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3遍《曾国藩》,我摘抄了10句

‍‍读了3遍《曾国藩》,我摘抄了10句

10月份共读《曾国藩传》昨晚圆满结营。

这是我第三次读这本书。

第一遍时,只记得曾国藩考了6次秀才都未中,他的笨拙之道让我重拾信心;

第二遍时,发现曾国藩太厉害了,以一文人之力,克服万难,创建湘军,延长了大清王朝的寿命;

第三遍时,每天只读一个章节,把事件、人物、历史背景剖开去研究,发现曾国藩真的很值得普通人学习。他拖着孱弱的身体,为大清奉献了自己的全部,培养了诸多功臣,后代无一败家。

从刚开始的“人定胜天”的入世之人,到后来悟出“尽人事知天命”的出世之道,曾国藩是真正的成长、逆袭典范。

迄今为止,《曾国藩家书》仍被无数人争相传颂。

我们伟大的毛主席评论曾国藩: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

曾国藩坚持记日记,写家书,在去世的前一天还在写。他留下的这些记录中,有很多富有哲思的经典语录。

我摘抄了印象深刻的10句。

1、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曾国藩的父亲、祖父,都很倔强。

他的祖父浪子回头,将曾家经营成地主之家,后来一心让后代走仕途,于是曾国藩和父亲开始了漫长的科考之路。

曾父考了17次,43岁才考中秀才。

曾国藩考了7次,23岁考中秀才。

若不是有倔强之气,早就放弃了。

这里的倔强,不是刚愎自用,而是坚韧不拔、不轻言放弃的珍贵品质。

2、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笨拙,是曾国藩的学习、工作方式。

笨拙的人不聪明,所以更踏实、更愿意付出;遇到的挫折多,所以逆商高;不懂取巧,不走捷径,办事稳妥。

曾国藩后来镇压太平天国,不管是攻下安庆,还是他三弟曾国荃攻南京,都是采用的“围”法——就是花时间挖战壕,把城围起来,逼得敌人弹尽粮绝,自动投降。

甚至后来的剿捻军,所用的河防之策,核心也是“笨拙之道”。

笨一点没关系,只要肯努力,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就是成功。

3、凡人作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这句话值得背会。

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曾国藩的科举之路,镇压太平天国之路,后来的两广总督、直隶总督、节制四省,每一件事,曾国藩都能把它做得全面、到位、善始善终。

若不是清朝领导班子昏庸无道,也不至于被帝国主义打脸,曾国藩兴清的目标也能实现了。

不管是读书,写作,还是自媒体,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长久的坚持才是核心。

也正是曾国藩的那句话:用功不求太猛,但求有恒。

4、困时切莫间断,熬过此关,便可少进。再进再困,再熬再奋,自有亨通精进之日。不特习字,凡事皆有极困难之时,打得通的,便是好汉。

人生在世,怎么会一帆风顺呢?

遇到困难,惟有一个字——挺。挺过去,熬过去,便是好汉。

曾国藩写了一本《挺经》,非常能激励人。

5、不甚高明,专赖学问以求精明,智慧愈苦而愈明。

曾国藩说自己天资并不很好,但是他肯下苦功夫去钻研,多读经典,多从实践中总结经验,如此便得到了一些智慧。

智慧的成长必然需要经过苦难的磨砺。

遇到苦难,不妨把它当做一次磨炼心性的机会。

正是这句话:细思古人办事,掣肘之处,拂逆之端,世世有之。吾正可借人之拂逆以磨砺我之德性。

6、古今亿万年无有穷期,人生其间数十寒暑,仅须臾耳。事变万端,美名百途,人生才力之所能办者,不过太仓之一粒耳。

时间的长河没有尽头。

面对生命,要有敬畏之心,同时不要期待太高。

尽人事,知天命。如此足矣。

7、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自己想要成功,先要帮助别人成功;自己想要通达,先要帮助别人通达。

