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書》|不读诗的日子枯涩无味

漢書卷二十四下·食貨志第四下

01.故貨寶於金,利於刀,流於泉,布於布,束於帛。

《漢書》|不读诗的日子枯涩无味

02.不知道想记什么。

《漢書》|不读诗的日子枯涩无味

03.千夫如五大夫;

師古曰:「五大夫,舊二十等爵之第九级也。至此以上,始免徭役……」

蔓草:到一定级别才能免徭役。

04.鋊字刚认识。后面段落《資治通鑑》里面有。

《漢書》|不读诗的日子枯涩无味

05.賈人有市籍,及家屬,皆無得名田,以便農。

蔓草:对商人的政 策 限 制。

06.是歲,湯死而民不思。

蔓草:标准的史官评价方式。

07.猝字顿了一下,注了。看《漢書》确实可以读到不少字的古早状态。

《漢書》|不读诗的日子枯涩无味

08.平準

《漢書》|不读诗的日子枯涩无味

09.「農商失業」,「失業」这个词逐渐泛化近乎今天的意思了。

《漢書》|不读诗的日子枯涩无味

10.处罚懒人的策略还挺先进的,哈哈

《漢書》|不读诗的日子枯涩无味

11.「編戶齊民」就当我懂了「編戶」,「齊民」几个意思我好像《史記》看过又忘了。欢迎不吝赐教。另,我今晚想起《史記》札记还没码完,不行四刷再码吧。

《漢書》|不读诗的日子枯涩无味

后记:

昨天晚上中规中矩看30页《漢書》,睡前感觉好几天没有读诗,很难受,把电子版《杜詩鏡銓》打开看几首,心里感到一种被浇灌的清新感。感觉没有读书的日子过不下去,没有文学(诗歌)浸潤的日子也枯涩无味。

今天上班打印材料间隙累计偷 看4页书(上午两页,下午两页,十分艱難,早上是因为就差两页《天文志》就看完了,下午是因为差两页够午间十页。),下班自主加班39分钟发了一篇采纳概率很低的稿子。

截止晚上回家,《漢書》看了22页。但晚上吃完饭洗完碗都22:00了。所以今天晚上以为早早看完30页《漢書》可以多看陶渊明又落空了。

今天给02年的萌新同事打印了一份通讯录,自我介绍了一下,她笑得很温暖。

昨夜睡前荷去找纸写老师布置的作业(家长写几个复姓,我们后来写了司马、欧阳、诸葛、夏侯、东方、上官……),

小荷:“妈妈,手电筒给我用一下。”

蔓草:“帮我拿一下陶渊明(代指《陶淵明集》。”

小竹:“不是陶渊明,是《陶淵明集(急)》,他都急死了是不是?”

小荷笑。

今晚小荷小竹在垃圾桶边剥猕猴桃皮,吃猕猴桃。我过去帮忙。

小竹:“荷荷,是不是欧阳修羞羞的?”

小荷:“对。”

蔓草:“陶渊明急死了?”

小竹:“对。”

蔓草:“还有什么?”

小竹:“贾岛倒了。”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漢書》|不读诗的日子枯涩无味》为推书网注册网友“蔓草, 读书与生活”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漢書》|不读诗的日子枯涩无味》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duhougan/34846.html

(0)
上一篇 2024-09-13 11:24
下一篇 2024-09-13 11:35

相关推荐

  • 谈谈最近读的一本入门书《写给大家看的设计书》

    当你走入工作或者职场的时间越久,或许会对很多“工作能力”有着更加深刻的认识,比如“审美”。 如何用美的眼光看问题,如何将自己的审美水平,培养在基本水平线之上,对很多人来说,其实并非可以笃定的相信这一点。 今天,我想说的“设计”其实属于“审美”的一部分,但相对于我们说的“审美”或许会更加抽象,更加显得虚幻一点,那么“设计”相对来说,更加触手可及,短期内,也更加具有培养或者提高的期望。 换句话来说,对于普通人来说,掌握一些常识和规则,或许很容易就能提高自己的设计眼光的能力,当然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 老父在颐年:吃鸭子不能飞

    我到颐年一楼大厅时,见到一些右臂戴孝的人,有中年人,也有年轻人。他们站在前台前面,穿着得体,神情平静。看来是某个很老的老太太去世了。 这一幕,令我想起加缪的《局外人》开篇写到主人公莫索尔的母亲在乡下养老院去世的情景。生老病死,是人间常态,无论东方与西方,每一分钟都有新生儿出生,也有人离开这个世界。 我到五楼大厅时,大海叔在泡脚,其余老人在看电视,没看见父亲。近几天父亲都是躺在床上昏睡,完全不理会三楼老年大学的课程,更不理会大厅里的电视剧播到了第几集,叛徒有没有被抓住,革命有没有胜利。 上午我哥来过…

    2024-09-29
    00346
  • 沈从文《边城》精彩书评/读后感:简约与克制铸成的悲剧

    “月光如银子,无处不可照及。山上竹篱在月光下变成一片黑色,”这样的情景中,又有谁的心能不被那一萧忧伤“吹得柔软”了呢?一派山水旖旎,是啊啊,房后是山,屋前是河,放眼望去,或者也用不着放,就是满崖的看得熟熟的虎耳草。还有一个懵懂的天真少女,和祥的爷爷,加上一对爱着同一个人的兄弟。这样满是冲突茬口的关系,无处可寻的景致,怎样轰轰烈烈地爱一大场——就如翠翠的妈妈,我想——都不为过分吧?兄弟反目成仇,祖孙因婚姻反目——史上这样的记栽不少。——但沈从文却偏偏没这么写。他大可以像沙翁一样,说翠翠的父母的死,是天保的家…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