揽过晨曦,便懂得光的温暖

每年的今天,心情会格外复杂。

也许被赋予了太多祝福反而显得沉重,多年前的今天,父母赋予了我生命,而现在我也真正成为了自己的主角,在爱与被爱的日子里,心存善意带着热爱奔赴山海。

记得以前朋友圈写:生日,从来都不像是个恩赐,却更像一场劫。它无意拔高了你的生存满意度,可以平静孤独地过完那365天,但是你不能忍受哪一天的孤独平静。因为你觉得你的生日,“一整年过来只有一次”。那么这一天太重太重,太容易让人失望、难过。难怪人人见你都要嘱咐一句:“生日快乐”。

其实,到了这个年纪,庆祝可有可无,而且也很少过节日,除了传统的节日(一般也就是春节,元宵节),我觉得任何节日只是人赋予它的意义,它不会因为这一天的特殊加长或缩短。

所以,我会尽力去把每一天都过的不一样。

以前有一个习惯,会习惯的去回想昨天的此刻、上周的今天自己在做什么,反而这个小小的习惯,在现在称为是“复盘”。

在复盘的过程中去反思,去改变践行。

揽过晨曦,便懂得光的温暖

(路边的花,晚上像繁星点点)

我不是一个喜欢热闹的人。但,如果一群朋友在一起,我又是那个最不扫兴的人。比如在篝火晚会上一起跳舞,在朋友家跟着音乐一起摇摆,去KTV里吼地声嘶力竭。

我觉得在什么场合应该做什么事,如果觉得拘谨,那一开始可以放弃这个选择。就像哥一直对我说的一句话:在什么样的年纪就该做什么样的事。

或许这种性格,让我时而老气横秋,时而显得“中二”。还好,身边还有为数不多不嫌弃我“二”的朋友。

经过疫情的洗礼和那段难熬的日子,对“朋友”有了更深的理解,所以时常说,身边的朋友大多比我年长不少。因为在农村成长,又是老大,会多一份责任和担当,更能体谅和照顾别人。

但时常又忘记照顾自己。

 

去年,大概是最难熬的一年。

今天跟老H聊(应该是昨天了),想起那段如履薄冰的日子,心中依旧涌起无法抑制的惶恐与酸楚,不禁模糊了视线。这一年去得最频繁的是医院,是上学之后回家频率最高的一年,也是陪在父母身边最久的一年。

关闭了朋友圈,断掉了无效社交,在看到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之后,拿起了书桌上的书来“自我救赎”。于是,我又把这个公众号捡起来了,也注册了小红书账号,学习用作图软件,用更多的工具来提高效率。

我看到了生命的无常,如浮萍般漂泊无定,也深深体会到了底层人民的无奈与无助。他们的苦难,像是一道沉重的阴影,笼罩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那份艰难与挣扎,无时无刻不在触动着我心底最柔软的地方,迫使我去体谅、去理解、去共情。

渐渐地,我明白了,为什么那些洞悉世事、看透人性黑暗的人,往往最容易陷入抑郁的深渊。知识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隐藏在世界表象之下的真相,但这光芒有时也刺痛心窝。

当一个人看得越清楚,便越能察觉到人性的复杂与脆弱,那些阴暗的角落、不堪的真相,会如重压般沉淀在心头。于是,内心的孤寂与无力感愈加深重,仿佛走进了一个无路可退的迷宫,难以挣脱出心灵的桎梏。

我很庆幸,在兴趣爱好里找到了避风港。

阅读让我在文字的世界里发现了无数个可能的自我,书中的智慧给予思考与慰藉;拍照记录则让我学会用镜头捕捉生活中的美好与细微,将那些难得的瞬间永远定格下来;而运动则让我在汗水与坚持中重塑内心的平衡,正是这些爱好,在最艰难的时刻给了我生活的热爱和希望。

揽过晨曦,便懂得光的温暖

(最近读过及近一周内要读的一些书,欧洲史太厚重,尚未读完)

越努力,也越幸运。

于是,我幸运地遇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热爱读书且优秀的朋友。

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知识的力量,也感受到读书的具象化:坚持正义,有着独立思考的精神,不随波逐流,自律乐观,积极向上,热爱家人。

同样也遇到了一些优秀的编辑和读书博主。比如今天就幸运的中了一本特装书,也幸运的收到编辑的赠书邀约,同样幸运的是一篇小红书帖子阅读数据超过一万了(这在去年是想都不敢想)。

而同样幸运的是,近期的工作也进展得很顺利,找回了属于自己的节奏。不再刻意追求结果,只专注于尽力而为,反而感到更加轻松自在,也收获了意想不到的成效。

无心插柳柳成荫,你播下善意的种子,总有一天会在某个不经意的地方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想给别人撑伞。太能体会了。

 

