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书网
-
树语皆情语-树荫的温柔精彩书评
“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这是鲁迅先生常被人揶揄的名句,细品之下却为这寥寥数语勾勒出的情景交融所折服。 树语由来是情语,法国历史学家阿兰·科尔班在缀满树语的专著《树荫的温柔:亘古人类激情之源》中表达了这一观点。伊甸园中的故事发生在苹果树下,神话传说中的魔幻之树令人难以置信,人类在树上刻下印记几乎是种本能,任岁月的痕迹加深往昔记忆,顺带为不同品种的树赋予性格。树,见证历史也传播文化。 旁征博引的科尔班当然也没有遗漏那些与今天理解不同、略显吊诡的故事:譬如,在…
-
只要掌握要诀,你也可以做一名“公关”-关键洞察力精彩书评
我最早知道公关这一职业是在电视剧《美女如云》里面了解到的,后来又看了《职来职往》里面杨石头对面试者提出的那些公关题,感觉这一职位要求应该挺高,而且需要学习多方面的知识才可以胜任。这就是我之前对公关的认识。 最近看了罗伯特·利夫的《关键洞察力》,发现优秀的公关需要掌握多方面的知识是不假,但对普罗大众来说,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公关中的一员,也基本都要与各种公关过招。也就是说,从日常生活上来看,公关其实没有我们想得那么复杂那么难。 一、什么是公关呢? 「公关即公共关系,是社会组织同构成其生存环境、影响其生…
-
公关是一份无死角的工作-关键洞察力精彩书评
文/残小雪 作为一名曾经在公关行业的深水里趟过的从业人员,博雅公关在业内的地位举足轻重。不仅仅是全球首屈一指的公关公司,同时也是最早进入并拓展中国公关市场的公司之一。 公关是一个入行门槛很低,但优秀的门槛很高的行业。他对于从业者的要求,不仅仅是专注于专业的要求,更多的要求灵活和与时俱进,要在反思中学习,也可以从现在对未来有前瞻性的预判,这样的能力,用洞察力来形容再准确不过。 这不仅仅是作者的一份从业经历的自述,也是一份案例详实的公关修炼指引,更是一份获取独到发展眼光的手册。 全书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
-
非教科书式的公关指南-关键洞察力精彩书评
《关键洞察力》一书的作者罗伯特·利夫,是博雅公关公司全球总裁,更是博雅全球业务的奠基人。在他从业的50年间,博雅的公关版图以美国为起点,扩张到全球,他见证了博雅的发展,更见证了公关的发展。 《关键洞察力》不是一本公关教科书,完全没有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和条条框框的步骤一二三;这更不是一本故事流水账,博雅公关全球总裁50年的公关经验就隐藏在一个个精彩的案例中。 一、公关要因地制宜 本书基本上以时间为线索、以地域为章节讲了博雅公关公司全球扩张的脚步。仔细阅读会发现,作者在不同地区所面临的挑战都不一样,在制定…
-
跟博雅总裁学做公关-关键洞察力精彩书评
01 1948年,罗伯特.利夫报考密苏里大学,拿到了新闻学院伸出的橄榄枝。 1952年,朝鲜半岛战事火热,罗伯特.利夫理应应征入伍。身高1.9米的他,却幸免于此,留校继续攻读硕士学位,转投世界史,为后来的职业生涯埋下伏笔。 1957年,罗伯特.利夫敲开了博雅公司的大门,从此与它结下了50年的不解之缘。 50年里,他见证了博雅公司从最初的六名员工,发展为全球最大公关公司的历史。 02 “公共关系”一词,最早出现在美国《铁路文献年鉴》里,即处理各种与公众相关的事宜。这里的公众主要包括政府、企业、个人(顾客和潜在顾客)。 公关的重点在…
-
讨厌陈词滥调,反对平庸-关键洞察力精彩书评
文/兰言寄墨 本科阶段上广告学专业课程的时候,老师总会跟我们强调广告人都是有深刻洞察力的人,单就“洞察”这个词,给我的感觉就是很有深意,你想啊,像我们这种普通人,在习以为常的生活中连最起码的观察都做不到,更别说高观察很多等级的洞察了!洞察对我来说是一个女神级的词,我欣赏她爱慕她追逐她!不断培养自己的洞察力其实不仅仅是行业的需求,更是对自己的要求,无论是洞察世界、社会、行业还是自己,那些原本乱糟糟一团容易出错的东西,在洞察力的作用下,都会变得清晰简单,这也正是洞察力带来的魅力。 《关键洞察力》这本书…
-
初入职场,你必须知道的5个公关技巧-关键洞察力精彩书评
