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书网

  • 从《再见爱人》谈起

    你好啊。 又到周日,写信时间。 话说,你最近看《再见爱人》了吗?这节目我从第一季就看了,以前也聊过。但这一季目前的讨论度,应该是史上最高的。神奇的是,针对其中一对嘉宾,网上形成了完全相反的激烈意见。剑拔弩张,气势汹汹。 必须说,我很喜欢看真人秀。我一般是把真人秀当作“影视作品”来看的。这里面会有人的情感、选择,人性的弱点和闪光之处。有时候,这些内容会比蹩脚的小说和电影更有意思。因为这里会有很多随机性,很多不可预料的真实。 但,这里还有一个伦理上的难题。一方面,人们会很自然的对文艺作品做出反应,喜…

    2024-11-25
    00315
  • 《随园食绘》这部国风绘本让你一秒穿越,每一道菜肴都馋到流口水!

    想象一下,当你身着华丽的古装,带着一只萌态可掬的大白猫,漫步在古色古香充满诱人食物香气的街巷,品尝着古代帝王将相、文人墨客口中的那些珍馐美味…… 这听起来是不是像一场遥不可及的梦?但今天,这场梦,即将成为现实! 这本融合了古典与现代、美食与艺术的国风绘本《随园食绘》将带你穿越古今,体验一场前所未有的美食盛宴。 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部深谙生活与美食的中国美学传世经典 书名:《随园食绘》 作者:夕米木子 绘 / 牧神 编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品方: 牧神文化 ISBN:97875596…

    2024-11-25 图书资讯
    00602
  • 纪念叶嘉莹:与诗词相偎着,她走过了漫漫一生

    古典文学研究学者、南开大学讲席教授、诗人叶嘉莹于2024年11月24日下午逝世,享年100岁。 诗词伴随了叶嘉莹的一生,也陪她度过了许多人生困厄的时刻,让她“历经无数苦难,仍乐观平静”。对她来说,“生命的感发”是她研究古典诗词的核心,也是她“终身热爱诗词,虽至老而此心不改的重要原因”。 在叶老逝世之际,央视新闻《夜读》用她最爱的诗词,以怀故人。 (本文转载自“央视新闻”公众号) 叶嘉莹讲杜甫 李白是了不起的一位天才,但他的诗多半是从自己出发的;杜甫不是这样的,他真的是深入生活,关心大众。他能够体…

    2024-11-25 图书资讯
    00731
  • 《围城》:他不如意的人生,给我们敲响了一记警钟

    看过《围城》的人,基本都不喜欢方鸿渐,他不学无术,优柔寡断,没本事脾气还大,学业、事业和家庭无一不失败,书里书外都被人看不起。 从他归国走下邮轮的那一刻,他的人生就一直在走下坡路,并且没有上升的迹象。 冯唐说,人的一生,好坏皆是咎由自取。 方鸿渐的人生一团糟,除了时代的因素,究其根本,还在于他自己。 作为普通人的我们,既看不上方鸿渐,也害怕活成方鸿渐,但每个人身上都多多少少带点方鸿渐的影子。 他不如意的人生,给现实中的我们敲响了一记警钟。   方鸿渐人不坏,还有点小幽默,按理说,挺招女…

    2024-11-25 图书评论
    00357
  • 2024年美国城市图书馆委员会图书馆洞察报告

      11月19日,美国城市图书馆委员会(Urban Libraries Council,简称ULC)发布《2024年美国城市图书馆委员会图书馆洞察报告》。该报告数据源自115 个 ULC 成员馆覆盖近2300 个地点和 8750 万人口。报告对美国和加拿大城市图书馆在疫情后的表现进行分析。 吸引力与参与度 图书馆的到馆人次在后疫情时期持续增长,但平均到馆人次仍低于2019年的水平。大多数服务场所,包括商业场所和公共服务场所(如图书馆),恢复至疫情前的访问量还存在困难。尽管如此,自202…

    2024-11-25 阅读报告
    00389
  • 讨厌一个人,其实不用翻脸的,最有水平的处理方式是“圣多纳释放法”

    生活中,我们都会遇到令人讨厌的人。 比如:烦人的同事、不讲理的领导、爱打探隐私的邻居、喜欢攀比的朋友、没有边界感的舍友…… 与这些人打交道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各种矛盾,这个时候,你会怎么办呢?直接翻脸? 美国著名心理学大师曼纽尔·J.史密斯,通过深入研究人的情绪和社会现象发现: 面对讨厌的人,如果直接翻脸,很可能为对方留下继续攻击你的话柄,导致事情进一步恶化。 在学校和职场中,盲目撕破脸皮,还会影响到你未来的发展。 那么,究竟该如何处理这种情况呢? 课题分离,从根源上消除讨厌情绪 个体心理学…

