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父在颐年:吃鸭子不能飞

我到颐年一楼大厅时,见到一些右臂戴孝的人,有中年人,也有年轻人。他们站在前台前面,穿着得体,神情平静。看来是某个很老的老太太去世了。

这一幕,令我想起加缪的《局外人》开篇写到主人公莫索尔的母亲在乡下养老院去世的情景。生老病死,是人间常态,无论东方与西方,每一分钟都有新生儿出生,也有人离开这个世界。

我到五楼大厅时,大海叔在泡脚,其余老人在看电视,没看见父亲。近几天父亲都是躺在床上昏睡,完全不理会三楼老年大学的课程,更不理会大厅里的电视剧播到了第几集,叛徒有没有被抓住,革命有没有胜利。

上午我哥来过,也对父亲的状况表示担心,建议把停掉的阿伐他汀重新捡起来,我只得唯唯点头同意。转头吩咐巫森买了药,特特送到颐年来(我爱用特特这个词,觉得比特别特意都更贴切)。

巫森在楼下告诉我,早点把父亲扶下楼,晒最后一点太阳,补充些能量,因为日落一天天变早了。

把父亲从床上扶起,给他穿鞋,我问他有没有尿,他说没有。可是刚把他扶到门口,他就拐进了卫生间,说要大便。

父亲扶住马桶边的黄色扶手,用了超长时间才坐下去,我赶紧起身开柜子给他找拉拉裤。

父亲拉得不多,臭味很快弥漫开来。我给父亲揩屁股,擦洗,发现他右侧胯骨附近有一片癣,又找药膏来抹,手不小心撞到了墙上,一时疼得钻心。我觉得我活该。

过去说把孩子屎一把尿一把养大,老人何尝不是需要子女也一把屎一把尿来养老。我们今天尚可以送老人到养老院,过去没有长托,没有保姆,父母一边工作一边养孩子,不知有多难。

父亲絮絮叨叨,一直念叨的是巫森,问巫森是不是在家,有没有人替他去办公室。

等到把父亲扶到楼下,太阳的热量也快耗尽了。父亲一眼就看到了等在凉亭里的巫森,兴奋地告诉我,那不巫森么!

巫森一边迎过来,一边给我介绍他的同事葛老师。凉亭里,坐着一个老爷子,凉亭外,站着葛老师。巫森说老爷子是葛老师的公公。

 

葛老师公公八十二岁,耳不聋眼不花,气宇轩昂,一天三顿酒,还要绕楼走三圈,你就说服不服吧。

葛老师陪了一会,告诉她公公自己要去附近刷个车,就告辞离开了。前一天,我们还在门口遇见了葛老师的先生,他来送葛老师包的饺子给老爷子吃。

我跟巫森说,葛老师真是中国好儿媳,能经常来,太难得了。

小坐片刻,我们陪父亲在大门口走了几步,回楼等着开饭。父亲行走大不如前,说话也有些颠三倒四,不敢带他走太远。

颐年晚餐是小米粥、二米饭、萝卜丝木耳包子、茄子炖土豆、红烧鸭翅根和黄瓜丝汤。

老父在颐年:吃鸭子不能飞

老父在颐年:吃鸭子不能飞

王妈不吃鸭翅根,夹到了父亲盘子里。大海叔看见了,说:吃鸭子也不能飞!众人一听,都笑了。

我端汤给爱好解说的那个老太太,解说老太问:你是老爷子的啥人啊?我说是女儿。她说,我一直以为你是他孙女呢。

最近来了新的楼层主任海燕,父亲一边吃饭一边指给我看,告诉我她是管事儿的。又指着护理员杨姐说,那是你哥同学。

老父在颐年:吃鸭子不能飞

父亲指认清楚,我总算有了点安慰。在这里,父亲有了新的亲人,他特别依赖小余,又总是得到王妈的给予、容妈的关照、大海叔的逗笑,日常社交结构丰富了起来。

离开时,我在电梯里遇到了巫森师父和师父的女儿海燕——叫海燕的人可真多。海燕这是来接父亲回家吃饭。

我告诉海燕,和巫森去看过她父母了。海燕说:我爸说巫森和他们家小姑娘来看他们了,我说记得他们家是儿子呀。原来是你啊。

我们一起笑起来。

前有被解说老太误认为是我父亲的孙女,后有被老爷子误认为是我先生巫森的女儿,你就说这养老院我能不愿意来么?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老父在颐年:吃鸭子不能飞》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木兰良朝”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老父在颐年:吃鸭子不能飞》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duhougan/37639.html

(0)
上一篇 2024-09-29 10:15
下一篇 2024-09-29 10:23

相关推荐

  • 新年第一次赠书名单来了!

    公众号又荒芜了一段时间。原因无他,只是假期在忙着带孩子,闹腾的小孩耗尽了大半的精力,等到她入睡,我也已经差不多精疲力尽,索性也就给自己放个假。 原本打包带回老家的电脑,结果连开机都没开,这其实给了我一个很大的感触,那就是大部分时候,都是计划赶不上变化,能够赶在当下做的事情,等到明天或许就会一直等到下一个明天。 年前,我发起了一个赠书活动,这也是我第一次赠书,精选了八本我个人非常喜欢的好书,尽管这些书都有些大众。不过,令我感到意外的是,大家的热情竟然都很高,后台一下涌入了很多赠书留言。这多少让我有…

  • 35岁,一定要大量读书:用费曼学习法做读书笔记,你学1小时=别人学习4小时!

    我是木小鱼,坚持读书5年,读书400+, 记得把我设为“星标”,我来证明,读书是普通人的救赎! 🐟 大家好,我是木小鱼~ 说来还挺有趣,我刚开始读书时很单纯:读书读就够了,有什么难的? 但结果往往是读完什么也记不住,别人问书中讲了啥,我支支吾吾说不出来,更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直到2020年,我成为【会计讲师】。为了讲好课,我需要确定课程主题,收集大量资料、梳理课程框架、备课,最后讲给学生听,不断地循环。 说实话,这个过程过对与从来没有讲过课的我来说非常痛苦,但是课程讲了几遍以后,我发现自己竟然对讲过的知识能够信…

    2025-03-27 读后感悟
    00108
  • 最近重读的两本书,再读依然受益满满

    卡尔维诺关于什么是经典,有这样一个论述——“经典不是你正在读的作品, 而是你正在重读的作品。” 国庆假期期间,趁着休息的空隙,整理了一圈自己的书籍,发现了一些曾经读过压在箱底的书,这段时间又重新唤起了重读的冲动,于是,就着兴趣重读了几本。 当然,我并不认为我重读的这几本书有多么经典,但我始终认为,即使不是经典,也存在重读的价值,因为在某个特定时刻,一本书值不值得重读,在于它可能会给当下的你,带来多大的受益。 比如,我最近又重新读了两本李善友在混沌大学的教科书——《第一性原理》、《第二曲线创新》 。很多人知…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