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岁全职妈妈,我发现读书的3个目的:获取资讯、理解世界、娱乐消遣

34岁全职妈妈,我发现读书的3个目的:获取资讯、理解世界、娱乐消遣

前几天,有一位粉丝给我留言,他说:

书里有什么?

我自然会想到宋真宗的《励学篇》: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书里有什么?有良田,有黄金,有伴侣,有车马,有志向。

也有很多人经常在读书,却并没有从书中看到这些,是为何?

那可能是每个人读书的目的不同。

读书的3个目的:

1、获取资讯

以往人们通过看新闻报刊、电视、或者口口相传来获取资讯。

如今,技能书替而代之。

这个阅读目的非常明确,就是想从书中得到一些自己不知道的知识。

像2010年那个时期左右,还没有微信,也没有抖音。我大学毕业之后,想学一些word、excel和ps技能,就是通过在孔夫子旧书网上买的书学的。

如今,网络上有大量免费的这类视频教程,代替了书本。

但仍然有很多诸如此类的书籍。

比如,《刻意练习》就是这样一本书。实际上这本书里就是说,一个人不要觉得自己笨,只要通过刻意练习,找准目标,模仿,坚持,也能达到牛人的境界。

还有一些讲学习法的,写作方法的,都是提供资讯的。

这个阅读目的并没有什么错,毕竟人们通过书本得到自己想要的知识,然后在生活中运用它们,从而得到一些经济上的回报,也非常不错。

通俗地说,这类书籍,实际上是提供一种信息差。就是把你不知道的东西,写给你看。

你一边看,一边接受。接受不了的,就当作者没写。

能把这类书籍读的很好的人,除了接受书中信息,还会把这些知识加以理解,思考,拓展。

理解,在阅读中太重要了。

2、理解世界

读书的第二个目的,就是理解世界。

理解代表着思考。

这又比获取资讯,高了一个层次。

理解,代表着我们去了解我们不知道的东西。

意味着:接触新知识+自我思考

文学书、历史书、哲学书,通常能帮我们达到这个阅读目的。

比如,马尔克斯百年孤独》这本书,有人只看到了布恩迪亚家族之间的乱糟关系。但只要略加思考,就会发现这些问题:

名字相似的人,命运和结局也很相似,历史和家族,永远是无限循环的;

不管是谁,到老了之后都会孤独地死去,只不过孤独的原因不一样;

有些人喜欢一直工作,但当他得了失眠症,却发现不休息才是一种病。

但很多人觉得这样太累,不如把读书当做娱乐消遣更好。

3、娱乐消遣

这个目的听起来很俗,却是很多人读书的目的。

现在非常流行的网文,还有一些平台上的连载小说,就为了人们提供了娱乐的功能。

这些文字形式,我觉得就是刺激的平替。让人看了心里爽就行了。读者爱看什么,他们就怎么写。平台以阅读量决定作者的收入。

还有很多电视剧,也都是根据网文改编的。

人们喜欢看啊,所以就有人不断地写。

那么多名著和好的作品,为啥不去改编?因为理解起来有难度,改编更有难度。

我们实现这个目的时,是丝毫不费吹灰之力的,就是愉快地享受。

话说,想要娱乐消遣,随便找点什么看都可以。

既然费了眼睛和时间去翻书读,如果我们实现了前两个目的,娱乐消遣的目的不就自然达到了吗?

明知其可为而不为,只是因为前两者更难一些罢了。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34岁全职妈妈,我发现读书的3个目的:获取资讯、理解世界、娱乐消遣》为推书网注册网友“蔷薇书屋”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34岁全职妈妈,我发现读书的3个目的:获取资讯、理解世界、娱乐消遣》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duhougan/28516.html

(0)
上一篇 2024-06-20 16:28
下一篇 2024-06-20 16:34

相关推荐

  • 《悲惨世界》(中部):苦难经常是后娘,但有时也是慈母

    《悲惨世界》到了第二部分的时候,情节惊心动魄,处处透露着人间的苦难,却又充满着希望。 这篇文章,我用了书中形容青年时期马吕斯窘迫生活的一句话作为标题: 苦难经常是后娘,但有时也是慈母。 很多人会因为苦难而潦倒一生,但总有一些人,他们不会被苦难所打倒。相反,他们会因此变成一个坚韧而稀有的人。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到了悲惨世界中段的劳苦大众,究竟是如何面对苦难的。 01 任何时候,都会柳暗花明又一村。 对,是任何时候。 现实世界往往比小说更荒诞离奇,因为作者起码是根据逻辑来书写的。 沙威带着一个巡逻队在夜晚追捕…

    2024-05-06 读后感悟
    00509
  • 不必站到人群对面|一点点磨砺心志

    ◎ 不必一脸正义站到人群对面 不必一脸正义地站到人群的对 立 面,因为“对立面”一词有点敏 感,于是标题从略。人生在世,尤其是个性孤直的人很容易把自己放到人群对面。因为通常情况下一个人再强大也很难在社会体系之外做多少事,即便是相对孤立的文化活动,也是切磋起来更容易激起智慧火花。 人在刚刚进入社会的时候会有数学思维,一加一等于二;黑就是黑,白就是白。但进入社会以后很多东西都不是爱憎分明甚至不是是非分明的。在是与非之间还有很多中间地带。每一件微小的事情都有很多微细的“度”,在一定的“度”之内还可以被定义为离它比…

  • 昆明学院图书馆征稿优秀作品展示 | 观阅兵记:山河新语与吾辈之答

    观阅兵记:山河新语与吾辈之答 建筑工程学院 2025级土木工程1班 常宇韬 01.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暮云初合,神思已远。 恍见京华灯火如昼,三军肃列,铁甲生辉。忽有一人独立于光影交界处——戎装整严,枪械在握,目光所及之处,宛若淬火钢刃般锐利而灼热。 此非独一人之貌,实乃千万当代军人精神之缩影;眼中所燃,非独信念之火,更是世代相传、永不湮灭的民族魂脉。 步伐声自地心传来,如惊雷破土,似大河奔涌。 青年官兵面庞犹带青涩,然眉宇间已铸坚毅。 此乃新时代中国之脊梁,亦为民族复兴之先锋。 当是时也,“相信这盛世,如你所愿。”…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