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铁生的每一本书都在9分以上:如果感到生活很苦,请一定要读他的这本经典名作《我与地坛》

著名作家韩少功说:史铁生是一个生命的奇迹,在漫长的轮椅生涯里至强至尊,一座文学的高峰,其想象力和思辨力一再刷新当代精神的高度,一种千万人心痛的温暖,让人们在瞬息中触摸永恒,在微粒中进入广远,在艰难和痛苦中却打心眼里宽厚地微笑。

我与地坛》是史铁生所有作品中最广为人知的散文集,他无数次独自坐在地坛,看云卷云舒,看人来人往,述说自己对生命、时间和苦难的感悟。

如果你觉得人生很苦,请一定要去读一读这本书。

史铁生的每一本书都在9分以上:如果感到生活很苦,请一定要读他的这本经典名作《我与地坛》

01、苦难,人生必经的历程

1951年,史铁生出生在北京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中。在父母的影响下,他从小成绩优异,13岁时,考入了清华大学附中,对无线电和美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史铁生心中有一个清华梦,渴望在理工科领域有所建树。然而,他不仅是个书生,也是个体育健将,曾是市里的跨栏和跳远冠军,小小年纪的他,就展现出了不同常人的坚韧和毅力。

史铁生于1969年响应国家的号召前往陕北延安插队,清华梦暂时中断,但对陕北老区的热情却未改变。在关家庄的日子十分艰苦,长时间的劳作后,他经常觉得腰腿疼痛。

经过检查,医生告诉他这是脊髓受到损伤,需要避免剧烈劳动。

于是,老乡们安排他干一些轻松的活儿。

一天在山上放牛时,突如其来的大雨让他无处可躲,接下来持续的高烧让他意识到了身体的脆弱。

1971年,他发现自己无法再站起来走路。经过多次检查,医生告诉他将终身与轮椅相伴……

天空不仅有晴日,也有暴雨;世间不仅有暖春,也有寒冬。

人生就如同一条跌宕起伏的河流,有一路欢歌的时候,也不免撞上暗礁,经历激流。

没有一个人会一帆风顺地过完一生,苦难本就是人生常态,在风雨兼程的路上,时不时就会跑出来给你一个沉重的撞击。

学会正视苦难,我们才不会在河流中迷失方向;学会直面苦难,我们才能够在人生旅途中坦然前行。史铁生的每一本书都在9分以上:如果感到生活很苦,请一定要读他的这本经典名作《我与地坛》

02、情感,填补苦难的沟壑

在《我与地坛》中,母亲,是史铁生常常提及的一个人。

在面对终身残疾的境况下,史铁生灰心丧气,痛不欲生。他在地坛公园一个人沉思自省,车轮印留遍每片草地。

而母亲的脚印也为了寻找他而无数次踏遍整个公园。

面对性情大变,喜怒无常的儿子,母亲总是含泪偷偷躲开,却始终不愿放弃希望,不厌其烦寻找医治之方,倾尽所有,甚至影响到自己的健康。

母亲的身体日夜受困疾困扰,在她去世的那一天,她还在儿子愿意去北海看菊花展而欣喜,出门采买东西,却再也没有回来。

亲情,是我们苦难中最有力量的支撑。

1981年,史铁生的第一篇散文《秋天的回忆》感动众人。不久,他收到了一封西北大学陈希米的来信。此后近十年间,他们通信上百封,却未曾见面。1989年,史铁生再次入院,陈希米跨越大半个中国,来到北京。一眼定终身,他们于同年结婚。陈希米照料他的一切,她变成了史铁生的双腿,陪他走遍海滩和尼亚加拉瀑布,让他体验前所未有的美好。相偎相依,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光。史铁生在陈希米身旁安详离世,陈希米按照他的遗愿捐赠了身体器官。

爱情,是抹平我们人生裂缝的万能胶。

在书中,史铁生还多次提到他的朋友们。

在病床上最艰难的时刻,是他的朋友们每天来陪着他,给他带书来,给他讲外面的世界,陪伴着他度过了人生中最灰暗、最难熬的时光。

友情,是温暖我们冰凉冬日的暖手炉。

我们生活在一个情感的世界里,感恩亲情,珍惜爱情,经营友情。

我们来这人世一趟,注定与千千万万人相遇,有的擦肩而过,有的却会走进你的生命,与你同行,直至分手。他们就像是你生命中一道光,从苦难的裂缝中照进来,包裹了你,温暖了你,灿烂了你。史铁生的每一本书都在9分以上:如果感到生活很苦,请一定要读他的这本经典名作《我与地坛》

