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因为给孩子报名需要找一些证件,就翻出了十五年前的存折。当时的情况是我暑假出去打工,挣了一千五,我平时是助学金能够全部花销,还能买几本书的人。
曾经想好好学习争取奖学金,但不擅长短期记忆。除了核心专业课,其余公共课并不格外擅长,因此稳稳徘徊在三等奖学金外围。我们寝室四个人常常一起复习,我是唯一得不到奖学金的那一个笨瓜。
但是过几个月让我考核心专业课,我还能考差不多水平。我就是那种平时慢慢积累,关键时刻抱佛脚近乎无用的人。大二以后我好不容易说服自己不再去在意这件事情。安心多读几本原典是正经。因为我这么笨,大概需要花一个月备考才能有点用(譬如得到奖学金),而一个月的沉浸式读书对我来说更迷人。
那个暑假,我和校友一起在他们家乡教高中生地理。校友和他们的同学(老师辈)都对我很好,学生们也对我很好。皖南夏日曾经给我很多美好回忆,至今朋友圈还有几个那时的小伙伴,虽是师生,他们和我年龄差也就五岁左右。
那一年我挣了1500元,觉得并无花销之处,就给老父亲。老父亲说,你不花我钱都可以了,你挣的钱我不能要。后来我就存了,想着每年还去那里打工。结果后来想考研,就没有去,想取出来非常不划算,本金都取不出来,只好暂借老父亲的钱继续存。后来挣了钱又还他。好在每年只存一笔不痛不痒的,后来工作了,更谈不上负担。
今天看着十五年前自己的笔迹,不敢想象已经过去那么多年。我甚至要想想才知道那些年自己在干嘛。一开始是读大学,度过抑郁的青春期。直到毕业后一年左右在合肥工作一段时间,遇到一群不错的小伙伴,后来虽然不联系,但当时挺好的。
那时候慢慢不那么抑郁。后来就是认识了某人,通过百度文库。他能够掌控交流的节奏并且能够接得住我。我甚至怀疑当初能相互信任尤其是感受到被接纳一半要归功于时差。比如我大半夜还没睡抱着电脑下楼整理东西,他还能万里之外跟我说几句话。
后来家里有些挫折,使我明白瞎晃是不行的。我以前对物质期待太低,随便挣点钱够自己花还能买点牛奶回家看父母。后来明白这样的收入水平经不起一点风浪。于是乖乖跟某人入疆,考个稳定的工作。入疆前去不限户籍的南京考过一次公务员试水。
好像是冬天,新疆的时间还是半夜,某人竟然远程叫我起床去考试。我没怎么准备。考得也差。某人说,新疆够用了。后来到新疆,我不工作会发疯,某人甚至希望我能安心居家备考。那时候我们虽然遇见已经太晚,还有考研的想法。
但离家万里,不工作我会疯,我没有那种“无恒产而有恒心”的强大心理素质。没有恒产的时候我的心绝对定不下来去考试。于是我去快餐店当了服务员。后来考试需要的工作证明还是快餐店用椭圆形财务章给我开的。
我生平大概只有考编没有打酱油。每一种题型都好好做,不会的继续,会的跳过。后来笔试以明显优势遥遥领先。我不擅长面试,好在只是略有落后,总分还是第一。入职刚开始感觉春光明媚,后来是一年的磨合期。
这一年我经历了难以想象的身心重创,只有住院的时候可以停下工作。第二年我毅然决然要走,后来因为有个去支教的机会,我暂时没有离职。在支教的地方我继续适应了大半年,才终于算是适应社会了。
后来我逐渐赢得了人们的尊重,甚至对工作比对家庭还满意。在两个孩子三岁以前又经历了漫长的家庭的磨合。在这个令人发疯的磨合期我和某人重新认识彼此,我也和我婆婆磨合很久,还有孩子。
后来我们能够比较好地相处。某人曾经管我方方面面,后来我“不服管教”,终于撂开手。
人可能要经历至少两次亲密关系的顿悟,一次是和父母的剥离,一次和感情中的另一方。最后我们和别人在一起生活但相互独立。
帮助我精神独立的力量之一来自于这个号,和来来往往的小伙伴们的鼓励。所以我可以基本忽略流量写号,但我不能忽略小伙伴们。如果忽略,不如写在别处。
今天晚上我听姐姐说,据我母亲说,老父亲身体并不好,我哭了一场。晚上怎么都睡不着,眼泪从右眼流到左眼。想夹缝中找个时间回去看看。这些年我悟到的东西也曾经零零星星跟老父亲说过但没有充分展开。
我希望能更多地记录父母经历的事情。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回望十五年》为推书网注册网友“蔓草, 读书与生活”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回望十五年》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duhougan/560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