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熊猫》主编蒋林在湖北省图书馆透露花花黑眼圏的秘密

熊猫作家一年分享百余场大熊猫的故事 

看熊猫》主编蒋林省图透露花花黑眼圏的秘密

7月20日,湖北省图书馆长江讲坛现场,惊叹声、笑声、读者抢答声不断。今年暑期以来,互动频次最高的一场长江讲坛因“熊猫作家”蒋林的分享而诞生。蒋林此次在长江讲坛主讲《大熊猫的秘密》。

蒋林是《看熊猫》杂志主编、作家,近年来创作了多部熊猫主题文学作品,被称为“熊猫作家”,代表作有《熊猫福宝》《熊猫花花》《追熊猫的人》《熊猫男孩奇幻旅行记》《熊猫康吉的远行》《熊猫明历险记》等。其中,《熊猫康吉的远行》对外翻译了英语版、泰语版和缅甸语版,《熊猫花花》对外翻译了越南语版。《熊猫花花》入选“中国好书·六一专榜”。蒋林的作品曾两次荣获四川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看熊猫》主编蒋林在湖北省图书馆透露花花黑眼圏的秘密

有的更像熊,有的更像猫

蒋林介绍,目前研究发现,大约在800万年前,中国云南禄丰生活着大熊猫的祖先——始熊猫。据化石考证,熊猫家族经历了始熊猫——小种大熊猫——巴氏大熊猫——大熊猫4个演化期。目前,现生熊猫仅生存于四川、陕西、甘肃三省的250多万公顷的高山深谷中,包括秦岭、岷山、邛崃山,大小相岭等六大山系。现生大熊猫有两个亚种:四川亚种、秦岭亚种。

蒋林说:“从外形上看,四川的熊猫更像熊,秦岭的熊猫更像猫。这里猫不是家养猫,而是小熊猫的猫。”

在地球生活了800万年的“活化石”,大熊猫的生存难道是靠卖萌?蒋林给读者科普了大熊猫的超能力——改变自己,适应环境。

大熊猫最大的改变,是从过去吃肉转变为现在99%吃竹子。变为专食性动物后,它在遗传、形态、行为上,也有了很多为适应吃竹子而产生的变化。例如,为了更好地吃竹子,大熊猫演化出了第六指,也叫伪拇指。

刚出生大熊猫像小老鼠,在所有哺乳动物里,体重上大熊猫的母幼比是1000比1,其他的物种没有这种现象。蒋林介绍,熊猫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发育时间大约只有两个月,因此胎儿出生时非常小,“大熊猫生下来是早产儿。”

如果是正常活动,大熊猫一个小时只会移动十几米。研究人员曾通过熊猫戴的颈圈发现,熊猫走不了多远就会坐下来吃东西,一吃就是20分钟至30分钟,再挪挪屁股到另外一片竹林里面去吃。熊猫吃得多,拉得也不少,它们的新鲜粪便不臭,还带有竹香。

蒋林介绍,熊猫真正跑起来也很快,速度可达每小时40千米,熊猫还会爬树,“在野外生存的壮年熊猫几乎没有天敌。”

黑眼圈像是墨镜,花花的与众不同

大熊猫是天生视力很差的动物,它们平时生活靠听觉和嗅觉,野生熊猫生活在海拔1500米至3500米的高寒地带。蒋林介绍,这里冬季被白雪覆盖反光严重。而熊猫的黑眼圈能够吸收阳光,减弱太阳射入眼睛的光线,减少紫外线对眼睛造成的伤害。它的黑眼圈和人戴墨镜一样,以此更好地保护眼睛。

熊猫的黑白两色身体还可以传递信号,让自己更好地生存。熊猫身子是白色的,可以跟雪地融为一体,趴在雪地里时很难被其他物种发现;此时,黑眼圈黑手臂可以使得它们在雪地里与同类交流。

《看熊猫》主编蒋林在湖北省图书馆透露花花黑眼圏的秘密

对于科研人员和熊猫的粉丝们,黑眼圈还有助于辨别熊猫。蒋林提到:“花花的眼圈是最好辨认的,上面宽大下面窄细,与其他熊猫的都不一样。”

蒋林介绍,熊猫可以发出十多种叫声,通常发出的声音主要有类似于羊叫的“咩咩”,这表示兴奋和友好;第二种类似于狗叫的“汪汪”,这表示受到了惊吓或是它发怒了;第三种是尖叫声,幼崽尖叫是吸引母亲注意,成年大熊猫尖叫通常是饥饿或是不舒服。大熊猫有着惊人的咬合力,牙齿总数达40至42颗,通常在出生三个月后开始长乳牙,在七个月或十个月时,乳牙慢慢掉了,开始长恒牙。

“文学+科学”,传播旗舰物种多样价值

长江讲坛讲座结束后,蒋林接受了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专访。

1937年,大熊猫“明”出生于四川,此后它被捕获、倒卖,历经坎坷,在1938年平安夜抵达伦敦,受到热烈欢迎。“二战”时,“明”像是黑暗中的一束暖阳,温暖着战争中英国人民的心,成为大家抵抗法西斯侵略的精神偶像……2018年蒋林将“明”的故事写进他的第一本熊猫文学作品《熊猫明历险记》,告诉读者:无论面临多大困难,都要相信光明,希望和未来就在前方。此后蒋林通过“文学+科学”“故事+知识”的方式,透过多部作品,科普熊猫知识、传播熊猫文化,表现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之美,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美。