五一长假读完了《关键洞察力——成功沟通的要诀》。当初入手这本书,原以为是教人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书,结果整本书都是博雅公关全球总裁在讲他的五十年从业心得。 但是,耐心读完,细细品味,竟有不一样的收获—— 什么是公关,书中提到,1987年“公共关系”首次出现在美国的《铁路文献年鉴》上,意思是“处理各种与公众相关的事。”但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我相信,一提到“公关”,首先想到的还是吃喝、娱乐、调情或行贿受贿,不是有个电视剧《公关小姐》吗?这与我们大多数人有什么关系呢? 在我看来,《关键洞察力》是一本手把手教你职场入门的…
-
重启人精彩书评
本书的故事发生在未来,重启人是一个特殊的种群:他们是真实的人类,却是死而复生的;他们冷漠无情感,机械的为真正的人类奴役服务,和机器人并无区别。书里的人类世界也分为富人区和贫民区,两个区域完全隔离并且差别很大。重启人被人类监管,每日麻木的出任务、收工,这样平淡的生活本来将会一直持续下去,直到新来的一个年轻重启人二十二号,安静的生活表面下,一切正在悄然发生变动。 重启人,顾名思义,本质是人但是死后历经复生,重新再活过来的人类。被设定的初衷是因为重启人是种解药能够对抗病毒。重生后的人与自然最初的生命人…
-
生活,是一个巨大的隐喻-面纱精彩书评
《面纱》写于1925年,当时毛姆已年过半百。假如你是第一次邂逅毛姆,又怀着一种捧读名著的心情打开这本91年前的小说,以为是那种进入很慢、情节很拖、人物很多的模式,立刻就会发现大错特错——开头既不会有20页描述某座教堂的历史,也不会从曾祖父开始介绍主角的身世,而是年轻的少妇凯蒂和情人正在家里作乐时,听见门把手转动的声音。凯蒂怀疑门外是丈夫沃尔特,但是开门后一个人也没有。自此,她陷入无止境的猜疑和惊恐之中,最后忍无可忍,打算和丈夫摊牌。 是不是有点八卦有点想看下去?这就是毛姆,一个被公认很会讲故事的人。 然而…
-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精彩书评:关于言情与现实
艺术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 言情与现实基本上是反义词。言情嘛,那就是各种深情各种扯淡各种身份高贵也是正常的,就是主角再怎么深情到可怕也从来很少有人会去计较什么。但现实完全不同,现实的出发点实际上是自身的利益,饭都吃不饱觉都睡不踏实了,那你还有什么心思去想些什么爱情呢。更何况我一直不觉得爱情这东西真的靠谱。例如男主人选,从言情的角度来说,一般是深深爱着女主的某帅哥。就像齐衡小朋友,对明兰是真心一片,自身是京城第一美男子。再不济也得是温润型的,例如贺宏文小朋友,最起码看起来比较靠谱啊! 但男主却蛋疼…
-
《安息日》精彩书评:相逢于乐园
《安息日》开始描绘了梦幻而苍白的世界,梅瑟塔尔陛下获得永生,一转眼又回到了门前,无数次命运的开始。 这扇门是干什么的?通向何处?为什么不推开?大概是厌倦了无数次的循环轮回吧。选择一条不一样的路,迎接新的开始。 阿贵一睁眼变成了机器人,腹肌大长腿漂亮脸蛋全都不见了!整个人都不好了。穿越到不知多久以后,脑容量变成了芯片容量不够,拉低了平均智商。不过这些阿贵都没有介意,他决定随遇而安,每天在生活中寻找乐趣,用碎碎念洗礼小梅。今天的阿贵,依旧很热爱生活呢。 荣贵同学一直在努力的用自己理解的方式习惯机械身体…
-
24个比利精彩书评:他们叫我比利,我大概没有名字
1979年8月4日,阿森斯医院的电梯坏了,一个正在医院接受心理治疗的小女孩被困在了电梯里,尖声哭叫。门外的配电器冒出了火花,伴着噼里啪啦的爆裂声,场面一片混乱。这时候另一个在医院接受精神治疗的病人,人们一般叫他比利,突然沿着缆绳滑到下面,打开通风口跳进电梯,一边检查电梯内部,一边站在小女孩的身边安慰她,“你读过诗吗?”比利问那个小女孩。“我读过《圣经》”。“能给我背诵里面的章节吗?”比利和她说话,一直等到维修人员到来,半个小时以后,在比利的陪伴下,小女孩终于安全离开了电梯。 这一幕发生在阿森斯医院,它通常又…
-
墨宝非宝永安调精彩书评:拱手河山讨你欢
