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城师范学院图书馆里:写在纸上的青春

一走进校门,就看见穿着军训服列队而出的2024级新生。排头的高个子男生,举着写着二十九连的大红旗。他们的脸还没有被晒黑,眼神里满是欣喜与好奇。相信用不了多久,他们就会成为一个个小黑孩儿,一笑就露出显得格外白的牙齿。大一新生就是爱笑啊。等到他们在图书馆里为了考研考公而伏案奋战,就会神情坚毅,一脸端肃。而这一过程,不过短短三年!青春啊,就是短暂易逝需要紧紧抓住的。

白城师范学院图书馆里:写在纸上的青春

那些清晨六点钟就赶到图书馆的学子,就在楼梯转角、二楼小桌和过道里钻进题海。他们有的眉头紧锁,有的念念有词,有的不停转动手中的中性笔。窗外,石榴花和非洲百合开得正盛,但他们无暇顾及。为了即将到来的大考,他们放弃了赏花观景。他们知道,一旦走出校门,烈日和暴雨就会不期而至。两手空空,便无从抵御。青春啊,就是用来奋斗的。

我经过图书馆大门口的书架,一个已经开始谢顶的男生正坐在小沙发上读书。在图书馆的各学习室里、在过道的学习桌前,我经常能看见他。一个快步跑下楼梯的男生看见我侧着脚步上楼,笑着说:老师,这样真的省力么?我认识您,您就在310,我经常在门口背题。北侧楼梯间里有一个大声背教育学内容的女生,中午也不出去吃饭。有时她会在我经过时问:老师,请问现在几点了?在苦读中已然忘了时间,知识点占据了她的头脑,她的两眼有因为忘我投入而发出的光。我记住了他们,图书馆的角角落落记住了他们。青春啊,就是用来用心留痕的。

白城师范学院图书馆里:写在纸上的青春

他们偶尔离开去开水间,去餐厅吃饭,书本摊开在桌上。一个文学院女生的英文字写得有如印刷,单看这字迹,她一定考得上。更多的写在纸上的字,一笔一笔,看得人心疼。大把大把写空的笔芯、垃圾桶旁的山一样的草纸,都是一种青春的演算,一步一步推理,最后得到结果。青春啊,就是用来用情书写的。

白城师范学院图书馆里:写在纸上的青春

白城师范学院图书馆里:写在纸上的青春

白城师范学院图书馆里:写在纸上的青春

白城师范学院图书馆里:写在纸上的青春

白城师范学院图书馆里:写在纸上的青春

白城师范学院图书馆里:写在纸上的青春

白城师范学院图书馆里:写在纸上的青春

白城师范学院图书馆里:写在纸上的青春

白城师范学院图书馆里:写在纸上的青春

考研预约座位表上,有他们填写的报考院校。清华大学、四川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延边大学、长春理工大学......我在其中看到了梦想的闪光。有已经考取硕士研究生的学子给我留言,说读研后感到迷茫和后悔。我想他只是还没有坚持到最后。这一过程不是说考上了就万事大吉了,学术道路仍然崎岖。但走上这条道路,已经跑赢了很多人。青春啊,就是用来恒久忍耐默默坚持的。

白城师范学院图书馆里:写在纸上的青春

白城师范学院图书馆里:写在纸上的青春

白城师范学院图书馆里:写在纸上的青春

白城师范学院图书馆里:写在纸上的青春

一个背中国史的女生语速极快,但我还是在她的背诵中听出了一个错字。寸土不让的民族英雄吴大瀓她读成了吴大徽。我停住脚步纠正她,她一脸羞愧地说谢谢。我马上安慰她,谁不读错字,老师还把番禺读的番读成翻、把熟稔的稔读成停念呢,及时改正就好。青春啊,就是用来不断纠错的。