    2024-11-25 读后感悟
    00584
  • 国家图书馆举办“广陵绝响 千古风流——纪念嵇康诞辰1800周年国图公开课特别活动”

    11月23日,为纪念魏晋时期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嵇康诞辰1800周年,国家图书馆举办了“广陵绝响 千古风流——纪念嵇康诞辰1800周年国图公开课特别活动”。国家图书馆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晓东出席活动并致辞。北京大学教授罗新、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王能宪、中央文史馆馆员田青、中央音乐学院古琴专业教师高欣然等出席本次活动。 嵇康是我国魏晋时期“竹林七贤”的代表人物,学术界认为他生于公元223年或公元224年。嵇康善鼓琴,工书画,性情秉直,崇尚老庄,临终演绎的《广陵散》成为千古绝响。他的艺术审美、思…

    2024-11-25 图书馆动态
    00285
  • 豆瓣9.1分,太喜欢《白夜》这本100来页的书了!

    你好,我是老王。 最近读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白夜》,没想到陀翁还有这般温情的小说。 《白夜》是中篇小说,100来页,用四个夜晚和一个清晨,来描写一段简单而迷幻的爱恋,很容易读,不比陀翁其它作品的深沉,但读完给人的感觉五味杂陈。 豆瓣评分 “我”是一位26岁的幻想家,在圣彼得堡(城市边缘)生活八年,但几乎没有熟人,像是透明的空气。 无人问津的“我”害怕一个人待着,经常独自在城市里游荡。一天晚上,“我”在运河堤岸溜达,遇到悲伤哭泣的娜斯简卡,然后开启为期四晚的约会。 娜斯简卡17岁,与奶奶相依为命,…

    2024-11-22
    00325
  • 火藥時代 為何中國衰弱而西方崛起?決定中西歷史的一千年 台版

    中國人發明了火藥,卻是西方人主宰世界?   内容简介 中國和歐洲強權勢均力敵的狀態為何被打破, 就此進入武力上的「大分流時代」? 挑戰傳統軍事史觀 引發學界熱議論戰 漢學大師歐陽泰 改寫中西軍事革新史的關鍵之作 「中國發明了火藥、槍砲與炸彈,但何以西方人會在十九世紀超越、擊敗並且羞辱了中國?」——賈德‧戴蒙,《槍炮、病菌與鋼鐵》、《大崩壞》作者 ——軍事科技史上最令人費解的歷史謎團—— 中國人發明了火藥,卻是由西方人主宰近代世界版圖? 漢學家歐陽泰以火器發展切入,重新剖析東西方軍事科技…

    2024-11-22
    00330
  • 最寒冷的冬天: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全新版)

    朝鲜战争类图书 美国知识界对朝鲜战争最深刻的思考   编辑推荐 美国知识界对朝鲜战争最深刻的思考。朝鲜战争类图书,普利策奖得主的生命之作 风靡学术界、企业界、媒体界、军事界的巨作,经权威机构审读,荣获“中华优秀出版物奖”。 美国“记者之父”大卫·哈伯斯塔姆酝酿40多年,耗时10余春秋,全面描绘和剖析这场 “为平局而死” 的战争,一系列关乎历史和未来的新结论,发人深思。被美国新任国家安全顾问麦克马斯特(Hebert McMaster)列入给特朗普总统准备的书单。中文新版增加三万余字,经中…

    2024-11-22
    00288
  • 朝鲜战争:尘封六十年的内幕

    关于朝鲜战争的真相,你了解的远远不够!全面讲透朝鲜战争的全过程,彻底揭开朝鲜战争的未解之谜!   编辑推荐 ◆全面讲述朝鲜战争的全过程,揭开诸多真实内幕,让未解之谜大白于天下! 关于朝鲜战争,普通人知道的情况寥寥,无非联合国军非法干涉,中国被迫抗美援朝,最终美军兵败。然而战争爆发的真正原因是什么?美国与苏联这当时的两大巨头在这场战争中有多大的影响?中国高层为何力排众议,决定出兵?苏联为何却按兵不动?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战役的细节是什么?……打开这本书,一切谜底,一一揭晓。 ◆…

    2024-11-22
    00316
  • 走向“最后关头”:日本侵略下的中国(1931—1937)

