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秀华和邬霞,两个人都不无辜

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期间,一篇《请余秀华女士公开向我道歉》的文章揭开了作者邬霞和著名女诗人余秀华骂战的始末。

很快,余秀华也写了一篇文章来应战:《邬霞应该给我道歉,但是都这么丑,免了吧。》

两篇文章看下来,只叫人瞠目结舌。原来,文人骂起人来也跟不识字的泼妇没什么不同。

 

作家艾小羊写得很生动:“两个诗人就在互联网的田间地头,撸起袖子互相甩泥,生怕自己甩出的泥巴不够脏,分别悄悄加入了一些肥料。”

羊姐称,余秀华的行为属于“在邬霞的田里‘拔辣椒’”,多管闲事。还扔肥料炸弹,不尊重人,过分。

但是,要知道邬霞早就在文章里侮辱过余秀华数次,说什么摇头晃脑之类的话,不过她不承认那是侮辱。

余秀华和邬霞,两个人都不无辜

余秀华的回击有点滞后,以至于成了率先发难的那个人。

不过,谁先发难不重要了,毕竟俩人已经骂得不可开交,难分对错。

想聊聊这场口水风暴背后的真实原因:余秀华和邬霞这两个人,谁也看不上谁。

 

共同点:同为女性,人到中年,出生底层,喜欢文学,能写。

不同的是,余秀华有文学天赋,而邬霞没有。

余秀华是惊世骇俗的,她的诗歌是在苦难上开出的花朵。

而邬霞是平凡普通的。

能写,但没写到惊世;能苦,但没苦到骇俗。有些人的不幸,仅仅只是不幸。因为连你的不幸,都显得那么普通。邬霞就是如此。(——艾小羊)

 

余秀华,有才气,众所周知。

诗歌我不懂,但是她在公众号写的随笔,的确可以看出她饱读诗书,古今中外的典故信手拈来,文字拿捏十分准确。

邬霞,初中毕业,业余写作三十年。好不好,我不敢说。

继她和余秀华写文互骂事件后,我去看了她的公众号文章,坦诚讲,她吃了读书少的亏。

 

既指官方教育受得少,也指课外书读得少。

懂懂说过,有没有接受高中教育是人生的分水岭。

邬霞只读到初中,常识教育不够,再加上原生家庭条件不好,因此人生底色是灰的。成年后,条件也没有多大改善,一直在被迫求生存,并且在生活的夹缝中坚持写作。

她向外传递的信息是,文学是她的梦。

只是可惜,她真的没有文学天赋。以她的文字功底,哪怕是去私企应聘一个跟文字相关的工作,也是很好的。

文学和文字是完全不同的两个物种。

文学,需要天赋。文字,不需要,要实用(价值)。

没有天赋,不要硬来啊。

冒昧地说,邬霞的文字,给人带来的价值和力量都有限。

前者,因为知识和眼界受限;后者,因为她受生活重压,内心缺爱。

最后,作为一名带过五千学员的写作教练,我想说,普通人要学写作,要会写作。因为写作可以帮助我们培养逻辑思维能力,这对生活大有裨益。

 

 

图片

 

 

作者简介:

晚晴,27岁笔面试第1名考上TOP国企,30岁离开体制,35岁生娃,孕晚期写了100篇爆款《天道》剧评,哺乳期写了50篇爆款《天幕红尘》书评。《学会写作》精读营正在招生中……

 

加我微信,围观晚晴朋友圈。

图片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余秀华和邬霞,两个人都不无辜》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星的书影笔记”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余秀华和邬霞,两个人都不无辜》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duhougan/55201.html

(0)
上一篇 2025-05-07 21:35
下一篇 2025-05-07 22:07

相关推荐

  • 《史记》看三遍懂三分,图啥

    今天把小绿皮《史記》正文加三家注看完了,还差一点三家的序文以及点校说明一类文字就算是三刷《史记》了。差的这一点一两天可以完成。 假如你从来没有看过一遍,问我这书写的啥?我能大概讲讲,也能记得里面一些篇目和细节。你问我深度的问题和每一句字句解释。诚恳地说,我并没有懂很多。 第一遍读《史记》是高中到大学。可能因为小苏《上枢密韩太尉书》,加上太史公文笔印证了小苏的赞美:其文疏荡,颇有奇气。那时候我哪里知道什么版本,只是知道书有没有错误。 那时候的笨办法就是把自己背诵过的段落和书店里的纸质书逐字核对一两篇。…

  • 《明智创富指南》是一本鸡汤书吗?

    《明智创富指南》这本书收到了。 昨晚8点,给娃洗了澡,哄睡后,自己一个人到客厅的沙发上坐着,一边翻阅书,一边喝完了白天剩下的最后一杯五红饮。 这本书,不同于其他书,把有用的文字以金句的形式藏在文章里,它是一本只有金句的金句合集。 不同于其他书里的鸡汤,看着很有道理,但却不能立即想到使用的场景。 这些金句都是大道至简的话语,让人能马上想到相应的场景,并知道如何去做。 比如,做成一件事,不能只是做成了,致谢很重要,分享经验也很重要。 上面这个句子看似普通,实则蕴藏智慧。我看到这句话时马上就去做了。 当时,…

    2024-10-10
    00418
  • AI 写作给读者的创伤

    最近,也跟风尝试了一些 AI 写作。 比如,在工作中,我会叫 AI 按照我写好的一段文字的风格,续写一篇文章的后面部分或者结尾。 又或者叫 AI 根据需求,写一些文案或者文章标题等等。用下来的整体感受是,如果用 AI 来写文案,拓展一些创意和思路,那是一个很好的工具,它能给你很多在文案和创意上的启发,当然,那些文字并非它的全新创造,只是经过大量的学习和训练后的结果,所以说,AI 会取代部分基础的文案和创意工作者,并非空穴来风,我觉得这将是不久之后的现实。 不过,让 AI 进行写作的话,从目前来看,它学得最好的是华丽绚烂…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