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读书之后,我发现了写作的奥秘

大量读书之后,我发现了写作的奥秘

张炜,一位充满理想主义、人文主义和浪漫情怀的当代写作者

用20年的时间创作的450万字的巨著《你在高原》,并以此荣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写作慢慢来》是张炜写给少年儿童的文学读本,用极富感性和诗意的文字抒写关于文学、关于写作的那些感悟。

文字不多,但值得慢慢去体悟、去领会。

大量读书之后,我发现了写作的奥秘

01.找到你的树

一名写作者,一定要找到你的那棵树,它也许来自于故乡,也许来自于童年;它是鲁迅北京胡同前的那两棵枣树,也是莫言记忆中山东大地上殷红的高粱;它可能是小时候的你亲手种下的桃树,也可能是在你内心深处的长满了热爱与梦想的艺术之树。

每一个写作者都是寄生在这棵树的人。

我们有很多技法去描写晨曦与落日、孤鹜与秋水,但那些比喻和排比都是机械的、乏味的组合,如果我们真正走进这棵树所根植的广袤的自然,聆听大地的吞吐呼吸,那些贴合每个毛孔的文字就能源源流出。

没有大地的体温,文字就没有灵魂。

去出生的地方寻找丢失的东西,故乡的泥土永远不会让我们流泪。

同是茅奖得主的东西也说:每个作家的作品都有故乡的印记。无论是鲁迅的平桥村,沈从文的湘西,还是莫言的高密,只有扎根在故乡的大地上,我们的那棵灵感之树才会繁衍生息,蔚然成荫。

愿你拥有你的那棵树。

02.朗读和抄写

这个时代是朗读和抄写的荒漠。

碎片化的信息越来越多,铺天盖地,我们不得不加快速度去浏览它们,一键复制。文字变得渐渐只剩下传递信息的功能。

时代越快,越是需要慢的读,慢的写。

小时候,我们读诗,读美文,那些经典的文字就从口中飞扬起来,萦绕在我们的生命之中;小时候,我们把诗歌抄写下来,把歌词抄写下来,把《童话大王》上的故事抄写下来,一遍遍的抄写之中,那些文字就像注满了我们青春的血液,灵动了起来。

文字,不只是颗粒状的符号,用最古老的方式去朗读,去抄写,让文字生发出最黏稠的、毛茸茸的质感和气味。

03.看老书

老书是岁月馈赠的宝物。

在当下,知乎体蔓延的小说,在3秒内必须看到反转,再没有《巴黎圣母院》一开头漫长的城市人文的描摹;在当下,人们擅长在煽动情绪、引发共鸣的信息茧房里追逐流量,再没有鲁迅、王小波的独立思考和徐志摩、海子的诗性表达。

真正的伟大的书,是精神上非常自尊,经过时间的淬炼依然充满人性光辉的书。去读这样的书,可以减少大量试错的空间,一旦抵达阅读的顶峰,便能一览众山之小。

人生苦短,多读经典。

04.脑体结合

现代人群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鲜于跟土地亲近,跟动植物相处,鲜于去经历日晒雨淋,风雪载途。

如果只从别人的作品、翻译的文字中去寻找智慧,那这种智慧是很容易干涸枯竭的。

我们不能将自己囿于一方小小的书斋,要走到广阔的生活中去,去劳作、去体验、去实践,去亲历一朵花的开放,去去感受蝴蝶扇动的翅膀,脚踏坚实之地,手握丰实之物,思维和灵感才能变幻出不同的角度,衍生出更多丰富的空间。

 

大量读书之后,我发现了写作的奥秘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大量读书之后,我发现了写作的奥秘》为推书网注册网友“似时与书”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大量读书之后,我发现了写作的奥秘》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duhougan/33327.html

(0)
上一篇 2024-09-04 10:18
下一篇 2024-09-04 10:30

相关推荐

  • 经典名著《把信送给加西亚》读后感

    把信送给加西亚读后感一 主人翁安德鲁·罗文在没有询问“他在什么地方”的情况下不辱使命成功地将信送达加西亚将军手中。当下,我们宣扬企业需要如罗文般忠于职守、履行承诺、敬业、忠诚和主动的“送信人”,这样德才兼备的能人的确凤毛麟角。作为公司的一份子,我渴望成为公司的有用之才,与公司共发展、共荣辱,见证公司每一步、每一个脚印,也见证自己在公司的成长。 既然我选择了XX,XX也选择了我,一旦进入这家企业,便要全力以赴。自觉自主的完成每项工作任务,不用别人提醒,只要心系集体,朝着能使企业利益最大化的方向开展…

    读后感悟 2023-06-04
    00490
  • 木小鱼:34岁,每年坚持读50本书,聊聊我读书的3个阶段

    你好啊,我是木小鱼,一个职场妈妈!   最近有很多朋友加我微信,问我:“有时候面对很多难题找不到答案,通过看书是不是可以自然解锁? 读书是不是可以改变人生?”   讲真,可能要让大家失望了,单纯的读书并不能真正地改变人生或者是现实中的问题可以自然解决。   到底怎么才能够让自己拥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改变自己呢? 看完这篇文章也许你会有答案。 我感觉读书不是拿起一本书就开始乱读一气,我认为读书是一段没有目的地的旅程。   刚开始我也不知道自己要去向哪里,但是只…

    2024-04-27 读后感悟
    01600
  • 一口气读了5本文学批评,我的4点收获!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集中精力读了一批文学批评的书籍,其中包括:李建军的《不成样子的扯淡》、唐小林的《当代文坛病象批判》、王鹏程的《或看翡翠兰苕上》、张立群的《另一种诗歌批评》、杨光祖的《回到文学现场:关于当代文学的研究》。这些文学批评基本上都集中在对中国当代文学的批评,读这些批评,仿佛像经历过一场漫长而又痛快淋漓的灵魂、精神与思想的洗礼和刺激。 以前,也断断续续读过一些文学批评,包括以前比较推崇的张定浩的《批评的准备及其他》,以及当年出版的“火凤凰批评文丛”以及后来的“中国现代文学馆青年批评家丛书…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