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铁生的每一本书都在9分以上:如果感到生活很苦,请一定要读他的这本经典名作《我与地坛》

著名作家韩少功说:史铁生是一个生命的奇迹,在漫长的轮椅生涯里至强至尊,一座文学的高峰,其想象力和思辨力一再刷新当代精神的高度,一种千万人心痛的温暖,让人们在瞬息中触摸永恒,在微粒中进入广远,在艰难和痛苦中却打心眼里宽厚地微笑。

我与地坛》是史铁生所有作品中最广为人知的散文集,他无数次独自坐在地坛,看云卷云舒,看人来人往,述说自己对生命、时间和苦难的感悟。

如果你觉得人生很苦,请一定要去读一读这本书。

史铁生的每一本书都在9分以上:如果感到生活很苦,请一定要读他的这本经典名作《我与地坛》

01、苦难,人生必经的历程

1951年,史铁生出生在北京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中。在父母的影响下,他从小成绩优异,13岁时,考入了清华大学附中,对无线电和美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史铁生心中有一个清华梦,渴望在理工科领域有所建树。然而,他不仅是个书生,也是个体育健将,曾是市里的跨栏和跳远冠军,小小年纪的他,就展现出了不同常人的坚韧和毅力。

史铁生于1969年响应国家的号召前往陕北延安插队,清华梦暂时中断,但对陕北老区的热情却未改变。在关家庄的日子十分艰苦,长时间的劳作后,他经常觉得腰腿疼痛。

经过检查,医生告诉他这是脊髓受到损伤,需要避免剧烈劳动。

于是,老乡们安排他干一些轻松的活儿。

一天在山上放牛时,突如其来的大雨让他无处可躲,接下来持续的高烧让他意识到了身体的脆弱。

1971年,他发现自己无法再站起来走路。经过多次检查,医生告诉他将终身与轮椅相伴……

天空不仅有晴日,也有暴雨;世间不仅有暖春,也有寒冬。

人生就如同一条跌宕起伏的河流,有一路欢歌的时候,也不免撞上暗礁,经历激流。

没有一个人会一帆风顺地过完一生,苦难本就是人生常态,在风雨兼程的路上,时不时就会跑出来给你一个沉重的撞击。

学会正视苦难,我们才不会在河流中迷失方向;学会直面苦难,我们才能够在人生旅途中坦然前行。史铁生的每一本书都在9分以上:如果感到生活很苦,请一定要读他的这本经典名作《我与地坛》

02、情感,填补苦难的沟壑

在《我与地坛》中,母亲,是史铁生常常提及的一个人。

在面对终身残疾的境况下,史铁生灰心丧气,痛不欲生。他在地坛公园一个人沉思自省,车轮印留遍每片草地。

而母亲的脚印也为了寻找他而无数次踏遍整个公园。

面对性情大变,喜怒无常的儿子,母亲总是含泪偷偷躲开,却始终不愿放弃希望,不厌其烦寻找医治之方,倾尽所有,甚至影响到自己的健康。

母亲的身体日夜受困疾困扰,在她去世的那一天,她还在儿子愿意去北海看菊花展而欣喜,出门采买东西,却再也没有回来。

亲情,是我们苦难中最有力量的支撑。

1981年,史铁生的第一篇散文《秋天的回忆》感动众人。不久,他收到了一封西北大学陈希米的来信。此后近十年间,他们通信上百封,却未曾见面。1989年,史铁生再次入院,陈希米跨越大半个中国,来到北京。一眼定终身,他们于同年结婚。陈希米照料他的一切,她变成了史铁生的双腿,陪他走遍海滩和尼亚加拉瀑布,让他体验前所未有的美好。相偎相依,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光。史铁生在陈希米身旁安详离世,陈希米按照他的遗愿捐赠了身体器官。

爱情,是抹平我们人生裂缝的万能胶。

在书中,史铁生还多次提到他的朋友们。

在病床上最艰难的时刻,是他的朋友们每天来陪着他,给他带书来,给他讲外面的世界,陪伴着他度过了人生中最灰暗、最难熬的时光。

友情,是温暖我们冰凉冬日的暖手炉。

我们生活在一个情感的世界里,感恩亲情,珍惜爱情,经营友情。

我们来这人世一趟,注定与千千万万人相遇,有的擦肩而过,有的却会走进你的生命,与你同行,直至分手。他们就像是你生命中一道光,从苦难的裂缝中照进来,包裹了你,温暖了你,灿烂了你。史铁生的每一本书都在9分以上:如果感到生活很苦,请一定要读他的这本经典名作《我与地坛》

