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岁全职妈妈,我发现读书的3个目的:获取资讯、理解世界、娱乐消遣

34岁全职妈妈,我发现读书的3个目的:获取资讯、理解世界、娱乐消遣

前几天,有一位粉丝给我留言,他说:

书里有什么?

我自然会想到宋真宗的《励学篇》: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书里有什么?有良田,有黄金,有伴侣,有车马,有志向。

也有很多人经常在读书,却并没有从书中看到这些,是为何?

那可能是每个人读书的目的不同。

读书的3个目的:

1、获取资讯

以往人们通过看新闻报刊、电视、或者口口相传来获取资讯。

如今,技能书替而代之。

这个阅读目的非常明确,就是想从书中得到一些自己不知道的知识。

像2010年那个时期左右,还没有微信,也没有抖音。我大学毕业之后,想学一些word、excel和ps技能,就是通过在孔夫子旧书网上买的书学的。

如今,网络上有大量免费的这类视频教程,代替了书本。

但仍然有很多诸如此类的书籍。

比如,《刻意练习》就是这样一本书。实际上这本书里就是说,一个人不要觉得自己笨,只要通过刻意练习,找准目标,模仿,坚持,也能达到牛人的境界。

还有一些讲学习法的,写作方法的,都是提供资讯的。

这个阅读目的并没有什么错,毕竟人们通过书本得到自己想要的知识,然后在生活中运用它们,从而得到一些经济上的回报,也非常不错。

通俗地说,这类书籍,实际上是提供一种信息差。就是把你不知道的东西,写给你看。

你一边看,一边接受。接受不了的,就当作者没写。

能把这类书籍读的很好的人,除了接受书中信息,还会把这些知识加以理解,思考,拓展。

理解,在阅读中太重要了。

2、理解世界

读书的第二个目的,就是理解世界。

理解代表着思考。

这又比获取资讯,高了一个层次。

理解,代表着我们去了解我们不知道的东西。

意味着:接触新知识+自我思考

文学书、历史书、哲学书,通常能帮我们达到这个阅读目的。

比如,马尔克斯百年孤独》这本书,有人只看到了布恩迪亚家族之间的乱糟关系。但只要略加思考,就会发现这些问题:

名字相似的人,命运和结局也很相似,历史和家族,永远是无限循环的;

不管是谁,到老了之后都会孤独地死去,只不过孤独的原因不一样;

有些人喜欢一直工作,但当他得了失眠症,却发现不休息才是一种病。

但很多人觉得这样太累,不如把读书当做娱乐消遣更好。

3、娱乐消遣

这个目的听起来很俗,却是很多人读书的目的。

现在非常流行的网文,还有一些平台上的连载小说,就为了人们提供了娱乐的功能。

这些文字形式,我觉得就是刺激的平替。让人看了心里爽就行了。读者爱看什么,他们就怎么写。平台以阅读量决定作者的收入。

还有很多电视剧,也都是根据网文改编的。

人们喜欢看啊,所以就有人不断地写。

那么多名著和好的作品,为啥不去改编?因为理解起来有难度,改编更有难度。

我们实现这个目的时,是丝毫不费吹灰之力的,就是愉快地享受。

话说,想要娱乐消遣,随便找点什么看都可以。

既然费了眼睛和时间去翻书读,如果我们实现了前两个目的,娱乐消遣的目的不就自然达到了吗?

明知其可为而不为,只是因为前两者更难一些罢了。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34岁全职妈妈,我发现读书的3个目的:获取资讯、理解世界、娱乐消遣》为推书网注册网友“蔷薇书屋”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34岁全职妈妈,我发现读书的3个目的:获取资讯、理解世界、娱乐消遣》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duhougan/28516.html

(0)
上一篇 2024-06-20 16:28
下一篇 2024-06-20 16:34

相关推荐

  • 《万历十五年》:无关紧要的一年

    黄仁宇(1918年6月25日—2000年1月8日),美籍华人历史学家、教授、学者。出生于湖南长沙。以历史学家、中国历史明史专家,大历史观的倡导者而为世人所知。2000年1月8日病逝于纽约上州的医院中,享年82岁。著有《万历十五年》《中国大历史》《汴京残梦》等。 ——《百度百科》 缘起 知道《万历十五年》是因为《人民的名义》里面的高书记最喜欢的就是这本书,便一直好奇是本什么样的书,结果在17年买回来之后一直在书柜中当展示品,直到此次参加阅读会才让它重新出山。 在书柜展示这么就一个是和它一起展示的书有点多,还一个是因为它不太好…

    2025-01-02
    00620
  • 我恨不得把这本书都背下来

    我背过不少唐诗宋词,最喜欢王维的诗和辛弃疾的词,还有《古诗十九首》和日本的和歌。曾经有一段时间,我背了几十首和歌,中文日文都背。 记得当时我用的是一本专门赏析和歌的书,叫《小仓百人一首:日本古典和歌赏析》,作者是刘德润教授。这本书里的每一首和歌,都让我有一种背下来的冲动,因为它们都太美了。 一 这本《小仓百人一首》其实是一本和歌选集,它的编者是日本镰仓时代一个很有名的歌人,叫藤原定家。他在公元1235年,为了装饰一个亲戚在小仓山新建的别墅,挑选了这一百首和歌。所以这本书的名字里有「小仓」两个字。 这本…

    2025-09-30 读后感悟
    00237
  • 读《通鑑》简记

    前两天去村里之前想规划带什么书,结果忘了带,最后在一个“根据地”,可选书籍大大减少,就只带了《資治通鑑》和高岑的诗。 这次我没有沉迷读书,不顾一切,因为包容我照顾我的人已经是最后一次和我一起去村里。所以我花更多时间和他们交流。于是没有行吟。 读的主体都是《通鑑》。我一直觉得看完书写提要是极好的练习,而自己水平太次,试用白话简记大纲吧: ◎ 卷二十五·漢紀十七 霍家希望霍氏皇后生的孩子成为太子,没有成功就让霍氏皇后毒太子,没有得手。霍氏驕侈縱横。 廷尉史陸溫舒上書。 霍氏逐渐侵削,相对啼泣,始有邪谋。霍氏想…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