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3遍《曾国藩》,我摘抄了10句

‍‍读了3遍《曾国藩》,我摘抄了10句

10月份共读《曾国藩传》昨晚圆满结营。

这是我第三次读这本书。

第一遍时,只记得曾国藩考了6次秀才都未中,他的笨拙之道让我重拾信心;

第二遍时,发现曾国藩太厉害了,以一文人之力,克服万难,创建湘军,延长了大清王朝的寿命;

第三遍时,每天只读一个章节,把事件、人物、历史背景剖开去研究,发现曾国藩真的很值得普通人学习。他拖着孱弱的身体,为大清奉献了自己的全部,培养了诸多功臣,后代无一败家。

从刚开始的“人定胜天”的入世之人,到后来悟出“尽人事知天命”的出世之道,曾国藩是真正的成长、逆袭典范。

迄今为止,《曾国藩家书》仍被无数人争相传颂。

我们伟大的毛主席评论曾国藩: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

曾国藩坚持记日记,写家书,在去世的前一天还在写。他留下的这些记录中,有很多富有哲思的经典语录。

我摘抄了印象深刻的10句。

1、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曾国藩的父亲、祖父,都很倔强。

他的祖父浪子回头,将曾家经营成地主之家,后来一心让后代走仕途,于是曾国藩和父亲开始了漫长的科考之路。

曾父考了17次,43岁才考中秀才。

曾国藩考了7次,23岁考中秀才。

若不是有倔强之气,早就放弃了。

这里的倔强,不是刚愎自用,而是坚韧不拔、不轻言放弃的珍贵品质。

2、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笨拙,是曾国藩的学习、工作方式。

笨拙的人不聪明,所以更踏实、更愿意付出;遇到的挫折多,所以逆商高;不懂取巧,不走捷径,办事稳妥。

曾国藩后来镇压太平天国,不管是攻下安庆,还是他三弟曾国荃攻南京,都是采用的“围”法——就是花时间挖战壕,把城围起来,逼得敌人弹尽粮绝,自动投降。

甚至后来的剿捻军,所用的河防之策,核心也是“笨拙之道”。

笨一点没关系,只要肯努力,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就是成功。

3、凡人作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这句话值得背会。

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曾国藩的科举之路,镇压太平天国之路,后来的两广总督、直隶总督、节制四省,每一件事,曾国藩都能把它做得全面、到位、善始善终。

若不是清朝领导班子昏庸无道,也不至于被帝国主义打脸,曾国藩兴清的目标也能实现了。

不管是读书,写作,还是自媒体,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长久的坚持才是核心。

也正是曾国藩的那句话:用功不求太猛,但求有恒。

4、困时切莫间断,熬过此关,便可少进。再进再困,再熬再奋,自有亨通精进之日。不特习字,凡事皆有极困难之时,打得通的,便是好汉。

人生在世,怎么会一帆风顺呢?

遇到困难,惟有一个字——挺。挺过去,熬过去,便是好汉。

曾国藩写了一本《挺经》,非常能激励人。

5、不甚高明,专赖学问以求精明,智慧愈苦而愈明。

曾国藩说自己天资并不很好,但是他肯下苦功夫去钻研,多读经典,多从实践中总结经验,如此便得到了一些智慧。

智慧的成长必然需要经过苦难的磨砺。

遇到苦难,不妨把它当做一次磨炼心性的机会。

正是这句话:细思古人办事,掣肘之处,拂逆之端,世世有之。吾正可借人之拂逆以磨砺我之德性。

6、古今亿万年无有穷期,人生其间数十寒暑,仅须臾耳。事变万端,美名百途,人生才力之所能办者,不过太仓之一粒耳。

时间的长河没有尽头。

面对生命,要有敬畏之心,同时不要期待太高。

尽人事,知天命。如此足矣。

7、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自己想要成功,先要帮助别人成功;自己想要通达,先要帮助别人通达。

