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匱乏、心情和洽的一天

0095.過楚宫-李商隱

巫峽迢迢舊楚宫,至今雲雨暗丹楓。

微生盡戀人間樂,只有襄王憶夢中。

蔓草:前面这首诗写在一堆废话里,今天删了。感谢那些开导我的小伙伴们。我写的人今天和我言归于好。实际上我很容易原谅别人,只需要停止“侵蚀”,我甚至不需要道歉。我也曾经很年轻很天真很不成熟很一厢情愿地设想这个世界的样子。

今天早上没有去技术岗,因为昨天负责的姐姐给我说我冬天需要骑电动车那么久来上班,不必来那么早,如果我想学什么她随时可以教我。我领她的好意,刚好今天早上想赶一件工会活动的作品。本来报名了书画摄影,当然是打酱油的水平。后来发现要求35*35的画纸。我想画的素描也没有纸。

一大早去自己房子找了宣纸,找了毛笔。然后单位有一瓶不知什么时候的墨汁。本来说14时之前要交的。后来感觉别人也未必半天能交。虽然自己几乎七八年没摸过毛笔,不敢献丑,最后觉得当作重新捡起毛笔的契机也未尝不可。于是电话确认下午还收不收,对方说收。就打算中午好好写。

接近中午开始闭门写。一开始写得字很小,大概一张纸可以写两遍。写的是李邕收在《杜詩詳注》附属部分的诗。其实诗基本能背,但啥意思我也不是都明白,然后读音也不能很确定。后来认真抄了两遍。第二遍后几个字要多丑有多丑。不能决定哪个更丑,又没有时间写个更好的,于是就把两个都交了。自称“职业打酱油”。

一个中午沉浸在久违的墨香里,没有去食堂。吃了点同办公室小姑娘的烧烤馕(喷撒辣椒粉作表面的一种馕)和自己的饼干,喝一个牛奶。写了一个中午(1.5小时),中间想到十年前柳公权碑帖某些字的样子。

高中英语老师书法不错,他说女孩子写柳体秀气。我临过一段时间,我从来不是那种具有工匠精神的人,对自己要求比较低。我那时候真是感觉柳体碑帖字体瘦劲到让人绝望。很久以后的后来,学书法的小伙伴们说最开始写字最好临帖,不要临碑。我想这个建议对应了我当年的绝望。

我们大学有一学期书法课,课程结束后我自己继续每天写一张小纸,坚持了一年左右。室友表示佩服,突然一天我自己不写了。我是感觉自己这种自学大概率没有什么进步空间,就放弃了。当时那时候写字拿出来给业余的看,还说得过去。我不敢认为自己有天赋,但我觉得在写字方面我的天赋至少在中等,不会是缺一块那种。

時間匱乏、心情和洽的一天

一稿或二稿狗爬字里面凑合看的几个 轻喷

但是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的我又怕自己误入歧途。有了孩子以后各种琐事占去很多时间。后来沉迷读书,又是很花时间的业余爱好。昨天晚上开始看《韩非子校注》,看了七八页,早上半小时还是多长时间只看了四页。我有点不习惯带有一部分串讲翻译的书。这样我弄不清楚自己懂了多少。

《韩非子》这书内容上还是耳目一新的。里面的小故事令人发笑。晚上我想录诗码诗,没时间,想码《漢書》,时间也不够。因为今天只有早上看了4页韩非。想尽快看书。白天工作上唯一值得开心的事会上被护着,说我们办公室人少,有时候简直就我一个人,希望大家尽量精简一些事情。这种被体谅是最能调动积极性的一种智慧或温情。

因为所谓绩效一般也并不能真的起到鼓励作用,最后还是所有人一样。而被包容理解体谅就感觉自己的工作被感知被理解,感觉自己的的工作没有白做。我也努力学着成为能够给别人这种温暖的人。前段时间我切切实实被身边几个人感动到。他们本身工作已经很满,从不抱怨,还主动承担。我觉得先 锋 模 范的觉悟也无出其右。

時間匱乏、心情和洽的一天

黑色为荷所划 彼将忍公很有警戒意义 尤其对我来说

工作很有很多要精进的地方,什么事情都需要时间,《韩非子》的进度我尽量让它稳定下来,虽然很难。晒一下我每一笔似乎都认真写了,写出来大大小小,歪歪斜斜,各种病笔。存此为证,希望我还能捡起来毛笔,慢慢写得比这好一点。

時間匱乏、心情和洽的一天

不码诗词了,如有时间录几首。今天突然想录李煜词:春花秋月何时了,前四字一作“春花秋叶”。这是我高中左右看伯父的书看的。

晚上继续看书,运动。昨天晚上运动约十来分钟,感觉自己轻盈了很多。某人饭后带小竹返回医院,于是一家人分隔两处。码文之前看了几页《唐诗百话》。希望这本和韩非看完。时间好少啊。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蔓草读书与生活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時間匱乏、心情和洽的一天》为推书网注册网友“蔓草, 读书与生活”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時間匱乏、心情和洽的一天》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duhougan/47783.html

(0)
上一篇 2024-12-10 23:11
下一篇 2024-12-10 23:55

相关推荐

  • 《骆驼祥子》读后感

    骆驼祥子读后感一 《骆驼祥子》就是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这本读起来让人又爱又恨的文学经典,围绕着车夫祥子的一生展开叙述,在一步步深入阅读中带着读者重新走进那个封建腐朽的旧时代,去看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究竟是怎样的。 初入大城市,我们总是满怀热血的想要奋斗一番,希望不辜负这美好的人生。车夫祥子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强壮、结实、富有热血、时刻充满年轻人的活力,尽管从小失去父母,但这并不妨碍他去追求自己的理想人生。祥子之前干过很多工作,他不怕吃苦,最终在车夫这一行站稳脚跟,开始琢磨着挣钱买车。因为在…

    读后感悟 2024-02-17
    00147
  • 大量读书之后,我发现了写作的奥秘

    张炜,一位充满理想主义、人文主义和浪漫情怀的当代写作者。 用20年的时间创作的450万字的巨著《你在高原》,并以此荣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写作慢慢来》是张炜写给少年儿童的文学读本,用极富感性和诗意的文字抒写关于文学、关于写作的那些感悟。 文字不多,但值得慢慢去体悟、去领会。 01.找到你的树 一名写作者,一定要找到你的那棵树,它也许来自于故乡,也许来自于童年;它是鲁迅北京胡同前的那两棵枣树,也是莫言记忆中山东大地上殷红的高粱;它可能是小时候的你亲手种下的桃树,也可能是在你内心深处的长满了热爱与梦想的艺术之…

    2024-09-04
    00254
  • 最近重读的两本书,再读依然受益满满

    卡尔维诺关于什么是经典,有这样一个论述——“经典不是你正在读的作品, 而是你正在重读的作品。” 国庆假期期间,趁着休息的空隙,整理了一圈自己的书籍,发现了一些曾经读过压在箱底的书,这段时间又重新唤起了重读的冲动,于是,就着兴趣重读了几本。 当然,我并不认为我重读的这几本书有多么经典,但我始终认为,即使不是经典,也存在重读的价值,因为在某个特定时刻,一本书值不值得重读,在于它可能会给当下的你,带来多大的受益。 比如,我最近又重新读了两本李善友在混沌大学的教科书——《第一性原理》、《第二曲线创新》 。很多人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