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鱼,它允许自己奋斗一生,却最终回到起点。
中华鲟出生于长江上游,幼时顺流而下进入大海,成年后却要逆流而上,穿越三千公里激流,回到那片熟悉的水域。
这样的生命轨迹不仅是鲟鱼的坚韧写照,也隐喻着我们每个人对归属和自我的追寻。
《东方早报》和《澎湃新闻》的创始人邱兵,通过一系列平凡而真实的人生故事,带我们思考: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要到哪里去?
《鲟鱼》
作者: 邱兵
出版年:2025-6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 大方
中华鲟是一种古老而坚韧的鱼类,它们数百万年来逆流而上,完成生命中最重要的洄游与产卵。而如今,水坝建设切断了它们的回家路,水域污染、航运干扰和非法捕捞让它们的生存充满威胁,产卵场的环境和岸线的开发破坏,使它们的未来变得异常艰难。
《鲟鱼》这本书用这条鱼的命运为隐喻,提出“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要到哪里去?”
这些问题不仅关乎鲟鱼的生命轨迹,更映照着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历程。
书中的故事都很简单,却直戳心口,因为真实到无法躲开。
故事里的人物也很普通,普通到就好像是自己身边的某某。
他们有缺点,有挣扎,有温度,也有让人难以释怀的复杂情感。
比如:
偷拿他人手表的张二娃,他的父亲在发大水中救了一位女人而身亡,家庭陷入困境,事后他妈妈找女方希望能寻求一些帮助,却被冷冷的拒绝“我又没让他救我”。即便这样,张二娃后面也毫不犹豫的跳下江,救了落水的船友;
老船长张渝民,做了一辈子船长,老了得了肺癌,仇人送来一百万救命;
作者的父亲,典型的老派警察,严厉、节俭、认死理,年轻时你觉得他不懂生活,年纪大了才发现他就是生活的底色;
老何,人送外号“何雷锋”,热心肠、直来直去,结果为了去长江游泳,不幸坠楼;
还有老领导,曾经的报业风云人物,晚年被阿尔茨海默带走记忆,只剩下零碎的往事和不再清晰的眼神。
这些普通人就像中华鲟在受阻的河流中挣扎,它们身上发生的病痛、遗憾和温暖,是每个人生命中难以绕过的节点。
《鲟鱼》谈生死、谈衰老、谈疾病、谈故乡,也谈人与人之间那些说不清的牵挂和善意。会情不自禁想起身边的人,想起那些来不及好好说一声再见的时刻,无一不让人产生共鸣。
“记住我留给你的最后的话,乌龟可以活几百年,因为它一动不动,但是,一动不动的生命有个什么鸟意思呢?”
成功都是暂时的,失败才是人生的主旋律,但是如何面对失败,却把我们分成了不同的人。
生活并不干净利落,有裂缝、有遗憾,也有偶尔跃出水面的时刻。
想起家人、朋友,想起那些在时间的河流里被冲散又被留下的人和事。像鲟鱼跃出水面,看见了它的力量,又很快消失在水下。
就像作者写的那句:“很烂很烂的生活,也是生活。在这条名叫时间的河流里,活下去。”
中华鲟的挣扎与命运映射着我们每个人的生活轨迹,面对断流与污染,我们如何找到回家的路?面对生命的无常,我们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活得更有重量?
书中的人物虽然普通,却像鲟鱼一样,在人生的激流中艰难游弋,努力寻找自己的归属和方向。
而我们又何尝不是呢?
添加我为好友
一起成长进步
如果您觉得分享的内容对你有一些帮助
祝大家阅读愉快!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凌晨看完《鲟鱼》,让我久久不能平静》为推书网注册网友“一本书一视界”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凌晨看完《鲟鱼》,让我久久不能平静》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duhougan/563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