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事迹补遗:失眠及其他

☞壹 张爱玲聂华苓的交集

聂华苓于2024年10月21日在美国爱荷华家中逝世,距她100周岁生日只有三个月。张爱玲生于1920年,比聂华苓大五岁,所以她们曾有交集。

张爱玲事迹补遗:失眠及其他

聂华苓

1962年7月,张爱玲《桂花蒸 阿小悲秋》的自译本 Shame, Amah中收入聂华苓编 Eight Stories By Chinese Women(中国女性八个故事)一书,在台湾出版。

同为声名显赫的女作家,张爱玲对聂华苓的印象不错。1965年10月31日,张爱玲写信给夏志清时说:“聂华苓的名字我常常听见的,《失去的金铃子》(聂华苓的长篇小说)是不是指那种虫?”得便请替我谢谢她转《铁浆》(朱西甯小说集)给我,我另外写张明信片去谢作者。”

宋淇曾受聂华苓推荐,邀请杨牧、张爱玲等翻译美国现代七大小说家作品。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领域也有一些将张爱玲与聂华苓比较的学术论文。

她们生在同一个时代,而且都很年轻就离开大陆,难免不被放在一起做比较。只是知道聂华苓的少,她没有张爱玲这样热过。而这几天被她去世的消息刷屏,她的文学成就被记起。

☞ 贰 失眠

作家因写作晨昏颠倒,不免有失眠的毛病。张爱玲常常夜里写作,中午起床。她小说中对月亮的描写堪称独一无二。生物钟紊乱,一定会失眠。那么,失眠是看医生还是自我调节?张爱玲选择了后者。

1965年6月16日,张爱玲写信给宋淇、邝文美夫妇:“我向来睡不着的时候总是在脑子里讲着近事,比这更没有兴趣的,像告诉什么人听,恐怕也就是你们,幸而你们听不见。近来特别感到时间一天天过去得多么快,寒咝咝的。”看来睡不着的时候她并不焦虑,就是慢慢构思,想事情。

张爱玲离开大陆时,与姑姑张茂渊相约不再联系。改开后环境变宽松,她们才恢复了通信。张茂渊写道:“我一直对你的生活状况很不放心,近来好像恶化了,最大问题是睡眠,你一定要设法镇静些,独自一人生活,我也有体会,不过我知道你的思想比我复杂,但周围既无可深谈的人,就得靠自己……”

张茂渊没有子女,她代替了黄逸梵,一直把张爱玲当亲生女儿。心疼她失眠伤身体,也是让她自我调节。

张爱玲事迹补遗:失眠及其他

张爱玲手迹

☞ 叁语气

金性尧在《忆苏青》中写道:“张爱玲的家,我只去过一次,却是记忆犹新,在赫德路(今常德路)的起士林公寓里。未进其室,先闻琴声,接着便坐在沙发里和她谈京剧,她给我一个印象是,仿佛古书里说的静女,说话非常轻柔婉转,似乎有所控制,张爱玲写的《我看苏青》中,就记苏青抱怨过张爱玲:‘你是一句爽气话也没有的!’倒真是一个现成的对照。”

庄信正提到张爱玲的言语,说与张爱玲见面时,只见她高而细的身材,走起路来予人飘飘欲仙的感觉。她英语典雅,幽默起来若无其事,妙语如珠,听众入神哄堂大笑。

在给庄信正书信中,张爱玲的语气也呼之欲出:“你是在我极少数信任的朋友的Pantheon万神殿里的,十年二十年都是一样。不过就是我,看似不近人情的地方,希望能谅解。”她知道自己有“看似不近人情的地方”,是一种自知之明,然而她并不想改。

☞肆 晚年对胡兰成

1966年,胡兰成署名牵招,发表《读〈怨女〉》:“人在日本,喜得朋友远从香港剪寄星岛日报连载小说《怨女》,作者张爱玲,今已陆续读到了第六十。《怨女》是金锁记的改写。为什么不写新的呢?刚读了开头,不禁心里幸灾乐祸,要说张爱玲没有进步。此时窗外秋阳淡远,无拘无束。及后读下去,即又叹息寻思。这改写是写得好。”

