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裸辞的第3年,也是我开始读书的第4年。
这些年,虽然读了200多本书,但读书路之坎坷,跟我的前半生一样,经常后知后觉。
比如读书笔记这件事。
我从2022年刚读书时就知道它的重要性,但一直没有找到好方法。
所以,我的读书笔记一共经历了4个阶段,到今天,终于迎来了它的第5.0版本,且我认为是相对满意的一个版本。
先说下我最新的5.0版本读书笔记法的内容。
分为两部分:读书中,和读书后。
01.读书中
(1)在书的空白处,最好是最前面或者结束页,写上阅读动机、阅读日期。
(2)金句划线:用荧光笔划线,并在句子开端处用黑色水笔标记“J”。
(3)故事案例:贴标签(蓝色),并用“A”标记。
(4)新概念:贴标签(黄色),并用“G”标记。
(5)写作选题:贴标签(红色),并用“X”标记。
(6)行动灵感:写在书上,并用橙色标签纸标注。
(7)联想、感受、疑问等想法,随时用黑色水笔写在书的空白处。
02.读书后
简单来说,读完之后,要做的事情有2件,一个是整理读书中的记录和标记,第二个是将其升华。
(1)人物关系图:名著要画。
(2)思维导图:干货很多(且对我有用)的知识型书籍要画。
(3)金句摘抄:每本书都要做,摘抄到flomo中,按照书籍分类。
(4)故事案例,整理到flomo中,按照书籍分类。
(5)写作选题,整理到flomo中,按照书籍分类。
❗注:我以前是按照日期分类的,之后全部改成按照书籍分类。
(6)新概念,整理到flomo中,按照概念分类即可。
(7)行动灵感:一个是将读书过程中的行动计划整理,若没有的话,读完书之后,一本书至少写1条,整理到flomo中。
(8)读书文章:写完发公众号。
(9)视频:录完发小红书和视频号。
再来写一写过去4年里,我读书笔记的其他4个版本。
我一直觉得,道理再好,人只有自己亲身经历过之后,才能决定是否采用。
2022年刚开始读书的时候,我挺幸运的,在《三体》之后,我就读到了一本关于阅读方法的绝世好书《如何阅读一本书》。
读完这本书之后,我觉得自己不管是读书笔记,还是阅读方法,都有很大的问题,所以,我去网上查了很多资料,进行了关于阅读方法的主题阅读。
读完之后,我制定了1.0版本的读书笔记法:
1.0版本
读完之后,写一篇书评文章;并摘抄金句到笔记本中;每本书都画思维导图。
没错,那时候我的金句摘抄是手抄,而且还给自己定计划,每天都要至少背诵1句金句。
书评文章我一直在写,也发表在公众号上,刚开始写的时候非常吃力,几乎是原封不动地叙述书籍内容。
至于手抄,我笔耕不辍地坚持了一年。
2023年辞职之后,我发现,自己写作中经常会需要金句,但是手抄本上的句子我不可能全背诵下来,搜索也不方便。
至于思维导图,很多人完全没必要画。
所以,我改进了我的读书笔记法,由此产生了我的2.0版读书笔记:
2.0版本
将选题、故事案例、金句,全部整理到excel中。
没错,我还把句子的类型分了类别。
但没过多久,我就发现,我只能坐在电脑前做这件事。而作为一名全职妈妈,我有很多时间都在陪孩子,都在自己没有电脑的卧室里(那时候还没有笔记本电脑)。
我开始继续探索,最终决定,把我的所有笔记公开,由此产生了我的3.0版本读书笔记:
3.0版本
所有笔记公开,将故事案例、标题写成公众号文章发布。金句,发布在小红书、公众号上,既可以得到流量,也可以方便自己搜索。
我心安理得地做这件事,并引以为豪。因为经常有人来找到我说:谢谢我的分享。
一直到2024年夏天,也就是说,我有一年多的时间都在依赖平台作为自己的读书笔记记录,我在无戒老师的写作社群里,看到无戒老师说:写作的稿子要有备份,邮箱,硬盘可以多管齐下。
我突然想到自己赖以生存的自媒体平台,如果有一天,我的号被封了怎么办?
那我发的所有内容不是没了吗?
产生这个想法的第一个瞬间,我先把自己所有的公众号文章全部下载下来,接着就考虑,建立我的4.0版本读书笔记。
4.0版本
将笔记整理到有道云笔记中。
这次,我使用了一个记录软件:有道云笔记。
当我费尽心思整理了十几本书之后,有一天我发现了它的bug——经常更新,不更新就打不开,我的扫描笔在这个软件上经常出错。
我开始把一些东西往自己手机便签上放。
但是太不方便了。
我陷入了一种混沌的境地。我知道我需要改进,但不知道怎么改进。
2024年10月份,我给读书会的小伙伴领读《曾国藩传》,我发现很多人在用一个软件发每天的复盘反思,我去问了一位小伙伴,得到了答案:flomo。
还真不是打广告。这个软件太太太太好用了!
不像有道云笔记必须先建立一个文件夹一样,这个软件最大的好处就是:直接输入#文件名,就能自动创建文件夹!
也就是说:我们可以随时记录,随时分类。
我开始陆续用它写日记,也记录一些选题,金句等,但还没形成雏形。
2024年12月份,我收到了出版社给我寄来的一些书,有十几本。
我翻了一下,看了几本,有一本书被我一直遗留在书桌。
前几天,我把这本书拿出来看,不看不知道,一看,真的惊呆我了!
这不就是我一直在寻找想要完善的读书笔记法吗?
这本书是《海绵阅读法》,我不止一次在公众号上刷到过相关文章,但只有我自己去看时,我才找到了自己喜欢和想要的。
书里讲了一个读书笔记9要素模版,我将其优化,成为我的5.0版本读书笔记法。
也就是文章一开始所说的读书笔记法。
这本书我还没看完,就已经迫不及待地行动起来了。
说实话,只看书名我没有丝毫想看的冲动(有种像把每一本书都记在脑海里的感觉),但内容是真的很好很好,是我看过的,仅次于《如何阅读一本书》的关于阅读的好书。
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也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我的读书笔记法5.0版本,无疑是将我以前读过的书系统化的好方法。
但我知道,它还需要继续优化。
肯定会有人说,这样读书累不累啊?
肯定累啊。但把读书当成消遣,目前还是一件奢侈的事。
毕竟,人类所有过去的进步都总结在书里了,不看,不总结,不学习,那不是一大浪费?
我也相信,有了这些我脚踏实地建立起来的笔记体系,我的写作能力也会有很大提升,我的阅读收获也会更大。
我的唯一微信:qiangweishuwu,加我请备注:公众号。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裸辞第3年,终于有了5.0版读书笔记!》为推书网注册网友“蔷薇书屋”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裸辞第3年,终于有了5.0版读书笔记!》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duhougan/535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