曾国藩一生很喜欢帮助别人。不论是对下属,还是朋友,都非常热心。

比如他帮去世的朋友刘传萤出版遗著,帮老乡邹兴愚料理后事,帮重病的朋友送回老家。收留好友陈源兖的遗子并抚养长大。

做自媒体,大家都在说利他,其实真正的利他不仅仅是发一些干货、技巧给人看,而是发自内心地为人着想。

所以同样的主题,有人写出来的文字包含感情,有人写出来的干巴巴读起来毫无感觉。

8、千言万语,而要以不忮不求为重。

1870年,曾国藩59岁,从保定到天津处理震惊全世界的天津教案。

离开前,他自知此是一火坑,却甘愿赴之。他给孩子们留下的遗嘱,就是这四个字:不忮不求。

不忮(zhì):就是不嫉妒。

不求:就是不贪求。

不为一时的得失而动心,守好自己的本心。

这四个字太好了!若能时时提醒自己,获得快乐、宁静,其实很简单。

9、天下事无所为而成者极少,有所贪有所利而成者居其半,有所激有所逼而成者居其半。

天下之事能够毫无目的、自然而然地成功的情况极为罕见;相反,大多数的成功往往伴随着某种动机、利益驱动或外部压力。

而在这本书中,曾国藩一直强调的是外部的压力,也就是“有所激有所逼而成者居其半”。

比如他6次考秀才不中,考官反而把他当做了反面典型,把他的试卷拿出来给大家看。

这真正地刺激到了曾国藩。所以他开始反思,改进写作风格,终于在下一年的考试中,一举得中。

当我们一直安于现状的时候,其实可以去寻求一些外界的激励。比如某个人的言论、某本书的一个句话、参加一些活动等。

10、家败离不得个奢字,人败离不得个逸字,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

曾国藩没有给后代留遗产。他认为,一个家庭的精神信念,比金钱更重要。

所以他去世之后,留下的养老银一万多两都花在了葬礼上,孩子们没有得到他的任何物质资助。

人要学会居安思危,一旦开始享受安逸,距离衰败就不远了。

与人相处要保持谦逊和尊重,骄傲自大必然会引起众怒。

 

写在最后:

10月份我们共读《曾国藩传》已经圆满结束,一些小伙伴说不敢想象自己看完了这么厚的一本书,收获非常大。

11月我们读《吸引力法则》,写给每一个想要获得幸福的人。

想参加读书会可以加我:qiangweishuwu(是【蔷薇书屋】的全拼哦)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读了3遍《曾国藩》,我摘抄了10句》为推书网注册网友“蔷薇书屋”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读了3遍《曾国藩》,我摘抄了10句》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duhougan/44154.html

(0)
上一篇 2024-11-01 16:55
下一篇 2024-11-01 18:30

相关推荐

  • 9月份总结:全家瘦了35斤,读书越来越慢了

    在秋天的季节写9月份总结,很珍贵。因为下次再写,就是冬天了。 我很喜欢秋天。 风凉爽而不刺骨,云清澈而不阴沉。树叶会变黄,飘落,干枯,等待来年春天的重生。适合爬山,看漫山的红叶,金黄的银杏叶。 秋天很适合告别。 告别夏季的燥热,多日的辛苦,开始收获,存储,积蓄能量,等待寒冬。 所以9月份的总结,主题是告别。 01.告别肥胖 8月27号,决定给刚上一年级的儿子减肥。顺带着,我和队友也一起吃减肥餐。 一个家庭,做事情如果同步,效果会增倍。 戒掉所有零食和饮料,渴了只喝白开水。 小红书和抖音上关注了几个儿童减肥博主,…

    2024-10-10
    00197
  • 北大图书馆工作点滴

    作者:陈源蒸(中宣部原出版局研究员) 从“站出纳台”开始 我到北大图书馆是从“站出纳台”开始的,一站就是6年(1960-1966),直接为成千上万的师生员工服务。这一段经历对我的人生目标和业务成长都关系极大。记得当时曾有一位同志问我,你这样的为别人办理借借还还图书的手续,真的感到很好吗?我那时体会还不深,只是说:在我为读者找到他所需要的书,看到读者满意的心情,自己确实是很高兴的。 我在图书馆学系毕业分配之前,就已留系任助教。但我感到图书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要有长期的业务实践,才能在学术研究上有所突破。…

    2024-12-16
    00132
  • 建议大家:一定要大量阅读,想尽办法设计你的读书习惯!

    我是木小鱼,坚持读书4年,读书200+, 记得把我设为“星标”,我来证明,读书是普通人的救赎! 你好呀,我是木小鱼,一个职场妈妈! 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因为在我发布了一篇养成读书习惯的文章,在刚发布完这篇文章以后,就有朋友在评论区说,养成读书习惯好难!   正好我最近读了有关于习惯的三本书,结合我养成习惯的经验,写一篇关于设计读书习惯的文章。 1.养成习惯最最最重要的点 想要先聊一聊,在养成习惯的过程中,我认为最重要的点,是什么? 有人曾经说我很自律,但是只有我自己知道,我不是自律,而是我有非常强烈的欲望。…

    2024-10-13 读后感悟
    00217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