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烈推荐这本极具讽刺意味的小说,值得反思!!!

“咱家人都这么爱看书,为什么还这么穷?”

这是沈腾电影《抓娃娃》中,他的二儿子说的一句话,而这一切,只是源于沈腾马丽扮演的父母的私心。

 

它不仅在银幕上勾勒出一幅幅关于苦难教育的深刻画卷,更在观众心中激起了层层涟漪,引发了社会各界对这一现象前所未有的广泛讨论与深刻反思。

影片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犀利的讽刺,揭示了那些在“为你好”的名义下,强加于个体之上的过度压力与不合理期望,让无数人感同身受,共鸣强烈。

强烈推荐这本极具讽刺意味的小说,值得反思!!!

《入瓷》

作者: 梁晓声

出版社: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 2024-6

ISBN: 9787559486639

 

01/ 辞富居贫,没苦硬吃,都是为了你好

沈腾饰演的马成钢是一位超级富豪,他贫苦出身,并认为自己之所以如此成功,全部得益于小时候吃过的苦,并且一心想把儿子复制成另一个自己。

在这间破败的小屋中,马成钢一家开始了他们的“特殊训练”:每日粗茶淡饭,省吃俭用,甚至还要照顾瘫痪在床的奶奶,生活的艰辛可想而知。但影片的巧妙之处在于,它逐渐揭露了这一切背后的真相:尽管环境看似艰苦,但所有的物质匮乏与不便,实则都是马成钢在背后默默操控与安排的“假象”。

 

他用金钱铺设了一条看似荆棘满布的道路,实则只是为了让儿子在相对安全的环境中体验“苦难”。

这部电影也很好地诠释了什么叫做,没苦硬吃,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吃苦的精神。

他从不觉得自己创造的这份“苦难”有什么错,甚至在儿子发现这一切后,依然告诉他:我是为你好。

在小说《入瓷》中,梁晓声遇到的王六郎也在经历着被操控的教育和人生,他的母亲,也是这样理直气壮的告诉他:我是为你好。

但王六郎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并没有向母亲妥协,他用自己的方法与母亲抗争,与“为你好”抗争,只是到了最后,这样的抗争让他身心俱疲,也让父母认为,他有精神病。

在孩子失去掌控或没有按照自己的既定路线行走时,他的父母,和马成钢做了相同的决定,再生一个……

02/ 被安排好的人生

会讲吹风机原理的大姐;千里迢迢来中国卖菜教你口语的老外;住在隔壁的书法家邻居;连日记都会被教育学家翻出来逐字逐句的研究心理问题。

马继业的人生就像“楚门的世界”,随时被父母操纵着,看似自由,却永远摆脱不了那几根提着他往前走的无形的线。

就像《入瓷》这本书中收录的石一枫的小说里写的芽芽。芽芽的成长轨迹,如同大多数孩子一样,被父母寄予厚望,从孕期就开始为女儿规划各种高端胎教,之后更是穿梭于各种培养“天才”的班级之间。

芽芽的父亲则在这一过程中承担了陪伴女儿“上班”的责任,除了在学校里的时间,几乎寸步不离,只为让孩子“赢在起跑线”。

03/ 苦难教育vs快乐教育

马继业说:很难想象,在如此苛刻的环境下,我还能做到德智体美劳前面发展,还能如此优秀。

沈腾的这份“苦难教育”,并非真正的苦难,那些知识渊博的老师,博古通今的专家,哪一个不是用金钱塑造出来的呢?

无非就是换了个方式的补课班罢了,真正的苦难只存在于穷人。

在《入瓷》这本书中,王大莲就是这样的穷人,在其他同学的父母问她“你孩子学什么乐器的时候”,她说:“我们没学。”在孩子学习的游泳馆倒闭的时候,她也不能像其他家长一样认命,她拿走一只塑料小黄鸭,来表达自己的不满与抗争。

即使他们家并不富裕,她也不知道什么苏格拉底和叶圣陶,但她的孩子很快乐,不必像芽芽一样为了考试而学很多自己并不想学的东西。

在与王大莲的几次偶遇与交谈,芽芽的父亲逐渐明白,人生不应仅仅被定义为成功与失败、得与失的二元对立。它更像是一场旅行,充满了未知与变数,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面对和选择。

最终,芽芽的父亲决定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不再盲目跟风,为女儿报班,而是更多地陪伴她,关注她的内心世界,引导她学会独立思考与判断。

同时,他也开始关注社会公正,积极参与公益活动,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孩子和周围的人。他所做的一切,也真正实现了从掌控孩子的人生,到快乐教育的蜕变。

04/ 尾声

有人说,我们都在用父母教育我们的方法去教育孩子,因为我们就是这么长大的。

可是我们赋予孩子的这一切,真的就是他自己想要的吗?