张爱玲看到宋淇所寄《星晚》剪下来的这篇读后感,回信说:“胡兰成独创的‘怪腔’讨厌到极点,看了总是又好气又好笑。”

张爱玲曾对旧金山艺术研究者爱丽丝Alice Bissell谈起胡兰成,说 :“自从他离开之后,我就将心门关紧。”

1971年,鹿桥教授应高居翰邀请在柏克莱加大主讲艺术史演讲会,张爱玲曾前去参加。不甘寂寞的胡兰成听说后,忙不迭通过鹿桥那边给张爱玲去信。当然石沉大海。张爱玲是绝不回应的。早前两人诀别时,张爱玲寄去剧本所得30万,就是银钱两清,做个了断,不欠他的。她甚至还为帮助跟胡兰成同居的范秀美堕胎而当掉了自己的金手镯。能做到如此地步,也算仁至义尽。

张爱玲在《半生缘》中说:“也许爱不是热情,也不是怀念,不过是岁月,年深月久成了生活的一部分。”

♛ 浸淫其中

我硕士论文写张爱玲和萧红比较,彼时资料难寻,哪像现在,网络发达到给你推送到眼前,样样唾手可得,所以难免有遗珠之恨。而补遗在我,颇有意趣。张爱玲的言行态度,总於我心有戚戚焉。不评职不读学位,不受束缚地梳理分析,也不是什么新发现,但浸淫其中,将学习收集所得补充完整,就是自得其乐,乐而忘返。

图片来自网络。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张爱玲事迹补遗:失眠及其他》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木兰良朝”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张爱玲事迹补遗:失眠及其他》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duhougan/43054.html

(0)
上一篇 2024-10-23 15:34
下一篇 2024-10-23 15:47

相关推荐

  • 《暴风骤雨》的红色经典感悟

    周立波,原名周绍仪,湖南省益阳县人,现代著名作家、翻译家。 1946年,周立波随干部工作队由热河抵达东北,积极投身于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之中。 1948年底,他完成了其最具代表性的优秀长篇小说《暴风骤雨》,一部生动反映中国伟大土地改革运动的红色文学经典由此诞生。 这是继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后的又一部描写解放区土地改革运动的史诗般的长篇巨著。 这部长篇小说在政治性、思想性、艺术性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部红色经典问世后不久,不仅备受国内广大读者的好评和推崇,还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传,并在1…

    2024-11-14
    00314
  • 政治经济学开山之作《国富论》读书笔记

    国富论读书笔记一 众所周知,《国富论》是政治经济学开山之作。侭管其中不少理论与体系已经过时,但万变不离其宗,现代经济现象依然能被追根溯源至《国富论》所描述的各种规律,所以,以古探今,寓今于古,穿越层层的时空障碍回到美利坚合众国独立战争一触即发之前的那个年代,聆听亚当・斯密这位“经济学之父”对于经济、政治、军事、教育、宗教等领域高谈阔论,对于当前的世界提供了一种新的看待方式,即从一个宏观层面,权衡各种经贸活动的利弊,从而总结出整体上有利于国民与国家发展的一系列措施。 本书的写作思路是(貌似大多数学术…

    读后感悟 2023-06-04
    00243
  • 《一个人的世界史》读后感:金钱只会带来邪恶

    题图:侄孙女在西湖。 ​今天读《一个人的世界史》之“变异第八”。 现在翻书终于不再按部就班来,而是翻到哪里觉得有趣就读下去。又不考学位,那么刻板较真干嘛?   伟大的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竟然没有得过诺贝尔文学奖! 瑞典文学院解释了托尔斯泰落选的原因。说他对道德持怀疑态度,对宗教缺乏深刻认识。 对此,评论界也争论得不可开交。 倒是托尔斯泰本人十分平淡。他说,幸亏没得奖,因为金钱只会带来邪恶。 我想,托尔斯泰说这话肯定不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而是真正有底气的。一是他出身于贵族家庭却力求过简朴的生活;二是他创作…

    2024-04-13
    00121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