五楼学习室里,馆员艳秋登高不是为了赏秋抒怀,她要把小窗子都打开,好给来新建学习空间的学生们透透气。我的浅卡其色尖头小皮鞋走在光洁的地面上,会发出清脆的声响。穿过三楼红椅子学习室时,我掂起了脚。一个正要起身的男生见了,悄悄冲我竖了下大拇指。因为懂得彼此,我们相视而笑。他起身去往卫生间,我走回办公室。这一时刻,我想我们都不会马上忘记。和他们隔了近四十年的光阴,那我做得一定远远不够。我们还可以再用力些,再用情些。青春啊,就是用来被呵护的。

在三楼过道嗑嗑吧吧背书的学体育的男生被我打断,我拿过他的书和笔,一边画线一边告诉他先不要着急,找出每一段内容的中心意思和关键词,记住这些关键词,然后用这些关键词串起内容,这样就可以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了。过了两天,他两眼放光地叫住我:老师,您可真神,我现在背得老快了。我也两眼放光地说:一般人我还不告诉他呢。青春啊,就是用来获取通关密码的。

白城师范学院图书馆里:写在纸上的青春

白城师范学院图书馆里:写在纸上的青春

白城师范学院图书馆里:写在纸上的青春

正在老去的我,站在电子大屏前的楼梯上,回望阳光大厅。阳光透过棚顶的玻璃天幕一泻而下,邵逸夫铜像背对着楼梯,他的目光正投向大厅门禁。那里,正走进一些匆匆赶来奔赴梦想的学子。帆布书包、大水杯、T恤衫、运动鞋是他们的标配。青藜照读,他们连接我的昨天,我曾和他们有一样的眼神。角哀伯桃,他们搅动我的今天,我将以一颗拒绝苍老的心,与他们同在。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白城师范学院图书馆里:写在纸上的青春》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小编”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白城师范学院图书馆里:写在纸上的青春》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duhougan/33639.html

(0)
上一篇 2024-09-05 11:16
下一篇 2024-09-05 11:24

相关推荐

  • 发现一个顶级读书方法,你读1本书等于别人读10本书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费曼学习法,这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法,源自著名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 费曼学习法的核心理念是“以教为学”,通过教学或向他人解释所学知识来加深理解。将这种方法也可应用于读书这件事上,可以大大提高我们的阅读效率。 01.选择目标概念 在阅读过程中,首先确定你的阅读目标。这可以是书中的一个关键概念、理论或观点。在明确了目标之后,仔细阅读相关部分,确保你完全理解了这些概念。 马伯庸的“八面受敌读书法”是一种深度的阅读方法,其核心思想在于反复阅读的时候,每次阅读都专注于解决一个具体的问题或达到一个明确…

    2024-04-13
    00368
  • 写作者的缺陷不是不自知,你为啥写不好?

    不善于描写细节的人总是粗枝大叶,同时自己想表达的都说不出道不尽。一个写作者的缺陷,往往不是他不自知,而是他无法超越自己,无法避免缺陷。 比如对着天空发出无病之呻吟,这是肤浅的抒情。仿佛无根之木,无源之水,脱离了源头,成为单薄的存在。尝试挑战的人,每一次莫不是头破血流的败下阵来,很可能由此产生令人沮丧的无力感。 所以在充分掌握素材的基础上,进行加工、思考和升华,会存在相当高的难度。 有些天然的诗人,他们是神选之人,不需要汲取更多外界营养而常有神来之笔,这样的人极为罕见。 更多的人,还不能称其为诗人,…

    2024-11-25 读后感悟
    00271
  • 《暴风骤雨》的红色经典感悟

    周立波,原名周绍仪,湖南省益阳县人,现代著名作家、翻译家。 1946年,周立波随干部工作队由热河抵达东北,积极投身于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之中。 1948年底,他完成了其最具代表性的优秀长篇小说《暴风骤雨》,一部生动反映中国伟大土地改革运动的红色文学经典由此诞生。 这是继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后的又一部描写解放区土地改革运动的史诗般的长篇巨著。 这部长篇小说在政治性、思想性、艺术性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部红色经典问世后不久,不仅备受国内广大读者的好评和推崇,还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传,并在1…

    2024-11-14
    00519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