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岁,参加书评大赛,得了一等奖

9月份,我参加了无戒老师新书的书评大赛

其实刚开始没想参加,并不是不想获奖,而是害怕万一获不了奖会尴尬。

后来还是一种想要胜利的欲望打败了犹豫不决。

参加了,还得了一等奖。有奖金,还有无戒老师的鼓励,夸赞,以及一些写作朋友发来的祝福。

34岁,参加书评大赛,得了一等奖

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愉悦。

昨天在给读书会的小伙伴们批改作业的时候,有一个同学说,觉得中年很好。以前那种面对世事的懦弱和自卑,因为年龄的增加慢慢消散,中年更勇敢。

我有同感。

虽然我今年已经34岁了,但好像令我开心的、改变我生活的重大事件,都是在30+之后发生的。

比如裸辞,做自媒体,一个人去看演唱会,与陌生人见面,带300多人读书,写了100多万字......

人如果想要改变,其实什么时候都不算晚,关键是要有这3个习惯。

01.要勇敢

《杀死一只知更鸟》里关于勇敢是这样说的:勇敢是当你还未开始就知道自己会输,可你依然要去做,而且无论如何都要把它坚持到底。你很少赢,但有时也会。

正是如此。

勇敢就是全力以赴。我可能会输,而且大多数情况都是输,但总有赢的时候。但如果不去做,那就会一直在死水里打转。

比如这次参加书评大赛,其实是我第一次参加类似的网络比赛。

虽然我已经写了100多万字了,也在网络上看到过一些有奖征稿,但一直没勇气参加。

就是害怕失败,从而认定自己无能。

也因此,我错失了很多很多机会。

有人找过我帮运营账号,写个人传记,修改稿子,我都以没时间为理由拒绝了。

其实就是我怕自己做不好。

当我决定参加,就全心全意去看书,去写文章。

勇敢是和欲望同时产生的。没有欲望的勇敢,就是纸上谈兵,不堪一击。

我想要胜利,得奖。所以我会用心去写。

比如我裸辞,这也是我30岁以后做过很勇敢的一件事。

我辞职不是为了在家带孩子躺平,做全职妈妈。而是为了有更多时间去做自己的事情。

我给自己定目标,每周至少写3篇文章,一年看100本书。

怎么能不难呢?

常因为睡眠不足眼睛困乏,甚至头晕。

但我要做下去,还想做好。这个目标驱使我安排好时间,做好计划,锻炼身体。

这段时间也做了一些重大决定,抵得上我前30年所拥有过的大半勇气了。

比如带领300多人读书,停了很赚钱的私教产品,带家人减肥,去看自己喜欢的演唱会,尝试穿牛仔裤,以及参加书评比赛......

