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丽新:无关年龄的品格——读成尚荣先生《年轻的品格》

沈丽新:无关年龄的品格——读成尚荣先生《年轻的品格》

 (现场聆听成尚荣先生,2023年8月宁波)

工作多年,最喜欢的评价来自身边的年轻同事:“这个人真是的!一点也不像老教师!”因为我每天总那么热忱地跟大家聊班上学生的各种趣事,他们觉得我没有老教师的淡定,倒充满了初入职教师的热乎劲。

在那个刚过去的工作了整整三十一年后的暑假里,与成尚荣先生的《年轻的品格》一书相遇,倍觉感奋。是不是我所有“不像老教师”的模样从此都可以被诠释?

我认真在书中找寻答案。

我读到了“终身性”

年轻的品格当然不局限于年轻人才能具备,虽然年轻人给出了“年轻的品格”的范本。观照年轻人,他们旺盛的勃勃生机,他们灵敏的学习能力……胜过很多老年人。但是经常暴饮暴食、缺乏运动的年轻人并不能让人感受到旺盛的生命力,每天只刷手机、不读书的年轻人也并不能保持良好的学习能力。“未老先衰”、“暮气沉沉”这样的词语都有可能用来描述年轻人。相反,热爱运动的老年人的生命状态总让人惊叹,热爱阅读、热爱各种新事物的老年人也保持着敏捷的思维能力。总而言之,“年轻的品格属于各个年龄段的人,可以照耀人的一生。各个年龄段的人,年轻的品格都在成长。年轻的品格具有终身性。”

可见,保持成长的人,不论年龄,即已具备“年轻的品格”,且这品格可以维持终生。一个人若具备年轻的品格,也会让自己的视觉年龄远远小于他的生理年龄。这是美容与化妆都很难达到的功效。

感谢《年轻的品格》一书的警醒。即便工作超过30年,即便自觉很胜任教师岗位,但仍需保持成长——继续研究我的课堂教学,继续提高陪伴儿童成长的能力。惟其如此,才有可能真正具备且保持年轻的品格。

我读到了“学术气”

成尚荣先生用很多篇幅来记录、描述各位当代著名学人和他熟知的师友们。很多师友跟他从事的行业一样,都是教育工作者。他们中的很多人荣誉等身,但作者并没有对此过多介绍,记录最多的还是他们的治学情怀与学术研究。

无论是“在讲台上用生命歌唱”的于漪老师,还是“长着一双格外干净的眼睛”的李吉林老师,还是在讨论、修改教材时候突然崩溃痛哭的朱小蔓老师……无一例外,他们的出发点与关注点都始终是学生。成尚荣先生认为:这与他们秉持的信仰密不可分。

而“信仰,年轻品格的灵魂。”这句话令我吃惊。之前,我总避免谈“信仰”一词,觉得它的内涵太深。成尚荣先生还补充:“信仰铸造品格,品格映射信仰。”也就是说,一个人的信仰,与他的品格的高度息息相关。

身为教师,一定也有自己的信仰。可能有的时候没有用具体的文字去描述各自的信仰。读《年轻的品格》,让我确认了自己的信仰。那就是: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更好地去支持儿童的学习与成长。如果始终秉持这样的信仰,大概也可以铸造出更年轻的品格——工作中更有活力,日常工作中更能引领自己的学生。

沈丽新:无关年龄的品格——读成尚荣先生《年轻的品格》

 (老先生实在谦逊。得到签名,甚觉荣幸。)

我读到了“挑战力”

从事教师工作,就意味着平凡而普通,意味着各种周而复始、年复一年。“我已经第N次带一年级了”“这是我第几次教毕业班了”……这样的描述常常在教师之间发生。而一个执教心理课的教师,有可能一周内他在10个班级上同样一节课,他或许可以说“这节课我在本周已经第10次上了”。

身处上述场景,教师如果只觉得“重复”,则会乏味。把各种重复视为“挑战”,则会激发自己的设计灵感、调整各种细节把控。后者也会让自己的挑战力生生不息,反过来更好地优化自己的各种教育教学设计,让自己从中得到更多乐趣。

成尚荣先生提及了各种创新案例,如南京一中的“史上最强课表”和“少年工程院”;也讨论了多本书籍,如《优秀的绵羊》和《平均的终结》。这都是为了呼吁教师要拔尖创新人才的开启。

