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弱点》:这一点,决定了你能不能写出好作品

《人性的弱点》:这一点,决定了你能不能写出好作品

最近付费加入了一个读书会,共读书单中的第一本书就是《人性的弱点》,这是一本人人都知道,也都“读过”的书。

但是,能将书中的原则和方法融入思想和行动中的人好少。即便有人“做到”了,也带着强烈的功利性,最终原形毕露。

能够不带功利,而是出自关怀和尊重的初心去对待他人,难能可贵。且,往往收获意想不到的结果。

这次跟着读书会重读《人性的弱点》,计划完成12篇读书笔记,本文为第1篇。

/正文

首先回答一个问题: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需不需要朋友?

这个问题放在10年前,大多数人可能会嗤之以鼻:这不是废话吗?谁不需要朋友呢?

俗话说,多个朋友多条路,朋友多了路好走——朋友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存在。

然而,在现如今各大媒体报道和自媒体分享的众多案例中,人们发现,“朋友”差点成了“坑友”的代名词。

比如,借钱不还的朋友,因嫉妒而使坏的朋友,卷款潜逃的合伙人……

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或多或少出现过这样的朋友,因此,上述情形总能勾起大家不好的回忆,以及引发相关的共鸣。

譬如,不要对人掏心掏肺,因为你不知道对方是人还是鬼;不要告诉人你赚了多少钱,因为除了父母没人真的希望你好……

人们不再相信十年前的那套关于朋友的理论,也不再相信除了自己以外的任何人,自然也就不会把心思放在交朋友上。

我也不例外。

曾经以为非常值得信赖的人,要么当面奉承背后捅刀子,要么伪装得极好骗取信任后露出真面目,无一例外地令人大跌眼镜。

与此同时,我发现,即使不在人际交往上花心思和时间,生活似乎也不受任何影响,反而因为清净而自在了不少。

久而久之,我便习惯了与人保持距离,不再主动表达热情,也不会主动关心他人。遇到言语上冒犯我的人,我还会毫不留情地怼回去。

无需花时间和精力应对人际关系,感觉生活的确减负了很多。

不过,渐渐地我发现,由于不再连接他人,也不花心思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生活少了很多“灵感”和素材。

在《人性的弱点》这本书中,作者卡耐基提到,纽约大学的一位讲师,同时也是某知名刊物的编辑,他在讲授短篇小说写作课程的时候说,他每天收到的投稿在书桌上堆积如山,但是只读几段,他就知道作者是否喜欢和人打交道。

“如果作者不喜欢和人打交道,”他说,“人们也不会喜欢他的故事。”

 

他还说,如果你想写出好作品,首先要真心对人有兴趣。

对人有兴趣,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关心他人,包括尊重和感恩他人的付出,把对方放在心上,并用行动体现出来。

这句话提醒了我,使我重新审视人际关系。

我想到,决定不再花心思建立和维系良好的人际关系之前,我常常因为主动关心别人,为他们提供价值,不仅获得了心灵上的愉悦,还收获了很多写作素材,写了很多点赞量超高的朋友圈和文章。

 

而当我不再与人链接,不去关心他人,我写的文章就没有了以往那样的热情和感染力。

随之而来的是,我自身的能量也变弱了,不再像以前那样充满干劲,不自觉地影响他人了。

重读《人性的弱点》这本书,我认识到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写作的重要性,将会持续学习和践行书中的原则。

 

- End -

作者简介:前知名在线教育公司写作课产品经理,写作教练。用文字记录成长,邀请你一起成为自己生命的记录者。

加V请备注:公众号读者。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人性的弱点》:这一点,决定了你能不能写出好作品》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星的书影笔记”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人性的弱点》:这一点,决定了你能不能写出好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duhougan/28511.html

(0)
上一篇 2024-06-20 16:26
下一篇 2024-06-20 16:30

相关推荐

  • 老父在颐年:吃鸭子不能飞

    我到颐年一楼大厅时,见到一些右臂戴孝的人,有中年人,也有年轻人。他们站在前台前面,穿着得体,神情平静。看来是某个很老的老太太去世了。 这一幕,令我想起加缪的《局外人》开篇写到主人公莫索尔的母亲在乡下养老院去世的情景。生老病死,是人间常态,无论东方与西方,每一分钟都有新生儿出生,也有人离开这个世界。 我到五楼大厅时,大海叔在泡脚,其余老人在看电视,没看见父亲。近几天父亲都是躺在床上昏睡,完全不理会三楼老年大学的课程,更不理会大厅里的电视剧播到了第几集,叛徒有没有被抓住,革命有没有胜利。 上午我哥来过…

    2024-09-29
    00247
  •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一 然而对于这本书,最令我赞叹的是作者的写作手法,如果剔除那些哲学课程,本书内容可以说所剩不多了,但作者从一开始就设置了谁是席德这个悬念?引导读者一直读下去,顺道把哲学这门功课也让你收下,欣欣然读到故事靠后部分席德以超出想象的方式出现,直令我大开眼界!(发出这样的感叹是因为读书少,见识浅,不要投来鄙视的眼光,请把我温柔的对待) 顺着作者的思路读了大半本书,当那个谜一样的席德第一次出场的时候,原来她在另外一个世界,而苏菲的世界只不过是席德手里的小说,爸爸写的故事!而席德的爸爸写这些…

    读后感悟 2023-06-04
    00174
  • 34岁全职妈妈,我发现读书的3个目的:获取资讯、理解世界、娱乐消遣

    前几天,有一位粉丝给我留言,他说: 书里有什么? 我自然会想到宋真宗的《励学篇》: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书里有什么?有良田,有黄金,有伴侣,有车马,有志向。 也有很多人经常在读书,却并没有从书中看到这些,是为何? 那可能是每个人读书的目的不同。 读书的3个目的: 1、获取资讯 以往人们通过看新闻报刊、电视、或者口口相传来获取资讯。 如今,技能书替而代之。 这个…

    2024-06-20
    00229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