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的力量》:1个小时读完这本书,却能解决生活中90%的问题

小的时候,我们为不能常常喝到可乐而不满;

少年时期,我们焦虑升学,焦虑父母过多的管束,焦虑老师对我的误解;

长大了,我们焦虑于就业压力,如何实现经济独立;

婚姻中,我们为做家务而争吵不休;

中年了,焦虑子女教育和父母养老;

好不容易老年了,又要焦虑身体健康,以及退休后的孤独感……

人终其一生,总是活在各种各样的焦虑之中,中国人尤其甚。

埃克哈特·托利的《当下的力量》是一本在豆瓣上评分颇为不错的灵修手册,它衍生的《当下的力量实践手册》只有区区6万字,一个小时便可以读完,其内容不过是将之前完整版本中的精华内容进行概括梳理,加入了一些实践元素。

《当下的力量》:1个小时读完这本书,却能解决生活中90%的问题

这本书不仅是一部引导人们如何实践灵修的指南,更是一次心灵的觉醒之旅,引领我们穿越思维的迷雾,回归生活的本质——活在当下

目录快览

01

托利的书中,他首先挑战了我们对自我身份的传统认知。

我们往往将自我等同于我们的思维,认为自己是由大脑中的念头和情绪构建的。然而,他指出,这种短暂且易变的思维并不构成真实的自我。真实的自我,他称之为“本体”,是一种无形且永恒的存在,超越了个体生命的形式,却又深深植根于每个生命之中。这个概念与佛教的“空”和基督教的“神”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对超越物质世界的内在本质的探索。托利提醒我们,只有放下对思维的执着,才能触及到这个真实且不灭的本体。

“你越是认同自己的思维,你就越感到痛苦。你越是接受当下,你受的苦就越少,也越能从小我思维中解脱出来。”

02

托利引导我们进入“临在”的境界,这是一种有意识地安住于当下、全然觉察的状态。

他建议我们关闭对外界的感知,静观内心的思维流动。当我们试图捕捉那些飘忽不定的念头时,我们会发现它们实际上并未占据我们的全部注意力。这种内在的觉察力,就像一双内在的眼睛,让我们能够观察而非被思维所控制,从而实现内观的智慧。这与东方的禅修传统不谋而合,无论是佛教的正念还是庄子的“坐忘”,都强调通过内观达到物我两忘的境地。

“每一步,每一刻,甚至每一次呼吸时都全神贯注,完全集中你的注意力。当你洗手时,关注与吸收有关的所有感觉,水的声音和感觉,手的运动、肥皂的味道等”。

全神贯注于当下的状态,通过专注于呼吸、身体的感觉,或是对环境的细微感知,我们可以逐渐学会在日常生活中保持临在,让内心回归平静。

03

你越关注时间——过去和未来,你就越多地错过当下。

当我们过度关注过去,可能会陷入悔恨、痛苦或自责的情绪中。我们可能会反复思考过去的错误,或者沉溺于过去的成功,这都会使我们无法从过去的经历中解脱出来,从而错过了现在的生活。

同时,对未来过度的忧虑和期待也会消耗我们的精力。我们可能会担忧未来的不确定性,或者过度规划以求得安全感。然而,这种过度的忧虑并不能改变未来,反而会让我们在面对现在时感到焦虑和不安。

只有通过全然接受并活在当下,我们才能找到内心的平静和力量。当下是唯一真实存在的时刻,是我们可以掌控和改变的唯一现实。当我们专注于当下,我们会更加敏锐地感知周围的世界,更能欣赏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无论是喜悦还是挑战,都能从中找到成长和满足。

真正的力量在于当下,只有在当下,我们才能找到真实的自我,体验那份超越物质世界的宁静与自由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当下的力量》:1个小时读完这本书,却能解决生活中90%的问题》为推书网注册网友“似时与书”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当下的力量》:1个小时读完这本书,却能解决生活中90%的问题》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tuijian/29885.html

(0)
上一篇 2024-07-21 16:08
下一篇 2024-07-22 11:07

相关推荐

  • 《生死场》这本近代文学洛神的经典小说,写透乱世悲歌

    萧红,被誉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文学洛神”。 电影《黄金时代》剧照 《生死场》萧红的代表作之一。小说通过描述一个靠近哈尔滨的小村子里村民们的生活,揭示了当时底层人的困苦生活状态。 萧红在作品中用女性的视角,特别关注了女性的生活和身体,描绘了她们的生育、病痛和死亡。 鲁迅先生在为《生死场》序中说:从《生死场》,看见了抗日前期的哈尔滨。这自然还不过是略图,叙事和写景,胜于人物的描写,然而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已经力透纸背;女性作者的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又增加了不少明丽和新鲜。 01…

    2024-03-02
    00376
  • 《不如读诗》人类来到这个世界上所说的第一句话,应该是诗

    当现实困顿,还好有诗歌,引领我们去过波澜壮阔的一生。 无名氏之歌 (节选自《不如读诗》) 张执浩 我相信,人类来到这个世界上所说的第一句话应该是诗,只能是诗,或者说是,那种后来被我们称之为“诗”的东西。震惊、狂喜、忧惧、愤怒、疑虑、伤感、妒忌,乃至哑默……诸如此类的各种情绪,唯有通过“诗”这种具有声音质感的形式,才能有型有效地传递出来,也唯有“诗”这种东西,才能呈示出人类——这个崭新的物种——初见这个奇异世界时,丰富、复杂而饱满的情感面貌。那是一种哑口无言、欲言又止,终至喋喋不休的、强烈的表达欲。 在嘈杂又激越…

    2024-04-13 好书推荐
    00193
  • 母亲节推荐书单:读懂母亲的书 先是“她”,再是母亲

    明天就是母亲节。 母亲是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来的人,也是见证和陪伴我们长大的人。 很多人赞颂母爱,感恩母亲的伟大。 但在说着母亲节祝福的时候,也许我们并不真正明白,母亲牺牲和付出了多少。 每一个人都应该明白,成为母亲,并非理所当然。 母亲节,推荐给几本读懂母亲的书。 01、《成为母亲》 [英]蕾切尔·卡斯克 人类的每一位成员都会经历从出生到独立这一异常艰辛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必须征用某个女人的一段生命。 《成为母亲》忠实地呈现了这段生命。它是一种寻常生活从不可见、不可感,向激烈的热情、爱与奴役转变的过程,它还是…

    2023-05-13 好书推荐
    00339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