每一个拔尖创新人才,应该都会从小学一年级开始读起。教师要意识到,在教室里平均的大多数里,有着非同寻常的未来的拔尖人才。如何发现、保护、培养这些未来的拔尖人才,教师自己需要创新意识、需要具备挑战力。

在设计课堂教学的时候,除了考虑学生的平均接受能力,要有意识地留一点缝隙,去吸引目前尚且隐形的“未来拔尖人才”,让他们有更多去思考、去突破的空间。这样的设计当然会更艰难一点,充满了挑战性,这需要教师不断地去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设计,需要教师储备、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

当一个教师时刻处于创新与迎接各种挑战的时候,其实本身就具备了“年轻的品格”。

“年轻的品格”,与年龄无关,它只是一个人的精神气象。教师职业的特点,意味着教师要重视自己的精神成长,要保持精神世界的丰盈与深刻。这就是在储备“年轻的品格”。一个年轻人保持“年轻的品格”并不太难,所以大多数年轻人看起来就具备“年轻的品格”。一个中老年人保持“年轻的品格”并非不能,只要始终去修炼、去维系,同样可以充满活力与年轻的精神面貌。

沈丽新:无关年龄的品格——读成尚荣先生《年轻的品格》

1、推书网发布的文章《沈丽新:无关年龄的品格——读成尚荣先生《年轻的品格》》为推书网注册网友“推书小编”原创或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推书网文章《沈丽新:无关年龄的品格——读成尚荣先生《年轻的品格》》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作者文责自负。

3、推书网一直无私为图书馆转载发布活动及资讯动态。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推书网不承担责任。

4、本文转载链接:https://tuibook.com/duhougan/28721.html

(0)
上一篇 2024-06-26 11:18
下一篇 2024-06-27 10:09

相关推荐

  • 34岁,边上班边在公众号分享读书,小钱多好赚啊!

    你好呀,我是木小鱼,一个职场妈妈! 消失了一个周了!先跟大家聊一下我去了哪里? 这一周我跟领导去绍兴开了一个培训会, 这个会主要是讲给企业的老板们的, 有一个二手车企业在比亚迪降价之前购进了大量的库存,有的进价甚至比售价还高,这个可真的是库存越多,赔的越惨,现在想要找到解决方法! 被讲课的老师狠心回复,“这是一个快要消失的行业!”我坐在台下都能够感受到这位老板的绝望!   现在这年头,赚点大钱也真的是不容易!特别是最近几年的经济情况也不太好!大老板是如此,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就更难了! 但是我并不是来…

    2024-07-20 读后感悟
    00331
  • 34岁,每年坚持读50本书,我是如何把看过的书写成文章的?

    你好呀,我是木小鱼,一个职场妈妈! 在刚写的这篇文章《在公众号分享读书,2个月赚了2985.24元!》,有很多朋友在评论区问,怎么写书评?求带! 这个「书评」得加个引号,因为严格意义上老说,我写的文章真的算不上书评,最多算是读后感? 市面上其实有很多关于书的文章,拆书稿、讲书稿,书评等等文体,也学过不少模板,但是我有点「倔强」,不愿意套着模板去写,我更想要跟着我自己的感觉走,所以我写的文章好像没有什么固定的模板! 问的朋友太多,我决定写一篇文章来简单跟大家聊一聊我是如何把看过的书写成文章的!希望能够对大家…

    2024-06-11 读后感悟
    00288
  • 《一个人的世界史》读后感:金钱只会带来邪恶

    题图:侄孙女在西湖。 ​今天读《一个人的世界史》之“变异第八”。 现在翻书终于不再按部就班来,而是翻到哪里觉得有趣就读下去。又不考学位,那么刻板较真干嘛?   伟大的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竟然没有得过诺贝尔文学奖! 瑞典文学院解释了托尔斯泰落选的原因。说他对道德持怀疑态度,对宗教缺乏深刻认识。 对此,评论界也争论得不可开交。 倒是托尔斯泰本人十分平淡。他说,幸亏没得奖,因为金钱只会带来邪恶。 我想,托尔斯泰说这话肯定不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而是真正有底气的。一是他出身于贵族家庭却力求过简朴的生活;二是他创作…

    2024-04-13
    00182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