最近才开始读墨宝大人的文,非常喜欢。近几天经常回忆起其中的情节,让人难以忘怀。我是先看的《轻易放火》,然后来看的《永安调》。虽然认识墨宝大人有些晚,但这样一下子读完,真的非常过瘾。→_→吼吼,本来不太好意思这样说的。 正如大人所说,一说到大唐盛世,很多人会提起李世民、李隆基、武则天或者太平公主,但是李成器却很少有人提及,而以他为主角的文则更是少之又少。通过墨宝的文,也让我第一次真正认识了李成器。以前对于李成器的认识仅止于小时候看电视剧《唐明皇》里的宁王李宪,只记得一个模糊的场景:在悠悠笛声中,李隆…
-
襄阳市图书馆邀您走进立体“诗词里的襄阳”
为助力襄阳“中华诗城”创建工作,充分挖掘襄阳丰富的文化资源,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加快推进文化强市建设,襄阳市图书馆(少年儿童图书馆)于2月4日在一楼大厅开展了“诗词里的襄阳”主题文献展。 本次展览集中展出了描绘襄阳及襄阳地方诗人的诗词集,充分展示了襄阳的诗词文化。活动现场吸引了大量读者浏览借阅,并纷纷沉浸在悠悠诗词文化的魅力之中。 襄阳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诗词文化底蕴深厚,《全唐诗》中有4000多首涉及襄阳,宋玉、杜审言、孟浩然、张继等诗词大家为襄阳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本次展览不仅为广大读者推荐了…
-
推荐3本含「含金量」极高的好书,帮助我们破圈成长!(收藏阅读)
选择什么样的书籍来阅读,对我们的个人成长和智慧积累至关重要。 一本好书就像一把钥匙,能够为我们打开通往新世界的大门,让我们的思维得到拓展,见识得到增长。 然而,并非所有的书籍都具备这样的力量,我们需要的是那些含「含金量」极高的书籍,它们不仅能够提供知识的精华,还能够激发我们的思考,帮助我们突破现有的思维局限,实现破圈成长。 01、《打开心智》 《打开心智》 李睿秋 8.5分,2380人评价 心智,是我们对外部世界的认知和一切思维方式的集合,决定了人的信念、思考和行动。 成长的本质,就是不断用新的认知打破旧的认知…
-
《光从哪里来》这本书改变了我的职业生涯
作者: 远子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品方: 重光relire / 艺文志eons 出版年: 2024-1 「这本书改变了我的职业生涯。」写下这句话时,我意识到我已经在不同的场合跟不同的朋友反复表达过这个意思了。这本书是远子的全新力作,小说集《光从哪里来》。因为这本书,我做了一个新的图书品牌:重光relire。这是这个新品牌的第一本书。 01、一场接力跑 1月21日,我们在重庆的刀锋书酒馆做了《光从哪里来》的首发分享会,嘉宾之一渡边是这本书的第一任编辑。三年前,我在参加东来《奇迹之年》刀锋分享会时得知远子在写这本书。当时,渡边在上海…
-
重要通知:受雨雪天气影响,荆州市图书馆明日起暂停开放
亲爱的读者朋友: 根据气象局发布的重大气象信息内容,近期荆州市降雪情况明显,地面积雪严重,道路湿滑结冰,为保障读者出行安全,荆州市图书馆、少年儿童图书分馆、古城分馆将于2月5日起暂时闭馆;24小时城市书房(0:00~24:00),正常对外开放。 具体恢复时间视天气和道路情况另行通知。闭馆期间,若您借阅的图书逾期,请不要担心!此阶段的逾期记录不会上传至诚信档案体系。在本馆开放后的30天内,读者均可到馆办理还书手续。 由此造成的不便,敬请谅解!还请各位读者相互转告! 荆州市图书馆 2024年2月4日 &nbs…
-
推书网臻选书单:长江文艺出版社2023年度好书
柯里叶尔曾说:“书籍是幼年人的导师,是老年人的护士,在沉寂的时候,书籍使我们欢愉,远离一切的痛苦。” 2023年即将过去了,这一年,长江文艺出版社以为读者们带来更多的愉悦、智慧与力量为信念,出版了文学、社科、少儿、教育多品类的近500种图书。经过近一个月的网络投票及长江文艺出版社官方评定,长江文艺出版社2023年度十佳图书名单新鲜出炉! 2023年度十佳图书 特别奖 《也是冬天,也是春天:升级彩插版》 《繁花:批注本》 一等奖 《雍正:天地古今惟一啸》 二等奖 《一个人的老后》 《帆》 《呼应学习任务群:小学语文大单元教…
-
聂震宁《书生行》:书真好“舒甄好”
