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一定要大量读书:用费曼学习法做读书笔记,你学1小时=别人学习4小时!

我是木小鱼,坚持读书5年,读书400+,

记得把我设为“星标”,我来证明,读书是普通人的救赎!

图片

🐟

大家好,我是木小鱼~

说来还挺有趣,我刚开始读书时很单纯:读书读就够了有什么难的?

但结果往往是读完什么也记不住,别人问书中讲了啥,我支支吾吾说不出来,更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直到2020年,我成为【会计讲师】。为了讲好课,我需要确定课程主题,收集大量资料、梳理课程框架、备课,最后讲给学生听不断地循环

说实话,这过程过对与从来没有讲过课的我来说非常痛苦,但是课程讲了几遍以后,我发现自己竟然对讲过的知识能够信手拈来。

当时并不清楚,这种学习方法其实就是【费曼学习法】!

费曼学习法的核心就是以教代学,通过输出倒逼输入。

而且通过这种方法学习的知识留存率为90%,是所有学习方法中留存最高的方法。

费曼学习法并非教师专属,我们也能用它做读书笔记,将书中的内容彻底内化成自己的能力。

我就是通过费曼学习法做读书笔记并且发表在公众号上,写出了1.4w粉的公众号,更写出了410w+的大爆款。

今天和大家聊聊我是如何用费曼学习法写读书笔记,彻底消化书中的知识的

(这是我成为会计讲师以后的第一个教师节)

35岁,一定要大量读书:用费曼学习法做读书笔记,你学1小时=别人学习4小时!

1. 确定目标

你读一本书的流程是什么?是否读完就丢到一边,迫不及待看下一本?

读完后,书中没留下任何痕迹,甚至连一条简单的划线都没有。曾经的我就是这样。

当然,我并非不想留下痕迹,而是不知道哪些内容值得标记。一本书中该选哪些知识点作为学习目标呢?

举个例子:作为读书成长类博主,我对各种阅读方法很感兴趣,因此书中提到阅读相关的内容时,我会将其设为学习目标也就是我做读书笔记的重点。

也可能出于好奇心。

比如最近读《时间贫困》,我好奇如何解决时间贫困问题,答案可能需要时间跟踪。于是“时间跟踪”成了我的小目标。

目标可大可小,大到一个主题阅读,小到跟大主题相关的一个小知识点。

关键是与自身紧密相关——可以是你关注的话题、好奇的问题,或是亟待解决的难题。

35岁,一定要大量读书:用费曼学习法做读书笔记,你学1小时=别人学习4小时!

2. 假装自己是老师

当会计讲师时,我们参与讲师评比,领导提出三个标准:讲出来、讲明白、讲有趣。

能讲明白知识点的老师已算合格。许多人不习惯口头讲解,那便写下来。

这一环节的要求是:用自己的话复述和解释知识点

第一,复述

用个人语境解释知识点。比如我在文章中谈【阅读动机】,用具体问题展示其含义,并结合自身阅读中的动机案例。

若不知如何复述,分享三个启发词,看到它们时我会进入复述状态:

1.表面上看……本质上看……

2.换句话说……在我看来……

3.不是……而是……

熟悉复述后,可提高要求:语言尽量简洁明了,形成完整闭环。

第二,解释

1.当讲师时,我学到最实用的方法是举案例。

对文字基础弱的人而言,用文字解释文字难度较大,而故事是人类基因里的本能。从《伊索寓言》到《西游记》,我们天生会被故事吸引。

而只有能结合生活案例解释观点时,我才算真正理解它。

比如写这篇《一定要大量读书:这个万能读书笔记模板真是太绝了!》文章时举的例子。

35岁,一定要大量读书:用费曼学习法做读书笔记,你学1小时=别人学习4小时!

若刚开始写读书笔记,别要求太高,能举一个例子就算成功。

若想进阶,可多思考:案例是否充分证明观点?是否足够生动?

好案例应画龙点睛,而非锦上添花。

2.另一种解释方式是将新知与旧知对比。

比如读《时间贫困》时看到【时间跟踪】,立刻联想到柳比歇夫的【时间统计法】,通过对比两者区别,我更深理解了时间跟踪的意义。

新旧知识对比不仅能加深理解,还能建立知识网络。

复述和解释时,许多人遇到卡点便放弃,但这是关键所在。复述和解释能检验你是否真正理解某个观点。若遇到盲区,应翻书查资料补足空白,而非视而不见。

2024年初重读《卡片笔记写作法》时,我对【卡片笔记写作法】似懂非懂,因为无法向他人解释清楚。于是查阅大量视频、文字资料和相关书籍,如今终于能自信解释其原理及搭建方法。

35岁,一定要大量读书:用费曼学习法做读书笔记,你学1小时=别人学习4小时!

