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这件事,我还是会泪流满面……

想起这件事,我还是会泪流满面……

 

几个月前,我参加了一位老师的朋友圈课程。没想到,它成为了我前半生的一次转折点。

虽然朋友圈是我熟悉的领域,但是课程内容依然让我觉得很有料,超值。

因此,我对这位老师非常认可,私下向老师表达过几次感谢,也以为老师对我印象很好。

直到,老师在一次直播时公开点我,说我习惯索取情绪价值,让人感到害怕……

我的情绪差点崩了。

一直以来,我都觉得自己有格局,善良、公正,善于为他人提供情绪价值。事实上,也收到非常多这样的反馈。

可以想见,被一个自己认可的人这样说,我的内心会是怎样的沮丧。

与此同时,我陷入巨大的纠结:

一面是我认可老师这个人,另一面是她在公开场合毫不顾忌我的感受,跟她课程里的人际理论相悖。

我该相信她说的,还是该尊重自己的感受呢?

相信她说的,我一时无法接受那样的评价;尊重自己的感受,就意味着我们再无进一步的可能。

想了一天一夜,最终,我无比煎熬地做出了艰难的选择:怀疑自己。

先接受老师的话,认为她说的是对的。

当我这样做了以后,便开始有意识地自我觉察。没想到,我竟真的发现她说的是对的。

意识到这一点以后,我感觉整个人蜕变了几层。

曾经,我以为进入高光时刻才叫蜕变,然而这次的转变却让我有了截然不同的领悟:

当一个人认识到自己的不堪,才是蜕变的开始。

接下来,我想通了很多事,也包容了很多事,并为自己的狭隘感到羞愧。

比如,当得知花钱请来的舅妈在我坐月子期间,第一次与我婆婆见面便主动说我的是非(说我的脾气大,在方圆十里都是出了名的)以后,我气得恨不得在妈妈的娘家群里公开指责她。

庆幸我凭着一丝的理智没有那样做,否则,我如何面对舅舅。

 

我曾带娃去他舅舅家小住,舅舅舅妈对他爱护有加,固然因为他是婴儿,惹人怜爱,但又何尝不是因为他是舅舅的姐姐的小孩呢?

妈妈的弟妹做错了事,也相当于她的弟弟做错了事,我为什么不能看在妈妈的面子上一笑而过,反而埋怨她不站在我这边呢?

还有我跟妈妈的关系,我也想清楚了,意识到是自己太自私。

 

我想到这些,才猛地发现,原来是家人一直在包容我。否则,我不可能有任性的机会。任性,就是在向家人索取情绪价值,尤其是我对妈妈的态度,实在太不应该了。

时至今日,再想起觉悟的过程,我依然会泪流满面。

那位老师没有说错,当我向她说起自己曾经因为别人的“固执”而错过某些事物时,其实就是在企图获得她的认同,也就是索取情绪价值。

 

想通了这一点以后,我的世界都豁然了。我向那位老师表达了感谢,谢谢她让我看见自己的“不堪”,让我有了蜕变的机会。她回复说,你真的很厉害。

其实还远没有结束。

自那以后,我时时察觉自己的言行,是否有向他人索取情绪价值的冲动。

 

比如,想要跟朋友分享一件事时,我是带着喜悦的心情,还是想向对方求得认同或别的什么情绪价值?

如果是后者,那么立刻打消念头。

又比如,对家人说话的语气感到不舒服时,我会反思自己有没有使用过这样的语气对家人说话。

想着想着,就会发现,其实自己做得也是远远不够的,那么当下的焦点就转移到如何改进自己的表达方式上面了。

 

几个月以来,我的心中对人和事充满了敬畏心。以前看不惯的,现在尊重并理解;以前记过仇的,现在看到对方的好……

我理解了身边的人,内心少有怨恨,更多的是感恩,从而更觉围绕自己的一切都是如此地美好。

我还帮助身边亲密的朋友学会觉察自己,避免做索取情绪价值的人,并且收到了很好的反馈。

我似乎窥探到了一个秘密:

如何成为受欢迎的人?避免向他人索取情绪价值。

最后,我想说:

勇敢地面对自己的不堪,用爱和行动去改变自己,而不是企图通过他人提供的情绪价值自我麻痹。

广告时间:

接下来一年,我的所思所想,所学所干,全部记录知识星球“晚晴的自留地”。

欢迎同频的朋友加入。

想起这件事,我还是会泪流满面……

 

- End-

 

作者简介:

晚晴,一个文字里有故事,眼里不见风霜的35岁+女生。体制内裸辞,前知名在线教育公司写作课产品经理,写作教练,最高月入4万+。荔枝微课10万+人气讲师。微信号:minzi2520。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想起这件事,我还是会泪流满面……》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星的书影笔记”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想起这件事,我还是会泪流满面……》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duhougan/51087.html

(0)
上一篇 2025-01-13 09:15
下一篇 2025-01-13 09:20

相关推荐

  • 张爱玲事迹补遗:失眠及其他

    ☞壹 张爱玲与聂华苓的交集 聂华苓于2024年10月21日在美国爱荷华家中逝世,距她100周岁生日只有三个月。张爱玲生于1920年,比聂华苓大五岁,所以她们曾有交集。 聂华苓 1962年7月,张爱玲《桂花蒸 阿小悲秋》的自译本 Shame, Amah中收入聂华苓编 Eight Stories By Chinese Women(中国女性八个故事)一书,在台湾出版。 同为声名显赫的女作家,张爱玲对聂华苓的印象不错。1965年10月31日,张爱玲写信给夏志清时说:“聂华苓的名字我常常听见的,《失去的金铃子》(聂华苓的长篇小说)是不是指那种虫?”得便请替我谢谢她转《铁浆》(朱西甯小说…

    2024-10-23
    00304
  • 三國志|古代漢語|讀書日記

    ◎ 三国志卷九·魏书九·诸夏侯曹传第九   1.太祖曰:“吾闻太上师臣,其次友臣……” 前两天我看《三国志》,小竺看见,过来指认里面的字,他指的一般都说得对,唯独把“曰”当成“日”。我告诉他之后,后来他在纸上写了,拿给我看,他把日和曰写在一起,并且告诉我是默写不是抄写(大概意思)。 2.曹仁字子孝,太祖从弟也。 蔓草:这个人还挺重要的。 3.曹真字子丹,太祖族子也。 常猎,为虎所逐,顾射虎,应声而倒。   蔓草:这里我又对记忆产生了怀疑,王维《老将行》里面:“射杀山中白额虎,肯数邺下黄须儿”是谁来着,前两天书友留言我还很…

  • 成长书单|“你的决定,就是你的命运”

    hello,这里是姗姗的小镇🍊 最近重看了《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这本书,第一次读它是四年前,事实证明,在不同的时间读同一本书,仍然会有更多不同的感悟和思考,我想我还会在两年后再看一遍。 如果说我的内心是一个圆球,有很多洞,这本书无疑帮我填补了上面的很多洞,看完后我对人一定要阅读的信念更坚定了,正如有句话说:“只有阅读抵达我”。 分享我对这本书的解读,全文框架: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阅读笔记 一、故事梗概 二、我的触动 三、一些思考 四、金句摘抄   一、故事梗概 这是本自传体小说,作者叫塔拉·韦斯特弗,整本…

    2024-11-14
    00223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