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这件事,我还是会泪流满面……

想起这件事,我还是会泪流满面……

 

几个月前,我参加了一位老师的朋友圈课程。没想到,它成为了我前半生的一次转折点。

虽然朋友圈是我熟悉的领域,但是课程内容依然让我觉得很有料,超值。

因此,我对这位老师非常认可,私下向老师表达过几次感谢,也以为老师对我印象很好。

直到,老师在一次直播时公开点我,说我习惯索取情绪价值,让人感到害怕……

我的情绪差点崩了。

一直以来,我都觉得自己有格局,善良、公正,善于为他人提供情绪价值。事实上,也收到非常多这样的反馈。

可以想见,被一个自己认可的人这样说,我的内心会是怎样的沮丧。

与此同时,我陷入巨大的纠结:

一面是我认可老师这个人,另一面是她在公开场合毫不顾忌我的感受,跟她课程里的人际理论相悖。

我该相信她说的,还是该尊重自己的感受呢?

相信她说的,我一时无法接受那样的评价;尊重自己的感受,就意味着我们再无进一步的可能。

想了一天一夜,最终,我无比煎熬地做出了艰难的选择:怀疑自己。

先接受老师的话,认为她说的是对的。

当我这样做了以后,便开始有意识地自我觉察。没想到,我竟真的发现她说的是对的。

意识到这一点以后,我感觉整个人蜕变了几层。

曾经,我以为进入高光时刻才叫蜕变,然而这次的转变却让我有了截然不同的领悟:

当一个人认识到自己的不堪,才是蜕变的开始。

接下来,我想通了很多事,也包容了很多事,并为自己的狭隘感到羞愧。

比如,当得知花钱请来的舅妈在我坐月子期间,第一次与我婆婆见面便主动说我的是非(说我的脾气大,在方圆十里都是出了名的)以后,我气得恨不得在妈妈的娘家群里公开指责她。

庆幸我凭着一丝的理智没有那样做,否则,我如何面对舅舅。

 

我曾带娃去他舅舅家小住,舅舅舅妈对他爱护有加,固然因为他是婴儿,惹人怜爱,但又何尝不是因为他是舅舅的姐姐的小孩呢?

妈妈的弟妹做错了事,也相当于她的弟弟做错了事,我为什么不能看在妈妈的面子上一笑而过,反而埋怨她不站在我这边呢?

还有我跟妈妈的关系,我也想清楚了,意识到是自己太自私。

 

我想到这些,才猛地发现,原来是家人一直在包容我。否则,我不可能有任性的机会。任性,就是在向家人索取情绪价值,尤其是我对妈妈的态度,实在太不应该了。

时至今日,再想起觉悟的过程,我依然会泪流满面。

那位老师没有说错,当我向她说起自己曾经因为别人的“固执”而错过某些事物时,其实就是在企图获得她的认同,也就是索取情绪价值。

 

想通了这一点以后,我的世界都豁然了。我向那位老师表达了感谢,谢谢她让我看见自己的“不堪”,让我有了蜕变的机会。她回复说,你真的很厉害。

其实还远没有结束。

自那以后,我时时察觉自己的言行,是否有向他人索取情绪价值的冲动。

 

比如,想要跟朋友分享一件事时,我是带着喜悦的心情,还是想向对方求得认同或别的什么情绪价值?

如果是后者,那么立刻打消念头。

又比如,对家人说话的语气感到不舒服时,我会反思自己有没有使用过这样的语气对家人说话。

想着想着,就会发现,其实自己做得也是远远不够的,那么当下的焦点就转移到如何改进自己的表达方式上面了。

 

几个月以来,我的心中对人和事充满了敬畏心。以前看不惯的,现在尊重并理解;以前记过仇的,现在看到对方的好……

我理解了身边的人,内心少有怨恨,更多的是感恩,从而更觉围绕自己的一切都是如此地美好。

我还帮助身边亲密的朋友学会觉察自己,避免做索取情绪价值的人,并且收到了很好的反馈。

我似乎窥探到了一个秘密:

如何成为受欢迎的人?避免向他人索取情绪价值。

最后,我想说:

勇敢地面对自己的不堪,用爱和行动去改变自己,而不是企图通过他人提供的情绪价值自我麻痹。

广告时间:

接下来一年,我的所思所想,所学所干,全部记录知识星球“晚晴的自留地”。

欢迎同频的朋友加入。

想起这件事,我还是会泪流满面……

 

- End-

 

作者简介:

晚晴,一个文字里有故事,眼里不见风霜的35岁+女生。体制内裸辞,前知名在线教育公司写作课产品经理,写作教练,最高月入4万+。荔枝微课10万+人气讲师。微信号:minzi2520。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想起这件事,我还是会泪流满面……》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星的书影笔记”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想起这件事,我还是会泪流满面……》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duhougan/51087.html

(0)
上一篇 2025-01-13 09:15
下一篇 2025-01-13 09:20

相关推荐

  • 经典名著《把信送给加西亚》读后感

    把信送给加西亚读后感一 主人翁安德鲁·罗文在没有询问“他在什么地方”的情况下不辱使命成功地将信送达加西亚将军手中。当下,我们宣扬企业需要如罗文般忠于职守、履行承诺、敬业、忠诚和主动的“送信人”,这样德才兼备的能人的确凤毛麟角。作为公司的一份子,我渴望成为公司的有用之才,与公司共发展、共荣辱,见证公司每一步、每一个脚印,也见证自己在公司的成长。 既然我选择了XX,XX也选择了我,一旦进入这家企业,便要全力以赴。自觉自主的完成每项工作任务,不用别人提醒,只要心系集体,朝着能使企业利益最大化的方向开展工作就变成…

    读后感悟 2023-06-04
    00514
  • 读了5遍《道德经》,我悟出6个字

    这两年来,我陆陆续续读了不同解读版的《道德经》,有帛书版的也有传世版的,前后有5个版本,也就是说我读了5遍的《道德经》。 那么,我读了这么多遍,有什么收获呢?除了我平时在公众号写的一些读书心得之外,还有非常实在的六个字:「反着想,顺着做。」 当我按照这六个字去做事,发现很多事情处理起来轻松了不少,还有不少意想不到的收获。既然有收获了,我就想把它分享出来,希望对你也有帮助。 先说什么是「反着想」?反着想,不是让你跟别人对着干,而是让你看到事情的另一面。老子说:「反者道之动」,就是说变化和运动是一切事物…

    2025-11-18
    0091
  • 讨厌一个人,其实不用翻脸的,最有水平的处理方式是“圣多纳释放法”

    生活中,我们都会遇到令人讨厌的人。 比如:烦人的同事、不讲理的领导、爱打探隐私的邻居、喜欢攀比的朋友、没有边界感的舍友…… 与这些人打交道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各种矛盾,这个时候,你会怎么办呢?直接翻脸? 美国著名心理学大师曼纽尔·J.史密斯,通过深入研究人的情绪和社会现象发现: 面对讨厌的人,如果直接翻脸,很可能为对方留下继续攻击你的话柄,导致事情进一步恶化。 在学校和职场中,盲目撕破脸皮,还会影响到你未来的发展。 那么,究竟该如何处理这种情况呢? 课题分离,从根源上消除讨厌情绪 个体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

    2024-11-25 读后感悟
    00634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