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阅读盛行的当下,我依然保持着逛实体书店的习惯,同时坚持认为,图书馆和书店,标志着一座城市的文化品位与文明程度。
每次去书店,买很少的纸质书,因为几乎不打折。买很多的文创品,因为又有创意又精美。
在廊坊的尚书房,买到一瓶名为白色图书馆.花园和诗的香水。回来放在书橱里,每次打开书橱时看到它,都满心愉悦。好像能听见窗外雨滴滴落到蒙古栎树叶片上的轻语,同时联想到张岱的“幽窗开卷,字俱碧鲜”。
推开书店的玻璃门,扑面而来的油墨清香,总能让人感到笃定踏实。石家庄的呈明书店,美到你要屏住呼吸,丰富到让你知道,快餐文化横扫,它却像一座牢不可破的精神堡垒,守护着等待你前往巡礼的瑰宝。 书店的布局暗藏玄机。门口占据最显眼的位置的,一定是装帧精美的畅销书。而真正懂书的人,会径直走向它的深腹寻宝。
那里,深藏着许多绝版书、学术专著。或许封面泛黄,或许书页卷边,但它们其实因为稀有而更珍贵。 更多地在网店买书。搜索,按照价格由低到高排序,比较着看,是否是正版,是否有货,品相如何,有无运费……
买书的过程本身就是一场修行。出版业鱼龙混杂,重复出版、扎堆出版现象严重,需要在浩如烟海的书籍中发现、甄别、挑选。其过程最考验你的的眼光与品位。
有时候,为了寻找一本心仪的书,翻遍所有书店,这种执着,只有真正的读书人才懂。
D偶然看到我公众号的文章,在后台加了我微信,然后开始扫荡式阅读。他说凌晨两点,终于找到了出售我诗集《松嫩有寄》的网店,原价购买,还自掏运费,总共花了57.88元。
可能因为正在上架期间,竟然没打折。
D把截图发给我时,我给吓了一跳。因为我很少原价买书,更不附加运费。这么贵还买,让我半是感动,半是羞愧。
如果打折能买到心仪的书,得到的不减量,快乐还翻倍,那么就是两全其美。而原价买书,甚至也有人购买溢价书,我觉得实在是豪举了。
我每个月大约买一本书,一般是五到六折。导师逄增玉先生有一本《黑土地文化与东北作家群》曾再版,我们图书馆有,但作为珍藏,我还是买了一本,七折。
前年在济南图博会上,买了两折打包出售的,一共十几本,特别划算。回程拖着行李箱上下飞机,也不嫌重,就因为捡到了大便宜嘛。
就这样,我一直待在书适区,乐不思返,乐在其中,乐不可支。
D说,书到了要找我签名,我又给吓了一跳。因为诗集出来以后就从来没有翻开过,也不敢给人看,有一种强烈的羞耻感,签名似乎更不可能。
可能因为走马观花看了一些书,自知浅薄,心虚吧。
信息持续爆炸,应接不暇,太多人不再需要纸质书。而它的存在提醒着我们:真正的阅读需要专注与沉淀。
捧起一本纸质书,仿佛进入一个独立的精神王国,可以与作者进行深度对话。这种体验,是碎片化阅读暂时还无法替代的。
正像周晓枫说的那样:“书本是个魔法世界,它可以折叠时空。从远古天地的洪荒,到未来宇宙的神秘。从热烈的赤道,到旷寒的极地。从最小的物质单位夸克,到最大的生命个体鲸鱼。从人的情感,到神的法则。从瞬间,到亿万斯年。每本书都是一道打开的幻门,我们的身体无法栖居其间,但心思畅游,我们得以体验魔术般的奇迹与奇迹般的自由。这才是立即兑现的穿越,是妙趣横生、惊心动魄而又安全的旅行,我们可以英雄驰骋疆场,可以神仙逍遥江湖,甚至体验花的一生、兽的一生、矿物质的一生。”
每一本精心挑选的书籍,都是精神世界的一块基石,在大环境种种浪潮风暴冲击下,构筑着独特的自由王国和灵魂家园。
你可以四处徜徉,同时并不会失去一直坚守家园的机会。相信我,你的每一次归来,都是一次丰收之旅的再度开启。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待在书适区,建设一个自由王国》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木兰良朝”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待在书适区,建设一个自由王国》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duhougan/52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