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时候,我们为不能常常喝到可乐而不满;
少年时期,我们焦虑升学,焦虑父母过多的管束,焦虑老师对我的误解;
长大了,我们焦虑于就业压力,如何实现经济独立;
婚姻中,我们为做家务而争吵不休;
中年了,焦虑子女教育和父母养老;
好不容易老年了,又要焦虑身体健康,以及退休后的孤独感……
人终其一生,总是活在各种各样的焦虑之中,中国人尤其甚。
埃克哈特·托利的《当下的力量》是一本在豆瓣上评分颇为不错的灵修手册,它衍生的《当下的力量实践手册》只有区区6万字,一个小时便可以读完,其内容不过是将之前完整版本中的精华内容进行概括梳理,加入了一些实践元素。
这本书不仅是一部引导人们如何实践灵修的指南,更是一次心灵的觉醒之旅,引领我们穿越思维的迷雾,回归生活的本质——活在当下。
01
托利的书中,他首先挑战了我们对自我身份的传统认知。
我们往往将自我等同于我们的思维,认为自己是由大脑中的念头和情绪构建的。然而,他指出,这种短暂且易变的思维并不构成真实的自我。真实的自我,他称之为“本体”,是一种无形且永恒的存在,超越了个体生命的形式,却又深深植根于每个生命之中。这个概念与佛教的“空”和基督教的“神”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对超越物质世界的内在本质的探索。托利提醒我们,只有放下对思维的执着,才能触及到这个真实且不灭的本体。
“你越是认同自己的思维,你就越感到痛苦。你越是接受当下,你受的苦就越少,也越能从小我思维中解脱出来。”
02
托利引导我们进入“临在”的境界,这是一种有意识地安住于当下、全然觉察的状态。
他建议我们关闭对外界的感知,静观内心的思维流动。当我们试图捕捉那些飘忽不定的念头时,我们会发现它们实际上并未占据我们的全部注意力。这种内在的觉察力,就像一双内在的眼睛,让我们能够观察而非被思维所控制,从而实现内观的智慧。这与东方的禅修传统不谋而合,无论是佛教的正念还是庄子的“坐忘”,都强调通过内观达到物我两忘的境地。
“每一步,每一刻,甚至每一次呼吸时都全神贯注,完全集中你的注意力。当你洗手时,关注与吸收有关的所有感觉,水的声音和感觉,手的运动、肥皂的味道等”。
全神贯注于当下的状态,通过专注于呼吸、身体的感觉,或是对环境的细微感知,我们可以逐渐学会在日常生活中保持临在,让内心回归平静。
03
你越关注时间——过去和未来,你就越多地错过当下。
当我们过度关注过去,可能会陷入悔恨、痛苦或自责的情绪中。我们可能会反复思考过去的错误,或者沉溺于过去的成功,这都会使我们无法从过去的经历中解脱出来,从而错过了现在的生活。
同时,对未来过度的忧虑和期待也会消耗我们的精力。我们可能会担忧未来的不确定性,或者过度规划以求得安全感。然而,这种过度的忧虑并不能改变未来,反而会让我们在面对现在时感到焦虑和不安。
只有通过全然接受并活在当下,我们才能找到内心的平静和力量。当下是唯一真实存在的时刻,是我们可以掌控和改变的唯一现实。当我们专注于当下,我们会更加敏锐地感知周围的世界,更能欣赏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无论是喜悦还是挑战,都能从中找到成长和满足。
真正的力量在于当下,只有在当下,我们才能找到真实的自我,体验那份超越物质世界的宁静与自由。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当下的力量》:1个小时读完这本书,却能解决生活中90%的问题》为推书网注册网友“似时与书”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当下的力量》:1个小时读完这本书,却能解决生活中90%的问题》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tuijian/29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