前段时间收拾书桌,发现以前破旧的日记本,记录着青涩的碎碎念,虽然字迹模糊,但没舍得扔。

就像,有人早已经在微信上把你删掉了,可是你还不舍得互删,留个头像看看也好啊。

对他人的期待有时是一种微妙的暴力。

某一天,突然顿悟了。那些让自己感到痛苦不安、纠结自责的人和物,正是内心纷乱的根源,也是我不断在和自己内耗,我纠结不安,但于别人云淡风轻。

于是,果断删去了这些负担,无论是关系还是物品。

揽过晨曦,便懂得光的温暖

(雨后夕阳下的浮光掠影)

我开始实践断舍离,清理掉所有不再适合自己的东西,腾出空间来接纳真正值得珍惜的事物。这样感到压抑的情绪得到了释放,内心的平静与自在渐渐回归。问心无愧,努力保持一种简单而纯粹的生活方式,让每一天都充满了真实的满足与安宁。

更关注当下自己的感受。

 

“我觉得给朋友打气的最好方法之一是,自己也做个让他觉得牛逼的事”。

这段比较经典的话来自老H,于是我认识了牛逼哄哄的老H。至此,我觉得一个人拥有独特的人格魅力才是他最大的发光点。

我有时候想,人与人的关系是很脆弱的。

成年后在彼此的关系中,最多能够给予的只是知趣和清醒,特别是那些没有一同经历过风浪的关系,似乎是没有办法可以想的。

当不能为对方提供有效的价值时,那么也就意味着彼此之间的关系到此终结。

刘律说:步入社会后,大家基本上都是以“价值”来取入。但是我们还是可以避免成为这样的人,只要我们把关注点放在生活和人际交往本身上就好。

揽过晨曦,便懂得光的温暖

“顺其自然”和“道法自然”的古老智慧,不再只是书页上的字句,而是融入了我的生活,过去,总是喜欢计划未来,追求某种结果,希望每一件事都能按我的意愿发展。可现实总是充满了变数,越是执着,越容易失望。

花开有时,落叶有时,生活中许多事物也是如此。

见过花开,便懂得风的温柔。

踏过雪地,便懂得冬的静谧。

揽过晨曦,便懂得光的温暖。

未来依然充满未知,但不畏怯。在这条顺应自然的道路上,已然学会了接受,学会了握手言和。

先絮叨这么多吧,最近挺好,感谢一路上给予我帮助、理解、支持的朋友,家人。

希望,在接下来的日子依然砥砺前行,不忘初心。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揽过晨曦,便懂得光的温暖》为推书网注册网友“一本书一视界”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揽过晨曦,便懂得光的温暖》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duhougan/33373.html

(0)
上一篇 2024-09-04 15:27
下一篇 2024-09-04 15:45

相关推荐

  • 《哪吒2》最火的5句台词:人这辈子,最怕突然听懂一句话

    作者 l 微月 来源 l 微月在读书(ID: weiyuegogogo) 转载请联系授权(微信ID:YoYomom52)       这个春节假期,《哪吒2》火得一塌糊涂。 上映7天票房超47亿,猫眼预测票房将达到72.41亿,猫眼购票评分9.7。 豆瓣网友也给出8.5的高分,关于这部电影的讨论刷爆全网。 除了极燃的剧情、酷炫的动画、强大的装备,以及超高的演技,台词也频频戳中观众心窝,简直精彩绝伦。 有人说,人到一定年纪,最怕突然读懂一句话。 有些话,没听懂是幸运,听懂了久久难以忘怀。 今天,我挑选了剧中最火的5句台词,看看有没有哪句触动你? …

    2025-02-05 读后感悟
    001.9K
  • 讨厌一个人,其实不用翻脸的,最有水平的处理方式是“圣多纳释放法”

    生活中,我们都会遇到令人讨厌的人。 比如:烦人的同事、不讲理的领导、爱打探隐私的邻居、喜欢攀比的朋友、没有边界感的舍友…… 与这些人打交道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各种矛盾,这个时候,你会怎么办呢?直接翻脸? 美国著名心理学大师曼纽尔·J.史密斯,通过深入研究人的情绪和社会现象发现: 面对讨厌的人,如果直接翻脸,很可能为对方留下继续攻击你的话柄,导致事情进一步恶化。 在学校和职场中,盲目撕破脸皮,还会影响到你未来的发展。 那么,究竟该如何处理这种情况呢? 课题分离,从根源上消除讨厌情绪 个体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

    2024-11-25 读后感悟
    00432
  • 推书网2025年新年寄语:向着笑容更多、心里更暖前行

    当新年的钟声悠然敲响,我们告别了过往的岁岁年年,迎来了满怀希望的 2025 。回首往昔,那些或欢笑、或泪水的瞬间,都已化作珍贵的记忆,珍藏于心。如今,站在新一年的起点,心中满是憧憬与期待,而 “笑容更多、心里更暖” 这句质朴却饱含深情的话语,宛如冬日里的暖阳,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也成为了大家心底共同的期许。 元旦佳节,各地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北京的天安门广场上,人头攒动,人们怀着崇敬与喜悦,观看庄严肃穆的升国旗仪式,在晨曦中迎接新年的第一缕曙光,五星红旗冉冉升起,那飘扬的红与人们脸上的笑容相映生辉,满是…

    2025-01-13 读后感悟
    00245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