完,看到《货殖列传》的时候我有一种“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感觉。我喜欢的人他写啥我都愿意看,就算不懂。而有的文字就需要重新看感觉了。

今天读《太史公自序》,一开始也是像与故人久别重逢,后来他写的四言提要并不很好懂,读着有点吃力。我打算把这些文字抄到每一卷末尾,并且告诉书友。看了一眼孝武本纪的,明显缺了“外攘夷狄,内脩法度”等内容。

看到现在,诚恳地说,我学会了看“表”,大概以后看《漢書》找门径会快些;“书”里面有至少两三篇不学专门知识是看不懂的;本紀、世家前面都有若干篇比较难懂,一般情况下是写一个诸侯国历史这类,而且对于西汉来说是较远的历史。

读完《太史公自序》我甚至没有一刷的成就感和喜悦。只是感觉万里长征刚刚开始。我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还能用大块时间来四刷五刷,反正这部书这辈子希望能看十遍。这是看注本的第一遍,往后应该会容易一点。

对于《史記》,目前我大略懂了三分,当然有些人物和故事已经比较熟。有些忘了,有些没有懂。有时候在半梦半醒看了一些页数,垂头无数次。并不是自己用功,而是没有安排好时间。现在尝试把读书和其他任务前置,玩耍后置。

今天一个书友说明天继续看《左传》,还有几个公。我说:慢慢把他们看死。對曰:他们死了几千年了,把他们看得死去活来。我为此大笑。汉武帝有一个被一流史学家兼文学家作传,他好像没有好好珍惜。我也想把《史記》里的人物死去活来看几遍。至于懂多少还在其次,我就熏陶一下,或者我就高兴看,没办法。

后记:

今天整理飞花令,还没整理完,没时间码札记,就写篇随感。祝好!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史记》看三遍懂三分,图啥》为推书网注册网友“蔓草, 读书与生活”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史记》看三遍懂三分,图啥》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duhougan/27339.html

(0)
上一篇 2024-05-09 17:47
下一篇 2024-05-10 20:54

相关推荐

  • 後漢書|在麻木不仁中尋找支點

    ◎ 后汉书卷十八·吴盖陈臧列传第八 01.(约十二年春)帝闻大惊,让汉曰:“比敕公千条万端,何意临事勃乱!既轻敌深入,又与尚别营,事有缓急,不复相及。贼若出兵缀公,以大众攻尚,尚破,公即败矣……” 蔓草:这个“勃”是通悖?“缀”呢?我看了字典仍然不能确定义项。有一天晚上我也想直接买後漢書,暂时还没有落实。反正迟早会买,但又希望一本书一本书按顺序看完再看新的。读书这件事有时候也让我踌躇。后面看活动吧。 02.诏报曰:“……逸政多忠臣,劳政多乱人。故曰务广地者荒,务广德者强……”   蔓草:这几句很有警醒、启发意义啊,“荒”字…

  • 读《通鑑》简记

    前两天去村里之前想规划带什么书,结果忘了带,最后在一个“根据地”,可选书籍大大减少,就只带了《資治通鑑》和高岑的诗。 这次我没有沉迷读书,不顾一切,因为包容我照顾我的人已经是最后一次和我一起去村里。所以我花更多时间和他们交流。于是没有行吟。 读的主体都是《通鑑》。我一直觉得看完书写提要是极好的练习,而自己水平太次,试用白话简记大纲吧: ◎ 卷二十五·漢紀十七 霍家希望霍氏皇后生的孩子成为太子,没有成功就让霍氏皇后毒太子,没有得手。霍氏驕侈縱横。 廷尉史陸溫舒上書。 霍氏逐渐侵削,相对啼泣,始有邪谋。霍氏想…

  • 35岁,一定要大量读书:用费曼学习法做读书笔记,你学1小时=别人学习4小时!

    我是木小鱼,坚持读书5年,读书400+, 记得把我设为“星标”,我来证明,读书是普通人的救赎! 🐟 大家好,我是木小鱼~ 说来还挺有趣,我刚开始读书时很单纯:读书读就够了,有什么难的? 但结果往往是读完什么也记不住,别人问书中讲了啥,我支支吾吾说不出来,更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直到2020年,我成为【会计讲师】。为了讲好课,我需要确定课程主题,收集大量资料、梳理课程框架、备课,最后讲给学生听,不断地循环。 说实话,这个过程过对与从来没有讲过课的我来说非常痛苦,但是课程讲了几遍以后,我发现自己竟然对讲过的知识能够信…

    2025-03-27 读后感悟
    00239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