曾国藩一生很喜欢帮助别人。不论是对下属,还是朋友,都非常热心。

比如他帮去世的朋友刘传萤出版遗著,帮老乡邹兴愚料理后事,帮重病的朋友送回老家。收留好友陈源兖的遗子并抚养长大。

做自媒体,大家都在说利他,其实真正的利他不仅仅是发一些干货、技巧给人看,而是发自内心地为人着想。

所以同样的主题,有人写出来的文字包含感情,有人写出来的干巴巴读起来毫无感觉。

8、千言万语,而要以不忮不求为重。

1870年,曾国藩59岁,从保定到天津处理震惊全世界的天津教案。

离开前,他自知此是一火坑,却甘愿赴之。他给孩子们留下的遗嘱,就是这四个字:不忮不求。

不忮(zhì):就是不嫉妒。

不求:就是不贪求。

不为一时的得失而动心,守好自己的本心。

这四个字太好了!若能时时提醒自己,获得快乐、宁静,其实很简单。

9、天下事无所为而成者极少,有所贪有所利而成者居其半,有所激有所逼而成者居其半。

天下之事能够毫无目的、自然而然地成功的情况极为罕见;相反,大多数的成功往往伴随着某种动机、利益驱动或外部压力。

而在这本书中,曾国藩一直强调的是外部的压力,也就是“有所激有所逼而成者居其半”。

比如他6次考秀才不中,考官反而把他当做了反面典型,把他的试卷拿出来给大家看。

这真正地刺激到了曾国藩。所以他开始反思,改进写作风格,终于在下一年的考试中,一举得中。

当我们一直安于现状的时候,其实可以去寻求一些外界的激励。比如某个人的言论、某本书的一个句话、参加一些活动等。

10、家败离不得个奢字,人败离不得个逸字,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

曾国藩没有给后代留遗产。他认为,一个家庭的精神信念,比金钱更重要。

所以他去世之后,留下的养老银一万多两都花在了葬礼上,孩子们没有得到他的任何物质资助。

人要学会居安思危,一旦开始享受安逸,距离衰败就不远了。

与人相处要保持谦逊和尊重,骄傲自大必然会引起众怒。

 

写在最后:

10月份我们共读《曾国藩传》已经圆满结束,一些小伙伴说不敢想象自己看完了这么厚的一本书,收获非常大。

11月我们读《吸引力法则》,写给每一个想要获得幸福的人。

想参加读书会可以加我:qiangweishuwu(是【蔷薇书屋】的全拼哦)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读了3遍《曾国藩》,我摘抄了10句》为推书网注册网友“蔷薇书屋”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读了3遍《曾国藩》,我摘抄了10句》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duhougan/44154.html

(0)
上一篇 2024-11-01 16:55
下一篇 2024-11-01 18:30

相关推荐

  • 8月复盘:普通如我,想要写能赚钱的文字

    2017年,某场小型读书会 大家好,我是星姐。 傍晚,婆婆在厨房准备晚饭食材,我抱着娃在餐厅坐着,陪她聊天。 我随口感叹:这个夏天过得好漫长。 婆婆说,因为你每天带乐乐,所以觉得时间过得慢。 有了娃以后,日子既慢又快。 慢,是因为每天24小时,除了夜晚那一觉相对来说能够完全放松下来以外,其余的时间不是在带娃,就是在奶娃,全身心投入。 快,是因为日复一日,每一天都这么过,毫无波澜。 带娃的日子,像是单曲循环,每天按部就班地做着扑面而来的琐事: 冲奶,喂奶,拍嗝,哄睡,换尿不湿,陪玩,洗澡,哄睡…… 一整天下来,感…

    2024-09-03
    00460
  • 谁动了李慈铭的日记:从李慈铭日记的一则佚文说起

    李慈铭素以毒舌著称,民国年间,他的日记稿本辗转沪上。经营《越缦堂日记》石印出版的蔡元培和商务印书馆,以及藏家、读者,他们不同程度地实施了遮蔽、涂抹,不仅破坏了日记的完整性,也给李慈铭造成隐没墨迹、惺惺作态的负面影响。 在“谁动了李慈铭的日记”这组文章中,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研究馆员张桂丽将结合李氏日记稿本、抄本及书信、诗文稿,以时空坐标、人际网络及李慈铭心态变迁,来复原日记稿本一些被删文字的历史现场。 民国三十二年(1943),《中华月报》第6卷第1期,刊载陈乃乾的《<越缦堂日记>之□》一文,他称:…

    2025-03-19 读后感悟
    00392
  • 百草园秋日特辑:被书法人美到了

    昨天秌在群里提及一个书法博主,在一片完整的枯叶上写了“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觉得太浪漫了。我也感觉浪漫,而且懂得喜欢书法的女孩对这种浪漫的缺乏抵抗力。 由于我没见到这人的书法和书写过程,所以尚存三分清醒,觉得这人多少有三分刻意。当然,刻意也是正常的。但因此没有迷住我,哈哈。 然后西瓜君晒了自己的秋叶书写,他是太史公同乡,我前面还保存了他蝉翼系列,是蒙古寒蝉的生命消逝在窗台上后他收集的。 他用朱笔写小楷,比小绿皮上面的印刷字还小。 昨天晒的秋叶我觉得太美了,被迷倒了,哈哈。 为了保护隐私,其…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