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穷人”和“烂尾娃”

任何时代,任何国家,好像都有穷人的概念。

过去,席门蓬巷,吃不饱,穿不暖,举债度日或揭不开锅,沿街乞讨,甚至偷盗抢劫,那叫“穷人”。

十三年前,我有一个学生阿宇,入学前和弱智妈妈沿街乞讨才能交上读高中的学费。考入大学后,第一学年他没有得到助学金。而他表示,拿到最高额度助学金的同班同学,用最新款手机,自述在家乡某局有岗位,每月还有收入。

经过帮他争取,第二学年他终于拿到了助学金。在读期间,他参加了我组织的一次主题演讲。在演讲中,牛角书生阿宇深情而坦诚地讲述了自己的经历,感动于他的不惧风雨的勇敢和始终如一的坚持,很多同学因此流下了眼泪。

那次演讲,我们邀请到《风和日丽》的编剧泳群做评委,她带了一本自己的长篇小说《女特警:为你钟情》。

演讲会结束时,泳群签名,把这本书赠给了阿宇,并告诉他,奋斗,能把苦难变成最好的大学。

毕业后,阿宇自主创业,开办了一所辅导学校,他当上了校长。这是一所寄宿制学校,对家境困难的学生多有照顾。阿宇也实现了让家人过上好日子的承诺。而从乞讨儿到大学毕业,再到当上校长,没有人知道他走过了怎样艰难坎坷的道路。

仅仅十年过去,学生们的家庭条件就今非昔比,交不上学费的越来越少,吃不像吃,穿不像穿的几乎看不见了。物质文明的高度发达,使吃饱饭已经不成问题,沿街乞讨的、抢包的,偷盗的都已绝迹。

因此,穷人的概念也发生了变化。

波兰裔英国社会学家齐格蒙特·鲍曼在《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里写道:“工业时代的穷人被重新定义为劳动力后备军。就业,稳定的就业、毋庸置疑的就业成为一种规范,失业与贫困画上等号——这是一种不符合规范的行为、一种不正常的状态。”“有些人视穷人为洪水猛兽,另一些人则以道德、良知、同情心为指引。然而,在工作伦理这个问题上,他们达成了完全一致。”

“新穷人”和“烂尾娃”

也就是说,那些找不到工作或者不愿意工作、不愿意种田的人,想要依靠社会福利和国家救济生活的人,成为了“新穷人”。

在找不到工作的人中,有些是口罩裁员导致的。他们人近中年,学习一门新技术存在难度,短期工又缺乏吸引力。背负高额房贷车贷,他们成了穿着时尚体面的“新穷人”。

还有毕业就失业的一部分人,有些甚至毕业于名校,无法如愿考进体制内,高不成低不就,成了“烂尾娃”。如果遭遇父母断供,简直无路可走。

其实,齐格蒙特·鲍曼还指出,西方国家有个词叫“亚洲小龙”,是指相比那些整天享受国家福利不工作的寄生虫,肯于奋斗,什么脏活累活都能干,靠勤劳养活自己的亚裔人。

但情况今天发生了变化。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以来,绝大多数人都能读大学,毕业后择业就出现了一种现象——他们不想成为一名“工人”。而不成为一名“工人”,其余可选择的工作范围狭窄,难度系数更大。

如果不深入了解,你在大街上是看不出哪个人是“新穷人”的。他们可能有高学历,高房贷,高消费,就是没有相匹配的高收入。他们或者没有收入,或者收入远远抵不上房贷。

方二锦的女儿妞妞有个同班同学,上交大毕业十多年,去年遭遇裁员,始终走不出阴影,终于放弃十里洋场的灯红酒绿,言称要回家乡创业。回到家乡小城一年多,闭门摆烂,没有任何创业规划。单身老母亲退休金完全抵不上上海的房供,愁眉不展,吃糠咽菜,一夜返贫。

方二锦向我描述这个情况时,有一种隐隐约约的兴奋。也许因为当年的学霸成了“烂尾娃”,反衬出平庸者的安稳和幸福。

这种兴奋按照齐格蒙特·鲍曼理论分析,也是出于一种工作伦理的考量,即全民就业的生产者社会,工作即正义,不工作是一种罪恶,没工作是一种耻辱。

“新穷人”和“烂尾娃”

齐格蒙特·鲍曼的《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这本书图书馆没有,我在网上买的(最近很是买了几本耐看的好书,等下一一道来)。在书中,他揭示了消费主义社会中,工作伦理对“新穷人”的道德压榨与谴责,也表达了对持久性社会问题的深刻反思。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木兰良朝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新穷人”和“烂尾娃”》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木兰良朝”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新穷人”和“烂尾娃”》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duhougan/48695.html

(0)
上一篇 2024-12-16 09:37
下一篇 2024-12-16 09:40

相关推荐

  • 如何吃透一本书?请一定要用烂这个读书笔记sop(建议实操100遍)

    我是木小鱼,坚持读书5年,读书400+, 记得把我设为“星标”,我来证明,读书是普通人的救赎! 你好呀,我是木小鱼,见字如面~ 我发现很多朋友是不会写读书笔记的,拿到一本书以后,直接一字一句的开始读,读着后面的内容,忘着前面的观点。 就像是在沙漠中徒步,读完什么都记不住,更别说做读书笔记了。 讲真,刚读书的前2年,我也是这样,那时就有一个非常强烈的渴望,到底该如何吃透一本书的?我真的好想进入那些优秀的脑子里转一圈看看。 终于,在我不断的尝试各种读书笔记之后,梳理出了一套适合我们普通人做读书笔记的sop。 浓缩了我…

  • 34岁,参加书评大赛,得了一等奖

    9月份,我参加了无戒老师新书的书评大赛。 其实刚开始没想参加,并不是不想获奖,而是害怕万一获不了奖会尴尬。 后来还是一种想要胜利的欲望打败了犹豫不决。 参加了,还得了一等奖。有奖金,还有无戒老师的鼓励,夸赞,以及一些写作朋友发来的祝福。 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愉悦。 昨天在给读书会的小伙伴们批改作业的时候,有一个同学说,觉得中年很好。以前那种面对世事的懦弱和自卑,因为年龄的增加慢慢消散,中年更勇敢。 我有同感。 虽然我今年已经34岁了,但好像令我开心的、改变我生活的重大事件,都是在30+之后发生的。 比如裸辞,做…

    2024-10-16
    00232
  • 7月复盘|出差一个周,还读了3本书,写了8篇文章!

    我是木小鱼,坚持读书4年,读书200+, 记得把我设为“星标”,我来证明,读书是普通人的救赎! ? 你好呀,我是木小鱼,一个职场妈妈!   迟到了7月份复盘来了,看了一下,这个月上班没有请假,读了3本书,写了8篇文章,还有带着大家去读书打卡! 总结的时候,本来觉得自己好像这个月有点丧,但是转念一想,出差了一个周,回来以后调整状态又浪费了不少时间,想到这一点的时候,突然发现,7月份我竟然没有对自己放弃,也是不容易,送给自己一朵小红书!哈哈   1.读了3本书   7月一共读了3本书《如何阅读一本书》,《寻觅意义》,《放大》三…

    2024-08-05 读后感悟
    00278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