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一定要大量读书:用费曼学习法做读书笔记,你学1小时=别人学习4小时!

我是木小鱼,坚持读书5年,读书400+,

记得把我设为“星标”,我来证明,读书是普通人的救赎!

图片

🐟

大家好,我是木小鱼~

说来还挺有趣,我刚开始读书时很单纯:读书读就够了有什么难的?

但结果往往是读完什么也记不住,别人问书中讲了啥,我支支吾吾说不出来,更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直到2020年,我成为【会计讲师】。为了讲好课,我需要确定课程主题,收集大量资料、梳理课程框架、备课,最后讲给学生听不断地循环

说实话,这过程过对与从来没有讲过课的我来说非常痛苦,但是课程讲了几遍以后,我发现自己竟然对讲过的知识能够信手拈来。

当时并不清楚,这种学习方法其实就是【费曼学习法】!

费曼学习法的核心就是以教代学,通过输出倒逼输入。

而且通过这种方法学习的知识留存率为90%,是所有学习方法中留存最高的方法。

费曼学习法并非教师专属,我们也能用它做读书笔记,将书中的内容彻底内化成自己的能力。

我就是通过费曼学习法做读书笔记并且发表在公众号上,写出了1.4w粉的公众号,更写出了410w+的大爆款。

今天和大家聊聊我是如何用费曼学习法写读书笔记,彻底消化书中的知识的

(这是我成为会计讲师以后的第一个教师节)

35岁,一定要大量读书:用费曼学习法做读书笔记,你学1小时=别人学习4小时!

1. 确定目标

你读一本书的流程是什么?是否读完就丢到一边,迫不及待看下一本?

读完后,书中没留下任何痕迹,甚至连一条简单的划线都没有。曾经的我就是这样。

当然,我并非不想留下痕迹,而是不知道哪些内容值得标记。一本书中该选哪些知识点作为学习目标呢?

举个例子:作为读书成长类博主,我对各种阅读方法很感兴趣,因此书中提到阅读相关的内容时,我会将其设为学习目标也就是我做读书笔记的重点。

也可能出于好奇心。

比如最近读《时间贫困》,我好奇如何解决时间贫困问题,答案可能需要时间跟踪。于是“时间跟踪”成了我的小目标。

目标可大可小,大到一个主题阅读,小到跟大主题相关的一个小知识点。

关键是与自身紧密相关——可以是你关注的话题、好奇的问题,或是亟待解决的难题。

35岁,一定要大量读书:用费曼学习法做读书笔记,你学1小时=别人学习4小时!

2. 假装自己是老师

当会计讲师时,我们参与讲师评比,领导提出三个标准:讲出来、讲明白、讲有趣。

能讲明白知识点的老师已算合格。许多人不习惯口头讲解,那便写下来。

这一环节的要求是:用自己的话复述和解释知识点

第一,复述

用个人语境解释知识点。比如我在文章中谈【阅读动机】,用具体问题展示其含义,并结合自身阅读中的动机案例。

若不知如何复述,分享三个启发词,看到它们时我会进入复述状态:

1.表面上看……本质上看……

2.换句话说……在我看来……

3.不是……而是……

熟悉复述后,可提高要求:语言尽量简洁明了,形成完整闭环。

第二,解释

1.当讲师时,我学到最实用的方法是举案例。

对文字基础弱的人而言,用文字解释文字难度较大,而故事是人类基因里的本能。从《伊索寓言》到《西游记》,我们天生会被故事吸引。

而只有能结合生活案例解释观点时,我才算真正理解它。

比如写这篇《一定要大量读书:这个万能读书笔记模板真是太绝了!》文章时举的例子。

35岁,一定要大量读书:用费曼学习法做读书笔记,你学1小时=别人学习4小时!

若刚开始写读书笔记,别要求太高,能举一个例子就算成功。

若想进阶,可多思考:案例是否充分证明观点?是否足够生动?

好案例应画龙点睛,而非锦上添花。

2.另一种解释方式是将新知与旧知对比。

比如读《时间贫困》时看到【时间跟踪】,立刻联想到柳比歇夫的【时间统计法】,通过对比两者区别,我更深理解了时间跟踪的意义。

新旧知识对比不仅能加深理解,还能建立知识网络。

复述和解释时,许多人遇到卡点便放弃,但这是关键所在。复述和解释能检验你是否真正理解某个观点。若遇到盲区,应翻书查资料补足空白,而非视而不见。

2024年初重读《卡片笔记写作法》时,我对【卡片笔记写作法】似懂非懂,因为无法向他人解释清楚。于是查阅大量视频、文字资料和相关书籍,如今终于能自信解释其原理及搭建方法。

35岁,一定要大量读书:用费曼学习法做读书笔记,你学1小时=别人学习4小时!