    美国知名史学专家柯博文 从局外视角, 剖析20世纪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政治发展的影响   编辑推荐 从全方位的视角审视抗日战争前期中国国内的政局变化,从客观的立场动态分析了国民党政权建设与民族主义意识形态之间的冲突,呈现了中国共产党是如何顺应民意,在与各种政治力量较量的过程中胜出的。 极富价值的延伸阅读书目,涵盖中英日文史料,助力进一步研究 内容简介 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华对中国政治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本书对当时中国国内各种政治势力如何应对这一问题,以及由此引起的各种升降分合,…

    2024-11-22
    00307
  • 什么也别说:一桩北爱尔兰谋杀案

    年度非虚构类图书 追寻一桩绑架谋杀案的真相,揭开北爱尔兰问题的沉默之雾   编辑推荐 1972年年底的一天,十个孩子的母亲琼•麦康维尔被一伙蒙面人从贝尔法斯特的家中绑走,她的孩子们从此再也没见到她。这是北爱尔兰冲突中为臭名昭著的一桩案件。 2003年,在《北爱尔兰和平协议》签订五年后,人们在海滩上发现了一具人类骨骼。当麦康维尔的孩子们被告知骸骨的衣服上有一个蓝色的别针时,他们知道这就是他们的母亲。 究竟是谁杀害了琼•麦康维尔? 试图追寻真相的人们像是撞到了一堵无声的、坚实的墙壁:谁都不…

    2024-11-22
    00305
  • 汗青堂中国史:还原历史的真相(套装共5册)

    一套涉及中国不同时期的历史著作,以突破传统的研究模式,全面而系统地还原历史真相!   编辑推荐 《被统治的艺术》 荣获美国《选择》杂志2018年度“杰出学术著作奖” 厦门大学教授郑振满、耶鲁大学教授濮德培、《逃避统治的艺术》作者詹姆斯•斯科特盛誉推荐,《明朝那些事儿》作者当年明月、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前系主任科大卫倾情作序。 《五四运动史》 这是一部研究“五四”而不仅仅停留在“五四”的著作。除运动本身,作者还挖掘了运动对中国近代社会、思想、文化等方面的深刻影响。 《多极亚洲中的唐朝》 国…

    2024-11-22
    00354
  • 从历史到传说 被“定义”的哥特

    走进历史与传说,寻找真实的哥特 一本解析哥特人多面性的绝佳著作   编辑推荐 在“蛮族”这一多个部落的统称下,“哥特”之所以备受瞩目,很大原因在于西哥特人于公元410年攻破了罗马城,这一事件往往被看为罗马帝国陨落的开始。哥特人也因此被冠以““野蛮”之名直到如今。暗黑、恐怖、惊悚,这些和“哥特”息息相关的符号是怎样被建构出来的?为何又有人将他们视为自由和光明的化身?本书将为读者一一解读。 内容简介 哥特文明是一种“失落的文明”。古代哥特部族由北而南,摧枯拉朽,攻陷罗马帝国首都,拉开了西罗…

    2024-11-22
    00380
  • 历史的碰撞:1491

    重新发现哥伦布到访前的美洲,还原历史碰撞中的暴力、恐怖与残酷   编辑推荐 美国国家科学院传播奖,《历史的碰撞:1493》前传,全球史奠基人麦克尼尔推荐,重新发现哥伦布到访前的美洲,还原历史碰撞中的暴力、恐怖与残酷。 挑战“欧洲中心论”的历史著作,客观、真实地呈现哥伦布到访以前的美洲曼恩阐明了美洲原住民文化远在欧洲探险者涉足新大陆之前很久,就已经发展出了高度复杂的文明。美洲土著群体的历史发源之早、各地人口之多、社会形态之新、主宰环境之能,为我们破除了理所当然的教条,揭示了不少关于前哥伦…

    2024-11-22
    00292
  • 思想会经典合集(套装共14册)

    读了这套书,你才能说读过思想会   内容简介 《国家的视角》 美国著名学者斯科特的经典著作,饱受读者和学界欢迎和好评的译著,曾在中国社会科学界产生过相当大的影响力。在这部著作中,斯科特以其独特的人类学视角和方法揭示了国家在面对自然和社会时所表现出来的自上而下重新设计的逻辑,所阐发的见解发人深思,它对那些忽视项目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忽视地方传统的国家发展规划进行了清晰而独到的分析,对各个国家的社会改革都有极大的启发意义。   《富国陷阱:发达国家为何踢开梯子?》 本书从世界历史发…

    2024-11-22
    00380