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我读懂了“心有山海,静而不争”(我的年度书单)

年终了,总感觉该留下些什么,才觉得过去的这一年是鲜活而立体的,仿佛只有这样,时间的痕迹才不会悄然而逝。频繁记录生活,只为让回忆变得更加具体,记录,本身也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

偶尔翻看旧记录,会感叹当年的自己原来是这样去思考和生活的。那些或深或浅的心绪,就像阳光下的尘埃,被光轻轻照亮。

昨天书友们陆陆续续分享了这一年的读书感悟(?征集丨用一本书,来形容你的2024(有福利相赠),征集持续到1月4日),每个人都在努力成为更好自己的路上前行,并不是说一定要追求读多少本书,而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一种健康的方式,跑步、阅读相辅相成。

总觉得,读书是一场与自己对话的修行,安静且私密。有时也曾犹豫,晒出书单会不会显得浅薄,可回头想想,读书,本就不该成为一场关于标签和定义的较量。能读进心里的,便是好书。

让自己慢下来之后,更坚定地相信,迈出去比待在原地审视更重要。读别人的书,修自己的心。(?这里去年书单2023年,我读懂了“内心丰盈者,独行也从众”(我的年度书单)我也通过书籍,链接到更多优秀的朋友,一直庆幸,是书救赎了在低谷时期的我,给了我勇气和力量!

一、这一年读过的书

2024年,我读懂了“心有山海,静而不争”(我的年度书单)

二、其中对我提升和影响比较大的几本

  •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 《超越百岁》
  • 《控糖革命》
  • 《影响力》
  • 《我曾走在崩溃的边缘》
  • 《斯通纳》
  • 《三生万物》
  • 《创业维艰》
  • 《怎样做成大事》
  • 《秦汉史讲义》

     

2024年,我读懂了“心有山海,静而不争”(我的年度书单)

如果说用一本书来形容我的2024,那一定是宁高宁的《三生万物》。这不仅是一位企业家的自述,更是一部蕴含东方智慧的商业哲学。宁高宁站在全球化浪潮的前沿,反思着时代、个体与世界的微妙关系。他写下的不只是商业决策,更是一场与世界对话的深度旅程。

这本书让我重新理解了何谓“变化与稳定”的平衡。宁高宁说:“管理者最重要的是在复杂中找到简单,在变化中寻找稳定。”

「人的心境有时要大,大可以去尝试从未有过的事业;但有时要小,把自己看小,可以脚踏实地,不好高骛远……」「往前跑,身后将会是繁花似锦”」

这些内容让我醍醐灌顶,当身处变局,如何保持定力,或许正是我们一生都要修炼的课题。今年接触了很多与东方智慧相关的内容,越深刻地感觉老祖宗留下的东西是值得我们去珍惜和传承的,不断修身养性,活出自己。

三、爱好变成驱动力

今年持续更新公众号,中途由于身体原因停更了一段时间,因为小红书认识了很多优秀的博主,看到了自媒体的另一面。

公众号帮我链接了更多爱书之人,同频共振,积极向上,我们通过书籍,看到了不同的世界。

这一年我尝试过不同的方法,去排版,去设计,去创意,慢慢摸索出自己的风格,不急不慢,真诚才是必杀技。

往往越简单,越朴素越打动人。

以下这些是我分享过的一些书单封面及插图(部分),回头看还是蛮有成就感。

2024年,我读懂了“心有山海,静而不争”(我的年度书单)

2024年,我读懂了“心有山海,静而不争”(我的年度书单)

▲2024年的一些痕迹

分享过的这些书籍,或许都曾在某个时刻悄然链接了你我,总有人会在这些碎片中,找到属于他自己的光。

这些书,有豆瓣高分(历史、社科、纪实、传记、哲学、科幻、推理、文学等等),有冷门经典,有科学新知,有新书速递,也有绝版回忆……

回望这一年的阅读旅程,逐渐明白,读书不仅是为了满足求知的欲望,更是为了在经历生活的波澜之后,依然保持一颗柔软而坚定的心。

四、心有山海,静而不争

去年,我一个人读书的意义是——“内心丰盈者,独行也从众”

今年,我读书的意义是——心有山海,静而不争

那时的我相信,只要心中有光,行走在这尘世,也不会觉得孤独。书籍是我的救赎,让独处成为一种享受。

2024年,我读懂了“心有山海,静而不争”(我的年度书单)

