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边城》精彩书评/读后感:简约与克制铸成的悲剧

“月光如银子,无处不可照及。山上竹篱在月光下变成一片黑色,”这样的情景中,又有谁的心能不被那一萧忧伤“吹得柔软”了呢?一派山水旖旎,是啊啊,房后是山,屋前是河,放眼望去,或者也用不着放,就是满崖的看得熟熟的虎耳草。还有一个懵懂的天真少女,和祥的爷爷,加上一对爱着同一个人的兄弟。这样满是冲突茬口的关系,无处可寻的景致,怎样轰轰烈烈地爱一大场——就如翠翠的妈妈,我想——都不为过分吧?兄弟反目成仇,祖孙因婚姻反目——史上这样的记栽不少。——但沈从文却偏偏没这么写。他大可以像沙翁一样,说翠翠的父母的死,是天保的家长一手造成的,因而爷爷恨他们家。但翠翠却看上了傩送,而天保却在不断争取,同是爷爷极力反对诸如此类。或是学歌德,说天保与傩送让翠翠心痛不已,挣扎不过,撑船下了饶鸡笼,数天之后,爷爷寻到了断浆折舵,肠断在饶鸡滩云云。

我寻不到绿田,只是读着读着,心里面渐渐地酸痛,一如我在看《断背山》或是读《茵梦湖》温柔并非无力;节制却并非含蓄。至此,我把三部作品放在一起来看。语言都是简明而富有象征的,画面都是清新淡雅的,故事都是简单悲剧的,情感都是压制痛苦的。

埃利希的庄园里,怀俄明的群山中,还有个约莫是叫云南的地方,上演着相似的爱情悲剧,比起动辄就毫言壮语,山盟海誓的桥段以及你侬我侬恋恋相依的文字,他们可以说是沉默的,我们也终于发现,感情原来可以不必撞上冰山,在大西洋里扑腾,也不必你死我活,重型武器轮番上阵地毁一幢房子。原来,安静与温柔,也可以如有力。

当光影与文字都越发浮华,热闹中却有人让我们知道生活的真实——不过如此的平凡。惜字如金,却道尽生活的真相,欲说还休,让读者都唏嘘不已,没有喧嚣,没有甜腻单是看看如银的月光,如镜的湖泊就令人美得心痛。

节制与简约下的忧伤让人难忘,与此相偕而行的却是优雅——那种缠绵悱恻的浪漫气质。好在我们的精神生活曾有过,枯萎的花也终会留下生命的痕迹,岁月悄然流走,但见青山依旧,波澜不惊的故事述说着无尽的失落,而怅然若失滋味,却有意无意地凸现情感本身的价值,我们无论也不能了解,他们是何以用了如此的文字,写出如此复杂的情感。

当激昂的文字让全世界变得光怪陆离起来,回首却望到了简约与节制的温柔。这是一种看待世界的方式,坦荡善良而宽容,细腻就如不偷工减料的老樟木书架,经历时间,却仍以余香乘载着人类的情感与智慧,撩人心绪的,不是别的,正是一份永远的缅怀。

没有大悲大喜,没有峰回路转。无奈之情也只能算是悲剧的起因,只是比寻常,更多了一份优雅的涵容。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沈从文《边城》精彩书评/读后感:简约与克制铸成的悲剧》为推书网注册网友“微月在读书”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沈从文《边城》精彩书评/读后感:简约与克制铸成的悲剧》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duhougan/21102.html

(0)
上一篇 2024-06-26 11:16
下一篇 2024-06-27 10:07

相关推荐

  • 解锁四款高效读书笔记的秘籍:让知识为你所用!

    我是似时。最近不少小伙伴私信我,询问读书笔记怎么做。要知道,读书笔记是阅读的关键环节,能助力我们深度吸收书中智慧。今天,我就为大家分享 5 种针对实用类书籍做读书笔记的妙法,它们相辅相成,能让你的阅读体验和收获更上一层楼。 一、借助飞书软件打造知识宝库笔记 阅读时,总是想要梳理文章的脉络大纲,这时飞书软件就能派上用场啦,它里面有许多读书笔记模板,一边读一遍就能做好记录。飞书软件功能丰富,能让笔记更加系统有序。 制作这种笔记好处多多: 强化记忆。把想法记录下来的过程,就是对书中内容加深理解的过程,有助于…

    2024-11-15
    00410
  • 《万历十五年》:无关紧要的一年

    黄仁宇(1918年6月25日—2000年1月8日),美籍华人历史学家、教授、学者。出生于湖南长沙。以历史学家、中国历史明史专家,大历史观的倡导者而为世人所知。2000年1月8日病逝于纽约上州的医院中,享年82岁。著有《万历十五年》《中国大历史》《汴京残梦》等。 ——《百度百科》 缘起 知道《万历十五年》是因为《人民的名义》里面的高书记最喜欢的就是这本书,便一直好奇是本什么样的书,结果在17年买回来之后一直在书柜中当展示品,直到此次参加阅读会才让它重新出山。 在书柜展示这么就一个是和它一起展示的书有点多,还一个是因为它不太好…

    2025-01-02
    00634
  • 读书随感|旅行的意义|自我介绍

    ◎ 读书随感 今天看书基本都保证了,漢書一卷略多,杜诗多些,但因为是白文,体会也不多。个别地方读一遍没感觉,刚好有时候没有夹书签,重新打开看,会重叠读一些,读第二遍突然懂了某句。 也有一些完全搞不懂,比如《西阁夜》里面“盗贼尔犹存”的“尔”指谁。前面小伙伴讨论,我完全不能加入讨论,因为我还没有形成自己的理解。其他还有一句感觉理解了,没有标记,现在找不到了,下次读到再说。 由于在路上,带着老人孩子,不适合码札记,暂时也没有特别多扎实的内容可以码,所以先从略。 ◎ 旅行的意义 出来一天整了三万步(当然我手机可能…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