03、自洽,逃离苦难的出口

“自洽”,来自英语“self-consistent”,意思是“自我融洽、自相一致”。

简单来说,自洽,就是保持一种内在的宁静与舒适。

在经历的迷茫、烦扰、痛不欲生的绝望之后,史铁生找到了他的人生方向——写作。他写到:那是苍茫四顾时,唯一可以走的路。路无法用脚去趟,只能用笔去找。

从此,他在写作的道路上一路坚定前行。1979年,他发表了第一篇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分别获得1983、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我与地坛》曾入选多个版本的高中语文教材,被誉为中国二十世纪最杰出的散文之一。

然而,史铁生的身体状况也在急速恶化。从21岁的瘫痪,到30岁的肾衰竭,再到47岁的尿毒症,医生预告他只有不到五年的生命。面对这样的绝境,史铁生毅然坚强地活着。

每次透析都要花费长达四个半小时的时间,为了能够与时间赛跑,史铁生总会在两次治疗之间保持清醒,坚持着自己的写作。他曾说,其实我真正的职业是生病,写作只是我的业余爱好。

然而,史铁生这样的坚持已持续了整整十二年。

是写作,让他在常人难以想象的病痛面前,从容自若地活着,让短暂而苦痛的人生散发出熠熠的光辉。

面对苦难,我们需要找到对抗苦难的良药,能够让自己沉浸其中忘记痛苦的有力的臂弯。也许是写作,是旅行,是运动,他们是自己与这个世界相处最好的方式,是自己与所有苦难握手言和最佳搭档。

所谓英雄,就是在看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的人。史铁生的每一本书都在9分以上:如果感到生活很苦,请一定要读他的这本经典名作《我与地坛》

苦难不是一份招人待见的礼物,也不是万劫不复的万丈深渊。

它不来,远离它;它来了,面对它。

不管它来与不来,你都可以读一读史铁生,读一读他的地坛。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史铁生的每一本书都在9分以上:如果感到生活很苦,请一定要读他的这本经典名作《我与地坛》》为推书网注册网友“似时与书”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史铁生的每一本书都在9分以上:如果感到生活很苦,请一定要读他的这本经典名作《我与地坛》》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tuijian/22390.html

(0)
上一篇 2024-03-11 12:35
下一篇 2024-03-11 16:59

相关推荐

  • 《何以秦汉》

    秦崩楚亡汉兴,演绎秦汉帝国一统华夏的精彩与激荡! 一代才女著名历史学家陈穉常经典力作,文史结合式深入挖掘、探索、解谜、揭秘,演绎中国历史精彩激荡的十九年! 大秦帝国的开创制度,秦始皇与方士和儒生的恩怨纠葛; 楚汉争霸的重大战役,刘邦与谋臣武士的智慧谋略   编辑推荐 1.作者权威:1928年考入燕京大学历史系,师从顾颉刚和钱穆。1932年入燕研究研究研修历史。1933年毕业后先后执教于东吴大学、光华大学、圣约翰大学。 1956年进上海历史研究所,1960年调至上海财经学院,著作等身。 2.脉络清晰引人入胜:严谨的史实、故…

    2024-11-19
    00119
  • 分享好书《自我实现之路》:遇见一个人,从此命运发生了改变

    你好呀,我是星姐。 写在前面:2024年,想把“星的书影笔记”这个账号日更下去,到12月31日再来盘点这一年日更的收获。 下午,在书店读完了一本书,书名为《自我实现之路》,作者是那个写出“现象级”畅销书《小狗钱钱》的博多·舍费尔。   在琳琅满目的书架上,我一眼就看到了这本红色封面的书。 然而,“自我实现之路”几个字却使我有些望而却步——又是一本励志类书籍——这个年龄了还读这样的书吗? 犹豫时,忽然看到了书封上小到几乎难以注意到的几个字——“博多·舍费尔”。我顿时喜出望外,果断地从书架上取出,在阅读区找了个位置坐下来,…

    2024-04-19
    00161
  • 推书网推荐一本奇书!《何以为父》这才是男人真正应该看得书籍!

    于我而言,这是一本奇书。 虽然我个人本科学习翻译专业,但我其实并不喜欢做笔译。   笔译的过程枯燥、漫长、且不能过多自主创造,于我而言曾是一种不大不小的折磨。比起口译的那种即时性、现场感,笔译的过程多少有些孤寂。 但我依然记得六年前拿起这本书开始阅读时的那份激动和畅快。当时我的儿子刚刚降生,而我作为一个新手父亲,从里到外则充满了无所适从。毫不夸张的说,正是Michael的这本书,让当时的我获得了一种稳定感和一份小确信。   《何以为父》 副标题: 影响彼此一生的父子关系 作者: 迈克尔·J.戴蒙德 出版社: 机…

    2024-02-25
    00332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