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读书之后,我发现了写作的奥秘

大量读书之后,我发现了写作的奥秘

张炜,一位充满理想主义、人文主义和浪漫情怀的当代写作者

用20年的时间创作的450万字的巨著《你在高原》,并以此荣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写作慢慢来》是张炜写给少年儿童的文学读本,用极富感性和诗意的文字抒写关于文学、关于写作的那些感悟。

文字不多,但值得慢慢去体悟、去领会。

大量读书之后,我发现了写作的奥秘

01.找到你的树

一名写作者,一定要找到你的那棵树,它也许来自于故乡,也许来自于童年;它是鲁迅北京胡同前的那两棵枣树,也是莫言记忆中山东大地上殷红的高粱;它可能是小时候的你亲手种下的桃树,也可能是在你内心深处的长满了热爱与梦想的艺术之树。

每一个写作者都是寄生在这棵树的人。

我们有很多技法去描写晨曦与落日、孤鹜与秋水,但那些比喻和排比都是机械的、乏味的组合,如果我们真正走进这棵树所根植的广袤的自然,聆听大地的吞吐呼吸,那些贴合每个毛孔的文字就能源源流出。

没有大地的体温,文字就没有灵魂。

去出生的地方寻找丢失的东西,故乡的泥土永远不会让我们流泪。

同是茅奖得主的东西也说:每个作家的作品都有故乡的印记。无论是鲁迅的平桥村,沈从文的湘西,还是莫言的高密,只有扎根在故乡的大地上,我们的那棵灵感之树才会繁衍生息,蔚然成荫。

愿你拥有你的那棵树。

02.朗读和抄写

这个时代是朗读和抄写的荒漠。

碎片化的信息越来越多,铺天盖地,我们不得不加快速度去浏览它们,一键复制。文字变得渐渐只剩下传递信息的功能。

时代越快,越是需要慢的读,慢的写。

小时候,我们读诗,读美文,那些经典的文字就从口中飞扬起来,萦绕在我们的生命之中;小时候,我们把诗歌抄写下来,把歌词抄写下来,把《童话大王》上的故事抄写下来,一遍遍的抄写之中,那些文字就像注满了我们青春的血液,灵动了起来。

文字,不只是颗粒状的符号,用最古老的方式去朗读,去抄写,让文字生发出最黏稠的、毛茸茸的质感和气味。

03.看老书

老书是岁月馈赠的宝物。

在当下,知乎体蔓延的小说,在3秒内必须看到反转,再没有《巴黎圣母院》一开头漫长的城市人文的描摹;在当下,人们擅长在煽动情绪、引发共鸣的信息茧房里追逐流量,再没有鲁迅、王小波的独立思考和徐志摩、海子的诗性表达。

真正的伟大的书,是精神上非常自尊,经过时间的淬炼依然充满人性光辉的书。去读这样的书,可以减少大量试错的空间,一旦抵达阅读的顶峰,便能一览众山之小。

人生苦短,多读经典。

04.脑体结合

现代人群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鲜于跟土地亲近,跟动植物相处,鲜于去经历日晒雨淋,风雪载途。

如果只从别人的作品、翻译的文字中去寻找智慧,那这种智慧是很容易干涸枯竭的。

我们不能将自己囿于一方小小的书斋,要走到广阔的生活中去,去劳作、去体验、去实践,去亲历一朵花的开放,去去感受蝴蝶扇动的翅膀,脚踏坚实之地,手握丰实之物,思维和灵感才能变幻出不同的角度,衍生出更多丰富的空间。

 

大量读书之后,我发现了写作的奥秘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大量读书之后,我发现了写作的奥秘》为推书网注册网友“似时与书”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大量读书之后,我发现了写作的奥秘》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duhougan/33327.html

(0)
上一篇 2024-09-04 10:18
下一篇 2024-09-04 10:30

相关推荐

  • 沧桑十年,说点真话(罕见回忆录)

    这是一本被出版社雪藏的珍贵作品。 1999年出版的时候,有个副书名:为了悲剧不再重演。 那段特殊的历史,我们只能从历史教科书或纪录片里面看到一些只言片语,很难有相关的书能够出版。   作者马识途先生——正是姜文经典电影《让子弹飞》的原著作者,电影是根据他的中篇小说《夜谭十记》改编,这位文坛巨匠享年110岁高龄。 《沧桑十年》真实记录了作者在那个特殊历史时期的亲身经历与深刻思考。 书中对那段岁月的描写之深入、细节之丰富远超想象,更因其直抒胸臆的笔触而显得尤为珍贵。 正因如此,这部作品始终…

    2025-08-13 读后感悟
    00156
  • 王冰:深度阅读让我们的世界更为广阔

    诸多经典著作一直强调个人主体意识的确立,努力凸显一个具有现代意识的“人”,从而把人从君权、神权、宗法的压迫中解放出来。 当我们进行深度阅读的时候,我们在与这些经典著作的交流、碰撞、融汇中,获取一种重新探究生命、思考生活的新渠道及主体意识的自觉。 应该说,重新发现和张扬人自我的主体性,这是对现代科技给人类带来福利的同时也带来某种伤害的反拨,是对过度沉迷视频的一种脱离。进行深度阅读与思考,会使得我们感到自己还是一个站立的人,这也是中华文明进行现代转型与民族国家实现统一富强的前提之一。因此,我们需要对…

    2025-02-18
    00316
  • 老父在颐年:吃鸭子不能飞

    我到颐年一楼大厅时,见到一些右臂戴孝的人,有中年人,也有年轻人。他们站在前台前面,穿着得体,神情平静。看来是某个很老的老太太去世了。 这一幕,令我想起加缪的《局外人》开篇写到主人公莫索尔的母亲在乡下养老院去世的情景。生老病死,是人间常态,无论东方与西方,每一分钟都有新生儿出生,也有人离开这个世界。 我到五楼大厅时,大海叔在泡脚,其余老人在看电视,没看见父亲。近几天父亲都是躺在床上昏睡,完全不理会三楼老年大学的课程,更不理会大厅里的电视剧播到了第几集,叛徒有没有被抓住,革命有没有胜利。 上午我哥来…

    2024-09-29
    00423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