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系列继续更新
她没有想过,有一天自己也会拍视频。
因为她很喜欢文字,喜欢能够一眼看到结局的形式,喜欢那些常见的文字重新组合起来,脑海中浮现的很多种解释。
而拍视频,需要表现力,表达力,以及带动大家的情绪张力。
巧合的是,这三种她丝毫都不擅长。
当初选择读书这条路来作为迷茫生活的出口,是因为这是一件一个人就能做好的事。
明明可以把表达想法的文字原汁原味地写下来,却偏要经过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普通人读出来,还要剪辑,配上字幕,这不是吃预制菜的感觉吗?
不过,人们喜欢直接送上门的东西。
没错,最开始拍视频,她是为了迎合。
有没有一种可能?
她出了几条爆款之后,像董宇辉那样卖出好几十万本书?不仅可以赚好多佣金,还能带动这么多人一起看书?
抱着这种希望,她就开拍啦。
她是一个天生不太会笑的人,之前工作的时候,一个同事无意间在楼梯口对她说了一句话,让她终生难忘:你怎么老是这么严肃啊?
她从来不知道,自己在别人眼中是一个严肃的人。
她还以为,自己足够有趣呢。
后来,她翻看了以前的很多照片,发现所有的照片嘴都是紧绷的。她想起来了,有人跟她说过:你拍照的时候别崩嘴。
但人们不知道,她天生就是这样啊。别人看见她严肃的时候,却是她最为平静的时候。
她去网上搜,看有没有跟她一样的人。结果还真的找到了,人家博主说,这叫——天生臭脸综合症。
接着,就是一大堆的恢复步骤,什么锻炼嘴部肌肉啊,去做嘴角提升手术之类。
好可笑。
活了三十多岁了,竟然发现自己的脸部有问题!
不过无所谓,她不在乎。
严肃一点也没什么不好。
反正她现在也不需要去上班。
但在拍视频的时候,她就犯了难。
大家说你多笑笑,她也想啊,但多笑一定是得假装笑,努力笑——这不是虚伪吗?
她多么羡慕那些能自然笑的姑娘们啊。难道自己真的不适合露脸嘛。
所以她就尝试拍vlog了,尽量避免出镜,需要出镜的话用前置摄像头拍,把每一个画面的时间弄短点,这样的话装笑也不用太累。
早上6点,她听到5点58分的闹钟响,就立马起床,拿出另一台提前准备好的手机,录下闹铃响的片段。
来到厨房,先放好支架,夹好手机,调好角度,以前一步到位行云流水的做饭动作,现在分解开只是像机器人工作一样:对准冰箱——打开冰箱拿拿出食材——手机放冰箱——关上冰箱——移动支架——食材特写——切食材的动作——移动支架——打开燃气灶......
她发现,拍视频让每一件事情变得复杂,但同时又更清晰更标准。
比如,以前她和面的话就是凭感觉倒水,但现在她要用电子秤提供一个准确数据的量,因为这样可以为粉丝提供参考。
为了提升效率,她还在笔记中记录了自己做饭的食材用量:小笼包,饺子,葱油饼,水煎包......
像大厨一样的感觉。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拍好几十个素材,剪辑,配上自己喜欢的bgm,看了一遍又一遍,开心得不得了。
发出去一天,两天,只有寥寥数人的点赞。
vlog太花费时间了。
她就想着要不要做口播?
买了一个很牛的博主的视频课学习,发现方法都是一样的:多拍,多练,多复盘,还以为会有什么绝招......
午饭后,她突然在网上看到一句话,恍然大悟,突然找到了录制视频的秘诀:让自己舒服地活着是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
对啊。
不想笑为啥要装笑?
有观点就说为啥非要写稿子?
谁规定必须要这样做那样做?
想通了这一点之后,她坐下来一口气录了3个视频,没有写稿子。
她用剪映10分钟剪好,发布。
没想到,到晚上这条视频的观看量就超过了1万,点赞200多。
她终于知道自己该录怎样的视频了。
她发现当自己不抱着讨好心态去输出观点的时候,不笑也是一种自然,严肃也是一种正常。
除了文字,拍视频也成为她输出和记录生活的另一种形式了。
她会继续拍,直到不想拍的那一天。
未完待续......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35岁全职妈妈,6点起床拍视频的一天!(6)》为推书网注册网友“蔷薇书屋”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35岁全职妈妈,6点起床拍视频的一天!(6)》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duhougan/560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