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睡觉很多,实际上是很困,晚上往往在00:00-01:00之间入睡,闹钟08:00,一半能睡不小于七小时。中午往往还能睡一个小时,睡一个小时意味着几乎不能看书。
晨读废了很多天,昨天晚上点检《左傳》第二册,竟至于四天没有看到30页,虽然每页似乎比偶尔醉梦中略清醒,但我的水平搁在那里,再清醒也不能全懂。所以还不如按部就班看下去。
昨天晚上我稍稍收敛一下心神,较少地说话,然后读了大概十几页书。还写了两张字。这些读写量在认真读书的日子也属于常态,较为充实了。我有时候能够意识到某一笔可能怎么写,实践又有阻力和差距,有时候实践的方向感觉对了,再对照字帖,还有差距,再纠正。
虽然我的眼力比不上写得好的人,但在我自己,应该是慢慢去靠近字帖状态。“大”字一横是比较直的线条,上倾,不是我一开始写的有弧度的线条。收笔下顿较长,不是一点点。今晚继续写。目前我已经锁定会无限回购的墨,笔也可以先用着够用的纯羊毫。
兼毫贵些,且是写小字的笔,笔毫很少,不太想在还完全写不好情况下太快写废。暂时也不打算屯。纸先随便用之前买的,夹江纸这几天甚至也没有用。墨的状态稳定了,似乎能应付更多层次的纸。
昨天暗暗告诉自己,一天开始之后读完十页书再跟别人讲话。否则整日说话,都不会沉下来看书。早上梦见自己早起看了8页左傳,打算继续看到10页时醒了,醒来想起来晚上发愿,无论如何早上恢复晨读。而且读跟《左傳》相互关联最多的《詩經》(《文選》也暂弃)。
上次回家看了一眼高亨的书,我当年买的时候好像是单册。没带来。手边便携的就是《詩集傳》。于是就接着上次读的位置往下,翻了一卷,读完发现是两卷。我之前读诗经白文是读两遍,这次太久不读,有点急切,就只读一遍。
读完把之前读完的《文王》读了一遍。发现和《尔雅》可能贯通的一例:陳錫哉周
我问书友是否「哉」是「初」的意思,书友查出五种解释,《尔雅》的「初」是一种,也通。高亨的解释是「兹」,大概也许已经是第六种解释。我不想列,只心里有个印象。
早上看见「躋」,问这个“跻”是把僖公牌位供上?书友提醒「傳」的部分有。晚上才看到,后面就安心睡觉了。
最近没心没肺,前段时间一位书友给算命,说感情线保密,涉及隐私。我心想我这种不修边幅的人会有什么曲折的感情线。无非是思绪过多,算不上感情的思绪罢了。
比如今天我虽然跟书友说了几句话,但没有沉酣其中,所以不影响我继续安心读书,而不是心不在焉,心都飞出去。所以中午去食堂路上继续参观朋友圈,像一种云游。
有的小伙伴说我太能写了,每天能有那么多话说。实际上我只是说话而已。谈不上写。而且我惊讶的是有的人竟然半年以上还没有发生“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的变化,有时候还继续看我的文字。
我的号不算热闹,但也还有一些人看。我在云游中理解一点。我们有时候并不一定要看名流或一等人写的文字,有时候普通人写的或者普通人中还稍有文学感觉的人写的东西读着很有温度。
我在游历中一方面了解了别人世界的一隅,一方面也带着当事人的眼光和温度触摸了那些曾经被目光拂过的时光。然后因为要给现实中的人发消息,我又回归现实。
有时候我自己也预料不到自己有怎样的思绪之旅,这些“旅行”常常像意识流一样发生,通过某个媒介,某个契机,骤然开始,超乎我自己的意料。
今天希望继续写字,看30页《左傳》,至少20+
午安,小伙伴们!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在幻想中慢慢回归读写生活》为推书网注册网友“蔓草, 读书与生活”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在幻想中慢慢回归读写生活》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duhougan/581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