3. 分享出去,获得反馈

我刚开始写读书笔记时,总觉得自己写的是垃圾,羞于公开,甚至不敢署名,仿佛被人知道是我写的就无地自容。

但只有分享出去,才能获得反馈,无论是微信读书,朋友圈还是微信公众号?

无人问津是反馈,陌生人鼓励也是反馈,任何反馈都是对当前水平的评估也是我们继续努力的方向。

35岁,一定要大量读书:用费曼学习法做读书笔记,你学1小时=别人学习4小时!

PS:写在最后!

你看,读书从来不是比谁翻得快,而是比谁“吃”得透。

从现在起,你不妨试试这三步:选一个让你两眼放光的问题,假装自己是讲台上嘚瑟的“老师”,再把笔记大大方方发到公众平台。

哪怕开头磕磕绊绊,哪怕没人点赞,你也已经赢过了那个只读书不思考的自己。

正如费曼所说:“如果你说不清楚,就代表你自己也不明白。”

而你我终会明白,那些写满笔记的深夜、讲得口干舌燥的瞬间,才是对一本好书最隆重的告别礼。

如果你觉得一个人读书太过孤单,那么欢迎来和小鱼一起,1个月一起精读1本好书!

4月共读招募中/欢迎加小鱼微信yu15649331354详聊哦!

35岁,一定要大量读书:用费曼学习法做读书笔记,你学1小时=别人学习4小时!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35岁,一定要大量读书:用费曼学习法做读书笔记,你学1小时=别人学习4小时!》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木小鱼爱读书”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35岁,一定要大量读书:用费曼学习法做读书笔记,你学1小时=别人学习4小时!》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duhougan/54594.html

(0)
上一篇 2025-03-27 20:30
下一篇 2025-03-27 20:45

相关推荐

  • 新年第一次赠书名单来了!

    公众号又荒芜了一段时间。原因无他,只是假期在忙着带孩子,闹腾的小孩耗尽了大半的精力,等到她入睡,我也已经差不多精疲力尽,索性也就给自己放个假。 原本打包带回老家的电脑,结果连开机都没开,这其实给了我一个很大的感触,那就是大部分时候,都是计划赶不上变化,能够赶在当下做的事情,等到明天或许就会一直等到下一个明天。 年前,我发起了一个赠书活动,这也是我第一次赠书,精选了八本我个人非常喜欢的好书,尽管这些书都有些大众。不过,令我感到意外的是,大家的热情竟然都很高,后台一下涌入了很多赠书留言。这多少让我有…

  • 第二十一届“童之趣”杯“书写未来”征文大赛洪山区图书馆获奖作品赏析:穿越2064

    李雨萌| 洪山区第一小学书城路分校 辅导老师| 刘雅 “预计四十年后,AI技术将广泛运用于人类生活......”电视里的新闻正在播报着。未来世界是什么样的呢?我好奇极了,正想转过头和妈妈讨论一下,突然,电视发出一阵耀眼的白光,我和妈妈瞬间被吸入其中,一阵天旋地转。 当我们俩醒来时,映入眼帘的是爸爸妈妈和我的家庭照,看来我们还在家里。定睛一看,墙上的投影日历显示的时间变成了2064年6月28日。天啊,我们居然穿越到了40年后。仔细观察,家里的一切都发生了改变——家具全部实现了智能化——我只是随口说了一句“好渴呀”,家居机器人马…

    读后感悟 2024-11-28
    00255
  • 为什么孔夫子不支持转借东西助人?

    今天一个人要借我银子还其友人,因为很珍惜在友人那里的信誉,又遇到意外情况,不能及时还款。我理解但不接受把意外和风险全部转嫁给我。因为这样不利于对方的成长,也不利于我心情愉悦。哪怕100%我也能拿出来。 最后我借了21.4%(保留一位小数)结果是整数,我的意思是借20%,凑个整数就成了非整数的比例。这一次我觉得我处理得非常圆满。《論語》里面有人跟孔夫子说某人“直”。孔夫子不以为然,因为别人找他借醋,他没有,不直说,找邻居去借了给对方。 原文在《公冶長》: 子曰:「孰謂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諸其鄰而與之。」 孔夫子并不…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