03、自洽,逃离苦难的出口

“自洽”,来自英语“self-consistent”,意思是“自我融洽、自相一致”。

简单来说,自洽,就是保持一种内在的宁静与舒适。

在经历的迷茫、烦扰、痛不欲生的绝望之后,史铁生找到了他的人生方向——写作。他写到:那是苍茫四顾时,唯一可以走的路。路无法用脚去趟,只能用笔去找。

从此,他在写作的道路上一路坚定前行。1979年,他发表了第一篇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分别获得1983、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我与地坛》曾入选多个版本的高中语文教材,被誉为中国二十世纪最杰出的散文之一。

然而,史铁生的身体状况也在急速恶化。从21岁的瘫痪,到30岁的肾衰竭,再到47岁的尿毒症,医生预告他只有不到五年的生命。面对这样的绝境,史铁生毅然坚强地活着。

每次透析都要花费长达四个半小时的时间,为了能够与时间赛跑,史铁生总会在两次治疗之间保持清醒,坚持着自己的写作。他曾说,其实我真正的职业是生病,写作只是我的业余爱好。

然而,史铁生这样的坚持已持续了整整十二年。

是写作,让他在常人难以想象的病痛面前,从容自若地活着,让短暂而苦痛的人生散发出熠熠的光辉。

面对苦难,我们需要找到对抗苦难的良药,能够让自己沉浸其中忘记痛苦的有力的臂弯。也许是写作,是旅行,是运动,他们是自己与这个世界相处最好的方式,是自己与所有苦难握手言和最佳搭档。

所谓英雄,就是在看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的人。史铁生的每一本书都在9分以上:如果感到生活很苦,请一定要读他的这本经典名作《我与地坛》

苦难不是一份招人待见的礼物,也不是万劫不复的万丈深渊。

它不来,远离它;它来了,面对它。

不管它来与不来,你都可以读一读史铁生,读一读他的地坛。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史铁生的每一本书都在9分以上:如果感到生活很苦,请一定要读他的这本经典名作《我与地坛》》为推书网注册网友“似时与书”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史铁生的每一本书都在9分以上:如果感到生活很苦,请一定要读他的这本经典名作《我与地坛》》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tuijian/22390.html

(0)
上一篇 2024-03-11 12:35
下一篇 2024-03-11 16:59

相关推荐

  • 豆瓣8.7,强烈推荐这本极具深度的历史书籍,贵族社会落幕前的绝响!

    序言 本书以春秋时代争霸为主线,讲解整部《左传》记载的二百四十多年间各诸侯国的重大史事。这些史事在《左传》原书中是按照编年一年接一年排列下來记载的,头绪纷繁,内容离散,对于一般读者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本书则在完全忠实于《左传》原文的情况下,将相关史事的分散记录抽绎出来重组综合,用浅显的文字加以阐释和重述,不仅使史事的完整得到凸显,而且还试图揭示历史事件彼此之间复杂而微妙的关系。 本书不同于纯粹讲述春秋历史的著作,也不同于《左传》的白话直译。全书以《左传》的记事为基础,同时也参考其他文献,如《国语…

    2024-08-23
    00365
  • 二十四史/24史 文白对照精华版 线装书局(全套12册)

    原文+白话译文 全译 一套书读通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 内容简介 “二十四史”是合在一起的中国古代二十四部史书的统称,包括《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所记内容,起自传说中的黄帝(约公元前30世纪初),止于明代的崇祯十七年(1644年);编写工作始自西汉,止于清代,编写时间跨度长达一千八百多年。这二十四部史书,得到了清代乾隆皇帝的…

    2024-11-20
    00363
  • 《凤凰飞》:把握大势和民心所向

    农村题材创作一直是中国文学特别是当代文学创作的一支主流。江西作家温燕霞继描写乡村脱贫攻坚战的长篇小说《琵琶围》之后,又一次深入农村机理,出版了长篇小说《凤凰飞》,呈现了“三农”发展新态势和新动向。这本书是中国作协重点扶持项目,也是中宣部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同时还是江西省文化基金资助项目和江西作协风起赣鄱原创长篇小说重点作品扶持项目。 2024年3月,漓江出版社召开了该书的新出发布会,本文选取并整理了发布会上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中国作协创研部研究员胡平,中国作协文学理论批评委员会副…

    2024-11-15
    00228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