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通鑑》卷三十一至三十二

最近心里充满了忧患,就是感觉一堆事情而且很棘手,个个不仅要硬着头皮而且要脱层皮才能推进一点点。常常处于内耗状态,所以精神健康程度有所折扣。业余时间看书几乎是自己的精神支柱了。

 

◎ 資治通鑑卷三十一·漢紀二十三

 

永始元年(乙巳、前一六)

6.迹漢功臣,亦皆剖符世爵,受山、河之誓;

注:高帝封爵之誓曰:「使黃河如帶,泰山若厲,國以永存,爰及苗裔。」

 

蔓草:这段誓言没看过三五次至少近期看过一两次,这一次我突然觉得好像跟陶诗里面「書誓山河,啟土開封」有点关联。刚刚查逯钦立先生注的《陶淵明集》,果然是,请允许我嘚瑟五秒……嘻嘻(“啟土開封”与之无关)。

 

王者必先自絕,然後天絕之。

王者以民爲基,民以財爲本……

帝性寬,好文辭,而溺於宴樂……

 

7.上乃喟然歎曰:「吾久不見班生,今日復聞讜言!」

 

8.光,褒成君霸之少子也,

有所薦舉,唯恐其人之聞知。沐日歸休,兄弟妻子燕語,終不及朝省政事。

 

三年

5.士者,國之重器;得士則重,失士則輕。

且惡惡止其身,

注:公羊傳:惡惡止其身,善善及子孫。

《書》曰:「毋若火,始庸庸。」

蔓草:没有别的意思,就觉得这样的警句应该拿小本本记下来。

 

 

◎ 資治通鑑卷三十二·漢紀二十四

 

孝成皇帝中

永始四年(戊申、前一三)

6.梁王立驕恣無度,至一日十一犯法。

有司按驗,因發其與姑園子姦事,奏「立禽獸行,請誅。」

注:漢法,內亂爲禽獸行。

蔓草:看《史記》时不知道这是专用词,看《通鑑》至少已经4了两次,趁这次刚好看见,抄一下。后来一个臣子说事情不确切,败坏皇族名声,就没有“誅”。

 

元延元年(己酉、前一二)

9.故槐里令朱雲直谏,皇帝大怒,扬言处死他。左將軍辛慶忌|叩頭流血相救。

 

11.上亦稍厭游宴,復脩經書之業;太后甚悅。

蔓草:这段挺好玩的。

 

四年(壬子、前九)

 

2.

读《通鑑》卷三十一至三十二

看 我并不是划线划满了呀

 

这段诵《詩》诵《書》挺有意思的,可见贵族教育之一斑。

 

綏和元年(癸丑、前八)

7.匈奴有斗入漢地,直張掖郡,生奇材箭竿、鷲羽;

注:《山海經》:景山多鷲,黑色多力,所謂皁鵰也。

蔓草:单纯想抄一下,熟悉文本。

 

10.这段有点乱,我以为有排印错误,查铅印本一致。就是「孊每入長定宫,輒與孊書,戲侮許后,嫚易無不言;」句的两个“孊”。

读《通鑑》卷三十一至三十二

这页划线多 不作辩解 哈哈

 

11.劉向自見得信於上,……其言多痛切,發於至誠。

居列大夫官前後三十馀年而卒。後十三歲而王氏代漢。

 

后记:

 

今天早上七点多起来就开始看通鑑,由于码了几行札记,离家前只看了四五页。到了办公室9:06左右,看着看着开始发困,看到10页左右就自主入睡。醒来9:45,看了两页上班。

 

午间感觉似乎能看完,这一卷只有29页,后来也是最后开始发困,又睡了几分钟或十几分钟。醒来看完也就上班了。陶诗搁下多日,不过不急,最近打算就先读杜诗吧。有空汇报阅读感受。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读《通鑑》卷三十一至三十二》为推书网注册网友“蔓草, 读书与生活”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读《通鑑》卷三十一至三十二》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duhougan/30231.html

(0)
上一篇 2024-07-23 10:50
下一篇 2024-07-23 10:59

相关推荐

  • 托尔斯泰:永远不要结婚

    最近在看《战争与和平》,书中的安德烈公爵对皮埃尔说: 永远,永远不要结婚,我的朋友。 说这段话的时候,他的妻子正在孕期,为了逃离婚姻,他准备去参加战争。 我很少写关于婚姻的观点,因为我自己的婚姻,其实是糊里糊涂的,既谈不上十分幸福,也说不上悲惨,就跟父辈们一样,努力奋斗抚养孩子,日复一日而已。 但我认为,婚姻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结婚可以让两个人更幸福,而不是为了所谓的传宗接代。 如果达不到这个目的,那结婚自然没有什么意义。 托尔斯泰借安德烈之口,说出了一条关于婚姻十分可信的真理: 如果你不十分了…

    2024-09-04
    00428
  • 这才是读书的终极意义:触发

    读书贵有新得,作文贵有新味。最重要的是触发的功夫。 再次读《文心》,这句话击破了笼罩我这三年读书历程的黑暗。 曾想过,人生短短3万天,读得多才是好。 也曾想过,咬文嚼字,不懈钻研,像专家学者那样,将一些书狠狠地啃下来,才是好。 到今天才明白:原来,触发,才是读书的终极意义。 细细想来,以前虽不知触发这个概念,但我已不知不觉地践行了许久。   01   32岁能够坚持读书,是因为,读书触发了我。 2022年,我32岁,那时候我的状态是这样的: 文案编辑岗位,很安逸,工资不高,一…

    2025-01-13
    00298
  • 读《蔡义江新评红楼梦》随感

    首先说一下,这书乱买的,当年可能有点沉迷《红楼梦》,买这书不知因为什么,可能想逐渐了解一些红学家的观点。这书相当于百衲本,可能不如直接买古抄本的影印本。但也附带看看看过很多相关书籍的学者随手提及的“常识”。 《红楼梦》这书也够复杂,但在所有古典名著里面仅看文字算简单的。反正就是健在的讲《红楼梦》的除了骆玉明先生有时候解读得还挺平和中正,大多让人不忍卒闻。因为对人物的解读差别太大。 我自己也抱着审慎的态度,比如王夫人、贾政,虽然有这样那样看起来有点过的地方,但在当时而不是现在,绝不是一无是处,甚至…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