懦弱与犹豫,说声再见,希望以后再也不见。

02.要反思

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

我觉得,三省根本不够。应该时刻反思自己的言行举止。

前段时间迷上了看短剧,这段时间又迷上了看抖音关于穿搭的直播,每天都是12点才睡。第二天精力严重不足,写东西也写不出来。

这是一种惰性的发展。

人的大脑都喜欢趋易避难,所以这些不需要思考的内容当然会俘获大脑的芳心。

这些天,每次想刷短视频的时候,我都告诉自己:没用,看会儿书吧。

这种与惰性对抗的语言暗示很有用。

我儿子跟我说,人越长大越坏。我说为什么,他说你以前对我很温柔,现在经常对我发火。

我的脾气在做了妈妈之后确实变化很大。

说话太着急,经常想拔苗助长。这些天跟儿子约定,发脾气之后要惩罚,他用一个小本子记着。逐渐地去控制,好很多。

参加了一些社群,有人问问题时,喜欢很快地解答,以至于答案有时候并不准确。

我觉得这并不是因为我喜欢助人为乐,而是想要获得别人的一种认同感,也有一些炫耀的成分。

三思而后言,三思而后行。

03.要坚持

安东尼·罗宾说:塑造你生活的不是你偶尔做的一两件事,而是你一贯坚持做的事。

最近一直在读曾国藩,他就是那个最能坚持的人。

除了每日早起读书写日记之外,他管理的湘军的战略方针也是“结硬寨,打呆仗”,稳扎稳打,不急不躁,反客为主。

为了早日消灭太平军,他甚至多次与咸丰对抗,坚持自己的灭敌战略,导致权利被撤。

对的事情,就要坚持,死撑。

我辞职不到两年,坚持更新公众号,小红书,读书写作,现在可以像上班一样养活自己了。

这是一条并不难的路,就需要动动脑,动动手,写写文章,发一发就行。但很多人坚持不下来,会觉得思考太累,写作太烦,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曾国藩说: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再小的努力,乘以365天,乘以3650天,必定是莫大的成就。

我觉得这个时代很好,饿不死,能穿暖,不出门就能发表自己的作品。

今天的生活,绝不是昨天生活的冷淡抄袭。

只要自己不倒,别人可以把你按倒在地上,却不能阻止你伤痕累累满面灰尘地站起来。

正是如此。

有恒,反思,勇敢,做一个坚韧的人。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34岁,参加书评大赛,得了一等奖》为推书网注册网友“蔷薇书屋”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34岁,参加书评大赛,得了一等奖》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duhougan/41409.html

(0)
上一篇 2024-10-16 11:51
下一篇 2024-10-16 16:23

相关推荐

  • 《有匪》精彩书评:你是……名门之后

    一路追了半年多,终得窥天光。这个世界已经完整,不用维护引导也能秩序井然了。虽话如此,却还是期待能有更多作补充用的番外出现,因为,毕竟还不想就此告别呀。 那日一下刷出四篇更新,加上中下午各出现的一篇更新,共六篇。自追文以来,从未见过如此大场面,一时有些惊呆。寂静的夜里逐字逐行拜读完毕,情感飞扬,来不及整理。待几日发酵,终于寻得了空,暂写一写。 由题可见,本篇又是殷沛中心。唉说来也是奇怪,就殷沛一人,我已给他写了两篇长评了,加上这篇,便是三篇,字数奔万走——我可真的不是他的粉!对天发誓。 记得写第一篇“…

    读后感悟 2024-06-26
    00268
  • 《活着》:“人只要活着,就是在不断成就着什么”

    在读《活着》的这段时间里,碰巧遇到了一件让我甚至于我的家人都很痛苦的一件事——我的母亲因病去世了。 在操办完她的葬礼后,我也读完了《活着》这本书。 在合上书的那一刻,我的脑中突然浮现出了日本著名作家藤野智哉在《可是,你还有你的人生呀》里面的一句话:“人只要活着,就是在不断成就着什么。” 01.活着,就是用一生来体验“活着” 福贵的这一生,享受过富贵,也经历过低谷,他的人生可以划分成五个阶段,每一个阶段他都有不同的体验。 第一个阶段是他的少爷时期,这时候的他仗着家里有几百亩地,吃喝嫖赌样样都沾,是当地有名的阔…

    2024-12-09
    00244
  • 文献传递服务有感

      开学第一天,我接触到3笔文献传递服务。 第1笔是一篇2003年的硕士学位论文。本校购买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的学位论文,两个数据库中均无法获取全文。读秀搜索中申请了“图书馆文献传递”,昨天申请的,今天下午2:58收到,打开一看是网页截图,一页一页拼接齐的。 第2笔是有位老师发来一个链接,索要一篇2024年12月发布的某省地方标准。读秀搜索中有文献线索,我直接尝试“图书馆文献传递”,大约两个半小时候收到全文。所在馆数字资源不能直接获取该标准全文,我也不清楚是否可以获得全文,大概需要多长时间。对方说2元可以获得全文,…

    2025-02-18
    00218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