“其实,我一直对熊猫题材很感兴趣,《看熊猫》杂志让我有机会向大熊猫专家、饲养员、巡护员等学习,有机会走遍大熊猫基地,进行深层次的体验,通过各种路径汲取知识。2018年,当我听说了熊猫‘明’的故事,我知道,创作熊猫作品最好的时机已经到来。”

在蒋林看来,大熊猫可以说是全世界最大的文化共识,“几乎没有人不喜欢大熊猫。大熊猫具备的科研价值、美学价值、生态价值、文化价值等值得我们去挖掘;大熊猫的知识和文化内涵,值得我们去传播。”

不仅辛勤笔耕,蒋林还热衷和社会公众面对面交流,去年他做了百余场讲座分享,科普熊猫知识,推广熊猫文化。

在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旗舰物种是指对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大科学意义、广泛社会号召力和深受公众喜爱的珍稀濒危物种,对旗舰物种的保护可以有效带动对其他受到威胁物种以及相关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大熊猫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

蒋林表示,大熊猫从几百万年的历史深处向我们走来,以黑和白这两种最简明的颜色出现在人类的视野里,与中国传统文化里的山水写意审美不谋而合。其极具亲和力的外表,更体现出东方人专属的含蓄内敛,以大熊猫为核心的生态链彰显了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带我们领略了更好的自然山林和生态环境。“我会继续书写大熊猫,传递熊猫文化。同时,希望通过‘文学+科学’‘故事+知识’这样的书写和表达,激发大家更好地保护大熊猫和热爱大自然的意识。”

 

 

来源: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王晶

通讯员:黄佳文

编辑:鄂小图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看熊猫》主编蒋林在湖北省图书馆透露花花黑眼圏的秘密》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小编”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看熊猫》主编蒋林在湖北省图书馆透露花花黑眼圏的秘密》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tushuguan/30251.html

(0)
上一篇 2024-07-23 10:59
下一篇 2024-07-23 16:33

相关推荐

  • 襄阳市图书馆举行《襄阳曲艺名家:郝桂萍》画册捐赠仪式

    书香致远 精神传承 书香满校园 襄阳市图书馆 2024年4月12日上午,一场充满文化气息的图书捐赠仪式在襄阳市图书馆胡绳藏书馆举行,杨光志同志捐赠了他历经十年拍摄并自费出版的《襄阳曲艺名家:郝桂萍》画册。捐赠仪式由襄阳市图书馆党总支委员、副馆长曹禹主持,党总支书记、馆长郝伶俐代表襄阳市图书馆接受了杨光志先生的捐赠,并由党总支副书记、副馆长汪全新为其颁发捐赠证书。郝桂萍老师的搭档徐学荣,郝桂萍老师的弟子、襄阳市曲艺家协会主席张玉慧,以及家属代表邓辉等也出席了这次具有纪念意义的捐赠仪式。 郝桂萍是湖北省省级非…

    2024-04-13 图书馆动态
    00198
  • 封存的过往:襄阳市图书馆 “书韵童心” 智慧树志愿服务第二期书籍里的襄阳旧事迹

    书籍里的襄阳旧事迹 襄阳古城留下了 一代又一代襄阳人的记忆 然而记忆终会模糊消逝 但留存的影像图文资料 却在斗转星移中逐渐清晰再现 影像中的襄阳古城 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 更久远的襄阳古城 则需要我们在尘封的旧纸堆 翻开一页又一页泛黄的书页 在图文中寻找 “书韵童心”智慧树志愿服务第二期书籍里的襄阳旧事迹,从2023年7月18日起至23日结束,历时6日,小志愿者们在图书馆特藏馆里寻找湮没在时光里的襄阳旧事迹。 时光荏苒,襄阳旧事迹却鲜活生动。 小志愿者品味、鉴读、赏析文学作品《故事里的襄阳》,探讨、议论、思索,襄阳似…

    2023-07-26 图书馆动态
    00105
  • 汉江师范学院第七届校园读书节开幕式活动报道

    4月23日是第28个“世界读书日”,下午15:00,汉师广大师生齐聚南风剧场,举行第七届校园读书节开幕式。部分校领导、党委宣传部、教务处、学生工作部、校团委、图书馆、丹江口校区管委会主要负责人、二级学院分管学生工作的负责人及各学院学生代表参加开幕式,此次活动由汉江师范学院图书馆主办。 开幕式共三个环节: 第一环节:举行2022-2023年“校园十大读书之星”颁奖仪式。 校园十大读书之星 第二环节:校长肖德讲话并宣布第七届校园读书节正式启动。 校长肖德在开幕式致辞中向师生们提出三点希望: 一、重视阅读、爱读书,使阅读成为风尚…

    2023-05-06 图书馆动态
    00194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