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小说史简表(2稿)

“小说”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外物》“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汉书·艺文志》把小说家列于诸子略十家最后,是史家著录的开始。

源头

神话传说:《穆天子传》《燕丹子》

寓言故事:《庄子》中的寓言,《韩非子》内外储说及《十过》篇等几乎就是早期小说,情节细腻生动。《孟子》《战国策》

史传:《左传》《国语》《战国策》《史记》《三国志》等史传作品为小说家积累了人物塑造等经验,提供了诸多故事蓝本。

魏晋南北朝

志怪小说:

1.地理博物类:

如托名东方朔的《神异经》,张华《博物志》

2.鬼神怪异类:

曹丕《列异传》,干宝《搜神记》,托名陶潜《搜神后记》,王嘉《拾遗记》,吴均《续齐谐记》

3.佛法灵异:

王琰《冥祥记》,颜之推《冤魂志》

志人小说:

1.笑话:

邯郸淳《笑林》

2.野史:

葛洪托名刘歆《西京杂记》

3.逸闻轶事:

裴启《语林》,郭澄之《郭子》,沈约《俗说》,殷芸《小说》,刘义庆(403-444)《世说新语》

◎ 唐传奇:标志着文言小说成熟

发轫期:初盛唐,六朝志怪至成熟唐传奇的过渡阶段,作品数量少,艺术不成熟。

王度《古镜记》以古镜为线索,连缀12个故事,记古镜伏妖等灵异事件。

无名氏《补江总白猿传》欧阳纥妻子被白猿掠去,纥入山杀猿救妻,妻生子类猿,善书。

张鷟《游仙窟》,第一人称叙述奉使河源,投宿神仙窟,与十娘、五嫂宴饮乐事。诗文交错,韵散相间,文风华丽而杂以俚俗气息。初具成熟唐传奇体貌。

兴盛期:中唐,代宗至宣宗100年间

陈玄祐《离魂记》

沈既济《任氏传》《枕中记》

李朝威《柳毅传》

元稹(779-831)《莺莺传》

白行简(776-826)《李娃传》

蒋防《霍小玉传》

陈鸿《长恨歌传》

李公佐《南柯太守传》

退潮期:晚唐

出现传奇集,如:

袁郊《甘泽谣》

裴铏《传奇》

薛用弱《集异记》

杜光庭《虬髯客传》 红拂、李靖、虬髯客

宋元

传世宋元话本有三类,一是说话人的底本,叙事粗略,故事粗糙,如《三国志平话》;二是以说话故事为主要内容的整理记录本,经文人或书会才人整理润色,情节曲折,叙事生动,如《碾玉观音》《错斩崔宁》;三是文人根据史书、野史笔记、文言小说改编的故事读本,如《宣和遗事》等。

说话四家:小说、说经、讲史、合生

小说话本:“熊龙峰刊行小说四种”:《张生彩鸾灯传》……

讲史话本:

宋代讲史话本:《梁公九谏》《五代史平话》《宣和遗事》

元至治建安虞氏刊印“全相平话五种”——《武王伐纣平话》《七国春秋平话后集》《秦并六国平话》《前汉书平话续集》《三国志平话》

说经话本:《大唐三藏取经诗话》

明代

《三国志通俗演义》

《西游记》

《忠义水浒传》

清代

聊斋志异

《阅微草堂笔记》

《儒林外史》

《红楼梦》

参考书目(bibliography):

1.中国文学史,袁行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2月

后记:

今天睡眠多,看书少,《史記》札记还差很多,暂时还是先看书了。夜间孩子睡得早可能会更。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中国古代小说史简表(2稿)》为推书网注册网友“蔓草, 读书与生活”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中国古代小说史简表(2稿)》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duhougan/22394.html

(0)
上一篇 2024-03-11 16:55
下一篇 2024-03-11 17:22

相关推荐

  • 昆明学院图书馆征稿优秀作品展示 | 观阅兵记:山河新语与吾辈之答

    观阅兵记:山河新语与吾辈之答 建筑工程学院 2025级土木工程1班 常宇韬 01.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暮云初合,神思已远。 恍见京华灯火如昼,三军肃列,铁甲生辉。忽有一人独立于光影交界处——戎装整严,枪械在握,目光所及之处,宛若淬火钢刃般锐利而灼热。 此非独一人之貌,实乃千万当代军人精神之缩影;眼中所燃,非独信念之火,更是世代相传、永不湮灭的民族魂脉。 步伐声自地心传来,如惊雷破土,似大河奔涌。 青年官兵面庞犹带青涩,然眉宇间已铸坚毅。 此乃新时代中国之脊梁,亦为民族复兴之先锋。 当是时也,“相信这盛世,如你所愿。”…

  • 不必站到人群对面|一点点磨砺心志

    ◎ 不必一脸正义站到人群对面 不必一脸正义地站到人群的对 立 面,因为“对立面”一词有点敏 感,于是标题从略。人生在世,尤其是个性孤直的人很容易把自己放到人群对面。因为通常情况下一个人再强大也很难在社会体系之外做多少事,即便是相对孤立的文化活动,也是切磋起来更容易激起智慧火花。 人在刚刚进入社会的时候会有数学思维,一加一等于二;黑就是黑,白就是白。但进入社会以后很多东西都不是爱憎分明甚至不是是非分明的。在是与非之间还有很多中间地带。每一件微小的事情都有很多微细的“度”,在一定的“度”之内还可以被定义为离它比…

  • 读了3遍《曾国藩》,我摘抄了10句

    ‍‍ 10月份共读《曾国藩传》昨晚圆满结营。 这是我第三次读这本书。 第一遍时,只记得曾国藩考了6次秀才都未中,他的笨拙之道让我重拾信心; 第二遍时,发现曾国藩太厉害了,以一文人之力,克服万难,创建湘军,延长了大清王朝的寿命; 第三遍时,每天只读一个章节,把事件、人物、历史背景剖开去研究,发现曾国藩真的很值得普通人学习。他拖着孱弱的身体,为大清奉献了自己的全部,培养了诸多功臣,后代无一败家。 从刚开始的“人定胜天”的入世之人,到后来悟出“尽人事知天命”的出世之道,曾国藩是真正的成长、逆袭典范。 迄今为止,《曾…

    2024-11-01
    0044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