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一个顶级读书方法,你读1本书等于别人读10本书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费曼学习法,这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法,源自著名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

费曼学习法的核心理念是“以教为学”,通过教学或向他人解释所学知识来加深理解。将这种方法也可应用于读书这件事上,可以大大提高我们的阅读效率。

01.选择目标概念

在阅读过程中,首先确定你的阅读目标。这可以是书中的一个关键概念、理论或观点。在明确了目标之后,仔细阅读相关部分,确保你完全理解了这些概念。

马伯庸的“八面受敌读书法”是一种深度的阅读方法,其核心思想在于反复阅读的时候,每次阅读都专注于解决一个具体的问题或达到一个明确的目的。这种方法借鉴了古代学者苏轼的读书理念,类似于面对多个敌人时,集中精力应对其中一个,以此来突破困境。

在阅读一本书之前,要明确自己的阅读目的。这个目的可以是对书中某一特定主题、知识点、人物或情节的深入了解。比如,第一遍阅读《汉书》时,可以专注于了解汉代的官制;第二遍则可以专注于军事,着重阅读与卫青、霍去病相关的部分;第三遍则可能关注经济方面,如盐铁论的内容。

带着明确的目的去阅读,忽略其他不相关的内容,专注于实现自己的阅读目标。这种专注有助于深入理解和吸收书中的信息。

02.复述概念

理解了目标概念之后,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这些概念。这可以帮助你检查自己是否真正理解了原文的意思,同时也能锻炼你的表达能力。

阅读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卡片笔记法来理解和记录概念。

这种方法通过创建和管理一系列索引卡片来组织和存储信息,使得知识的管理变得更加有序和高效。

在使用卡片笔记法时,每个卡片上都写有一个中心思想或者关键点,这个点可以是一个概念、一个论点、一个数据或者一个引用。每张卡片都是一个小型的信息单元,可以独立存在,也可以和其他卡片通过主题、关键词或者概念联系起来。

在笔记中一定要加入自己的思考,有助于产生新的想法和视角,促进知识的创新。对所学内容要进行分析和评价,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见解,有助于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03.分享给他人

这一步是费曼学习法的核心。你可以向他人(或想象中的听众)解释你所学的知识。这不仅能够巩固你的理解,还能在回答他人问题时发现自己的知识盲点。

在生活中,我们可能很少有面对面向别人分享一本书的情景,但我们可以尝试着用文字在朋友圈、自媒体进行分享。

举例来说,假设你正在阅读一本关于时间管理的书籍,你的目标是理解“番茄工作法”。首先,你仔细阅读关于番茄工作法的部分,确保自己完全理解了这种方法。然后,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复述番茄工作法,并在朋友圈或与朋友分享你的理解。最后,通过自媒体、团队分享等方式向他人解释番茄工作法,回答他们关于这个方法的问题。

通过以上步骤,你将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记住所读的内容。这种方法需要时间和精力,但它能够使你的阅读效率大大提高。记住,学习不是单纯的记忆,而是理解和应用。费曼学习法正是帮助你在阅读中实现这一点的有效工具。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发现一个顶级读书方法,你读1本书等于别人读10本书》为推书网注册网友“似时与书”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发现一个顶级读书方法,你读1本书等于别人读10本书》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duhougan/25461.html

(0)
上一篇 2024-04-13 10:08
下一篇 2024-04-13 13:19

相关推荐

  • 在幻想中慢慢回归读写生活

    前两天睡觉很多,实际上是很困,晚上往往在00:00-01:00之间入睡,闹钟08:00,一半能睡不小于七小时。中午往往还能睡一个小时,睡一个小时意味着几乎不能看书。 晨读废了很多天,昨天晚上点检《左傳》第二册,竟至于四天没有看到30页,虽然每页似乎比偶尔醉梦中略清醒,但我的水平搁在那里,再清醒也不能全懂。所以还不如按部就班看下去。 昨天晚上我稍稍收敛一下心神,较少地说话,然后读了大概十几页书。还写了两张字。这些读写量在认真读书的日子也属于常态,较为充实了。我有时候能够意识到某一笔可能怎么写,实践又有阻力和差距,有…

  • 欧阳江河:醉蟹上身——读《繁花:批注本》

    编者按:适逢《繁花(批注本)》付梓,诗人欧阳江河手书《繁花》片段,有感于《繁花》特色、传统而现代的批注方式与极有创意的排版,即赋《醉蟹上身——读批注本<繁花>》并略加自注,以诗歌形式与作者、批注者、版式设计者、读者开展复调对话,亦可作为小说的另一种别致注解。 | 金宇澄与欧阳江河 作者简介:欧阳江河,原名江河,1956年生于四川泸州,1979年开始新诗写作,曾任《今天》文学社社长,现为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出版中文诗集十余部,代表作有《悬棺》《手枪》《汉英之间》《玻璃工厂》《关于市场经济的虚构笔记》《凤…

    2023-07-26 读后感悟
    00327
  • 《老人与海》:孤独与胜利

    不知道是我经历得不够还是嚼得不深,对于老人的苦难与搏命,我无法做到感同身受。 初看完《老人与海》,五味杂陈,脑子里有许多想法他们争着抢着闹着要开口说话,不能说是一团乱麻,但确实是暂无明确脉络,那就先不管那些有的没的规范的随意的……反正先从 开始 开始,与纸笔,慢慢述说我们的故事。 一、小记 层层叠叠的苦难, 无尽的孤独, 不屈的意志, 自我的勉励……是自欺欺人?还是掩耳盗铃? 管他呢, 不过老人也没办法了, 只有这样, 才能让胸腔燃起希望,助长他不屈的意志。 二、孤独 故事发生的时候老人已经很老了,他已经连续84…

    2025-03-23
    00317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