图书信息:聂震宁.书生行[M].人民文学出版社,2023.(ISBN:9787020179213;36万字) 圕人堂成员“西安小图”在圕人堂群中推荐聂震宁《书生行》,吸引了我的注意力。随后,我通过微信读书,从头到尾阅读了,花了9小时28分。中间我发了一条“推荐”信息,评论为“细致入微的观察,耐人寻味的思考。”。读完之后,我急切地分享我的读后感,题名为——聂震宁《书生行》,书真好“舒甄好”。 聂震宁,1951年1月生,出生于江苏,成长于广西,求学于北京。著名出版家、作家,编审。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本科,获英国爱丁堡龙比亚大学名誉文学博士学位,首…
-
关于随州市图书馆新春青年联谊活动延期的通知
尊敬的读者: 随州市近期出现雨雪天气,雪天路滑,为确保大家安全,原定于2月5日的“以书为媒·阅然心动”新春青年联谊活动延至年后,具体时间视天气情况而定,后期活动详情可关注“随州市图书馆”微信公众号了解,因此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请大家相互转告! 春节期间,随州市图书馆各阅览区域均正常开放,欢迎您的光临! 随州市图书馆 2024年2月4日
-
襄阳市图书馆开展“扫雪除冰 温暖读者”志愿服务活动
2月2日,襄阳迎来了强降温降雪天气。为保障读者进馆道路安全畅通,给读者提供安全、便捷、舒心的阅读环境,襄阳市图书馆闻雪而动、迎雪而上,组织全体工作人员开展扫雪除冰工作。 部分路面已经结冰,清扫工作并不容易。襄阳市图书馆工作人员拿起铁楸、扫帚等工具,一铲一扫相互配合,奋力清扫图书馆广场及进馆路段冰雪。在大家的团结协作下,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清理,图书馆广场及进馆道路的冰雪很快被清理干净。同时在入口处张贴温馨提示,提醒广大读者地面湿滑,并在关键路段放置防滑垫,消除潜在安全隐患,全力保障读者的求知路安全顺畅…
-
认知觉醒:读书仅仅只是“人生五件套”中的一件,最低成本的成长之道
在《认知觉醒》一书中,周岭提出了最低成本的成长之道——人生五件套:早冥读写跑 01、早起 养成早起的习惯,将为我们争取到更多可支配的时间,有好的方法,我们完全可以做到无痛早起。 据研究,人在睡眠后每1.5小时会形成一个周期,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在入睡后3、4.5、6、7.5小时的节点醒来,那么你就会感到清醒和精力充沛,甚至不需要闹钟。如果我们每天11点入睡,就可以实现早上5点的无痛醒来。 在早起后,我们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来进行锻炼、阅读、写作或处理一些需要集中注意力的工作。早上7点是人一天精力的最高峰,特别适合处理一些困…
-
豆瓣9.1,推荐这本近40万字的日记,见证一位天才作家的思想碎片!(建议深读!)
伍尔夫曾说:“也许我不会变得‘著名’或‘伟大’,可我要继续冒险,继续改变,开阔眼界,拒绝被人践踏,拒绝墨守成规。重要的是释放自我,不受限地找到自己的空间。” 能够说出这样一番话的女性,无论在哪个时代都值得我们投去钦佩的目光。虽然身在20世纪的社会中,但毋庸置疑的是,伍尔夫的思想远远领先于那个时代。 她在笔耕不辍的日常中,一方面留下了《达洛维夫人》和《到灯塔去》等经典小说;另一方面,也用日记写下了自己的所思所想,这些日记中的文字像是她人生的琴弦,所有音符都让人动容。 伍尔夫的一生陆续写了40多年的日记,从15岁…
-
12个月零1天:豆瓣9.3,推荐这本书,让你读懂死亡、悲伤与爱(建议深读!)
人死亡后,意识是否仍旧存在? 随着科学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人的心脏停止跳动后,意识并不会随之完全消失,大脑活动可能在一定时间内继续进行。 一些有过濒死体验的幸存者案例也证明了这一点。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幸存者的调查中,81位的幸存者里有半数以上在濒死时出现了对过往生活的回顾,近半数的人感受到了意识从自身分离,自身形象脱离了躯体,游离到空中。 迄今为止,人类还无法合理解释濒死体验这一现象。有科研者称其是人类脑部神经在特殊条件下的反射和潜意识思维运作,也有很多心灵学家将它当做死后世界的证据。 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