3. 分享出去,获得反馈

我刚开始写读书笔记时,总觉得自己写的是垃圾,羞于公开,甚至不敢署名,仿佛被人知道是我写的就无地自容。

但只有分享出去,才能获得反馈,无论是微信读书,朋友圈还是微信公众号?

无人问津是反馈,陌生人鼓励也是反馈,任何反馈都是对当前水平的评估也是我们继续努力的方向。

35岁,一定要大量读书:用费曼学习法做读书笔记,你学1小时=别人学习4小时!

PS:写在最后!

你看,读书从来不是比谁翻得快,而是比谁“吃”得透。

从现在起,你不妨试试这三步:选一个让你两眼放光的问题,假装自己是讲台上嘚瑟的“老师”,再把笔记大大方方发到公众平台。

哪怕开头磕磕绊绊,哪怕没人点赞,你也已经赢过了那个只读书不思考的自己。

正如费曼所说:“如果你说不清楚,就代表你自己也不明白。”

而你我终会明白,那些写满笔记的深夜、讲得口干舌燥的瞬间,才是对一本好书最隆重的告别礼。

如果你觉得一个人读书太过孤单,那么欢迎来和小鱼一起,1个月一起精读1本好书!

4月共读招募中/欢迎加小鱼微信yu15649331354详聊哦!

35岁,一定要大量读书:用费曼学习法做读书笔记,你学1小时=别人学习4小时!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35岁,一定要大量读书:用费曼学习法做读书笔记,你学1小时=别人学习4小时!》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木小鱼爱读书”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35岁,一定要大量读书:用费曼学习法做读书笔记,你学1小时=别人学习4小时!》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duhougan/54594.html

(0)
上一篇 2025-03-27 20:30
下一篇 2025-03-27 20:45

相关推荐

  • 讀書進度匯報:漢書第九冊完|鈔詩

    首先,我故意繁体标题的,避免不必要的围观,以后也大概率这样处理。其次,今天我用了洪荒之力。一天记录了两个会,然后处理了一堆杂七杂八的事,用不能自控的丑字写完了申请书,交了。跟收的人说如果写得不好再挤时间修改誊抄。我自己也接受不了一份会长期保存的材料字那么丑。 昨天晚上想多看几页《漢書》的,后来因为时间已经不早,就睡了,半梦半醒之间回忆《送贾阁老出汝州》,有一个字死活想不起来,忍着没爬起来看。结果不小心又想到前面飞花令的“金”字。有时候不仅飞诗词,还飞《红楼梦》回目玩耍。 这时候想起当时没说的“闲取乐…

  •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一 最初被这本书吸引是看了个开头就是小豆豆被退学这块。觉得好有趣,也无法判断社会规则和童言无忌之间如何选择。后来开始听这本书被那种明亮的像男孩子的女声吸引了。感觉像听小号。 信心是照亮前行的动力。书中小林老师对小豆豆的尊重,听她说了四个小时的话,尊重他自己在粪池中找钱包。对高桥君的运动会裸体游泳。都为了给每个孩子树立乐观向上的信心。这世界上最难的不是教育孩子知识而是让他们明白自己有能力成为自己想要做的那种人。 生活的艺术气息。把吃饭做成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好好嚼啊吃饭歌。散步时光…

    读后感悟 2023-06-04
    00322
  • 为什么孔夫子不支持转借东西助人?

    今天一个人要借我银子还其友人,因为很珍惜在友人那里的信誉,又遇到意外情况,不能及时还款。我理解但不接受把意外和风险全部转嫁给我。因为这样不利于对方的成长,也不利于我心情愉悦。哪怕100%我也能拿出来。 最后我借了21.4%(保留一位小数)结果是整数,我的意思是借20%,凑个整数就成了非整数的比例。这一次我觉得我处理得非常圆满。《論語》里面有人跟孔夫子说某人“直”。孔夫子不以为然,因为别人找他借醋,他没有,不直说,找邻居去借了给对方。 原文在《公冶長》: 子曰:「孰謂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諸其鄰而與之。」 孔夫子并不…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