马继业后来也没有考清北,他选了体育。王六郎也没有按照父母的想法去生活,他依然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芽芽在无数“天才班”中穿梭,连哭泣都不能。

小时候父母常说:你长大了就会懂,我是为你好。

但教育不是枷锁,我们可以给树修剪枝桠,但过多的干预之后,树就只是那光秃秃的树干了,不会长成那郁郁葱葱的样子。

抑郁症、躁郁症等精神疾病在孩子这个群体中层出不穷,很多父母甚至认为这就是叛逆,这就是一种不想学习的借口,“鸡娃”风气也愈演愈烈。

“为你好”到底是为谁好?

《抓娃娃》这部影片,蕴含着对当下教育的讽刺,也将“苦难教育”的社会现状以一种诙谐的方式揭露出来,但更深层次的教育思考,留给了每一位父母。

就像《入瓷》这本书中,梁晓声并没有对王六郎父母的行为多加批判,但却留了意味深长的结语:他的爸“六郎”的小弟弟过“百日”了,他爸妈为二胎向朋友们征集文化含量高的好名字……

《入瓷》这本书中,不仅收录了梁晓声、葛亮、石一枫等9位知名作家的中篇小说,或写城乡变迁之中不同群体的遭遇,或写知识分子的生存现状,或探索人性、命运与情感的交织,聚焦平凡人的生活状态和人际关系,擅长在日常小景中寻找有意味的事物,以小见大,传递出他们对现实的思考与态度。

王六郎的父母选择了再生一个孩子作为应对方式,而芽芽的父亲则截然不同,他选择了自我变革,致力于为孩子打造一个自由无束的成长环境。这本书不仅丰富多彩地展示了多个家庭各不相同的教育策略,更深刻地揭示了当前社会中盛行的“鸡娃”教育模式的真实现状及其潜在问题。

希望大家都能在影片中和这本书中找到属于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让孩子拥有一个自由快乐的童年。

我们每个人都是父母,但我们,也曾是孩子。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强烈推荐这本极具讽刺意味的小说,值得反思!!!》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小编”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强烈推荐这本极具讽刺意味的小说,值得反思!!!》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tuijian/30242.html

(0)
上一篇 2024-07-23 10:51
下一篇 2024-07-23 15:04

相关推荐

  • 一往无前的特战少年,教孩子阳刚与智慧

    今年的“五一”,全国各地的大学生们纷纷加入“特种兵式旅游”的队伍,“特种兵”一时间成为全网热词。不过,在全国中小学生尤其是小军迷的圈子里,他们喜爱的可是真正在军营里挥洒热血、保家卫国的特种兵军人。要说5月什么新书最火,那当然是《特种兵学校》第九季! 海空大战一触即发,特战少年一往无前!《特种兵学校》第九季在2023年5月隆重上市。这一季区别于以往八季,除了有全新的主题“海空大战”和新颖的故事——该季切合当下国内的军事热点:举世瞩目的中国海军第三艘航母“福建舰”、反导拦截技术试验、核潜艇技术、垂直起降飞机技术等,讲…

    2023-06-13 好书推荐
    00329
  • 《峡河西流去》他在诗歌里冲天一喊,在散文里游荡故乡

    《峡河西流去》,陈年喜 著,推荐指数:★★★★☆ 今天,继续四月份的阅读计划的第三本书——陈年喜的最新散文集《峡河西流去》。读完上一本关于骆一禾的纪念文集之后,原本以为可以放松地读一读其他的散文。 结果发现,其实读散文,尤其是这种回忆性质的散文,往往夹杂着写作者浓郁的情感在里头,或悲凉,或伤感,读完之后反而并不轻松,一股如鲠在喉之感,常常压迫在心底。 当然,这也可以成为判断一本好散文的标准之一,如果读完它,你产生了深深的共鸣,与作者同悲同喜,仿佛经历了一场漫长的关于时光和记忆的泅渡。那么,在我看来,这就是…

    2024-04-20 好书推荐
    00527
  • 她们不想取出句子里的石子

    “在什么地方我可以更坦诚?”瓦莱里娅问自己。大家真诚坦率地围坐在桌边,但瓦莱里娅知道,他们当中没有一个人不在隐瞒,“我们因羞耻或恶意隐藏了自己。”意大利作家阿尔芭·德·塞斯佩德斯的代表作《秘密笔记》以日记形式纪录了她六个月的生活。给丈夫买烟时,她顺手买下了这个黑色笔记本,她写道,每天忙忙碌碌,一天结束时却好像什么事也没做。家里太小了,笔记本无处可藏,她甚至没有一个自己的抽屉。她为丈夫和孩子找机会出门,为自己找借口熬夜,好偷偷写日记,让身体里的河流涌动起来。如果发生的事没有被写下来,那个在日常缝隙间挣…

    2024-09-05 好书推荐
    00357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