▲11月的泸沽湖

这一年,我学会与自己和解,更加明白了“山不言自高,海不语自深”的智慧。很多事情不再急于寻找答案,相信缘分,相信来去自如。缘分到了,好好珍惜;缘分尽了,好好告别,降低期待,过好自己的日子。

阅读的意义,渐渐变成了一种沉淀,一种无声的成长。

心中有书,便仿佛心有山海,即使身处喧嚣,也能保持内心的平静与辽阔。

“现实之兵日夜夺营拔寨,想象之城依旧坚不可摧。”现实常被欲望和利益裹挟,理想看似无用,却在关键时刻为我们点亮方向。或许,乌托邦注定是无处之地,但它的力量在于为我们塑造出对更美好未来的想象力。

我也在筑造我的乌托邦,读书如同航行,书籍是光,是岸,是归途。

回望2024年,这些文字构筑了我灵魂的风景。它们让我明白,独行并不孤独,在浩瀚的书海中,总能遇见同频的灵魂。2025年,我期待继续在书香中前行,拾起光亮,与世界温柔相拥。

来年,依旧会在路上,“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去看世界!

最后,感谢能看完文章的你,祝新的一年万事顺遂,身体健康!2025依旧愉快阅读!

 

END

 

 

 

 

2024年,我读懂了“心有山海,静而不争”(我的年度书单)

添加我为好友

一起成长进步

如果您觉得分享的内容对你有一些帮助

?可以右下角“点赞 分享 在看”~

祝大家阅读愉快!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一本书一视界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2024年,我读懂了“心有山海,静而不争”(我的年度书单)》为推书网注册网友“一本书一视界”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2024年,我读懂了“心有山海,静而不争”(我的年度书单)》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duhougan/50368.html

(0)
上一篇 2025-01-02 10:27
下一篇 2025-01-02 11:38

相关推荐

  • 《道德经》中最经典的10句话,说尽人生哲理

    昨天完成了阅读《道德经》第二遍,这次看的是解读版本。 从去年11月份开始,误打误撞接触《道德经》,一开始阅读无法停止,发现这里面真的有人生的大智慧。 任何人都无法说自己能真正读懂《道德经》,我也只是理解了皮毛而已。 但就是这一星半点,足以让我醍醐灌顶。 《道德经》中这10句话,真的说尽了人生哲理。 1、故常无,欲以观其妙;故常有,欲以观其徼。 出自第1章。 妙:事物的内在,本质。 徼:事物的表面。 意思是,做事情足够专注,就能发现事物的本质。但若是欲望太多,那注意力就会分散,就只能停留在理解事物…

    2024-05-22
    00444
  • 《老人与海》:人可以被毁灭,但不可以被打败

    “人可以被毁灭,但不可以被打败。” 这是《老人与海》给我最深刻的启示。故事讲述了一位年迈的老人,在苍茫的大海上,与一条曾经属于他的大鱼度过了几个难忘的夜晚。虽然全书不到120页,却在寥寥数语间道出了许多的人生哲理。 在捕鱼的过程中,老人始终想着那个心疼他的男孩。也许,这个男孩就是他的灯塔,也是他的希望。正是这份信念,支撑着他机械般地与各种困难搏斗。尽管他的手上被大鱼割开了无数伤口,饥肠辘辘的身体、疲惫的大脑和逐渐模糊的意识都让他随时可能葬身大海,但老人心中始终怀有希望。正是这份希望,让他在困境中…

    2025-03-23
    00412
  • 讨厌一个人,其实不用翻脸的,最有水平的处理方式是“圣多纳释放法”

    生活中,我们都会遇到令人讨厌的人。 比如:烦人的同事、不讲理的领导、爱打探隐私的邻居、喜欢攀比的朋友、没有边界感的舍友…… 与这些人打交道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各种矛盾,这个时候,你会怎么办呢?直接翻脸? 美国著名心理学大师曼纽尔·J.史密斯,通过深入研究人的情绪和社会现象发现: 面对讨厌的人,如果直接翻脸,很可能为对方留下继续攻击你的话柄,导致事情进一步恶化。 在学校和职场中,盲目撕破脸皮,还会影响到你未来的发展。 那么,究竟该如何处理这种情况呢? 课题分离,从根源上消除讨厌情绪 个体心理学…

    2024-11-25 读后感悟
    00566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