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父在颐年:吃鸭子不能飞

我到颐年一楼大厅时,见到一些右臂戴孝的人,有中年人,也有年轻人。他们站在前台前面,穿着得体,神情平静。看来是某个很老的老太太去世了。

这一幕,令我想起加缪的《局外人》开篇写到主人公莫索尔的母亲在乡下养老院去世的情景。生老病死,是人间常态,无论东方与西方,每一分钟都有新生儿出生,也有人离开这个世界。

我到五楼大厅时,大海叔在泡脚,其余老人在看电视,没看见父亲。近几天父亲都是躺在床上昏睡,完全不理会三楼老年大学的课程,更不理会大厅里的电视剧播到了第几集,叛徒有没有被抓住,革命有没有胜利。

上午我哥来过,也对父亲的状况表示担心,建议把停掉的阿伐他汀重新捡起来,我只得唯唯点头同意。转头吩咐巫森买了药,特特送到颐年来(我爱用特特这个词,觉得比特别特意都更贴切)。

巫森在楼下告诉我,早点把父亲扶下楼,晒最后一点太阳,补充些能量,因为日落一天天变早了。

把父亲从床上扶起,给他穿鞋,我问他有没有尿,他说没有。可是刚把他扶到门口,他就拐进了卫生间,说要大便。

父亲扶住马桶边的黄色扶手,用了超长时间才坐下去,我赶紧起身开柜子给他找拉拉裤。

父亲拉得不多,臭味很快弥漫开来。我给父亲揩屁股,擦洗,发现他右侧胯骨附近有一片癣,又找药膏来抹,手不小心撞到了墙上,一时疼得钻心。我觉得我活该。

过去说把孩子屎一把尿一把养大,老人何尝不是需要子女也一把屎一把尿来养老。我们今天尚可以送老人到养老院,过去没有长托,没有保姆,父母一边工作一边养孩子,不知有多难。

父亲絮絮叨叨,一直念叨的是巫森,问巫森是不是在家,有没有人替他去办公室。

等到把父亲扶到楼下,太阳的热量也快耗尽了。父亲一眼就看到了等在凉亭里的巫森,兴奋地告诉我,那不巫森么!

巫森一边迎过来,一边给我介绍他的同事葛老师。凉亭里,坐着一个老爷子,凉亭外,站着葛老师。巫森说老爷子是葛老师的公公。

 

葛老师公公八十二岁,耳不聋眼不花,气宇轩昂,一天三顿酒,还要绕楼走三圈,你就说服不服吧。

葛老师陪了一会,告诉她公公自己要去附近刷个车,就告辞离开了。前一天,我们还在门口遇见了葛老师的先生,他来送葛老师包的饺子给老爷子吃。

我跟巫森说,葛老师真是中国好儿媳,能经常来,太难得了。

小坐片刻,我们陪父亲在大门口走了几步,回楼等着开饭。父亲行走大不如前,说话也有些颠三倒四,不敢带他走太远。

颐年晚餐是小米粥、二米饭、萝卜丝木耳包子、茄子炖土豆、红烧鸭翅根和黄瓜丝汤。

老父在颐年:吃鸭子不能飞

老父在颐年:吃鸭子不能飞

王妈不吃鸭翅根,夹到了父亲盘子里。大海叔看见了,说:吃鸭子也不能飞!众人一听,都笑了。

我端汤给爱好解说的那个老太太,解说老太问:你是老爷子的啥人啊?我说是女儿。她说,我一直以为你是他孙女呢。

最近来了新的楼层主任海燕,父亲一边吃饭一边指给我看,告诉我她是管事儿的。又指着护理员杨姐说,那是你哥同学。

老父在颐年:吃鸭子不能飞

父亲指认清楚,我总算有了点安慰。在这里,父亲有了新的亲人,他特别依赖小余,又总是得到王妈的给予、容妈的关照、大海叔的逗笑,日常社交结构丰富了起来。

离开时,我在电梯里遇到了巫森师父和师父的女儿海燕——叫海燕的人可真多。海燕这是来接父亲回家吃饭。

我告诉海燕,和巫森去看过她父母了。海燕说:我爸说巫森和他们家小姑娘来看他们了,我说记得他们家是儿子呀。原来是你啊。

我们一起笑起来。

前有被解说老太误认为是我父亲的孙女,后有被老爷子误认为是我先生巫森的女儿,你就说这养老院我能不愿意来么?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老父在颐年:吃鸭子不能飞》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木兰良朝”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老父在颐年:吃鸭子不能飞》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duhougan/37639.html

(0)
上一篇 2024-09-29 10:15
下一篇 2024-09-29 10:23

相关推荐

  • 读书随感|旅行的意义|自我介绍

    ◎ 读书随感 今天看书基本都保证了,漢書一卷略多,杜诗多些,但因为是白文,体会也不多。个别地方读一遍没感觉,刚好有时候没有夹书签,重新打开看,会重叠读一些,读第二遍突然懂了某句。 也有一些完全搞不懂,比如《西阁夜》里面“盗贼尔犹存”的“尔”指谁。前面小伙伴讨论,我完全不能加入讨论,因为我还没有形成自己的理解。其他还有一句感觉理解了,没有标记,现在找不到了,下次读到再说。 由于在路上,带着老人孩子,不适合码札记,暂时也没有特别多扎实的内容可以码,所以先从略。 ◎ 旅行的意义 出来一天整了三万步(当然我手机可能…

  • 庚辰本《脂硯齋重評石頭記》(004)

    ◎ 第四回回目: 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芦?乱判葫芦案 甲戌本回目: 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蘆僧亂判葫蘆案 蔓草按,我也不知道《红楼梦》读到第几遍才突然想起来薄命女是香菱,薄命郎是冯渊。那时候只觉得这种回目像“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座中醉客延醒客,江上晴云杂雨云”一样有一种重叠之美。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 ◎ 开头交代了李纨: 这李氏亦係金陵名宦之女,父名李守中,曾為國子監祭酒…… 蔓草按,甲戌本朱批(我对朱批是谁的暂时没有深入了解,先一概如此称说)云:起筆冩薛家事,他偏冩宫裁是結黛玉,明李紈本末又在人意料之…

  • 我的2024读书报告|今年读了76本书

    hello,这里是姗姗的小镇🍊 这几天进行我的2024年度复盘,在阅读这一项上:今天共读了76本书。 ‍ 没有去看这个数字之前,总觉得今年的阅读量不够,还有很多碎片时间都没有利用起来,但总计下来,76本这个数字还是惊到我了~! 看来我们有的是时间阅读,尽管我的工作是和阅读相关的,但我想,普通人只要每天挤出一点点时间去读书,一年也是可以读20~30本书。   阅读给我带来了无尽向上生长的力量,今年我特意观察了自己的一些变化,很多认知和思维上的转变真就是书籍带来的,由“知”影响“行”,然后发生了实质性的改变。 如,曾经我总…

    2024-12-20
    00257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